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578

  不说别的,当时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情报是,驻扎在长崎的日军只有三个师团。
  实际数据几乎是情报数据的一倍。另外,驻扎在大村,以及长崎半岛的日军也有四个师团。也就是说,日军在这边集中了至少十个师团的兵力。即便其中至少有七个师团是临时组建,而且没有完成所有训练的丙类师团,可是其总兵力仍然高得吓人。
  另外一个严重的情报错误是,日军部署在长崎的岸防炮兵并没有撤走。
  战争爆发前,长崎不但是日本重要的军港,造船基地,而且还是在上次世界大战中遭到帝国舰队突然袭击的港口,所以这里是日本岸防最为严密的港口之一。按照情报部门的判断,帝国陆战队在房总半岛登陆之后,日军将部署在长崎的大部分岸防炮兵抽调到了关东地区,长崎港的防御炮兵部队并不多。
  显然,实际结果并不是如此。
  经过了登陆初期的混乱之后,日军炮兵在当天下午就对陆战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并且导致数百吨弹药被毁。对晚上的战斗来说,这数百吨弹药比上千名陆战队官兵的生命还要重要!
  当然,陆战队经受住了最艰难,也是最沉重的考验。
  陆少丰的价值也在战斗中体现了出来,如果换了其他指挥官,恐怕在登陆的当天下午就打了退堂鼓。
  因为第一天的反击打得过于猛烈,所以第二天,日军几乎没有大的举动。
  随着另外两个陆战师在第二天上岸,加上工程兵架好了第一座浮式码头,大量军火物资送上了海滩,日军要想将陆战队赶下大海已经不太可能了。
  只是,迅速攻占长崎的目的已经不可能达到。
  按照当时的情况,在占领了登陆场,并且巩固了登陆场,陆战队能够在五天之后向长崎进军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当然,谁也料不到陆少丰这个“疯子”接着打出的会是一张什么样的牌。
第四十八章
意外收获
  七月八日,陆战队上岸的第四天。
  在陆少丰的亲自指挥下,陆战第二十一师迅速绕过长崎,攻占了大村与长崎间的交通要道,并且封锁了整个长崎半岛。至此,陆战队的进攻才打得有点章法,战场局势也出现了很大的转变。
  日军在这几日的反击并不猛烈,甚至没有太大的动静。
  据后来被俘虏的日军军官交代,在四日夜间的反击作战中,三个主力师团的损失都非常大,新编成的师团又没有多少战斗力。为了巩固长崎港的防线,日军抽调不出多余的兵力发动反击。
  更重要的是,第11舰队在这几天内重点打击了日军炮兵。
  到十一日的时候,陆战队工程兵已经在登陆场修建好了三条浮式码头,可以同时让六艘货轮停靠,并且卸载货物。只是,在没有大型装卸设备的情况下,货物的卸载速度非常慢,一艘万吨轮需要至少两天,甚至三天的时间才能卸下所有货物。
  到此,已经有八个陆战师上岸,而且之前上岸的陆战师已经被替换了下去。
  也就是说,陆少丰手里握着八个整编陆战师,总兵力超过了十五万。
  十二日,陆战队开始向长崎北面迂回。按照计划,陆战队将合围长崎,然后向市区与港区推进。
  直到这个时候,陆少丰仍然没有让舰队与陆战队炮兵炮击港口。
  显然,陆少丰仍然想获得一座完整的港口,而不是一座被炸得支离破碎的港口。从长远来看,长崎港将是帝国陆战队攻占九州岛,甚至向本州岛与四国岛推进的重要前进基地。另外,长崎港的很多工业基础设施对帝国也有着比较重大的战略意义。
  不说别的,长崎造船厂是日本最大的造船厂之一。
  并不是说,日本的造船厂只能建造日本的战舰。造船厂的基础设施基本上是通用的,占领了长崎造船厂,就等于为帝国海军增添了一座可以建造主力舰的造船厂。虽然很多物资,以及战舰所需的设备都得从帝国运过来,但是海运比较便利,加上长崎离帝国本土较近,今后帝国海军完全可以利用长崎造船厂来建造大型战舰。
  另外,陆少丰也有一点私心。
  当时陆战队一直没有自己的炮火支援舰队,连登陆舰都得委托海军建造,主要就是陆战队没有自己的造船厂,几乎所有能够建造驱逐舰以上级别战舰的造船厂都听从海军的指挥。因此,陆战队要想发展自己的“舰队”,就得拥有独立的造船厂。
  显然,在帝国本土开设新的造船厂不大可能,即便有钱,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只要能够占领长崎港,并且保存长崎造船厂的基础设施,就能在这边建造陆战队需要的各类舰艇。当然,如果能够保存长崎的重要工业基础设施,比如钢铁厂、汽轮机厂、锅炉厂,陆战队甚至能够就近获得建造各类舰艇所需要的原料与设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陆战队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
  十五日,做好了充足准备,并且在数次“劝降”无果之后,陆战队向长崎港推进。同一日,第13舰队到达,为陆战队提供直接炮火支援。
  第二天,在海上活动了近三个月的第11舰队离开战场,返回那霸。
  相对而言,第11舰队的“出动”时间并不算长,按照海军的标准,主力舰队在海上的持续活动能力都在半年以上。只是,第11舰队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一直在执行战斗任务,几乎没有放松的时间。
  持续的作战任务对官兵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不说别的,一直处于战斗状态之下,官兵的日均上岗时间超过了十二个小时,而且随时得做好战斗准备,不但身体极为疲惫,精神也非常紧张。即便是再优秀的军人,经过近八十天的折腾,也会筋疲力尽。
  第12舰队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因为大村方向的日军还在蠢蠢欲动,第12舰队不得不留下来,为陆战队提供直接与遮断炮火支援。当时,陆战队上岸的三个独立炮兵团,还有师属重炮部队全都投入了进攻长崎港的战斗,第13舰队的那些驱逐舰又不足以完成炮火遮断任务,所以第12舰队必须留下来,坚持到陆战队占领长崎港。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日军几乎利用了每一栋可以利用的建筑物。
  外围的日军也非常疯狂,几乎每天都会冲击陆战队设在长崎东面的防线,搞得第12舰队不得不轮番上阵,以保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火力支援。
  打到二十日,陆战队的推进距离还不到一千米!
