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578

  在陈锦宽做出人事调动,任命白佑彬为第四舰队司令官,让钟长生全力配合白佑彬,并且负责与德国、意大利海军协调的时候,钟长生就觉得元帅的这一做法有点草率。白佑彬之前没有在第四舰队服役,在大西洋上的作战经验也不丰富,由这么一个既不熟悉舰队,也不了解情况的将领来指挥重大战役行动,合适吗?
  钟长生忽略了一点:此时第四舰队的核心力量不是前大西洋舰队,而是前南洋舰队。
  在第四舰队的老兵中,有三分之二来自前南洋舰队,而在第四舰队的几艘主力舰中,有六成来自前南洋舰队。
  白佑彬也是从南洋舰队走出来的,而且是现在南洋舰队众多军官中混得最好的一个。
  如果白佑彬不熟悉舰队的情况,能够在到达直布罗陀之后立即展开工作吗?
  虽然白佑彬没有陈锦宽那种能够洞察他人思维的目光,但是钟长生的反应已经让他意识到,说服战区司令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稍微沉思了一下后,白佑彬朝坐在旁边的少校军官递了个眼神。
  姜瑞麟,海军情报局资深情报分析师,雷霄霆手下“八大金刚”之一。虽然只有少校军衔,但是没有任何人敢低估他的能力。
  “白将军已经与我谈过了。”与雷霄霆一样,在做情报分析的时候,姜瑞麟没有任何表情,语气中也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如果拖到六月份再采取行动,英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可能会有十二艘主力舰,且其中六艘为快速战列舰。另外,到时候美国海军也很有可能出兵北大西洋,为英国海军提供支持。如此一来,即便第43舰队到达,即便四艘返修的战列舰按时返回舰队,甚至得到另外四艘快速战列舰,我们都没有足够的把握在舰队决战中战胜英国大西洋舰队。”
  “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德国与意大利海军。”
  “钟将军,你会把希望寄托在不可靠的朋友身上吗?这几年来,意大利海军有过实质上的表现吗?还有,德国海军被封锁在了波罗的海里面,只要英国本土舰队还在北海活动,我们就不要对德国海军有任何指望。”
  钟长生暗暗叹了口气,作为第四舰队前任司令官,他当然清楚白佑彬这番话的意思。
  “我参加了开罗会议,对德国与意大利的情况比较清楚。”稍微停顿了一下,白佑彬转口说道,“元帅委托钟将军负责协调我们与同盟国海军的行动,就是考虑到将军更加清楚德国与意大利海军的情况。同盟国联合舰队司令部只是一个摆设,没有任何实际权利。这次,我们出兵大西洋,表面上是为了帮助德国与意大利,实际上则是为了我们在太平洋上投入更多的兵力打下基础。因此,我们绝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同盟国的身上,必须按照自身的实力来制订最适合我们的作战计划。”
  沉思了一阵,钟长生才微微点了点头。
  “白将军说得有理,只是……”朝白佑彬看过来之后,钟长生说道,“第43舰队一时之间难以形成战斗力,而第41舰队仅有二艘战列舰可用,其他四艘战列舰的状态都不是很好。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杀入大西洋,英国海军必然加强大西洋舰队的实力,然后与我们决战。如此一来,我们的胜算仍然不大。”
  白佑彬笑着朝旁边的姜瑞麟看了过去。
  “事实确实如此。”姜瑞麟回答得很干脆,“英国海军的二艘‘前卫’级战列舰已经在二月底服役,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作战能力。另外,如果德国海军按兵不动,意大利海军又无可指望,在我们采取行动之后,英国海军很有可能向大西洋舰队增派四艘快速战列舰。如此一来,就算我们投入了第41舰队与第43舰队的全部兵力,也难以确保歼灭大西洋舰队,甚至难以确保获得胜利。”
  钟长生微微皱了下眉头,朝白佑彬看了过来。
  “首先,我们要明确此次作战行动的目的。”白佑彬也不慌不忙的说道,“这次作战行动的根本目的是打击英国海军,使协约国丧失反攻欧洲大陆的能力,让德国能够在东欧战场上投入更多的兵力,从而为我们进攻澳洲大陆打下基础。不管是现在,还是等到六月份,我们都难以在通过一次决定性的海战达到这个目的。因此,我认为,现在出击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击英国大西洋舰队,使其无法在六月份的时候执行作战任务。”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钟长生也来了兴趣。
