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578

  只是,在此之前,指挥第51特混舰队的是哈尔西,在哈尔西没有下令派遣巡洋舰去寻找那四艘战列舰的情况下,斯普鲁恩斯无权调动舰队内的巡洋舰,甚至连驱逐舰的舰长都不会听他的命令。
  三点半,斯普鲁恩斯接过指挥权的时候,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之前一直伴随第11-2主力编队的第11-4巡洋舰编队转移到了战场的南面。这一来可以防止美军第51特混舰队的驱逐舰攻击三艘遭到重创的战列舰,二来可以掩护还在继续作战的“太宗”号,最后还挡住了美军巡洋舰去寻找第11-1主力编队的去路。
  也就是说,如此斯普鲁恩斯在此时派出巡洋舰,首先得过第11-4巡洋舰编队那一关。
  到此,斯普鲁恩斯几乎可以断定,第一舰队的指挥官让三艘“皇帝”级集中炮击“南达科他”号就是要打掉第51特混舰队的指挥能力,然后让四艘“英宗”级战列舰能够抓住机会堵住第51特混舰队的去路,从而在四打四的情况下击败第51特混舰队。
  只是,这一损失也太大了一点吧?
  当然,情况变化太快了,就在斯普鲁恩斯做出转向决定之前,新的情况出现了。
  之前退出战斗的那三艘“皇帝”级战列舰再次追上了“太宗”号,其速度都达到了二十二节。如此一来,四艘“皇帝”级再次组成了战斗队列,并且挡在了第51特混舰队的东南面!
  也正是这个新的变化,让斯普鲁恩斯下定了突围的决心。
  毫无疑问,第一舰队的四艘“英宗”级战列舰已经机动到位,并且正在杀来,不然第一舰队的指挥官不会让三艘已经遭到重创,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的战列舰再次投入战斗。而第一舰队指挥官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第51特混舰队无法全速撤退。到时候,只要四艘“英宗”级赶到,第51特混舰队将面对敌人五艘战斗力健全的快速战列舰,以及三艘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的战列舰!
  做出这一判断之后,斯普鲁恩斯立即做出了两个决定。
  一是将航速提高到二十七节,二是让一直伴随主力舰活动的两支驱逐舰编队向第11-2主力编队发动鱼雷攻击。
  三点五十八分,八艘驱逐舰冲了出来。
  跟在第11-2主力编队身后的第11-4巡洋舰编队里的五艘轻巡洋舰立即加速冲了上去,在四艘战列舰的左侧排好了队列。随后,五艘轻巡洋舰上的火炮就欢快的“鸣叫”了起来,将一百五十毫米与一百三十毫米炮弹洒向了逼近的美军驱逐舰。
  四艘战列舰上能够使用的副炮与速射炮也在此时投入了战斗。
  显然,美军的八艘驱逐舰要想突破五艘轻巡洋舰与四艘战列舰组织起来的密集火网,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斯普鲁恩斯也并没有指望这八艘驱逐舰能够击沉第11-2主力编队的战列舰。
  四点过五分,在美军驱逐舰缠住了第11-4巡洋舰编队之后,斯普鲁恩斯立即命令两艘轻巡洋舰向西搜索,寻找四艘“英宗”级战列舰的“下落”。
  可以说,这个决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第11-1主力编队已经冲到了第51特混舰队的西北面,并且摆好了架势。
  东南面的战场上,面对如同疯狗般的美军驱逐舰,第11-2主力编队的四艘战列舰迅速拉开了距离,同时做好了转向准备。
  四点十二分,在连续损失了五艘驱逐舰的情况下,最后三艘驱逐舰终于将距离缩短到了七千五百米左右,并且转向发射了鱼雷。只是这三艘驱逐舰的命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两艘立即被轻巡洋舰上的凶猛炮火打沉,另外一艘也遭到了重创,最终只勉强逃出了轻巡洋舰的炮火打击范围。
  也就在这个时候,斯普鲁恩斯下达了第二次转向命令。
  二百五十度!
