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578

  掌握了弹药情况之后,白佑彬又了解了舰队里的其他情况,比如各艘战舰的状态,新添加设备的掌握与使用情况等等。
  白天的数个小时也就在这些烦琐的工作中迅速过去了。
  本来这些基本工作都应该在舰队出海之前完成,可是时间不等人,在确定了作战目的,以及兵力调配之后,白佑彬就率领舰队离开了港口,不得不在航渡途中处理舰队的基本事务。这也算得上是他的风格吧,如果换了其他指挥官,多半会延迟舰队出港时间。
  吃过晚饭后,江洪波就发来了消息。
  已经有三支破交舰队收到了战区司令部发出的命令,其中就有秦孝东指挥的“海龙”号破交舰队。
  按照江洪波的命令,“海龙”号与“马达加斯加”号破交舰队将前往威克岛海域与第11舰队会合,而“海狮”号破交舰队将直接奔赴中途岛,负责寻找并且监视美军第51舰队,以及登陆舰队。
  “秦孝东的破交舰队之前不是隶属于南方战区吗?”
  面对白佑彬的疑问,肖定邦耸了下肩膀,没有回答。
  “他好像在六月份的时候申请调入西太平洋战区。”庞晋元回答了白佑彬的问题。“只是,后来一直在库克群岛、社会群岛与土阿莫土群岛一带活动。”
  “那边应该在南方战区的管辖范围之内吧?”白佑彬感到更疑惑了,“这小子,他在南太平洋上活动,却向西太平洋战区负责,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听说,秦孝东与郭怀平不怎么和得来。”
  听到张海波的话,白佑彬朝他看了过去。
  “我也是听战区司令部的一些参谋说的。”张海波耸了下肩膀,“好像是在计算战果的时候,郭怀平没有将击沉美军护航战列舰的战果算到‘海龙’号破交舰队的头上,结果秦孝东与他大吵了一架,然后就申请调往西太平洋战区。你也知道,江洪波一直就看郭怀平不顺眼,在秦孝东主动提交调派申请后,江洪波就帮他跑关系,最后总参谋长只能用新组建的一支破交舰队与‘海龙’号破交舰队对换,让秦孝东去了西太平洋战区。当然,现在他主要还是在南太平洋上活动。有江洪波撑腰,郭怀平也拿他没有办法。”
  听到这,白佑彬苦笑着摇了摇头。
  看样子,秦孝东的脾气越来越大了。不过,作为帝国海军头号破交舰长,现在又是头号破交舰队指挥官,秦孝东要是没有点脾气,恐怕还没有人相信呢。
  与参谋闲聊了一阵之后,白佑彬就回去睡大觉了。
  与以往出海作战不同,因为有副官陪伴,所以白佑彬不用为个人生活起居的事情操心,等他回到司令官住舱的时候,李明博已经帮他打好了洗脸水,准备好了毛巾。即便作为舰队司令官,白佑彬也不能每天都洗澡。毕竟,战舰上的淡水非常宝贵,出了必要的生活需要之外,每一个人都得节约用水。
  对于有副官照顾的生活,白佑彬还有点不太习惯。
  同样的,李明博对战舰上的生活也有点不习惯。即便作为司令官的副官,他以少尉军官的身份享受到了只有舰队高级参谋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其住舱就在白佑彬的司令官住舱的后面,是一个二人舱。可是,与陆地上相比,战舰上不但更为狭窄,而且各种行动都受到了限制。
  不管适应还是不适应,二人都得尽快调整好状态。
  二日后,江洪波发来了第二封电报,而且是一封极为重要的电报。
  一支拥有至少二艘大型巡洋舰的美军舰队出现在了圣诞岛,并且在补充了燃油之后,踏上了奔赴夏威夷群岛的航道。
  发现该舰队的是一支隶属于南方战区的破交舰队。
  因为美军没有减速交战的意图,所以该破交舰队在跟踪了几个小时之后就与美舰队脱离了接触。
  按照海军情报局的分析,该舰队来自西南太平洋,之前肯定在印度洋上执行破交作战任务。因为,在该舰队到达圣诞岛之前的一个多月内,在印度洋上活动的运输船队遭袭的概率降低了一半。另外,情报局还无法监视澳洲西部与南部的港口,所以无法断定该舰队是否在前往圣诞岛之前进入过澳洲的港口。
  按照海军总参谋部的判断,尼米兹除了调动这两艘在印度洋上执行破交任务的大型巡洋舰之外,还至少抽调了之前在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上执行破交任务的二到四艘大型巡洋舰,另外为这些大型巡洋舰提供了配套的战舰。这样一来,在拥有四到六艘大型巡洋舰的基础上,美军完全可以组建一支规模庞大的准作战舰队。
  电报中,江洪波也提到,第11舰队必须小心应付美军的大型巡洋舰。
  当然,白佑彬绝不会对数艘排水量在三万吨以上大型战舰掉以轻心。问题是,这些大型巡洋舰敢于与第11舰队交战吗?
