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578

  随着时间拖延下去,只要第12舰队赶到战场,第51舰队到时候想打打不过,想逃逃不了。
  斯普鲁恩斯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当然,白佑彬并不知道,此时斯普鲁恩斯不但进退两难,还投鼠忌器。
  与第11舰队遭遇,并且发现第11舰队转向到一百八十度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就开始怀疑,对手是否猜出了他的意图。不然,第11舰队要么尽量呆在交战距离之外,要么将距离缩短到二万米之内再开火。而对方选择在二万六千米外开火,目的就只有一个:缠住第51舰队!
  这么做的目的也只有一个:等待第12舰队到达!
  可是,斯普鲁恩斯却有点进退维谷了。
  如果第51舰队在这个时候撤出战斗,第11舰队要么追上来,占据有利位置,要么放弃第51舰队,杀向威克岛。即便第11舰队不杀向威克岛,第12舰队都有可能杀向威克岛,干掉那些来不及逃走的船只。
  显然,现在退,太早了!
  不退,就只能打。
  可是在第11舰队占据了有利位置,而且全面进入战斗状态之后,如果第51舰队主动转向缩短交战距离,在最初的炮战中,第11舰队肯定占有绝对优势。不说别的,如果第51舰队有几艘战列舰挨了炮弹,损失了速度,随着第12舰队到达,第51舰队要么壮实断臂,抛弃受损的战舰,要么与敌人拼个鱼死网破。
  显然,这两种结果都是斯普鲁恩斯不愿意看到的。
  如此一来,斯普鲁恩斯只有维持现状,与第11舰队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交火,从而拖住第11舰队,并且避免自身遭到惨重损失。当然,如果做得好,还能将第12舰队吸引过来,从而为运输船队撤离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此时,斯普鲁恩斯已不再以歼灭第11舰队为目的了。
  六点二十分,第11舰队再次发来战报。
  五分钟前,蓝凌波让舰队将航向调整到了一百五十度,准备缩短与第51舰队的交战距离。
  这一策略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按照白佑彬之前发去的电报,第12舰队将在八点到达战场。为了能够全歼第51舰队,必须在第12舰队到达战场之前,重创第51舰队,至少使其主力舰损失一些速度。这样一来,即便第51舰队在发现了第12舰队之后选择逃跑,也难以逃脱。
  另外,以第11舰队的实力,在一个多小时的近战中,基本上不会败给第51舰队。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在第11舰队转向之后不到五分钟,也就是蓝凌波正在给白佑彬发电报的时候,第51舰队也转向了,而且直接转到了六十度!
  “太早了!”白佑彬一拳头砸在了海图桌上,“转得太早了,斯普鲁恩斯肯定识破了第11舰队的企图。肖定邦,我们还要多久才能到达?”
  “至少两个小时。”
  白佑彬咬了咬牙,然后长出了口气。
  现在第12舰队距离战场还有至少七十海里,即便舰队以超过二十九节的速度前进,也只能在二个小时之后到达。
  更要明的是,随着第51舰队转向,第12舰队失去了穿插到第51舰队东北面的机会!
  显然,这一结果不是白佑彬想要的。按照他的计划,第11舰队应该继续向南航行,直到七点半之后才转向逼近第51舰队。现在转向,太早了!
  “现在怎么办?”
