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78

  紧接着,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爆发,帝国海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大量战舰建造计划下马,新式驱逐舰的建造工作也就这么拖了下来。
  作为帝国最有实力的造船厂之一,而且也是帝国海军驱逐舰的主要供应上,武汉造船厂没有停止新式驱逐舰的设计。毕竟,经济危机总会过去,到时候海军更加需要新式驱逐舰来代替那些已经达到了服役年限的老式驱逐舰。如果等到经济危机过去之后再展开设计,建造工作就将延迟好几年展开。
  首先,这肯定对帝国海军不利。
  其次,这对武汉造船厂也不利。毕竟,大量造船工人都等着新战舰开工。如果拖得太久,导致造船工人大量流失,今后要想再培养合格的造船工人,绝对不比建造几艘战舰容易得多。
  因此,五十九年,当帝国海军重新提出了建造新式驱逐舰的要求时,武汉造船厂第一个做出反应,将其花了数年时间设计的驱逐舰图纸提交给了海军。结果,武汉造船厂的设计最符合海军的需要。
  具体指标确定下来之后,海军将其命名为“波”级驱逐舰,并且一次订购了十二艘。
  其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2100吨,满载排水量:2600吨;总长:117米,型宽:11米,吃水:2.9米;定员:327人。
  锅炉:4台五十九年型燃油锅炉,主机:2台五十九年型蒸汽轮机,功率:60500轴马力,推进:2轴2浆;航速:36.5节,续航力:6000海里/12节。
  主炮:8门六十一年型(最初计划采用五十八年型)130毫米/L47型舰炮(4×2),鱼雷:2座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备雷20条)。
  可以说,在建成服役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波级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驱逐舰。
  虽然该级驱逐舰上有很多江浙级的影子,而且在舰体结构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波级驱逐舰仍然有很多创新之作。
  比如,其双联装主炮就是别的驱逐舰没有采用的。
  后来,帝国海军的所有大型驱逐舰都采用了这一设计,从而奠定了帝国海军驱逐舰在火力方面的强大优势。相对而言,美国海军很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驱逐舰采用的仍然是单装主炮。
  当然,波级驱逐舰最出色的还是其适航能力与续航力。
  虽然该级驱逐舰只建造了十二艘,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波级驱逐舰是帝国海军驱逐舰的中坚力量,并且在几乎每一个主要战场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驱逐领队——潮级驱逐舰
  “春潮”号,“夏潮”号,“秋潮”号,“冬潮”号。
  ……
  随着驱逐舰的吨位越来越大,独立作战能力越来越强,驱逐舰逐渐具备了单独作战的能力。另外,在护航作战中,驱逐舰也需要统一指挥。在此情况下,帝国海军想到了建造一种具备指挥其他驱逐舰作战的驱逐舰,也就是当时极为流行的“驱逐领舰”。
  驱逐领舰不但要具备驱逐舰的作战能力,在各项性能上不输给驱逐舰,还要具备指挥能力。如此一来,驱逐领舰的排水量必然比驱逐舰大。另外,指挥系统的价格相对高昂,所以驱逐领舰的价格也要比驱逐舰多得多。
  当武汉造船厂拿出了相关设计时,帝国海军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成本高昂的驱逐领舰不比轻巡洋舰便宜多少,而在火力,续航力与适航性能方面却不比轻巡洋舰强。更重要的是,轻巡洋舰在加装了适当的通信设备之后,足以充当驱逐舰编队的旗舰。
  也就是说,驱逐领舰的任务区与轻巡洋舰重叠在了一块。
  如此一来,单独建造驱逐领舰是不划算的。因此,最终帝国海军只是象征性的订购了四艘,并且将其命名为“潮”级驱逐舰。
  其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3670吨,满载排水量:4280吨;总长:133米,型宽:11.5米,吃水:3.2米;定员:388人。
  航速:36节,续航力:6000海里/12节。
  主炮:8门六十一年型130毫米/L47型舰炮(4×2),鱼雷:2座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备雷20条)。
  很明显,为了具备指挥能力,潮级的排水量比波级多了一千多吨,各项性能却无实质性的提高。另外,单独设计的指挥系统也让其造价比后来建造的松花江级轻巡洋舰便宜不了多少。
  正是这个原因,在仅仅建造了四艘之后,帝国海军就叫停了。
  潮级是帝国海军唯一的驱逐领舰,从此以后,帝国海军一般用轻巡洋舰担任驱逐舰编队的旗舰。
  另外,随着通信设备的进步,一些普通的驱逐舰也具备了充当旗舰的能力。
  显然,驱逐领舰这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并没有在帝国海军落地生根。
  就如同对待重巡洋舰一样,当帝国海军确定驱逐领舰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之后,就非常果断的终止了相关的发展。
  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证明,驱逐领舰确实没有多大的效能。
  当然,作为一级独立的驱逐舰,潮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其身影几乎出现在了各个战场,只是因为数量稀少,所以往往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通用先驱——风级驱逐舰
