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578

  相反,余辉宏那边的问题就比较严重。
  遭到“大和”号的“绝地反击”之后,陆战队攻打千叶的行动遇到了很大的麻烦。更要命的是,到这个时候,第五军还没有占领一座大型港口,物资补给相对比较困难,而且地面后勤补给线比较漫长。
  最要命的是,关东地区是日本的核心地区,而且大部分日本人都不“欢迎”帝国陆战队。
  很多时候,余辉宏不但要面对日本军队,还要面对日本平民。
  到二十日的时候,第五军还在攻打千叶港。为了给陆战队提供更强大的支援,第14舰队甚至开进了东京湾,用战列舰猛轰日军防御阵地。显然,余辉宏根本就没有考虑要保存这座港口,他只是想尽快占领港口,好让货船靠上码头卸货。
  当日,一支陆战队在舰队的支持下,直接在东京港登陆。
  这只是一次规模很小,难度也不大的登陆作战行动。同时,这也是一次以政治为目的的登陆作战行动。显然,萧鼎昆对第五军在千叶港外浪费时间感到很不满。按照当时的情况,攻占东京是重中之重。
  其实,日本政府早就将首都,或者说中央行政机构迁到了旧都,也就是京都。
  东京现在只是日本名义上的首都,而不是实际首都。
  为了这个名义上的首都,日军肯定会与帝国陆战队拼命。当时,集中在东京附近的日军地面部队超过了二十五万,临时拼凑起来的预备队超过了三十万。另外,驻扎在名古屋的日军也正在向东京移动。
  相对而言,余辉宏手里只有不到二十五个陆战师的兵力,这其中还要投入五个陆战师保证后勤补给线,另外六个陆战师被牵制在了千叶港,预备队至少需要四个陆战师。也就是说,余辉宏最多投入十个陆战师攻打东京。
  当然,在狭窄的关东平原上,根本不可能展开这么多兵力。
  这时候,火力成为了战争胜负的关键。
  这也是余辉宏敢于在打下千叶港之前,派遣陆战队在东京港登陆的原因。或者说,受到陆少丰直接攻打长崎港的“启发”,这个不喜欢冒险的陆战队将领也决定“潇洒”一回,直接向东京进军。
  与陆少丰的第七军不同的是,此时第五军已经在陆地上站稳了脚跟,而且第14舰队的炮火支援更加直接,也更加猛烈。相对而言,在东京港登陆的难度远远不如直接攻打长崎港。另外,日军的准备也很不充分,根本没有料到,帝国陆战队会跃过海峡,直接攻打东京港,而且一次就投入了两个陆战师的兵力。
  二十二日,东京港的战斗基本上结束。
  陆战队仅仅用不到一千人的伤亡,歼灭了两万余日军,并且俘虏了一万多名日军(几乎都是临时征召的平民),打垮了日军的斗志与士气。
  也就在这一天,第二个日本政府在长崎宣告成立。
  到此,萧鼎昆的“以日制日”策略正式登台。新成立的“日本民主共和国”仍然以东京为首都,长崎只是其临时办公地点。
  就在成立的当日,“日本民主共和国”政府宣布,向大明帝国投降,退出战争。
  当然,这份声明没有得到日本旧政府的承认,也没有得到美英等国的承认,甚至连很多中立国都没有承认“日本民主共和国”政府是日本的合法政府。
  只是从政治意义上看,这算得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后来的新日本也将八月二十二日设为国庆节。当然,日本本土的战争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在日本旧政府灭亡之前,战争不会轻易结束。
  当天,萧鼎昆也宣布与“日本民主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德国、土耳其等国也相继宣布与“日本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出任意料的,二十四日的时候,意大利以中立国的身份,承认了“日本民主共和国”的合法地位,并且与之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显然,在日本必然战败,帝国有足够的能力应付新的挑战,英国大西洋舰队迟迟没有杀入地中海的情况下,意大利做出了最终的选择。只是,意大利并没有急着加入同盟国集团,也没有立即向英法等国宣战。
  局势的陡然变化多少都让英美有点措手不及。
  直到二十五日,英国才宣布将派遣以“纳尔逊”号、“罗德尼”号战列舰,以及“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为核心的远征舰队征战太平洋。
  美国却一直保持沉默,似乎日本的剧变与其没有多大的关系一样。
第五十五章
危机并存