  更让陆少丰恼火的是,在这几天的战斗中,牺牲了数百名陆战队官兵,疯狂的日军甚至将建筑物变成了碉堡与陷阱,只要陆战队冲进建筑物就引爆埋设在里面的炸药,与陆战队同归于尽。打到后来,进攻部队不得不让工兵首先确认建筑物内是否埋设了炸药,不然根本不敢轻易进入日军防守的建筑物。
  二十一日,陆少丰调整了进攻战术。
  当天,第13舰队的四艘驱逐舰冲入了长崎港,并且按照陆战队侦察兵提供的信息,炮击了一些次要目标。
  随即,陆战队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开始逐栋清扫港口内的建筑物。
  如果遇到抵抗,且日军防守的建筑物是次要目标,陆战队直接派遣工兵将其炸毁,根本不与负隅顽抗的日军纠缠。
  如此一来,进攻才稍微顺利一点。
  到二十五日的时候,陆战队切断了港口与市区的联系,并且占领了三分之二的港区。
  接下来的两天,陆战队暂时停止了进攻。
  一是前线进攻的两个陆战师损失太大,必须撤下来休整。二是第一批补充的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需要等待下一批弹药。三是陆战队官兵都很疲惫,持续进攻消耗了他们的精力与斗志。四是日军的抵抗越来越微弱,有可能选择投降。
  停火期间,陆少丰再次向日军指挥官“劝降”。
  从这也能看出,陆少丰并不是一个仅仅知道打硬仗的陆战队将领,在必要的时候,他也会用“软”办法来获得胜利。
  只是,劝降的效果并不怎么样。
  二十八日,陆战队再次开始进攻。重点仍然是港区,而且是日军控制之中的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
  这也是地面进攻打得最为艰难的一场战斗。
  守卫造船厂的日军大概有五千人,进攻方是一个整编陆战师。
  为了不破坏造船厂的重要基础设施,陆战队不但没有用火炮轰击,还在进攻的时候带上了工程兵,一边随时发现与拆除日军安放的炸弹。
  万幸的是,日军储备的炸药在前面的战斗中消耗得差不多了,守卫造船厂的日军部队没有足够的炸药破坏整座造船厂。另外,日军严重缺乏工程兵,更缺少懂得爆破技术的工程兵。如此一来,日军根本来不及炸毁船厂。
  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八月三日,持续了足足六天(帝国历法无大小月之分,每个月均三十天,每年的最后五天为法定年假,闰年则为六天)。
  最后,除了不到三百名日军被俘之外,其余五千一百多名日军全部阵亡。
  陆战队也为攻占造船厂付出了七百二十四名官兵的生命,另外还有一千八百九十一人负伤。
  当然,最终的收获是巨大的。
  经过初步勘察,造船厂遭到的破坏并不严重,日军只炸毁了一些普通设备,很多重型设备,特别是难以迅速通过海运补充的重型设备,比如龙门吊车,大型船台,大型半潜式船坞等等,都没有遭到破坏,或者损坏不严重,可以修复。
  也就是说,三菱重工造船厂很快就能再次投入使用。
  这场战斗还带来了另外两个好处。
  一是守卫市区的日军在四面被围的情况下,于八月五日向陆战队缴械投降。
  后来据投降的日军指挥官交代,指挥长崎守备部队的板垣中将在造船厂的战斗中阵亡,因此守卫市区的日军指挥官才有权力决定是否投降。
  当时,缴械的日军共有七万八千三百余人,其中绝大部分竟然是不到十八岁的少年!
  经过调查,当时日军的大部分战斗人员都是新近征召的平民,很多甚至没有学会怎么使用步枪!显然,这么一支“乌合之众”,绝不是武装到牙齿的帝国海军陆战队的对手。另外,这支日军中,很多官兵就是长崎人,其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在长崎,如果长崎毁于战火,他们的家人也将遭殃。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官兵都是被迫服兵役,从根本上,他们并不想参加这场战斗,更不想参加与大明帝国的战争。
  陆战队第二个收获就是正在长崎造船厂建造的超级战列舰“武藏”号!
  当时,这艘战舰的船台建造工作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左右。虽然最后一批日军妄图将其炸毁,但是没有足够的炸药,而且不知道怎么敷设炸药能够达到最大的破坏效果。结果,在陆战队官兵杀来的时候,这艘庞大的战舰仍然静静的躺在船台上,仿佛在等待检阅,也仿佛在等待下水的时刻。
第四十九章
废物利用
  陪同严国荣与雷霄霆走上码头的时候,白佑彬显得非常激动。
  昨天上午收到陆战队发来的,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缴获”了正在建造的“武藏”号战列舰的消息,晚上的时候,严国荣与雷霄霆就搭乘一艘驱逐舰来到了“果敢”号上,并且要求白佑彬陪他们去长崎港。
  当时,几乎没有人料到,陆战队能够“缴获”这个“大家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