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578

  当时就连海军总参谋长卫延年都搞不明白,有那么多现成的将领可用,为什么要将李玉民的手下提拔起来。即便郭怀平与李玉民的关系不错,而且算得上是前南洋舰队中少数几个“东洋系”将领之一,可是也没有必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照顾郭怀平的情绪,让郑恩博去指挥一支极为重要的舰队吧。
  不明白归不明白,人事权是海军元帅的独有大权。
  历史最终会证明,陈锦宽在用人方面绝对拥有无可挑剔的辨别能力。
  同样的,白佑彬也只有把不满放在心底。
  十点半,白佑彬下达了战备命令。
  其实,当时众多官兵都已收到了舰队即将出发的消息,都已主动返回了岗位,很多夜间轮休的官兵都没有上床,都在紧张的等待着舰队指挥官下达出征的命令。
  十二点前,补给工作最先完成。
  因为腊包尔不是军港,只是舰队的临时锚泊地,所以战舰上的锅炉一直没有熄火,而且弹药早已准备妥当,需要补充的只是淡水(官兵生活与锅炉都需要淡水,而且锅炉需要的淡水比官兵生活需要的多得多)与一些新鲜食物。
  凌晨一点不到,在“决心”号的率领下,第32舰队到达了腊包尔。
  见到郑恩博将“决心”号设为旗舰,白佑彬有是一肚子的无名鬼火。要知道,当初“决心”号是第12舰队的“主力舰”,曾经与白佑彬亲自指挥的“果敢”号并肩作战,在“伊豆诸岛海战”中即败了联合舰队的第二舰队,并且干掉了日本海军中将近藤信竹与海军少将栗田健男。
  可以说,“决心”号是白佑彬最“喜欢”的一艘重巡洋舰。
  明明可以用状态更好的“决定”号或者“决意”号不用,他选择“决心”号为旗舰的目的是什么?
  气氛归气氛,见面的时候白佑彬还是得忍着,因为陆少丰亲自赶来迎接了第32舰队。
  当着“老将”的面,他这个“小将”不得不“将息”一点。另外,陆少丰是这次作战行动的总指挥,不管是白佑彬,还是郑恩博都得听陆战队中将的命令。
  见过面之后,白佑彬就回到了“东海”号战列舰上。
  他没说见面发生的事情,没有去迎接第32舰队的参谋也没有问。实在是不敢问,要是这个时候都看不出白佑彬的脾气,以后也别想在第31舰队混出个名堂来了。
  凌晨二点不到,在“东海”号的率领下,第31舰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锚泊地。
  似乎不再受陆少丰“管制”了,舰队还没有驶上航道,白佑彬就让于右任去打出了“避让”信号,并且让最快速度只有二十五节的“东海”号一马当先的抄到了“决心”号重巡洋舰的前面。
  出人意料的,第32舰队的旗舰主动减速转向,为“东海”号让出了航道。
  这天晚上的“闹剧”也就到此为止,让于右任负责领航之后,白佑彬就离开了司令舰桥。因为心情确实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他没有急着制订炮击瓜岛与霍尼亚拉的作战计划。反正南下也需要一天多的时间,没有必要在赶着完成作战计划。
  其实,当时最大的麻烦还是没有可靠的情报。
  瓜岛的面积只有五千多平方公里,仅有新不列颠岛的七分之一。另外岛上的守军兵力是新不列颠岛的三倍以上,其兵力密度为新不列颠岛的二十多倍。相对于新不列颠岛,瓜岛的开发程度要高得多,出了霍尼亚拉之外,还有数个人口在一万以下的城镇,另外岛上还有第一批殖民者留下的可可与橡胶种植园。
  最重要的是,美军已经感觉到了第五大队的存在。
  在舰队炮击腊包尔,以及后来陆战队攻打腊包尔的时候,英美守军就意识到附近有一支神秘的侦察部队。这一情况肯定反馈了回去,并且受到了美军的重视。也就在第31舰队等待南下的时候,一艘伪装成了美国商船的袭击舰在经过瓜岛附近的时候,就发现美军加强了在沿海地区的巡逻,并且增设了大量的警戒岗哨。
  如此一来,第五大队很难在攻打瓜岛的作战行动中发挥作用。
