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6/578

  随着第32舰队转向追了上来,第11舰队立即做好了炮战的准备。
  八点,白佑彬给秦孝东下达了命令,在第11舰队与第32舰队的战斗没有结束之前,不要轻易突击美军运输船队,并且尽量缠住英国战列舰编队,使其无法对付第11舰队。
  相对而言,这个任务非常简单。
  只要“海龙”号与“海狮”号破交舰队进入英国战舰雷达的探测范围之内,并且对运输船队构成了威胁,英国战列舰编队就不敢贸然转向靠近第11舰队。至少,威利斯·李不敢贸然做出夹击第11舰队的决定。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英国战列舰编队前来夹击第11舰队,白佑彬完全可以利用快速战列舰的速度优势,将英国战列舰编队甩在身后,使其追不上,打不着,却又舍不得放弃。这样一来,二支破交舰队就能轻易的干掉美军船队了。
  也正是吃透了威利斯·李的战术企图,白佑彬才敢让二支破交舰队参与舰队作战。
  八点十五分,第32舰队与第11舰队的斜距缩短到了二万米之内。
  在白佑彬下达了减速的命令之后,两支主力舰队的炮战再次开始了。
  对威利斯·李与白佑彬来说,现在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能否获胜,就得看两支主力舰队决斗的胜负。
  正因为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白佑彬首先下令舰队减速,以掌握主动权。
  八点二十分,第32舰队转向到了一百二十度,开始逼近第11舰队。
  威利斯·李没有别的选择,在二万米的交战距离上,他占不到任何便宜。另外,已经有三艘“衣阿华”级战列舰遭到重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新泽西”号还失去了主要的火控指挥能力。如此一来,必须缩短交战距离,才能对敌人构成威胁,也才能迫使敌人撤出战斗。
  另外,此时威利斯·李是完全能够承受“损失”的。
  在收到英国舰队发来的消息,知道又有两支破交舰队出现在了东北方向之后,威利斯·李没有感到惊讶。
  情况已经很清楚了,对方派来了三支破交舰队!
  只是,决定胜负的不是破交舰队,而是主力舰队。
  如果能够战胜第11舰队,那自然再好不过。到时候,不但对方的破交舰队不敢轻举妄动,最终只能撤离战斗,说不定还能击沉对方几艘战列舰,弥补英国海军那二艘战列巡洋舰被击沉而造成的损失,甚至改变太平洋战场上的局势。
  即便不能战胜第11舰队,只要能够与第11舰队拼得鱼死网破,在四艘英国老式战列舰的掩护下,运输船队仍然能够安全到达斐济群岛,而不用担心遭到敌人破交舰队的袭击。
  换句话说,威利斯·李能够承受损失,可同时必须保证让第11舰队失去战斗力。
  如此一来,第32舰队主动缩短交战距离,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这次,白佑彬没有躲避,他也没有办法躲避。
  东面十五海里之外,就是英国战列舰编队。按照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情报,“复仇”级采用的仍然是十五英寸舰炮,其使用的标准穿甲弹能够在一万五千米左右对“省”级战列舰构成威胁,并且在一万二千米之内击穿“省”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
  如果第11舰队想要与第32舰队拉开距离,就必须向东机动,从而撞上英国战列舰编队的炮口。到时候,英国战列舰编队可以呆在运输船队的东面向第11舰队开火,而不需要离开其掩护运输船队必须的位置。
  显然,第11舰队必须与第32舰队决战。
  走到这一步之前,白佑彬就已经做好了与敌人决战的思想准备。
  炮战打得非常激烈,双方都摆出了寸步不让的架势。
  八点二十七分,仍然是“辽省”号首开战果。
  从其乙炮塔打出的一枚穿甲弹准确无误的击中了“新泽西”号A炮塔前方的水平甲板,并且打穿了水平装甲,并且在舰体内部发生了爆炸。只是,该穿甲弹没有能够打穿其舰体装甲盒前端的装甲隔板,更没有威胁到后方得到了重重保护的弹药库,所以没有能够对“新泽西”号造成太大的威胁。
  仅仅半分钟之后,“新泽西”号就还以了颜色。
