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578

  这么做,就是让三艘巡洋舰为后面的主力舰“开路”。
  如果日本海军真在水道内布设了对付战列舰的锚雷,以及大量沉底磁性水雷的话,首先遭殃的不是第12-1编队的主力舰,而是前面的巡洋舰。
  白佑彬也是迫不得已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如果不考虑个人感情,任何一名舰队指挥官都请愿拿轻巡洋舰冒险,而不是拿主力舰去充当“扫雷舰”。
  转向之后,“果敢”号缓缓踏上了那条看不见的“道路”。
  “保持好速度。”白佑彬对肖定邦说道,“你亲自领航,另外,与轮机舱随时保持联系,一定要控制好速度。”
  肖定邦点了点头,此时他手上拿着跑表,一名航海军官帮他在海图上标出航线。
  因为没有任何参照物,所以战舰只能借助被动导航系统航行。说白了,就是利用速度与跑表计算航行距离,到达转向点之后,再按照事先确定的航向转向,如此反复,最终通过水道。
  此时,数十名枪炮部门的官兵分成了六个小组,携带着重机枪在战舰左右两舷的甲板上密切监视着附近的海面。他们的任务是搜寻与发现附近的水雷,如果确定水雷对战舰构成了威胁,就必须用机枪扫射并且引爆水雷。
  因为战舰在航行的时候,两侧的海水会向战舰尾部流动,从而使漂雷靠向战舰,即便漂雷不会撞上“果敢”号,也会出现在航道上,对后面的战舰构成巨大的威胁。所以“果敢”号上的枪炮官兵必须及时发现漂雷,并且将起打爆。
  夜晚的海面很安静,虽然两侧的海岸线清楚可见,但是日军岸防部队像是睡着了一样,根本没有“骚扰”这支正在偷偷“摸”入东京湾的舰队。
  白佑彬知道,日军并不是睡着了。
  此时,日军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东面的登陆场上。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行动,第14舰队正在猛轰登陆场,为明天上午陆战队登陆做最后的炮火准备。
  另外,即便日军岸防部队发现了第12舰队,也不会急着开火。
  按照一般的情况,岸防部队会在敌舰队到达航道中间的时候再开火。这时候,舰队只能硬着头皮前进,而不能后退,因为战列舰的转向半径太大,根本不可能在狭窄的航道内掉转航向。
  到达第一个转向点之前,司令舰桥内的灯光变成了暗红色。
  包括白佑彬在内,二十多名军官都屏气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好像害怕惊醒了两岸熟睡中的日军岸防炮兵一样。
  从这个时候开始,“果敢”号就进入了日军岸防炮的“理想射程”范围,而且“果敢”号再也无法退出航道,只能硬走头皮,一口气走到底。
  经过第一个转向点之后,白佑彬朝谢昶伦点了点头。
  随即,站在谢昶伦身旁的闵瑞生就向各炮组下达了战备命令。
  不多时,传来了一阵“咝咝”声,准确的说,是炮塔旋转时,液压马达工作时发出的声响,以及炮座轴承内滚珠相互摩擦的声响。
  平常,很难听到这种“金属交响乐”。
  很快,四艘主力舰都通过了第一个转向点。
  整条航道一共有三个转向点,只要通过第三个转向点,舰队就能加速前进,离开危险水域。此时,最前面的驱逐舰应该已经过了第二个转向点,正在向第三个转向点前进。
  白佑彬看了眼手表。八点过五分,还有一个小时。
  就在这时,前方突然出现一片明亮的闪光,接着就传来了爆炸声。
  “怎么回事?”谢昶伦抢在前面问了出来。
  “是‘嘉陵江’号……正在联系……”
  “小心,日军炮击!”
