巨浪(校对)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578

  数秒钟之内,至少有四枚穿甲弹击中了“多米尼加”号。因为第11-2主力编队里的三艘大型巡洋舰的齐射时间很接近,击中对手的时间也很接近,所以了望员无法通过炮弹落下的时间差来确定战果。
  据后来了解,这四枚穿甲弹分别击中了“多米尼加”号的A炮塔左侧水平甲板,舰桥左后方的上层甲板,后烟囱左前方的上层甲板,以及C炮塔左后方的水平甲板。显然,弹着分布很均匀。四枚穿甲弹无一例外的击穿了“多米尼加”号的装甲,并且在舰体内发生了爆炸。只是四个爆炸点的位置都相对较高,且距离舰队内的关键部位较远,所以没有能够让“多米尼加”号丧失作战能力。
  又打了二轮齐射之后,第11-2主力编队随着第11-1主力编队转向到了四十五度。
  六点四十五分,刚刚完成转向,“海龙”号又挨了二枚炮弹。
  一枚落在了丙炮塔的右侧,幸亏当时炮塔已经转向了右侧,所以穿甲弹在砸中了炮塔正面装甲之后弹开,最终没有能够击穿下面的水平装甲。另外一枚穿甲弹落在了二根烟囱之间的甲板上,击穿了露天甲板之后在距离鱼雷发射器仅仅只有五米的地方爆炸。万幸的是,鱼雷发射器里的鱼雷已经被送回了鱼雷舱,没有产生殉爆,不然“海龙”号将被这枚穿甲弹,或者说殉爆的鱼雷彻底炸毁。
  六点五十分刚过,美军火力支援舰队也转向到了四十五度。
  美军火力支援舰队延迟五分钟转向,明显是想逼近第11-2主力编队,缩短交战距离。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之前的战斗中,美军火力支援舰队的炮击命中率明显不如第11-2主力编队,结果其兵力优势并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只能缩短交战距离,提高炮击命中率,才能将兵力优势发挥出来。
  随着美舰队完成转向,双方的交战距离从二万五千米左右缩短到了一万七千米左右。
  抓住美军火力支援舰队转向之后需要重新测算炮击参数,重新瞄准目标,不能立即开火的机会,第11-2主力编队在接下来的三轮齐射中打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绩。
  首先是连续击中“多米尼加”号三次,导致该舰上燃起了大火,并且导致该舰左倾。
  紧接着,又连续击中了“多米尼加”号至少四次。
  从了望员汇报的情况来看,到此时“多米尼加”号至少挨了十二枚穿甲弹,舰体已经严重左倾,即便向右侧舰体注水,也难以使战舰恢复平衡。也就是说,即便“多米尼加”号此时撤出战场,也难以返回珍珠港。
  莫怀成及时的调整了目标。
  结果,在第三轮齐射中,三艘大型巡洋舰又打中了四号目标舰,即“古巴”级的“巴拿马”号二枚穿甲弹。其中一枚穿甲弹落在了A炮塔上,摧毁了该炮塔。另外一枚穿甲弹落在了舰桥的左侧,即便没有击穿司令塔外面的装甲,也肯定使该舰丧失了最重要的指挥系统。
  美军的反击来得非常快,而且非常猛烈。
  六点五十七分,“海龙”号又被三枚十二英寸穿甲弹击中。
  这次,“海龙”号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一枚穿甲弹报销掉了改舰的乙炮塔,并且导致舰桥受损。另外二枚炮弹都落在了舰体右侧中部,而且都穿透了水平装甲,在舰体内爆炸,在舰体上炸开了二条各长十多米的裂口,导致舰体右侧近三分之一的舱室进水。
  三分钟后,莫怀成下令让“海龙”号撤出战斗。
  只是,当时该舰代替秦孝东指挥作战的大副已经阵亡,二副还没有到达后舰桥,所以莫怀成的命令并没有得到执行。
  七点过三分,“多米尼加”号首先支撑不住了。
  在左倾超过十度的情况下,“多米尼加”号上唯一还能工作的一台蒸汽轮机的输出功率不到二万马力,在提供了必要的航行动力之后,其余的功率都只能提供给发电机,而发电机只能勉强为该舰上的抽水机提供电能。因此,即便还有一座炮塔能够使用,该舰也丧失了作战能力。
  撤出战斗之后,该舰舰长下令向右侧舱室注水,以恢复平衡。
  只是,这么做并不能挽救这艘庞大的战舰,只是增添了其苟延残喘的时间。随着更多的海水涌入舰体,战舰自身的重量已经超过了其排水量。如果不能尽快抽出舰体内的海水,并且堵上舰体上的漏洞,该舰必然沉没。
