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4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8/578

  与秦孝东一样,莫怀成也是从基层爬起来的破交舰队指挥官。
  与秦孝东不同的是,战争爆发的时候,莫怀成并不是海军军官,而是一艘快速散装货轮上的轮机长。随着货轮被海军征用,莫怀成等一批年轻人前往海军学院在宁波开设的分校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军官培训,随后就以预备役军官的身份加入了海军。当时,与莫怀成一同接受培训的三百多名预备役军官中,仅有一百二十人活到了第二年,而能够成为破交舰舰长的仅有八人,最终只有莫怀成一个人成为了破交舰队指挥官。
  显然,战争是残酷的。
  能够活下来,并且一步步的晋升为上校军官,成为数艘大型战舰的指挥官,莫怀成靠的不仅仅是运气,还有出色的能力。
  用某些人的话来说,莫怀成是那种天生就具备海军舰队指挥官天赋的人。
  正是特殊的出身,莫怀成并不像秦孝东那样,做梦都在想着获得更大的成就,他只想干好每一件事情,执行好每一次任务。也正抱着这种态度,莫怀成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可以说,埋下头来,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即便不已功利为目的,最终都将获得相应的成就与荣誉。
  与以往一样,莫怀成没有考虑这次战役的成败。
  当白佑彬安排他去指挥第11-2主力编队的时候,莫怀成就知道,白佑彬不但给了他一个机会,还将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按照白佑彬的战术安排,在美军的增援舰队出现之前,快速战列舰不会投入战斗。
  换句话说,莫怀成必须用第11-2主力编队里的四艘大型巡洋舰去对付美军炮火支援舰队里的六艘大型巡洋舰。
  毫无疑问,这肯定不是一场公平的战斗。
  如果考虑到第11-2主力编队中还有一艘“鲨鱼”级大型巡洋舰,那么莫怀成就要用三艘大型巡洋舰去对付美军的六艘大型巡洋舰。
  虽然“海龙”级与“海外领地”级的战斗力在美军的“阿拉斯加”级与“古巴”级之上,但是双方的实力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火力,防护与速度都相差不大,在兵力相差一倍的情况下,莫怀成几乎没有胜算。
  因为时间紧迫,所以白佑彬只负责安排舰队的作战计划,具体怎么打,还得由莫怀成自己决定。
  在离开威克岛之后,莫怀成就找到了“噬人鲨”号的舰长楚汉云。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莫怀成就已经有了战术构想,而且“噬人鲨”号将在作战行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也许白佑彬并不清楚,但是每一名破交舰舰长都知道莫怀成找楚汉云的原因。
  在破交舰队的战术中,除了常用的奇袭与诱敌战术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极端的战术,其中就有“前出引导”战术。该战术主要用来对付强大的敌人,比如敌护航舰队中的老式战列舰。
  所谓的“前出引导”战术,就是派遣一艘战舰逼近敌舰队,负责吸引敌舰的火力,并且用火控雷达获取敌舰队的详细情况,为编队里的其他战舰提供支援。
  因为该战术会导致前出战舰受到巨大的威胁,往往是有去无回,所以只有在极端情况下,舰队指挥官才会让某艘战舰去承受损失。另外,“鲨鱼”级是破交舰队中速度最快,排水量最小,也最为灵活的战舰,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由“鲨鱼”级大型巡洋舰执行前出引导任务。
  当然,绝大部分,前出战舰只能起到吸引敌舰火力的作用。
  因为火控设备还不够先进,且海战中交战双方都在持续运动,其相对位置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一艘战舰测得的炮击参数很难应用到另外一艘战舰上,所以在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之前,作战舰艇还无法利用其他战舰提供的数据瞄准目标,而且也难以为其他战舰提供正确的炮击参数。
  按照莫怀成的安排,“噬人鲨”号将负责吸引敌舰队的火力。
  大概是早就预料到这一结果,楚汉云少校“爽快”的接下了这个注定会给他,以及他所指挥的战舰,还有战舰上所有官兵带来灾难的决定。
