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578

  二十九日,第11舰队到达了莱恩群岛南部的斯塔巴克岛附近海域。
  与前来接应的一艘袭击舰会合之后,白佑彬决定在这里暂时停留一下。当时,“辽省”号与“南直隶”号的损伤一直没有得到处理,难以持续航行。为了能够顺利返回富纳富提环礁,必须尽快修补这两艘战舰舰体上的损伤。
  海上修补作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且需要很多的时间。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不应该留在斯塔巴克岛附近海域,而是应该在到达了图瓦卢群岛东部海域,与第31舰队会合之前,在安全有所保障的情况下进行修补作业。
  只是,白佑彬等不了那么久。
  他做出这个决定,也多多少少有点“自私”的想法。
  随着杨定方去了第四舰队,在另外四艘快速战列舰修复之前,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就只有八艘快速战列舰,除去编在第31舰队的那四艘快速战列舰,就是第11舰队的这四艘了。
  如果舰队继续西行,那么在到达富纳富提环礁之后,“辽省”号与“南直隶”号的损伤情况必然进一步加剧,就算不会沉没,在返回帝国本土之后,也将在造船厂的船坞内耽搁更多的时间。如此一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之内,白佑彬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也就是说,他现在停下来,主要就是想缩短“辽省”号与“南直隶”号在返回帝国本土之后的维修时间。
  只是,在美军第51舰队已经出动,而哈尔西指挥的第三舰队又随时可能前来拦截的情况下,敢于留在敌人控制的海域,确实需要很大的胆量与气魄。
  修补作业进展得比较顺利。
  为了避免战舰在航行途中沉没,并且减少破损处的进水量,临时修补一般都是将钢板焊接在舰体的破损处,堵住漏洞,然后抽出舰体内的海水。因为要进行水下焊接作业,所以修补工作需要一些专业设备。
  一般情况下,战舰上都会携带修补工具。
  为了避免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白佑彬将能够出动的轻巡洋舰与驱逐舰都派了出去。而这些战舰在执行完侦察任务之后,都将从“辽省”号与“南直隶”号上获得燃油,以确保其能够返回富纳富提环礁。
  相关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了三月二日,“辽省”号与“南直隶”号上的漏洞才被补上。
  当日夜间,第11舰队离开了斯塔巴克岛。
  天亮前,海军总参谋部发来了确切消息,美军第51舰队到达了巴拿马运河,并且与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会合,现在正在返回珍珠港的途中。
  到此,所有人才松了口气。
  显然,尼米兹根本没有想要对付第11舰队,而是想趁此机会将一批重要的物资运到珍珠港。
  派遣第51舰队去执行护航任务的原因也很简单:跟随在威利斯·李后面的只有“海狮”号破交舰队。为了防止“海龙”号破交舰队袭击前往珍珠港的船队,尼米兹只能让拥有二艘快速战列舰的第51舰队跑一趟了。
  三月四日,第11舰队与第31舰队在菲尼克斯群岛海域会合。
  按照郑恩博送来的,卫延年的书面命令,白佑彬将舰队指挥官交给了蓝凌波,搭乘一艘伴随第31舰队活动的快速综合补给舰返回了富纳富提环礁,并且在到达之后,与“海龙”号破交舰队一同踏上了回国的航程。
  白佑彬很清楚,卫延年让他提前回去,一是要澄清此次作战的前后经过,二是要商讨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
  在与第31舰队会合前,白佑彬就在考虑这两个问题。
  相对而言,战后的报告并不复杂,论写报告,白佑彬已经算是一把好手了,当时的帝国海军中,恐怕还没有一个将领比白佑彬更擅长写战斗报告。
  关键是下一阶段的战略行动。
  在第11舰队丧失了作战能力之后,海军肯定要设法补充第11舰队的实力。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从年中服役的第二批“省”级战列舰中抽调四艘用来重组第11舰队,另外的四艘用来组成第12舰队,或者第33舰队。二是用修复的四艘战列舰组建第11舰队,将第二批八艘“省”级战列舰全部编入第三舰队,组建成第33与第34舰队,加强西南太平洋上的投入。
  不管出现哪一种情况,第一舰队都将被削弱。
  虽然这是白佑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战略重点已经转向了西南太平洋,第三舰队成为了主力。
  问题是,不管第一舰队是否打主力,帝国海军必须在西太平洋上保持一支舰队。
  现在的问题是,这支舰队应该由白佑彬来指挥,还是交给其他的人指挥。
  随着英国太平洋舰队到达,帝国海军必须加强西南太平洋上的存在。可是,到下半年,美国海军的实力也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其第二批八艘“衣阿华”级战列舰服役之后,美国海军只要在西南太平洋上保持不败,就有能力在西太平洋上给帝国海军制造巨大的麻烦,甚至迫使帝国海军放弃西南太平洋上的战略进攻。
  从这点来看,白佑彬必须留在第一舰队。
  这也正是白佑彬担心的事情,无论如何,他都不想错过西南太平洋上的战斗,可他又知道,帝国海军必须在西太平洋上有所表示。
  卫延年此时让白佑彬紧急返回海军总参谋部,肯定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三月十六日,白佑彬回到了舟山。
  与他预料的一样,除了李明博到码头来接他之外,卫延年的副官也赶了过来。
  似乎早就知道白佑彬不能立即回家,在拿上了行李之后,李明博就先行告辞了,白佑彬则跟随卫延年的副官去了海军总参谋部。
  一路上,白佑彬一直想套点“情报”出来,可想到与卫延年副官的关系并不怎么样,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既然卫延年派人到码头来“拦截”他,那么到了卫延年的办公室之后,一切就明白了,现在问了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在谈正事之前,白佑彬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在陈锦宽与卫延年的保举之下,萧鼎昆已经批准由白佑彬出任第一舰队司令官,江洪波全面负责西太平洋战区的下一步战略行动。
  因为当时战区司令部要负责与陆军合作,所以在战区司令部的任职方面,需要首相批准。如此一来,白佑彬顶替江洪波出任舰队司令官之前,江洪波首先要卸去舰队司令官的职务,从而需要萧鼎昆的批准。
  只是,白佑彬觉得有点受之有愧。
  他并没有完成所有的战役目的,却得到了陈锦宽许诺的奖赏。
  当然,这事也由不得他。
第四十五章
风云变幻
  来到陈锦宽的办公室之后,白佑彬就感到气氛有点不对劲。
  虽然办公室里只有陈锦宽一个人,但是白佑彬明显察觉到,元帅的神色有点焦虑,而且卫延年在跟进来后,也显得有点焦虑。
  “坐吧,一路上还顺利吧?”