  二十五日晚上,白佑彬才从陈锦宽那里得知,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经在当天正式将珍珠港设为了太平洋舰队母港。同时,原先驻扎在美国西海岸的八艘战列舰,以及数十艘其他战舰到达了珍珠港。
  这八艘战列舰分别为:“宾夕法尼亚”号、“新墨西哥”号、“密西西比”号、“爱达荷”号、“田纳西”号、“加利福尼亚”号、“科罗拉多”号与“西弗吉尼亚”号。
  除了正在建造的两艘“北卡罗来纳”级以及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之外,美国几乎将其最强大的战列舰都派了过来。只有一艘,即“科罗拉多”级的第二艘,“马里兰”号战列舰被留在了大西洋舰队。
  “虽然这八艘战列舰都是在《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签署前建造的,但是都进行过现代化改进,其战斗力绝不容低估,特别是两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做报告的仍然是雷霄霆。“依照现在的情况,第11舰队必须尽快完成休整,另外第14舰队也必须在月底前结束支援陆战队的作战行动,对战舰进行维修,让官兵得到休息。第12舰队的两艘战舰要尽快修复。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年底前做好与美国开战的准备。”
  “美国在年底就会参战?”卫延年问了一句。
  雷霄霆微微摇了摇头。“我们也不敢肯定,只是从美国这次的态度来看,恐怕参战的可能性很大。”
  卫延年并没有多问,他清楚雷霄霆说的“态度”是什么。
  “日本民主共和国”宣布成立之后,美国不但没有发表任何声明,反而保持了沉默。这不能不说是极为奇怪的举动。说白了,萧鼎昆提前让“日本民主共和国”登台,除了要由一个合法,或者说合理的政府来控制占领区,达到“以日制日”的战略目的之外,还在试探美国的底细。
  显然,沉默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反应。
  如果美国没有做好参战准备,肯定会“大嚷大叫”,发表极为强烈的抗议。而沉默,往往代表爆发前的平静。
  另外,再结合英国的“积极”行动,几乎可以断定,美国与英国已经达成了默契。
  三艘英国主力舰足以让帝国海军分散兵力了。不管这三艘英国战舰从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还是绕道好望角,从印度洋前往澳洲,帝国海军都得分兵应付。而此时第二舰队,也就是江洪波的那支舰队还在苏伊士运河苦战。帝国海军只能从第一舰队抽调兵力去对付英国远征舰队。
  这样一来,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兵力就占有优势。
  如果美国认为可以打败第一舰队,并且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就不会等到六艘快速战列舰服役,至少是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服役之后再参战。
  综合这些因素,美国在年底参战的可能性非常大。
  “看来,我们得尽快调整战略部署。”陈锦宽揉了揉额头,“上校,还有什么消息吗?”
  “这是我们获得的另外一份重要情报。”说着,雷霄霆将一份文件递给了陈锦宽。“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以及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都已提速。按照我们的估计,‘北卡罗来纳’号与‘华盛顿’号将在十一月底与十二月中旬服役,而不是明年上半年。另外四艘‘南达科他’级的下水时间提前到了今年年底与明年一月份,如果加快舾装工程进度,在明年十月份之前,四艘‘南达科他’级都能建成服役。”
  说完,雷霄霆就端起了茶杯。
  这份情报再次证明,美国在年底参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另外,即便美国不在年底参战,也会在明年年初,即“华盛顿”号战列舰服役之后参战。到时候,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至少能够投入十艘战列舰!而到明年年初,帝国海军仍然是现在的阵容,即便顺利干掉了英国远征舰队,也只有十二艘战列舰,而且这其中至少有四艘属于“超无畏舰”,战斗力比美国的战列舰差了很多。
  “这第二批‘南达科他’是怎么回事?”