  第51特混舰队放弃了向东北方向突围的打算,而是向西突围!
  可以说,斯普鲁恩斯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参入了个人感情。当时,“南达科他”号正在向东北方向撤退,如果第51特混舰队也选择向东北方向撤退,必然导致“南达科他”号再次遭到攻击。换句话说,斯普鲁恩斯向把第11-2主力编队引开。
  只是,这个时候第11-2主力编队里的四艘战列舰都在忙着规避鱼雷。
  从战后的推测来看,斯普鲁恩斯很有可能没有想过去珍珠港,其主要突围的方向应该是美国西海岸,或者美军在南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
  道理很简单:以斯普鲁恩斯的能力,他不可能不知道四艘“英宗”级很有可能就埋伏在西北方向上,正等着第51特混舰队向珍珠港突围呢。
  由此可见,第51特混舰队这次转向多半就是为了掩护“南达科他”号撤退。
  只是,情况与斯普鲁恩斯料想的并不完全一样。
  四点二十五分,第11-2主力编队在避开了射来的鱼雷之后,在保持二十二节航速的同时,航向转到了零度,没有跟随第51特混舰队向西航行!
  这一情况足以让斯普鲁恩斯断定,四艘“英宗”级就在西面,或者西北面!
  即便是其他舰队指挥官也能从第11-2主力编队的行动中看出,第一舰队的指挥官正在收紧包围圈,第11-2主力编队从追击者转变成了拦截者,其新任务是阻止第51特混舰队向东突围。
  四点三十七分,在向西航行了二十五分钟后,斯普鲁恩斯之前派出去的一艘巡洋舰发现了出现在西北方向上,四十多公里外的四艘战列舰!
  发现这一情况后,斯普鲁恩斯做出了一个看上去匪夷所思的决定。
  向北转向!也就是说,第51特混舰队回到了零度航向上!
  只是此时第51特混舰队与第11-2主力编队的距离已经扩大到了三十七公里,与第11-1主力编队的东西距离为三十二公里。
  一般人无法理解斯普鲁恩斯这个战术决定,白佑彬却一眼看出了斯普鲁恩斯的决策。
  当时,第11-1主力编队正在右转,准备通过这个办法逼近第51特混舰队,给予第51特混舰队最后的打击。
  确定敌人转向到零度之后,白佑彬立即调整了战术安排。
  结果,第11-1主力编队几乎在海上转了个圈,最后也来到了零度航向上。
  可以说,白佑彬此时是既高兴,又后悔。
  高兴的是,第51特混舰队确实一直在设法撤出战斗,而且其突围方向很有可能是珍珠港。后悔的是,如果早知道第51特混舰队要行北转向,第11-1主力编队就不应该向右转向,而是继续保持北偏东的航向。
  显然,战场上没有后悔药。
  面对这一情况,白佑彬只能继续缩小包围圈。
  四点五十分,第11-2主力编队转为向西北方向航行。随后,第11-1主力编队也将航向调整到了三十度。
  照此情况,五点十五分左右,第51特混舰队就遭到两支主力编队的夹击。
  只是,战场上的变化永远比计划快,不然舰队也不需要一名能力出众的指挥官,只需要一群善于制订计划的参谋就行了!