  “东风”号,“陆风”号,“海风”号,“雷风”号,“潮风”号,“炎风”号,“和风”号,“寒风”号,“西风”号,“信风”号,“洋风”号,“电风”号,“汐风”号,“雾风”号,“雨风”号,“雪风”号,“南风”号,“狂风”号,“旋风”号,“江风”号,“湖风”号,“飓风”号,“暴风”号,“岛风”号,“北风”号,“龙卷风”号,“台风”号,“河风”号,“山风”号,“西北风”号,“北极风”号,“西南风”号,“春风”号,“夏风”号,“东北风”号,“东南风”号,“冰风”号,“秋风”号,“冬风”号,“沙风”号,“刀风”号,“火风”号,“凉风”号,“追风”号,“疾风”号,“驰风”号,“迅风”号,“闪风”号。
  ……
  经过了两次尝试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帝国海军确定了驱逐舰大型化的发展方针,基本上肯定了江浙级与波级驱逐舰的作战能力,并且提出了建造一级更便宜,更适用,更能适合各种战术环境的大型驱逐舰。
  这次,仍然是武汉造船厂最为积极。
  其基本设计仍然沿用了江浙级的思路,即通过增加排水量来提高驱逐舰的各项作战性能,并且使其拥有适应各种战术需要的能力。
  只是,这次武汉造船厂走过头了。
  其提交的设计方案中,排水量超过了3000吨,详细核算之后,建造价格不比之前被海军抛弃的潮级驱逐舰低多少。也就是说,太贵了,海军根本消受不起。
  相反,南京造船厂提交的设计方案很快就得到了海军的重视。
  因为也参加了江浙级与波级的建造工作,南京造船厂吸取了大量的经验,并且吃透了这两种驱逐舰的设计思路。
  更重要的是,南京造船厂摸准了海军的心思。
  如果海军需要一种昂贵的驱逐舰,就完全没有必要再次招标,直接大批量生产潮级就行了。而海军重开招标,除了各项性能要求再次提高之外,就是想降低采购价格,并且准备大批量建造。
  如此一来,控制成本成为了设计的重点。
  要控制成本,就得降低排水量,同时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设备。比如,驱逐舰根本不需要指挥能力,就没有必要安装过多的电台。问题是,减少设备之后,驱逐舰的战斗力将明显降低,很难适应不同的战术需要。
  这时,南京造船厂的工程师想到了崇明造船厂建造汉江级轻巡洋舰的方法。
  即,在同样的舰体上,安装不同的武备,以强化不同的战术性能,从而适应不同的战术需要。
  比如,为船队护航的驱逐舰需要更强大的火力对付敌人的袭击舰,需要更远的续航力才能伴随船队跨海越洋,需要更好的适航能力才能在每一片海洋上航行,需要更好的长波电台才能与后方基地随时保持联系。因此,护航驱逐舰就强化这几项性能,将其他不必要的性能尽可能的减弱,以降低成本。
  另外,伴随主力舰队作战的驱逐舰需要更强大的鱼雷攻击能力以攻击敌人的主力舰,需要更快的速度以躲避敌人的炮火,需要适当的活力以对付敌人的驱逐舰,而通信,续航力以及适航力都不是首要考虑的性能指标。
  当然,为了减轻后勤保障压力(这是控制成本的必要因素,一艘战舰在全寿期内,其后勤保障费用几乎相当于最初的造价,因此帝国海军所说的成本,不仅仅是造价,还有全寿期的保养成本),不同型号的驱逐舰的基本设备必须统一,且所采用的武备也要统一,只是各种武器的数量不一定相同。
  按照这一思路,南京造船厂设计出了一种超时代的驱逐舰。
  当然,帝国海军对这种设计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当时谁也不知道,在一种舰体上搭配不同的武备,从而具备不同的战术使用价值的驱逐舰的设计思想是否能够满足未来海战的需要。因此,帝国海军首先订购了十二艘舰队型,并且将其命名为“风”级驱逐舰。
  其主要性能(舰队型):
  标准排水量:2050吨,满载排水量:2600吨;总长:115米,型宽:11米,吃水:3.0米;定员:315人。
  航速:37节,续航力:3500海里/14节。
  主炮:5门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舰炮,鱼雷:2座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备雷20条)。
  表面上看起来,舰队型风级驱逐舰的性能不如波级。
  比如,火炮只有5门,而不是8门,而且还倒退回去,采用了单装炮塔。可是,风级采用的是七十一年型速射炮,其弹药投送能力不但不比波级差,而且还比波级高出了大概百分之二十五。
  另外,舰队型在关键部位安装了适当的装甲,使其在面对敌人的驱逐舰时,有更强的防护能力。比如,其主机舱与锅炉舱的装甲足以抵挡130毫米口径,或者五英寸口径的穿甲弹,其舰桥也有相当的装甲保护。
  如此一来,舰队型风级驱逐舰的战斗力明显超过了当时所有潜在敌人的驱逐舰。
  显然,海军对这种驱逐舰的性能极为满意。随后又订购了12艘舰队型。
  随着战争的步伐越来越近,帝国海军面临的护航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海军第三批订购的24艘全是护航型。只是,海军要求所有护航型都能在十日之内改成舰队型,或者在不经改装的情况下,参与舰队作战。
  毫无疑问,这是对南京造船厂工程师的一大考验。
  只是,这个考验并没有难住工程师。
  说白了,护航型要求更大的续航力,以及更好的适航能力。而舰队型的适航性能已经非常不错了,需要提高的就是续航力。相关的改进也就简单得多了。
  其主要性能(护航型):
  标准排水量:2100吨,满载排水量:2700吨;总长:115米,型宽:11米,吃水:3.05米;定员:320人。
  航速:36.5节,续航力:5500海里/12节。
  主炮:6门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舰炮,鱼类:1座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备雷10条)。
  其主要的改进之处就是拆除了前部鱼雷发射器,安装了一门主炮,并且将用鱼雷舱改成了弹药舱,并且拆掉了多余的装甲,增加了燃料舱的容积。另外,还安装了用于远距离通信的长波电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