  “首先,我们应该给敌人造成假想。”白佑彬一边说着,一边朝姜瑞麟看了一眼。“按照现在的情况,北大西洋战场上打得最激烈的是破交战与护航战。英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有六艘战列舰,却没有执行护航任务,就是担心我们投入更多的兵力去破坏北大西洋上的航线。如果能够抓住这一点,我们就有可能击败英国大西洋舰队。”
  听完,钟长生仍然有点疑惑。
  “之前,德国海军就曾经试图派遣战列舰执行破交任务。如果我们能够让英国海军相信,刚刚到达的第43舰队也将被派去执行破交任务,那么英国海军就会全力阻止我们进入大西洋,从而主动与我们决战。”停顿了一会,白佑彬又说道,“具体该怎么打,我还没有想清楚,只是我觉得可以利用破交战来迫使大西洋舰队与我们决战。如果能够让德国海军也采取一些行动,我们甚至有把握干掉几艘英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当然,现在的重点是打掉那几艘老式战列舰,为第四舰队打开进入大西洋的通道。”
  这次,钟长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甚至没有半点猜疑。
  在北大西洋上与对手较量了好几年,钟长生早就摸准了英国海军的脉搏。相对而言,英国人把海上生命线的安全看得比制海权还要重要。不说别的,如果没有美国提供的战略援助,英国早就战败了。
  如果四艘快速战列舰被派去执行破交任务,必然是英国的灾难。
  虽然这看起来有点大材小用,但是从北大西洋的总体战局上看,这么做的意义非常重大。
  到时候,英国海军必须派遣快速战列舰为船队护航。
  即便四艘“狮”级战列舰按时服役,英国海军也只有十艘快速战列舰,而护航兵力一般是破交兵力的二倍。也就是说,英国海军需要投入八艘快速战列舰执行护航任务。而剩下的二艘快速战列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保证英国海军在北海的制海权,也就无法保证将德国舰队挡在波罗的海之内。
  如果到时候德国海军的四艘主力舰也杀了出来,即便英国海军投入所有快速战列舰,乃至所有的老式战列舰,都难以确保北大西洋航线的安全。
  在此情况下,英国海军没有选择的余地。
  只要第43舰队摆出杀入北大西洋的架势,英国就必须迎战,甚至会抽调本土舰队的主力舰来加强大西洋舰队。
  到此,白佑彬的战术就基本上成功了。
  当然,前期的准备工作肯定非常的繁杂,也非常关键。
第七章
一触即发
  征得钟长生的同意之后,白佑彬立即着手制订作战计划。
  前期准备中,最关键的还是情报工作。在与姜瑞麟详细探讨之后,白佑彬采纳了情报军官的建议,利用情报手段让英国海军相信,帝国海军第43舰队还不太适应北大西洋上的作战环境,在其正式编为作战舰队之前,将执行一次破交任务。
  具体的情报工作并不需要白佑彬操心,全是由姜瑞麟负责的。
  白佑彬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拿出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且让舰队做好战斗准备。
  十八日,第43舰队到达了直布罗陀港,并且立即进行了管道更换工作,枪炮军官直接调取了“长江”号上的火炮射击常数(在编入第四舰队之前,“长江”号曾经返回帝国本土进行了一次小范围改进,其中就包括了将主炮更换成了与“皇帝”级以及“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相同的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舰炮),对四艘战列舰上的主炮进行了调试,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进行了试射。
  当时,最严重的还是燃油问题。
  直布罗陀要塞储备的燃油有十五万吨,另外还有十五艘满载燃油的万吨级油轮停靠在马耳他岛。这些燃油足以让第四舰队,以及隶属于北大西洋战区的破交舰队里的所有战舰的补给需要了。只是,其中只有不到二万吨低杂质重油。
  这点重油,只够第43舰队一半的需求。
  最初的时候,白佑彬还打算紧急调运一批燃油过来。可是在与亚历山大港、塞得港、亚丁港与吉布提港联系之后,白佑彬大失所望,这四座港口内根本没有储备适合第43舰队使用的低杂质重油。
  随后,钟长生亲自出面与意大利海军司令取得了联系。
  结果不会好到哪里去,意大利海军使用的都是高杂质重油,根本没有能够达到帝国海军标准的低杂质重油。
  如果从后方,比如狮城调运燃油,最快也只能在五月十日左右运抵。