第八章
疯狂造舰
  花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通信军官才翻译出了由海军总参谋部发出,经西太平洋战区司令部中转发来的美军大型巡洋舰的详细资料。
  离开北大西洋战区,返回舟山之后,白佑彬就想抽时间去调阅一些新的资料。
  虽然夏紫瑶已经身为中将夫人,但是与大部分年轻军官的妻子一样,在结婚生子之后,她并没有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仍然在档案处机要室工作。当然,为了避免不好的影响,夏紫瑶不再负责接待工作,而是负责看管与维护机密文件。
  有妻子做“内应”,白佑彬要借阅机密资料并不是一件难事。
  只是,在渡过了五天的假期之后,白佑彬就忙着处理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没有时间去机要室阅读文件。虽然他可以找卫延年要一份特别借阅证,将机密文件带回家看,但是海军中只有元帅与总参谋长有此特权,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将文件从机要室带走,所以白佑彬也没有多此一举,以免给人留下把柄。
  由此可见,在升为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之后,白佑彬仍然为人低调。
  这算是作为平民出身的海军将领都应具备的优点吧。
  当然,现在白佑彬必须掌握美军战舰的详细资料,所以他不用再考虑保密的问题。再说了,这些资料都是卫延年发来的,即便要追究责任,也是卫延年的责任。
  拿到文件后,白佑彬就让肖定邦负责舰队的航行事物,然后返回了司令官住舱。
  让李明博去冲好一壶咖啡之后,白佑彬就将副官“请”了出去,然后关上了舱门。
  虽然敌国战舰的资料并不属于绝密文件,拥有乙级涉密权限的军官就能借阅,但是这些资料绝对非常重要,不能外泄。
  道理很简单:战争期间,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采用各种反谍报手段保证自身的秘密不被敌人获取。其中,一个常用的手段就是通过某些环节,故意走漏一些并不属实的消息,然后设法从敌国的情报部门获得相关的情报。最终,通过获取的情报,就能确认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从而针对泄密人员采取措施。
  这个手段很简单,却很有效。
  帝国的反情报机构就用此办法纠出了很多潜伏在帝国内部的敌国谍报人员,以及被敌国策反的“鼹鼠”。同样的,美国的反情报机构也用此办法摧毁了帝国的好几个情报网络,导致大批情报人员失踪。
  如此一来,确保已获取情报的安全就成为了保证潜伏在敌国内部的谍报人员人身安全的关键所在。即便白佑彬不太懂得情报战,可他与雷霄霆,以及姜瑞麟等情报人员有过频密接触,对确保情报安全的重要性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在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资料中,有三种美军大型巡洋舰的详细资料。
  第一种为“阿拉斯加”级,这是美国海军建造的第一种大型巡洋舰,其性能与帝国海军的“海龙”级非常接近。结果,“阿拉斯加”级与“海龙”级一样,因为造价极为高昂(其采购成本竟然达到了“衣阿华”级战列舰的七成左右),所以在建造了六艘之后,美国海军就转而寻求更便宜的替代战舰。
  第二种为“古巴”级,这是美国海军建造的第二种,也是批量建造的第一种大型巡洋舰。按照情报局获得的消息,美国海军准备建造二十四艘,其中已经有十八艘建成服役,最后六艘也即将服役。
  与“阿拉斯加”级相比,“古巴”级主要减少了指挥设备,并且大量采用成熟技术。在性能有所降低的情况下,其造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仅为“阿拉斯加”级的六成左右,基本上能够被美国海军接受。
  除此之外,“古巴”级与“阿拉斯加”级的差别并不大。其主要火力仍然是九门十二英寸MK8型舰炮。副炮也与“阿拉斯加”级一样,全部为五英寸速射炮。另外,火控系统也与“阿拉斯加”级相当。因此,“古巴”级的火力与“阿拉斯加”级不相上下。
  由此可见,“古巴”级算得上是“阿拉斯加”级的简化版本。
  另外,“古巴”级在美国海军中的地位与“鲨鱼”级在帝国海军中的地位并不一样,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是在“鲨鱼”级之后建造的“海外领地”级。
  因为大型巡洋舰并不重视防护,所以“古巴”级的十二英寸舰炮与“鲨鱼”级的二百四十毫米舰炮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在正常交战距离内,双方都能打穿对方的装甲,并且给予对手致命的打击。