  陆少丰也没有派第五大队的侦察兵跟随第31舰队南下。也就是说,前期炮火准备必须依靠舰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陆战队的侦察兵帮不上忙。
  毫无疑问,这是当时白佑彬当时面临的最大麻烦。
  没有侦察兵的协助,就只能采用最原始,也是最老套的战术,即与敌人对轰,让敌人的重型岸防炮与炮兵暴露部署位置,然后再用舰炮加以还击。
  第二天一早,白佑彬在换下于右任之后,立即召开了战前会议。
  按照以往的炮击战术,必须要有一些战舰去充当“诱饵”。如果仅仅只派驱逐舰上去,敌人的重型岸防炮不一定会投入战斗。即便派轻巡洋舰上去,敌人的十四英寸重炮也不见得会开火。因此,必须要让主力舰上场。
  这是让白佑彬头痛的第二个问题。
  五日之后,第31舰队就要离开登陆场,作战任务也随即转变成对付即将到达的美军舰队。本来两艘“南海”级战列舰的性能就不如美军的两艘快速战列舰,如果在为陆战队提供前期炮火准备的战斗中出现损伤,情势将对第31舰队更加不利。
  “只能让第32舰队去诱敌。”于右任灭掉了烟头,“除了战列舰之外,只有重巡洋舰能够迫使敌人使用八英寸以上口径的岸防炮。另外,重巡洋舰的目标特征比战列舰小得多,而且速度比战列舰快,如果我们反应及时,就能迅速摧毁敌人的重型岸防炮。”
  白佑彬没有开口,他也知道应该让第32舰队冲上去。
  问题是,谁去跟郑恩博沟通?
  于右任说完,也朝众多参谋扫了一眼。
  “我去说吧。”杨定方知道此时的问题在哪。“等下我以作战参谋的身份与第32舰队指挥官沟通,如果实在不行,就直接把任务派给第32舰队。”
  “也只能这样了。”于右任暗自苦笑。
  “还是尽量沟通。”白佑彬微微摇了摇头,“不管怎么说,第32舰队与我们是联合行动,我也只是联合行动指挥官,而不是第三舰队的指挥官。如果能够沟通,一切都好办。如果沟通不了,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其实,当时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想了。
  白佑彬也下定了决心,如果郑恩博扯皮,他就只能以下达命令的方式,让第32舰队冲到前面去。
  当然,实际结果并没有白佑彬想像的那么糟糕。
  在杨定方以舰队作战参谋的身份与郑恩博“协商”之后,第32舰队爽快的答应下了“诱敌”的重任,而且郑恩博还主动提出,第31舰队的两艘战列舰应该尽量远离海滩,在敌人的重炮暴露之后,再赶过来不迟。
  这多多少少的让白佑彬再次感到了意外。
  难道郑恩博整个人都变了,还是他放下了豪门子弟的架子,甘心听从一个平名长官的指挥?
  不管郑恩博有没有变,白佑彬面临的大难题得到了解决。
  二十九日,他就将炮击方案敲定了下来,并且将第31舰队编成了七支战斗编队,给每一支战斗编队分派了具体的作战任务。
  当天晚上,第32舰队也将炮击作战计划送了过来。
  汇总两支舰队的作战计划之后,白佑彬又对炮击行动做了一些调整,主要就是加强第32舰队的任务,减轻第31舰队的任务。毕竟,第31舰队的主要任务是对付美军舰队,而不是把陆战队送上岸。
  敲定了作战计划之后,三十日白天,白佑彬的心情好不了不少。
  为了避免过早到达炮击海域,让美军有足够的时间完成防御准备(实际意义并不大,第31舰队离开腊包尔之后不久,美军就收到了情报),舰队放慢了南下的速度。毕竟,陆少丰只要求舰队在三十日夜间开始炮击。另外,陆战队能否在四日上岸,还得看当天的天气。如果天气不适合登陆作战,前期炮火准备就变成了炮火打击。
  入夜,白佑彬准时来到了指挥岗位上。
  九点不到,官兵们都吃完了宵夜,打起了精神。随后,白佑彬下令让舰队进入了战斗状态。
  九点十五分,“东海”号九门主炮的怒吼拉开了炮击瓜岛的战斗序幕。
第二十二章
海陆对轰
  炮击瓜岛是帝国海军自开战以来打得最艰难的一场炮战。
  这场战斗直接反应出了舰队在对付防御坚固,特别是岸防炮密集的港口与岛屿时需要付出的代价。
  战斗开始之后,两艘战列舰的炮火在很大的程度上压制住了敌人的反击。