  听到陈锦宽的疑问,雷霄霆没有吃惊,反而是卫延年与白佑彬等人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美国海军新订购的。”雷霄霆放下了手上的茶杯。“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美国海军原本计划在完成了四艘‘南达科他’级的建造工作之后,开工建造按照新条约规定设计的,被命名为‘依阿华’级的战列舰。只是,情况在上个月发生了变化。大概是美国政府意识到他们的快速战列舰远远比不上我们的快速战列舰,而且我们又订购了第二批‘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因此,美国政府给海军特别拨款,让海军增加订购了一批‘南达科他’级。最后,美国几家主要的造船厂都以完成了新船台的建设工作。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美国完全有能力同时建造十艘主力舰。到明年年底,美国甚至有能力同时建造十六艘主力舰。”
  这下,陈锦宽都皱起了眉头。
  一个国家海军的强大,工业实力是基础,可最终还得体现在造船能力上。决定造船能力,特别是建造大型战舰的能力,主要看的就是大型船台的数量。
  现在,江南造船厂有五座大型船台,其中三座能够建造战列舰。其他五家能够承担战列舰建造工作的造船厂的大型船台一共有十座。也就是说,帝国能够同时建造的战列舰只有十三艘。
  当然,缩短船台建造周期,能够提高船台利用率,从而提高建造效率。
  只是,在全面战争动员之后,帝国与美国的大型造船厂建造战舰的效率相差并不大。如此一来,船台数量成为了关键因素。
  “严国荣……”
  “我会尽快调查清楚,然后做出新的规划。”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严国荣的反应让他感到比较满意。随即,元帅的目光又转想了雷霄霆。
  “相关的情报工作我会尽快安排到位,并且配合严将军调整战舰建造工作。”稍微停顿了一下,雷霄霆又说道,“现在,我们还不清楚第二批‘南达科他’的具体订购数量,大致在四到六艘之间,而能够及时开工的应该是四艘,即便订购了六艘,另外两艘最快也要到年底才能开工。”
  “看来,美国没上阵,就卯足了劲,准备与我们拼个你死我活了。”陈锦宽微微一笑,说道,“当然,我们与美国的决战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眼前,最要紧的还是应付英国海军的威胁。”
  “从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雷霄霆接过了元帅的话,说道,“英国的远征舰队最快也要到月底才能出发。只是,现在还不清楚其采取的航线。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英国远征舰队有很大的可能走印度洋航线。另外,最终很有可能不是去澳洲,而是去红海。如果能够击败第二舰队,或者迫使第二舰队离开苏伊士运河区,英国远征舰队的战略价值就表现了出来。到时候,不但我们的印度洋航线将受到威胁,也难以顺利攻占苏伊士运河。”
  “这么做,恐怕太晚了吧?”卫延年在旁边说了一句。
  “这不是晚不晚的问题,即便我们打下了苏伊士运河,英国远征军也有可能打回来。要想守住苏伊士运河,确保印度洋,特别是北印度洋航线至关重要。”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卫延年也没有再发表意见。
  现在,第二舰队与中西战区的陆战第六军已经推进到了塞得港南面,正在巩固侧翼防线,然后就将对塞得港发动最后的进攻。
  只要打下了塞得港,第二舰队就能杀入地中海。
  到时候,第四舰队(前大西洋舰队)受损的主力舰也能返回帝国本土进行维修。同时,意大利也肯定会在这个时候参战。
  因此,比起为太平洋上的英国船只护航,守住苏伊士运河,或者是堵住苏伊士运河对英国海军,乃至整个协约国集团的意义更加重大。
  “看来,我们得立即组织一支舰队去对付英国远征舰队。”
  陈锦宽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卫延年就朝白佑彬看了过来。
  这时,白佑彬才意识到,他被叫过来,就是为了接受这个任务。
  显然,这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
  现在,第12舰队只有两艘主力舰具有战斗力,其中一艘还是战列巡洋舰。英国远征舰队则有三艘主力舰,而且两艘是“纳尔逊”级战列舰。
  从眼前的情况看,根本不可能从第一舰队抽调兵力。
  第二舰队那边的战斗也进行到了关键阶段,不大可能为第12舰队提供支援。
  凭借第12舰队现在的实力,可能击败英国远征舰队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