  “转向到六十度,继续保持现在的速度。”白佑彬捏紧了拳头,“妈的,就算斯普鲁恩斯想逃,也不会知道我们现在在哪。如果第11舰队能够逼迫第51舰队向我们这边靠近,我们还有机会。”
  几乎同时,第11舰队也转向到了六十度,开始追击逃窜的第51舰队。
  此时,蓝凌波也猛然意识到,斯普鲁恩斯一直在拖延时间,而不是存心与第11舰队决战。不然,在第11舰队主动缩短交战距离的时候,第51舰队不会选择撤退,而应该坚守战线,利用第11舰队转向时难以精确瞄准的机会,重创第11舰队。
  可以说,促使斯普鲁恩斯选择撤退的原因,就是第11舰队主动缩短交战距离。
  作为一名优秀的舰队指挥官,斯普鲁恩斯不可能不知道,第11舰队主动寻求决战,就意味着第12舰队已经到达,或者即将到达战场。不然,第11舰队要么从一开始就缩短交战距离,要么选择撤出战斗,要么继续保持原来的交战距离,而不会贸然与第51舰队决战。在此情况下,斯普鲁恩斯没有别的选择,为了保存第51舰队,他必须撤出战斗,避免同时与明帝国海军的两支舰队交战。
  可以说,斯普鲁恩斯的这一决策不但聪明,而且非常冷静。
  如果换成哈尔西,恐怕他早就率领第51舰队逼近第11舰队,与对方拼个鱼死网破了。随着第12舰队到达战场,伤痕累累的第51舰队就算长了翅膀也逃不掉。
  当然,撤退的时候,斯普鲁恩斯没有忘记提醒还在威克岛装卸货物的商船。
  此时,“光宗”号战列舰上,白佑彬的情绪已经冷静了下来。
  将整个交战过程前后思考一遍之后,白佑彬的目光落到了海图上的威克岛上,随即就朝肖定邦与林和平看了过去。
  “也许,斯普鲁恩斯的任务就是掩护运输船队向威克岛运送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
  听到肖定邦的分析,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这是唯一能够解释第51舰队主动避战的原因。从一开始,斯普鲁恩斯就没有打算与我们决战,只是想利用第51舰队为运输船队扫清障碍,并且为船只装卸货物争取到时间。”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林和平跟着就问了一句。
  稍微迟疑了一下,白佑彬说道:“继续追击第51舰队,联系蓝凌波,在到达威克岛南部海域之后,第11舰队前去袭击威克岛那边的运输船队,我们负责追击第51舰队,将斯普鲁恩斯赶出战场。”
  “如果斯普鲁恩斯返身……”
  “他没那个胆。而且第11舰队就在我们身后,只要第51舰队返身杀回来,我们就能干掉第51舰队。”
  肖定邦与林和平都不再多疑,庞晋元也立即去发了电报。
  此时,白佑彬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既然无法歼灭第51舰队,就只能对付美军的运输船队。另外,赶走第51舰队之后,陆战第五军就能顺利攻打威克岛。如果能够阻止美军向威克岛运送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对今后的作战行动也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在眼前的情况下,白佑彬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第十卷
浴血鏖战
第一章
全面进攻
  放跑了第51舰队,多多少少都让白佑彬感到有点失望。
  虽然海军司令部与海军总参谋部没有追究责任,毕竟白佑彬与蓝凌波都没有犯严重错误,美军第51舰队能够逃走,主要是斯普鲁恩斯对战局的把握非常准确,赶在第11舰队与第12舰队将其合围之前就离开了战场。但是白佑彬仍然有点自责,同时也对斯普鲁恩斯有了更多的了解。
  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非常冷静的指挥官才能做出离开战场的决策。
  临阵不乱,遇事冷静,正是舰队指挥官最重要的素质。
  后来,海军情报局证实了白佑彬在指挥第12舰队时对美军第51舰队战役目的的猜测。在确定无法战胜帝国海军之后,美国海军退而求其次,决定加强威克岛的防御,阻挡帝国海军东进的步伐,巩固西太平洋上的防线,从而为将战略重点转向西南太平洋提供基础。
  根据这一情况,海军总参谋部做出了继续攻打威克岛的决定。
  当然,在攻打威克岛之前,陆战第五军还得首先打下马绍尔群岛,为建立新的战略防线打下基础,同时也为阻挡美军进入西南太平洋战场打下基础。
  七月十二日,第13舰队返回战场。
  十五日,陆战第五军的先头部队登上了马朱罗环礁,开始了扫荡马绍尔群岛的作战行动。
  相对而言,美军在马朱罗环礁的防御不算坚固。
  在投入了约莫一万五千人的部队之后,陆战第五军于七月二十一日就完成了攻占马朱罗环礁的作战行动。同时,在第13舰队的支持下,陆战第五军的另外几支部队还扫荡了马绍尔群岛的另外几座重要岛屿,并且在这些岛屿上建立起了无线电转接电台,并且部署了对海搜索雷达。
  在此期间,第11舰队与第12舰队一直在西太平洋上活动。
  美军第51舰队在七月十一日就回到了珍珠港,并且再也没有离开珍珠港。显然,美国海军不打算继续向威克岛,以及西太平洋上的岛屿增派部队了。或者说,尼米兹不想再让第51舰队去冒险。毕竟,比起仅有的一支作战舰队,西太平洋上的那些岛屿并不重要。只要美国海军能够夺回制海权,就能够攻下西太平洋上的岛屿。
  完成了扫荡马绍尔群岛的作战行动之后,陆战队暂时停止了南下攻占吉尔伯特群岛的作战行动,而是开始集结兵力,准备攻打威克岛。
  按照当时获得的情报,美军在威克岛——这座仅仅只有数平方公里的小岛上部署了至少二万五千名海军陆战队官兵,并且囤积了数十万吨作战物资,投入了数百门重型火炮,其防御强度完全是按照前沿要塞来修建的!