  虽然帝国海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对楚汉云,以及“噬人鲨”号大型巡洋舰的记载并不多,但是从帝国海军军人的奉献精神,以及为国家崛起,为民族复兴的牺牲精神可以看出,在需要做出自我牺牲的时候,任何一名海军军人都不会迟疑,更不会胆怯。
  对莫怀成来说,他也不得不做出这个痛苦的决定。
  六点不到,在侦察舰发回消息之后,“噬人鲨”号就先人一步,迅速将速度提高到了三十六节,朝着美军舰队所在的方向杀了过去。
  从这一刻开始,“噬人鲨”号踏上了不归路,第11-2主力编队却获得了宝贵的机会。
  六点十五分,“噬人鲨”号首先向二万三千米外的美军大型巡洋舰开火。
  出人意料的,美军火力支援舰队却没有立即向“噬人鲨”号开火还击。
  据后来了解,当时美军火力支援舰队的指挥官将“噬人鲨”号判断成了一艘前来执行侦察任务的战舰,而没有将其当作一艘威胁极大的大型巡洋舰。
  直到六点二十一分,情况才出现了改变。
  从“噬人鲨”号甲炮塔的一门主炮中打出去的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击中了为首的“夏威夷”号大型巡洋舰的A炮塔,并且直接打穿了炮塔的顶部装甲,在炮塔内爆炸,彻底的摧毁了这座炮塔。
  毫无疑问,这是一枚“运气弹”。
  当时,“噬人鲨”号已经用舰首方向上的六门主炮发射了近七十枚炮弹,其中绝大部分都落在了距离敌舰五百米外的海面上,近失弹不到五枚,而且没有形成一次跨射。在此情况下,能够击中敌舰,完全靠的是运气。
  可正是这枚“运气弹”,让美军指挥官意识到,朝他们杀来的不是侦察舰。
  任何一艘执行侦察任务的轻巡洋舰上的主炮都不可能隔着二万多米的距离,打穿“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的主炮炮塔装甲。要知道,“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最初就是按照专门对付巡洋舰的要求进行设计的,即便其装甲防护远远不如战列舰,甚至比战列巡洋舰都要差一些,也足以抵挡轻巡洋舰射出的穿甲弹。
  随即,六艘美军大型巡洋舰陆续向“噬人鲨”号大型巡洋舰开火。
  此时,莫怀成率领的第11-2主力编队中的三艘大型巡洋舰已经赶了上来,并且在距离“噬人鲨”号五千米,距离美军火力支援舰队大概二万六千米的距离上摆开了阵列,转为向北航行。
  六点二十四分,当距离缩短到二万五千米的时候,莫怀成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此时,第11-2主力编队中的三艘大型巡洋舰的速度已经降低到了十六节,这是能够确保炮击命中率的最佳航行速度。
  与以往对付护航舰队里的老式战列舰一样,三艘大型巡洋舰全部集中火力打击敌首舰。
  虽然三百毫米重型穿甲弹不足以对二万五千米外的战列舰构成威胁,甚至连那些老式战列舰都对付不了,但是却足以砸穿“阿拉斯加”级上最大厚度仅仅只有一百二十二毫米的水平装甲,对付水平装甲厚度在一百二十毫米以下的“古巴”级也不成问题。
  另外,编队里的三艘大型巡洋舰中,只有“海龙”号用的是七十二年型三百毫米舰炮,另外二艘“海外领地”级用的全是七十五年型三百毫米舰炮,其使用重型穿甲弹的穿甲威力要比“海龙”号高出大概一成五左右。
  更重要的是,三艘大型巡洋舰上的主炮射速都能达到每分钟三枚。
  这是三百毫米舰炮的极限射速,如果不考虑弹药问题,即便为了降低炮管温度,也能达到每分钟二枚的射速。也就是说,一分钟之内,三艘大型巡洋舰就能向为首的“夏威夷”号倾泻五十四枚穿甲弹。即便命中率只有百分之一,也能用二次齐射打中对方一次。而对于装甲薄弱的大型巡洋舰来说,一枚三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就足以使其遭到重创。
  当然,因为降低了航速,所以炮击命中率不会低于百分之一。
  三艘大型巡洋舰的第一轮齐射就击中了“夏威夷”号二次,命中率接近百分之四。而且,二枚穿甲弹都打穿了“夏威夷”号的水平装甲,在舰体内爆炸。
  显然,三百毫米穿甲弹的可靠性要比战列舰用的四百毫米穿甲弹的可靠性高得多。
  主要是三百毫米穿甲弹的弹道末端更加陡峭,而延迟时间引信都是靠惯性工作的,即当炮弹的惯性变化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引信才会自动工作。如此一来,炮弹击中目标的入射角越陡峭,其弹道方向上的惯性变量就越大,引信的可靠性就越高。
  三艘大型巡洋舰打出第二轮齐射之后,“夏威夷”号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可以说,不但美军舰队官兵不敢相信会这么快决出第一场胜负,莫怀成也有点难以置信,就连在“太宗”号战列舰上观看战斗的白佑彬都感到非常惊讶。
  这个战果,也来得太快了一点吧!