  坚持到八点过,在拯救无望的情况下,该舰舰长下达了弃舰的命令。
  九点十七分,“多米尼加”号在中途岛东北大概五十七海里,距离“夏威夷”号沉没海域大概三十四海里处沉没。因为舰长及时的下达了弃舰的命令,所以该舰官兵中,仅有一百余人阵亡与失踪,其他人员都幸免于难。
  在“多米尼加”号撤出战斗的时候,第11-2主力编队的炮火已经转向了“巴拿马”号。
  只是,此时的情况对“海龙”号极为不利。
  七点过七分,“海龙”号又被击中了二次。其中一枚穿甲弹击中了乙炮塔的弹药舱,幸亏损管队员在乙炮塔被摧毁之后就已经向弹药舱注水,以面弹药舱被击中而发生爆炸,不然这枚穿甲弹足以让“海龙”号彻底完蛋。
  随即,莫怀成第二次下令让“海龙”号撤退。
  这次,接过指挥权的二副收到了命令。虽然他并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撤出战斗,毕竟“海龙”号上还有四门主炮可以作战,但是在指挥官的命令下,他不得不撤退。再说了,“海龙”号是秦孝东的旗舰,如果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们根本无法向秦孝东交代。
  在仅有“马达加斯加”号与“关岛”号的情况下,第11-2主力编队却越打越勇。
  七点十四分,“巴拿马”号遭到重创。
  在连续挨了五枚穿甲弹之后,“巴拿马”号不但损失了一座炮塔,舰体上还多出了三个缺口。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莫怀成的亲自指挥下,“马达加斯加”号竟然没有被打中一次!
  七点十五分,第11-2主力编队转向到九十度。
  五分钟后,美军火力支援舰队也转向到了九十度。
  因为再次延迟了转向时间,双方的交战距离从一万七千米缩短到了一万二千米!
  在这个距离上,炮弹打击的不再是水平装甲,而是垂直安放的主装甲带。可是,大型巡洋舰的主装甲带更加薄弱,而且在距离缩短之后,不管是三百毫米穿甲弹,还是十二英寸穿甲弹,其威力都将明显提升。
  七点二十一分,“巴拿马”号又连续挨了四枚炮弹。
  最终,在左倾近五度,且三座炮塔都被摧毁之后,“巴拿马”号不得不撤出了战斗,跟随之前撤退的“牙买加”号一起逃回了珍珠港。
  “马达加斯加”号也在此时挨了第一枚炮弹。
  到七点半的时候,“马达加斯加”号上仅有一门主炮还在开火,而且舰体明显右倾。虽然司令舰桥一直没有被炮弹击中,但是莫怀成也被强行带到了舰体内部,由军官娱乐舱临时改成的避难所。
  五分钟后,“马达加斯加”号向左侧转向。
  几乎同时,挨了三枚穿甲弹,而且命中点都在舰体水线附近,导致舰体左侧近一半舱室进水,左倾已经超过了五度的“海地”号,即美军火力支援舰队里的五号主力舰也不得不撤出了战斗。
  打到这个时候,双方都只剩下了一艘大型巡洋舰。
  因为损失惨重,所以双方都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动力了。再说了,“关岛”号与“古巴”号势均力敌,在不受舰队作战条令约束的情况下,两艘大型巡洋舰都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航行速度,并且加大了战术击中的范围。
  继续打下去,也只是拖延时间而已。
第二十四章
见好就收
  最终,在金凯德率领的第52舰队已经主动撤退的情况下,“古巴”号首先坚持不住,选择了主动撤出战斗。“关岛”号仅仅向东追击了不到五海里,就迅速转向,追上了正在向西离开战场的“马达加斯加”号与“海龙”号,并且将击败美军火力支援舰队的消息发给了第11-1主力编队的旗舰。
  此时,白佑彬正在全力收拾逃不掉的那几艘美军大型巡洋舰。
  七点四十一分的时候,“哥伦比亚”号就被“熹宗”号打出的穿甲弹摧毁了一半的动力系统,导致航速降低到了二十节以下,从而无法跟随前面的“利比里亚”号一同撤离战场。结果,这艘大型巡洋舰成为了“熹宗”号的活靶子。
  炮击只持续了十来分钟,“哥伦比亚”号就在猛烈的爆炸中沉入了大海。
  从“熹宗”号的战斗记录来看,在“哥伦比亚”号战沉之前,“熹宗”号一共击中了该舰十一次,且至少有八次打在了关键部位。也许是该舰的损管人员及时向A炮塔与B炮塔的弹药舱注水,所以才没有提前发生爆炸。最终,在C炮塔的弹药舱被四百毫米穿甲弹击中之后,“哥伦比亚”号上的损管队员再也来不及打开弹药舱的通海阀门了。