  这显然无法满足作战需求,如果舰队在五月十日之后才离开直布罗陀港,就没有多大的必要抢在六月份之前与英国大西洋舰队决战了。
  最后,白佑彬只能接受事实。
  在让续航力较短的辅助战舰装满燃油之后,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都只能得到三分之一的燃油,续航力缩短到了五千海里以内。
  这一情况对白佑彬制订作战计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五千海里的标称续航力,在实际作战中只能达到三千五百海里左右,如果考虑到北大西洋上比较恶劣的天气状况,能够跑满三千海里就非常不错了。再算上交战过程中额外消耗的燃油,舰队在离开直布罗陀港之后,最多只能航行一千海里,然后就要与敌人决战,才能确保在战斗结束之后返回港口。
  即便白佑彬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想方设法的让卫延年答应派遣二艘快速综合补给舰前来配合第43舰队,这二艘后勤保障舰也无法在舰队出发之前到达,因此舰队的作战航程必须控制在二千到二千五百海里范围之内。
  如此一来,第43舰队的活动区域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十一日,白佑彬拿出了第一套作战计划。
  二日之后,“海豹”号破交舰队返回了直布罗陀港,随后的三天中,另外二支破交舰队也赶了回来。
  以往,这些破交舰队都会转移到马耳他,在那边进行休整。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直布罗陀要塞的面积太小了,而对于那些在海上生活了几个月的官兵来说,上岸之后的休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海军还在马耳他岛开设了几家专门为破交舰队官兵提供服务的娱乐场所,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由一百多名来自日本的“应召女郎”组成的海军俱乐部。
  这次,白佑彬没有让三支破交舰队去马耳他。
  让官兵就地休整之后,他派人去马耳他将一批日本女人接了过来,在直布罗陀港开了一个临时俱乐部。
  当然,破交舰队官兵的主要任务不是放松,而是尽快维护好战舰,做好出港的准备。
  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二十九日,白佑彬拿出了第二套作战方案,也就是备用作战方案。
  同日,姜瑞麟送来了一条好消息,英国海军已经相信,第43舰队将进入北大西洋,执行一次大规模破交作战行动,且主要打击对象就是在美英两国间往返的运输船队。
  当天晚上,海军情报局就发来了一份重要的电报。
  二艘刚刚形成战斗力的“前卫”级战列舰已经在当天下午离开了扑茨茅斯港,只是驻扎在帕斯卡湾的英国本土舰队并没有任何出港的征兆。
  次日上午,德国情报部门也送来了同样的消息。
  按照钟长生的说法,在英国本土舰队没有离开北海的情况下,德国海军不会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只不过,如果第43舰队能够获得优势,德国海军会在第43舰队与英国大西洋舰队交战之前采取一些行动,吸引英国本土舰队的注意力。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好指望的。
  “俾斯麦”号还被困在德国在北海方向上的港口内,而“提尔皮茨”号与二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则在波罗的海。即便德国海军会采取行动,也肯定是借此机会让“俾斯麦”号返回波罗的海,而不是挑战英国本土舰队。
  当天下午,第43舰队的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改装工作全部完成。
  更换战舰内部的输油管道是必须的工作,只是这也仍然无法让四艘战列舰使用那些高杂质的重油。
  当天晚上,白佑彬就下达了作战动员令。
  不管是第41舰队,还是第43舰队的官兵,都必须在十二点之前返回各自的战舰,并且做好出相关的准备工作。
  五月一日凌晨,二支舰队的十艘战列舰全都点燃了锅炉。
  当日,以“果敢”号和“海豹”号为首的四支破交舰队离开了直布罗陀港。它们没有立即进入大西洋,而是向东进入了地中海。
  当天晚上,姜瑞麟再次送来消息。
  英国大西洋舰队已经在下午的时候离开了拉科鲁尼亚港,预计在二日傍晚就能到达加的斯湾南部海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