第十七章
祸福相依
  实际上,“夏威夷”号挨的前四枚炮弹都算不了什么。
  “噬人鲨”号打出的那枚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只炸掉了该舰的A炮塔。因为“阿拉斯加”级采用了类似于“衣阿华”级的弹药库防护方式,所以在炮塔被摧毁的时候,弹药库并没有受到威胁。
  击中“夏威夷”号的第二枚炮弹是从“关岛”号的乙炮塔的一门主炮打出的。
  这枚穿甲弹击中了“夏威夷”号舰桥的顶部,在砸毁了主光学测距仪之后,从舰桥后方穿出,再砸中了烟囱的中部,随即又穿透了烟囱,直到装上后舰桥的背面才发生爆炸。虽然摧毁了该舰的主光学测距仪,导致烟囱漏气,并且爆炸后产生的弹片打坏了后舰桥顶部的副光学测距仪,但是并没有对战舰造成多严重的损伤,而且当时还在夜间,交战距离又在二万米开外,损失了光学测距仪的影响并不大。
  这枚穿甲弹的“超常”表现也证明了七十五年型三百毫米舰炮的优秀性能。如果该枚穿甲弹是从七十二年型舰炮中打出来的,很有可能在击穿了烟囱的前壁之后,在撞上烟囱后壁的时候发生爆炸,彻底炸掉“夏威夷”号的排烟装置,使其航速迅速降低。当然,也不能因此认为七十五年型舰炮的威力过大。
  第三个战果属于编队最前面的“海龙”号。
  这枚穿甲弹击中了“夏威夷”号B炮塔炮座的右侧面,虽然没有能够击穿厚达三百三十毫米的装甲(主要是炮座装甲是垂直的,入射角太小了),但是在改变方向之后,直接砸在了炮塔旁边的水平甲板上,并且直接砸穿了水平装甲,最终在弹药舱与侧舷主装甲带之间的防鱼雷隔舱中发生爆炸。
  作为大型战舰,“夏威夷”号的弹药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爆炸,别说弹片,就连穿甲弹都不一定能够打穿其装甲。因此,这枚穿甲弹没有能够直接干“夏威夷”号,却在爆炸之后摧毁了附近的数个舱室,并且震坏了二快铆接在一起的主装甲,导致舰体变形,以及受损舱室全部进水。
  第四个战果则属于旗舰“马达加斯加”号。
  穿甲弹落在了舰桥右后方的水平甲板上,在穿透水平装甲之后,又砸开了四层甲板,直到钻进了二号锅炉舱旁边的舰内走廊才发生爆炸。这枚穿甲弹也是由七十五年型三百毫米舰炮发射的,在爆炸前,不但击穿了水平装甲,还击穿了总厚度超过三十五毫米的四层甲板,其威力又此可见一斑。
  虽然这枚穿甲弹没有能够进入锅炉舱,但是在狭窄空间内爆炸之后产生的高强度冲击波震坏了连接着二台锅炉的高温高压蒸汽管道,除了导致二号锅炉舱内十多名来不及撤出的轮机手丧命之外,还导致二台锅炉暂时熄火。
  很显然,这四枚穿甲弹只重创了“夏威夷”号,却不足以使其沉没。
  只是,从“关岛”号丙炮塔一门主炮中打出的穿甲弹,即命中“夏威夷”号的第五枚穿甲弹所受到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交战距离过远,且完全依靠火控雷达提供的数据开火,所以炮手不可能精确瞄准敌舰的关键部位。只是,“关岛”号丙炮塔的炮长(常说的枪炮军官)是一名经验非常丰富的军官,之前先后在三艘袭击舰,二艘轻巡洋舰与二艘大型巡洋舰上服役,参加过数十次海战,由他击沉与重创的敌舰船有数十艘之多。在瞄准目标的时候,他故意将瞄准点向左侧偏了一点。这样一来,炮弹就有可能落到敌舰的尾部炮塔上去。当然,这个偏差量只能由其经验,以及感觉来决定。
  正是如此,原本应该落在“夏威夷”号舰体中部附近的炮弹落到了其尾部。
  更巧的是,这枚穿甲弹先打中了C炮塔的侧面装甲,随后改变路径,击穿了水平装甲后,由落在了弹药舱顶部装甲上。按理说,弹药舱顶部中弹的几率微乎其微,其上方是水平装甲,再上面就是炮塔。也正是如此,弹药舱顶部装甲并不是很厚,即便是战列舰,也只有几十毫米,而大型巡洋舰上,弹药舱顶部装甲的厚度多为二十毫米。
  如果这枚炮弹是从“海龙”号的主炮打出的,也许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砸穿了弹药舱的顶部装甲之后,穿甲弹立即发生了爆炸。而当时“夏威夷”号正在转向,其C炮塔已经指向了第11-2主力编队所在的方向,从弹药舱最底层提升上来的发射药包正好经过了最上层,即将进入炮塔。
  结果可想而知,装填钝感炸药,且没有安装引信的炮弹很难被直接引爆,可是仅仅用易然纺织物包裹着的发射药包却极容易被爆炸引爆。
  从“夏威夷”号尾部腾起的火球立即照亮了夜空。
  不但莫怀成看到了这惊人的一幕,就连远在三万多米外的白佑彬都看到了那团橘红色的,翻滚着升入夜空,再缓缓暗淡下来的火球。
  此时,第11-2主力编队里的三艘大型巡洋舰已经打出了第三轮齐射。
  莫怀成立即下令暂停向一号目标舰开火,并且让各舰的枪炮长立即测算二号目标舰的炮击参数。
  此后,“夏威夷”号除了被十多枚小口径速射炮炮弹击中过之外,没有再遭打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8/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