第五十二章
高手对决
  凌晨五点,向北疾驰了大概五海里的第51特混舰队再次转向。
  这是斯普鲁恩斯做出的另外一个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决定,第51特混舰队没有向东转向,而是向西转向。也就是说,第51特混舰队朝着战斗力完好无损的第11-1主力编队所在的方向冲了过去。
  只是,当时第11-1主力编队并不在第51特混舰队的正西面,而是在第51特混舰队的西北面,距离第51特混舰队大概三十公里。很明显,斯普鲁恩斯选择的转向时间非常巧妙。随着双方再次回到向西的航向上,双方的距离将缩短到二十六公里。在这个距离上,第11-1主力编队内的四艘战列舰很难威胁到第51特混舰队的四艘战列舰。
  面对新的变化,白佑彬仅仅耽搁了二分钟。
  “英宗”号上的雷达测出了第51特混舰队的新航向,并且判断出第51特混舰队仍然保持着二十七节的速度后,白佑彬立即下达了转向到二百七十度,并且将航速降低到二十四节。为了保证等下能随时加速,四艘战列舰上的锅炉并没有减少喷油量,锅炉内的蒸汽仍然保持着最高输出功率时的温度与压力。
  可以说,此时白佑彬不但觉得敌人难以对付,还感到很头大。
  当时,白佑彬仍然认为是哈尔西在指挥第51特混舰队,没有想到敌人的指挥官已经换成了斯普鲁恩斯。由此,白佑彬还判断敌人的旗舰不是首舰,而是第二艘,或者第三艘战列舰。
  让白佑彬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很简单:一号目标舰号退出战斗后,第51特混舰队仍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并没有因此而出现混乱现象。
  可是无论如何,第51特混舰队再次大角度转向,确实给白佑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五点过五分,白佑彬就电令第11-2主力编队也转向到二百七十度,继续追击第51特混舰队,并且争取挡住其南下的通道。
  只是,以当时的情况,第11-2主力编队很难完成这个任务。
  其速度比第51特混舰队低了五节,只要拖上一个小时,第11-2主力编队就将被第51特混舰队甩下。
  因此,白佑彬也断定,第51特混舰队的指挥官在这个时候做出向西转向的决定,就是想摆脱第11-2主力编队,只要单独面对第11-1主力编队,第51特混舰队不管是继续作战,还是撤退,都有更大的把握。
  只是,白佑彬并不希望与第51特混舰队混战。
  不是说他不敢与第51特混舰队决战,而是他觉得这场战斗的运气在敌人那边,而不在第一舰队。当然,这也不是说白佑彬把运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能够让第11-2主力编队投入战斗,就有更大的把握干掉第51特混舰队。
  最重要的原因是,第11-1主力编队内的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都因为载的燃油过多,无法达到最快航速,其速度仅比第51特混舰队快一点点。如果第51特混舰队选择逃跑,以第11-1主力编队的速度很难追上。
  因此,要想确保歼灭第51特混舰队就必须利用第11-2主力编队内的几艘战列舰。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五点二十五分,白佑彬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让第11-1主力编队将航向转到了一百八十度。也就是说,白佑彬准备抢占有利位置,与第51特混舰队进行炮战。
  当时,第11-1主力编队在第51特混舰队北偏西大概三十度的方位上,双方的斜线距离为二十八公里。如果第51特混舰队不转向,在第11-1主力编队完成转向之后,大概在五点四十分左右,双方的距离将缩短到十公里左右!
  在这个距离上,双方的主炮都有绝对的杀伤力。
  可是,第51特混舰队会直接撞上第11-1主力编队的炮口吗?
  不管是哈尔西,还是斯普鲁恩斯,在前面都能对舰队指挥自如,并且通过几次相当漂亮的战术转向转危为安,一直压着第11-2主力编队打,让第11-1主力编队迟迟无法参加战斗。在这个节骨眼上,第51特混舰队的指挥官绝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五点二十七分,第51特混舰队也转到了一百八十度的航向上。
  毫无疑问,美军的四艘快速战列舰上,至少有一艘战列舰的雷达还没有被打坏,所以才能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准确探测到第11-1主力编队的情况。另外还可以据此证明一点,美军战列舰上装备了第二代雷达,这种雷达具有测量目标航向的能力。
  敌人的这一举动并没有让白佑彬感到惊讶。
  在决定转向的时候,白佑彬就知道对手会跟随着一起转向。因此,第11-1主力编队转向的目的不是要抢占有利位置,而是要将敌人“推”到第11-2主力编队的炮口上去。之前,是第11-1主力编队在外圈追赶,现在是第11-2主力编队在内圈守株待兔。可以说,局势来了个逆转。
  转向之后,第11-2主力编队速度劣势得到了弥补。
  可同时,第11-1主力编队与美军第51特混舰队的距离将继续保持在二十七公里左右,仍然超出了战列舰主炮的有效射程范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