  问题是,两艘战列舰所能提供的炮火密度远远不足以让敌人的岸防部队彻底瘫痪,更难以完全压制住敌人的反击火力。毕竟,十六门主炮每分钟最多只能打出三十二枚炮弹,而且这还是在理想状况之下。实战中,战列舰对岸炮击的射速不会超过每两分钟一轮,再快,找不到目标,打不准目标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如此一来,两艘战列舰的炮火压制很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这也是帝国海军迟迟不敢攻打关岛的主要原因。关岛的防御强度肯定在瓜岛之上,而且岸防炮的部署密度也远在瓜岛之上。如果没有足够的战列舰,很难在炮击中压制住敌人的岸防炮兵部队,结果是进攻一方没能掌握炮火优势,在敌人的反击下败下阵来。
  为了加强火力密度,有效杀伤敌人暴露在外的有生力量,迟缓敌人的反应速度,就必须尽快投入巡洋舰与驱逐舰,让这些吃水较浅的战舰抵近炮击,用其密集的炮火打击敌人的兵营、炮兵阵地、岸防阵地与仓库等重要的军事设施。
  九点二十分,第32-5驱逐舰编队首先投入了战斗。
  六艘“风”级驱逐舰直接冲向了霍尼亚拉港的出海口,随即就向港口内倾洒炮弹。密集的炮击很快就起到了效果。当时,白佑彬在近二十公里外都能看到港口内冒起的火光。肯定是驱逐舰的炮击打中了囤放在港口内的军事物资,而且很有可能是弹药等易燃易爆的作战物资。
  美军的反击也在这个时候开始,首先投入战斗的是岸防炮兵部队。
  与重型岸防火炮不同,岸防炮兵装备的都是中等口径的火炮,而且大部分火炮都是牵引式,或者是车载式的,可以迅速转移阵地,而不是固定部署在某处地点。因此,岸防炮兵对大型战舰,特别是战列舰的威胁并不大。可同样的,岸防炮兵也很难对付。如果没有前线侦察兵提供的消息,舰队往往会在对付岸防炮兵的时候浪费宝贵的弹药,以及更加宝贵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驱逐舰这类小型战舰往往是岸防炮兵的首要打击对象。
  收到第32-5驱逐舰编队的报告之后,第32-4巡洋舰编队也参加了炮战。
  从这点来看,郑恩博在指挥舰队对地炮战时的表现还没有差到哪里去,至少严格按照海军学院的教程,以及帝国海军的炮战守则在进行。
  白佑彬也不例外,他也在这个时候让第31-2巡洋舰编队投入了战斗。
  轻巡洋舰上的主炮数量比驱逐舰多得多,而且威力比驱逐舰的主炮远,威力也比驱逐舰的主炮大。炮战中,即便有足够的战列舰与重巡洋舰,舰队指挥官也喜欢用轻巡洋舰来对付敌人的岸防炮兵,主要就是轻巡洋舰的炮击密度更大,而且反应更加灵活。
  最重要的是,轻巡洋舰装备的一百五十毫米舰炮的射程比绝大部分陆军火炮的射程都要远得多。因此,轻巡洋舰可以在敌人的岸防炮兵打击范围之外活动,然后利用驱逐舰提供的炮击数据,或者了望员观察到的情况,给予敌人岸防炮兵致命的打击。
  这场炮战持续到了十点左右。
  战斗中,第32-5驱逐舰编队里至少有三艘驱逐舰挨了炮弹,“台风”号驱逐舰上还燃起了大火,结果在撤出战斗的时候又被几枚一百毫米以上的炮弹击中。后来,这艘驱逐舰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征程,随同其他受损战舰一同返回帝国船厂进行维修。
  据第32舰队的战斗记录,炮战中,第32-4巡洋舰编队与第31-2巡洋舰编队至少摧毁了六处美军的岸防炮兵阵地,只是当时无法确定到底打掉了多少岸防火炮。万幸的是,两支巡洋舰编队的十艘巡洋舰都没有损伤。
  十点过三分,美军的重型岸防炮投入了战斗。
  从“东海”号观察到的结果来看,首先参战的应该是口径为六英寸与八英寸的岸防炮,那些对战列舰有威胁的十四英寸岸防炮并没有参加战斗。
  与装备陆战队或者陆军的岸防火炮不一样,装备海军岸防部队的岸防炮一般都是舰炮。
  准确的说,是战舰上用过的舰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