  换句话说,要想打下威克岛,帝国海军陆战队至少需要投入五万兵力。
  仅仅有陆战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这里投入至少两支舰队。一支舰队负责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另外一支舰队则负责外围防御。
  在陆战第五军积极准备攻打威克岛的时候,郑恩博指挥的第31舰队也与哈尔西指挥的美军第三舰队打了几场规模并不大的海战,同时控制着所罗门海的制海权。因为没有快速战列舰的支持,哈尔西不敢冒进,更不敢拿起仅有的几艘老式战列舰与第31舰队决战。打到最艰难的时候,美军甚至出动驱逐舰与轻巡洋舰,利用夜色的掩护,向瓜岛运送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同时撤出伤员。
  只是,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美军的小打小闹根本起不到作用。
  七月二十九日,范德格里夫特按照麦克阿瑟的命令,将指挥权交给下属之后,达成当天晚上到达的一艘驱逐舰离开了瓜岛。虽然岛上的美军还在继续作战,但是从麦克阿瑟撤回范德格里夫特的举动来看,美军实际上已经放弃了瓜岛。
  八月二日,在增援无望的情况下,美军指挥官克拉克少将向帝国陆战第七军投降。
  零星的战斗持续到了八月五日,最终一批美军在坚持抵抗了近七十二个小时之后,也向进攻的帝国陆战队交出了武器。
  自此,持续了十八个月的瓜岛争夺战结束。
  对交战双方来说,这场太平洋战场上持续时间最长,打得最惨烈的岛屿争夺战都是不值得大书特书,或者歌功颂德的。对失败的一方来讲,他们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对胜利的一方来说,他们付出了最惨烈的代价,也损失了最宝贵的时间。
  在这十八个月之中,帝国陆战队先后有八个陆战师,超过十八万的官兵轮番上阵。其中,阵亡官兵达到了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三人,伤残三万七千六百八十四人,另外还有一千八百二十九名官兵失踪或者被俘。
  为了拖住帝国海军的前进步伐,美军在这十八个月中,先后投入了五万七千余名官兵,其中阵亡二万四千八百三十一人,伤残一万九千七百六十六人,另外还有一万三千余名官兵被俘,或者失踪。
  也许,对前线惨烈战斗的记叙会显得非常苍白。
  当时,为了接纳与救治撤回来的伤员,美军征用了努美阿、布里斯班与悉尼的所有医院。高峰时期,仅在后方医院里的伤员就超过了一万人!另外,美军还征用了三艘大型邮轮,并且将其改装为医疗船。仅这三艘医疗船就接受了近六千名伤员。
  除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之外,巨大的物资消耗也在考验着两个国家的战争潜力。
  据帝国海军与帝国海军陆战队后勤部门的统计,在这十八个月的战斗中,仅向陆战队提供的物资就超过了二百五十万吨,这还没有包括运送这些物资所消耗的大量燃油,以及在运输过程中损失的数十艘运输船只。另外,为了支持陆战队,帝国海军舰队一共消耗了一百八十余万吨的弹药物资,其中燃油就达到了一百二十余万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