  在“哥伦比亚”号遭遇生死劫的时候,“伯里兹”号则侥幸的逃过了劫难。
  当时,位于“伯里兹”号后面的“洪都拉斯”号提前加速,并且从“伯里兹”号的右侧穿过。结果,替“伯里兹”号挡住了二轮齐射,并且干扰了“安宗”号的火控雷达,使“安宗”号的枪炮长不得不在三轮齐射之间解算二次射击参数。如果不是这样,“伯里兹”号的结局不会比“哥伦比亚”号好多少。
  最终,在挨了四枚穿甲弹之后,“伯里兹”号以接近三十节的速度离开了战场。
  很明显,这艘大型巡洋舰的动力设备没有受损,主要是舰体受损,使战舰的航行阻力增加,才导致战舰的最高航速有所降低。当然,对于最快速度仅有二十九节的四艘战列舰来说,也只能看着“伯里兹”号扬尘而去。
  “关岛”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当时,负责对付“关岛”号的正是“太宗”号。
  战斗打响的时候,“太宗”号的表现并不是很出色,主要是有五艘美军大型巡洋舰在向其开火,导致“太宗”号的舰长不得不加大战术机动范围,以免被炮弹击中。这并不是说舰长贪生怕死,而是害怕舰队司令官受到威胁。
  随着向“太宗”号开火的美军大型巡洋舰一个个的被干掉,或者转移炮火,“太宗”号的炮击准确率立即提高了许多。
  在对付“阿拉斯加”号的时候,“太宗”号就是越打越准。
  接着,在对付“关岛”号的时候,“太宗”号再接再厉,表现依然出众。
  仅仅用三轮齐射,“太宗”号就让“关岛”号的速度降低到了十四节以下。在接下来的四轮齐射中,“太宗”号又连续击中了“关岛”号至少六枚穿甲弹。
  七点四十五分,仅仅比“哥伦比亚”号晚了四分钟,“关岛”号就右倾翻覆。
  虽然“关岛”号上的美军官兵及时向弹药舱注水,没有使弹药舱爆炸,同时该舰舰长已经下令向左侧舱室注水,以免翻覆。但是在右侧舰体挨了六枚四百毫米穿甲弹,几乎所有右舷舱室都被海水淹没的情况下,战舰上的损管队员根本来不及打开左舷舱室的通海阀门,也就无法通过反向注水的方法使战舰保持平衡。
  “关岛”号没有立即沉没,只是与沉没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最终,这艘战舰在海面上漂了大概一天多,等到美军舰队返回该海域的时候,“关岛”号仍然浮在海面上。在救助无望的情况下,美军驱逐舰用四条重型鱼雷终结了这艘“顽固”的战舰。
  当时,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美军驱逐舰先向其左侧发射了二条鱼雷。结果在左侧舱室大量进水之后,“关岛”号竟然开始扶正,甚至连桅杆都露出了海面。只是在舰体严重进水的情况下,美军用什么办法都不可能将其拖回珍珠港,最终美军的驱逐舰不得不朝其右舷方向发射了二条鱼雷,最终将其击沉。
  战斗打到这个时候,第11舰队已经获得了胜利。
  在仅仅损失一艘大型巡洋舰,二艘大型巡洋舰遭到重创的情况下,第11舰队收获了击沉了七艘(包括后来沉没的,当时战沉的仅四艘),重创五艘大型巡洋舰的辉煌战果。
  毫无疑问,这个结果超过了白佑彬的预料。
  当然,能够获胜,除了白佑彬的指挥与战术规划之外,第11-2主力编队的超常表现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时,白佑彬没有想过追击逃窜的第52舰队。
  他甚至没有想过要去对付南面的登陆场。首先是第51舰队已经收到了消息,肯定正在全速赶回来,等第11舰队杀入登陆场的时候,第51舰队也差不多赶到了。其次是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战斗中,美军的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已经开始疏散,岸上的美军也在疏散,第11舰队赶过去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按照白佑彬的判断,只要第11舰队还在海上活动,美军就不敢向中途岛增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