  如果说“阿拉斯加”级解决了美国海军有无大型巡洋舰的问题,那么“古巴”级就解决了美国海军能否批量建造大型巡洋舰的问题。
  相对于在正面战场上充当主力的快速战列舰,主要在敌后战场上活动的大型巡洋舰的重要性一点都不逊色。帝国海军以大型巡洋舰为主力的破交舰队就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上让协约国尝够了苦头。在此情况下,大型巡洋舰的表现与发挥,不仅仅会对正面战场上的战役行动产生重大影响,还会对交战双方的战略布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只是,“古巴”级大型巡洋舰仍然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太贵。
  二艘“古巴”级的造价就相当于一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而且其维护与使用费用并不比快速战列舰少多少。相对应的,帝国海军的“鲨鱼”级大型巡洋舰的建造费用仅为“省”级战列舰的三成左右,维护与使用费用也比“古巴”级低了许多。用非军事的目光来看,“鲨鱼”级在具备了必要的作战能力的基础上,拥有更为出色的“经济性”。
  在此情况下,美国海军提前建造了第三种大型巡洋舰。
  这就前八艘已经建成服役,至少有四艘到达了太平洋战场的“圣地亚哥”级。
  如同帝国海军不得不通过减小主炮口径,降低排水量,从而降低造价一样,美国海军在走了弯路之后,最终也被迫采用了类似的方法。
  实际上,早在建造“阿拉斯加”级之前,美国海军就论证过采用十英寸舰炮的可能性。
  当时,美军就提出了采用十二门十英寸舰炮,或者九门十二英寸舰炮的二套方案,只是最终采用了后者。
  在建造“古巴”级的时候,又有人提出采用十英寸舰炮。
  只是当时美军需要更多的大型巡洋舰,不能将太多的时间花在战舰的重新设计上,因此“古巴”级最终还是采用了“阿拉斯加”级的十二英寸舰炮。
  也就在“古巴”级开工建造的时候,美军以十英寸舰炮为基础,设计了新的战舰。
  最初的方案中,新式大型巡洋舰的主炮数量达到了十二门,因此其排水量至少与“古巴”级持平,即便在节俭指挥设备的情况下,其造价都不会比“古巴”级低,甚至会略微高于“古巴”级。
  显然,这样的设计方案是美军无法承受的。
  最终,新式大型巡洋舰仍然只有九门主炮,同时其排水量与造价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毫无疑问,“圣地亚哥”级就是美国海军的“鲨鱼”级,其作战性能,以及作战用途与帝国海军的“鲨鱼”级非常相似。
  按照美军的计划,随着“圣地亚哥”级大批量服役,“古巴”级将主要用于护航作战,而“圣地亚哥”级则编入以“阿拉斯加”级为核心的破交舰队,主要执行破交作战任务。显然,美军对“古巴”级并不是很满意。
  从情报局提供的情报来看,美国海军准备分三批采购二十四艘“圣地亚哥”级。
  因为破交作战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所以美国海军在完成最后一批六艘“古巴”级的建造工作之前,就下达了“圣地亚哥”级的订单。
  最重要的是,“圣地亚哥”级的排水量不到三万吨,很多以往承担了重巡洋舰建造工作的船厂在进行适当的改进,增添一些必要的设备之后,都能够参加“圣地亚哥”级的建造工作。因此,“圣地亚哥”级不会对其他大型战舰的建造工作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甚至能够为美国海军节约一些成本,主要是新加入的造船厂开出的价格都比较低。
  毫无疑问,美国海军的三种大型巡洋舰是非常先进的。
  论战斗力,“阿拉斯加”级、“古巴”级与“圣地亚哥”级都不在帝国海军的大型巡洋舰之下。更重要的是,美军到现在已经建成了三十二艘大型巡洋舰,其中二十八艘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上活动。帝国海军到此时仅仅只有三十六艘大型巡洋舰,其中部署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只有二十三艘。
  由此可见,美国爆发出来的战争潜力有多么恐怖。
  虽然美国为了建造更多的大型巡洋舰,从而使其快速战列舰,以及轻巡洋舰的产量低于帝国。但是美国借助在参战之前为协约国集团成员国提供战略援助的机会,扩大了国内的造船能力,为参战后建造大批战舰奠定了基础。
  另外,美国在参战之后进行的战略动员已经开始显现效果。
  在此情况下,帝国海军要想在海洋战场上战胜美国海军,不但要做出更多的努力,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