  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击中了“辽省”号的丙炮塔后方,副舰桥下面的二号甲板,炸毁了附近的一座副炮炮塔与二座速射炮炮塔。万幸的是,这枚穿甲弹没有能够击穿水平装甲,只是将暴露在装甲外的上层建筑上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并且引燃了一些易燃物品。五分钟后,大火就被损管队员扑灭了。
  “北直隶”号与“南直隶”号也相继取得了战果。
  让舰队官兵感到有点意外的是,敌人的炮击明显准确了很多,到八点四十分的时候,“辽省”号挨了二枚炮弹,“北直隶”号挨了三枚炮弹,“南直隶”号挨了二枚炮弹,就连最前面的“松江府”号旗舰也挨了一枚炮弹。
  让白佑彬有点失望的是,“松江府”号的表现仍然不尽人意。
  打了二十分钟,仍然没有取得一个得到确认的战果(实际上,当时“松江府”号至少命中了“衣阿华”号两枚穿甲弹,其中一枚没有在舰体内爆炸,另外一枚因为引信失灵而没有发生爆炸)。
  可以说,这二十分钟的炮战,让第11舰队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
  八点四十分,随着双方的距离缩短到了一万五千米,炮战拼的就是运气了。
  以当时两种战列舰上装备的先进火控设备来看,在一万五千米的距离上,炮击的命中率不会低于百分之十。另外,在如此近的交战距离之内,打击的已经不是对手的水平装甲,而是主装甲带,即便采用普通穿甲弹,也能对对手构成致命的威胁。
  从此开始,炮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威利斯·李并没有保持一万五千米交战距离的意思,仍然让舰队保持着一百二十度的航向,继续逼近第11舰队。随着双方的距离近一步拉近,考验的就不再是双方的火力与装甲,而是双方战舰的生存能力!
  也就在这个时候,付勋杰带着十多名军官来到了司令舰桥,强行带走了白佑彬等人。
  这是帝国海军司令部为了确保舰队司令官的安全,制订的一项临时制度。即舰长在感知战斗中很有可能使舰队指挥官,以及舰队司令部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越权将舰队指挥官安置到相对安全的舱室,以确保舰队指挥官与舰队司令部官兵的安全。
第四十二章
临时避难
  因为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设置加固的司令舱,所以“松江府”号只是做了临时改进,将位于司令舰桥下方,舰体水线以下部位的一座军官娱乐舱进行了加固处理,在四周与上下两面各焊接了几块厚达一百五十毫米的装甲板。另外,该舱室还受到了水平装甲与主装甲带的保护。
  为了能够使呆在“避难所”的指挥官随时掌握外界的情况,舱室内安装了几部与外界通信的有线电话。另外,舱室底部有一处逃生通道,这是供里面的人员在战舰已经无法挽救,且外界无法展开救援的情况下撤离用的。
  只是白佑彬怎么也不太习惯在战斗的时候呆在一座“铁皮牢房”里面。
  同时被关进来的,还有蓝凌波,以及一批参谋军官,肖定邦、伍庆元与庞晋元等人都留在了外面,通过电话向白佑彬汇报情况,并且接受白佑彬的指挥。
  实际上,对白佑彬来说,呆在“避难所”里面,与呆在司令舰桥里面没有什么区别。
  虽然此时外面已经天亮了,但是交战距离太远,很难看清楚敌人的情况,大部分战场信息都是通过雷达,以及其他战舰获得的。即便留在司令舰桥内,白佑彬也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战场信息,然后利用这些战场信息做出战术决断。也就是说,他做出战术决策与看不看得见敌人,或者呆在哪里并没有关系。
  如此一来,即便在“避难所”,在参谋的协助下,他仍然能够及时掌握战场信息。
  另外,通过通信设备,他仍然能够向舰队参谋,破交舰队的指挥官,乃至各舰的舰长下达作战命令。
  对白佑彬来说,不适应的,只是他已经养成了的指挥习惯。
  通过舰体传进来的隆隆炮击声,以及炮弹爆炸时发出的沉闷声响,避难所内的白佑彬等人完全能够感受到外面的战斗打得有多么的激烈。
  八点五十一分,庞晋元通过电话报告了最新的战果。
  在与敌舰交手三个会合,消耗了上千枚穿甲弹之后,“辽省”号终于在其第一百一十八轮齐射中让二号目标舰燃起了大火。在此之前,“辽省”号已经通过三次极为精准的炮击,让二号目标舰失去了还手的能力。