  “还好,该回来的战舰都回来了。”白佑彬去倒了杯咖啡,“相关的修理工作我交给蓝凌波去处理了,大概过几天就能拿到船厂的报告。”
  “这事让严国荣去负责,你不需要操心。”陈锦宽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过来,“这次,是我让你提前赶回来的,知道为什么吗?”
  白佑彬摇了摇头,表示不太清楚。
  “才收到的情报。”陈锦宽将文件递了过来,“美军建造了三批‘衣阿华’级战列舰,而不是二批,其中第三批次的八艘进行了大范围的改进,性能提高了许多,甚至比我们的‘省’级战列舰还要强一点。”
  白佑彬微微皱了下眉头,立即翻开了文件。
  “除此之外,协约国集团近期将有大的举动。”
  “什么举动?”白佑彬抬头看了眼海军元帅。
  陈锦宽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示意白佑彬先看完手上的文件。
  情报比较详细,其中还提到了第三批“衣阿华”级战列舰的速度、火力配制、装甲防护等主要性能参数,以及具体服役时间等相关信息。
  之前,白佑彬只知道,美国准备建造二批“衣阿华”级,且第二批为八艘。
  按照雷霄霆之前提供的情报,第二批“衣阿华”级战列舰将在下半年陆续服役,并且都将编入太平洋舰队。
  这也正是帝国海军力求在下半年之前攻占莫尔兹比,并且进军新喀里多尼亚的原因。
  现在看来,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三批“衣阿华”级的建造工作是在四家船厂进行的,而这四家船厂以前只负责战列舰的维修,而不负责战列舰的建造工作,其中有四艘就在美国西海岸的船厂进行建造。也正是如此,帝国海军的情报部门才出现了严重失误,没有提前发现这八艘即将完成船台建造,很有可能在六月份下水进行舾装,并且在明年上半年服役的战列舰。
  可以说,这个失误对战局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从性能上来看,第三批“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排水量比前二批增加了大概百分之十五,标准排水量达到了五万五千三百吨。情报只提到了其大部分增加的重量都用来加强防御,从而使其舰体宽度达到了三十三点五米,比前二批增加了零点五米。另外,吃水也增加了大概零点五米。因为情报中没有提到其动力系统有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雷霄霆在文件中做了说明,如果没有更换更先进的动力系统,第三批“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最快速度将降低到三十节,绝对不可能达到三十一节。
  相对而言,损失三节的速度根本算不了什么。
  比起增加的防护能力,可以说非常划算。
  “衣阿华”级战列舰的防护性能本来就倍受质疑,甚至连美国海军的将领都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战列巡洋舰”,而不是“快速战列舰”。现在随着其防护能力的提高,“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战斗力必然大幅度提高。正如陈锦宽说的,其性能不会低于“省”级战列舰,甚至超过了“省”级战列舰。
  “我们有什么对策吗?”
  陈锦宽与卫延年都愣了一下,没有明白白佑彬这个问题。
  “我是说,针对美军建造第三批‘衣阿华’级战列舰,我们会不会建造第三批‘省’级战列舰?”
  “当然不会,现在开工,已经太晚了,而且第一批‘省’级乙型战列舰已经开工建造,我们没有必要建造更多的‘省’级战列舰。”卫延年回答了白佑彬的问题,“只是,我们已经下令加快第一批‘省’级乙型战列舰的建造速度,同时提前建造第二批‘省’级乙型战列舰,争取在明年年底就能完成。”
  听到这,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
  他看过“省”级乙型战列舰的设计书,如果说第三批“衣阿华”级战列舰只是全面加强了防御,那么“省”级乙型就是在“省”级的基础上全面强化了火力与防护的型号,其主炮数量增加到了十二门,并且扩大了防护区间。因为新式锅炉与蒸汽轮机没有能够及时研制成功,所以“省”级乙型采用的仍然是“省”级的动力设备,其最高速度比“省”级降低了二点五节,只有三十节。
  在白佑彬看来,三十节的最高速度已经足够了。
  在他指挥过的所有海战中,战列舰的速度只要超过了十八节,炮击命中率就将直线下降。即便在需要速度的战斗中,战列舰的速度也很少超过二十四节,而且从来没有在战斗中跑出过二十八节以上的速度。
  大概正是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海军才会降低“省”级乙型战列舰的速度指标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