  直到战斗结束,白佑彬才了解到。
  四十四分,“辽省”号就打掉了“新泽西”号的A炮塔,并且在三轮齐射之后,也就是大概四十八分的时候,摧毁了“新泽西”号的C炮塔。在接下来的二轮齐射中,“辽省”号都收到了战果,并且最终在五十一分的时候让“新泽西”号上燃起了大火。
  当然,在这十分钟的激烈炮战中,“辽省”号的损伤也不轻。
  五十四分,“新泽西”号主动撤出了战斗。虽然在撤退的时候,其速度迅速超过了二十四节,但是从损伤情况来看,这艘战列舰就算能够回到美国本土,在未来几个月之内也无法使用。
  失去了二座炮塔,但是火控系统完好无损的“辽省”号没有撤退。
  按照交战惯例,“辽省”号迅速调转炮口,与“松江府”号一同对付一号目标舰,即第32舰队的旗舰“衣阿华”号。
  九点过三分,庞晋元报告了一件不好的事情。
  在与敌舰激战了二十多分钟之后,“南直隶”号损失了所有的主炮,被迫转向撤出战斗。
  具体的交战经过是:四十三分,“南直隶”号的丙炮塔就被四号目标舰打来的炮弹击中。虽然打在炮塔正面的穿甲弹没有能够进入炮塔内部,但是命中时的撞击力,以及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严重损坏了炮塔的回旋机构,使炮塔无法正常使用。五十二分,乙炮塔被打中,炮塔内的数十名官兵全部伤亡,且设备受损严重,无法修复。九点过,甲炮塔也被敌舰打来的穿甲弹击中,并且导致数十名炮手伤亡。
  “南直隶”号并不是完全被动挨打,在其丧失战斗力之前,也让对手尝到了苦头。
  早在八点四十一分的时候,“南直隶”号就打中了四号目标舰,即“威斯康星”号战列舰的左舷主装甲带,只是炮弹的入射角度太大,没有能够对其产生多大的损伤。随即,在四十七分与五十八分,“南直隶”号打出的穿甲弹先后摧毁了“威斯康星”号的B炮塔与C炮塔。只是在双方都只剩下了一座主炮炮塔的情况下,运气没有倒向“南直隶”号,而是让“威斯康星”号笑到了最后。
  当然,话也不能这么说。
  从总体情况来看,“威斯康星”号受到的损伤比“南直隶”号严重得多。
  当时,“南直隶”号的舰体只挨了四枚穿甲弹,且只有一枚穿甲弹打穿了主装甲带,并且在舰体内爆炸。即便是这枚穿甲弹,也没有威胁到“南直隶”号的动力系统,没有使其损失速度。
  相反,“威斯康星”号在撤出战斗之前,舰体挨了至少七枚穿甲弹,且至少有三枚穿甲弹打穿了其主装甲带,并且在舰体内爆炸,其中一枚穿甲弹就在四号锅炉舱外面爆炸,导致其一台锅炉受到损伤。虽然这点损伤只会使其速度降低大概一节左右,但是这也使其无法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到了舰队指挥官的决策。
  九点十四分,“北直隶”号与“密苏里”号的决斗也分出了高下。
  在舰体严重受损,主炮全部失效之后,“密苏里”号选择了撤退。同样的,“北直隶”号在送走了“密苏里”号之后,将炮口转向了正在朝其开火的“威斯康星”号,并且在九点二十一分的时候,让“威斯康星”号步上了“密苏里”号的后尘,成为了第32舰队第三艘撤出战斗的战列舰。
  毫无疑问,“北直隶”号的表现相当勇猛。
  只是,其取得的战果多多少少都得打点折扣。
  据战后了解,当时“密苏里”号的三座主炮炮塔都没有被穿甲弹击穿,而是因为其转动机构出了故障,才失去了战斗力。虽然转动设备出故障,也是被炮弹击中后才发生的,但是这只能证明“衣阿华”级主炮炮塔的侍服机构有问题,而不能证明“衣阿华”级的防护设计有问题。
  实际上,“衣阿华”级战列舰主炮炮塔正面厚达五百毫米的装甲是足够坚固的。
  另外,“衣阿华”级战列舰主炮炮塔的正面装甲有一定的倾角,在近距离炮战中,炮弹落下时,与炮塔正面装甲并不垂直,从而使其实际防护效能远远的超过了五百毫米,大概等同于五百八到六百毫米厚的垂直装甲。
  实际上,在这场战斗中,仅有“威斯康星”号的B炮塔是被穿甲弹从正面穿透而战毁的之外,其他几艘“衣阿华”级战列舰的炮塔都不是因为正面装甲被穿透而失去了作战能力。当时,命中“威斯康星”号B炮塔正面装甲的那枚穿甲弹也正好打在了其上缘,也就是最薄弱的部位,不然也难以穿透。
  当然,“北直隶”号也受到了敌人的猛烈还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6/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