  仿佛那次猛烈的爆炸惊醒了睡梦中的日军岸防炮兵,了望员发出警报的时候,两侧的海岸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如同萤火般的炮口闪光。
  “不要慌张!”白佑彬推开了想保护他的于右任,“按照计划行动,各舰依次炮击日军岸防工事。谢昶伦,你来协调。”
  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司令舰桥内的军官迅速冷静了下来。
  很快,白佑彬了解到。开始的爆炸是“嘉陵江”号上的枪炮官兵打爆了一枚漂向战舰的水雷所产生的,并不是战舰撞上了水雷。
  经过前面几次战斗的洗礼,这些军官都能从炮弹落下时发出的声响判断出炮弹的口径。说简单点,小口径炮弹的初速都比较高,落下时的速度也比较快,因此发出的声响比较尖锐。相反,重炮打出的大口径炮弹的初速都比较低,且飞行中速度降低得非常快,发出的声响就要沉闷一些。
  在这种距离上,只有八英寸以上的穿甲弹才能对“果敢”号构成威胁。
  问题是,日军岸防炮兵没有装备多少八英寸以上口径的重型岸防炮,大部分岸防炮的口径都是六英寸,甚至五英寸。
  相对而言,舰队的还击更迅速,也更猛烈。
  大部分日军岸防炮都集中在东面的房总半岛上,因此舰队的还击炮火也多半倾洒到了东面的日军岸防工事上。
  渐渐的,落在“果敢”号周围的炮弹少了许多。
  就在众人暗暗松了口气的时候,前方“宜宾”号轻巡洋舰的左舷处突然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虽然爆炸产生的闪光很快就消失了,但是白佑彬这次看得非常清楚,爆炸点就在“宜宾”号的侧舷处,而不是距离战舰几十米的海面上。另外,他还看到,海面上有一些高速移动的物体。
  那是什么东西?
  “打开探照灯,所有战舰打开探照灯!”
第三十五章
回天鱼雷
  数十盏探照灯几乎同时打开,照亮了“果敢”号四周的海面。
  海面上,一些看上去如同“北欧海怪”的东西正在朝着战舰袭来。紧接着,几枚火箭照明弹腾空而起,用绚丽的白色光芒照亮了整条水道。
  “鱼雷,是鱼雷!”
  没等白佑彬下达命令,战舰上的速射炮,还有那些原本准备用来对付水雷的重机枪全都喷出了火舌。
  鱼雷,确实是鱼雷!
  日本海军在岸上部署了鱼雷发射器!?
  这一刻,白佑彬也很是震惊。
  “全部火炮瞄准海面!”没有任何迟疑,白佑彬下达了新的命令,“阻止敌人靠近战舰,打,给我狠狠的打!”
  顿时,海面上如同沸腾了一般。
  所有火炮都将俯仰角调到了最低限度,就连主炮都加入了战斗。
  前方,三艘巡洋舰也打开了探照灯,发射了照明弹,并且与“果敢”号一样,拼命向四周的海面开火。
  后方,三艘战列舰的舰长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跟在最后面的三艘巡洋舰与五艘驱逐舰则小心翼翼的监视着周围的海面,生怕那些“海怪”找上它们。
  此时此刻,包括白佑彬在内,第12舰队的官兵不但疑惑,还很紧张。
  “宜宾”号上燃起的大火足以说明那种“鱼雷”的威力有多大。如果被击中,就算是“果敢”号这样的主力舰也将遭到重创。
  其实,谁也不敢肯定那是鱼雷,还是日本秘密研制的新式武器。
  慌乱之中,几乎没有官兵注意到,那种部分“躯干”暴露在海面上的鱼雷的航速要比普通鱼雷的速度慢得多,而且不是直线航行,在遭到炮火拦截的时候,竟然能够转向,规避炮弹!
  直到日本战败之后,帝国情报部门才从日本海军一份没有被完全销毁的绝密文件中得知,袭击第12舰队的确实是一种鱼雷,而且是日本秘密研制的,由人进行操作的“超级鱼雷”。
  这种鱼雷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回天!
  按照原始设计,鱼雷的战雷头后面,燃料舱的前面有一个专门为操作人员设置的座舱。使用使,佩带水肺的人员在座舱内操作鱼雷航行。因为座舱的出口在底部,而且非常狭窄,所以在鱼雷击中目标的时候,操作人员几乎不可能逃生。
  操作鱼雷的人员最后的结果与鱼雷的名字一样,“回天”。
  可以说,这是日本的战争狂人为了避免战败,或者延迟战败的时间,设计出的“疯狂”武器中的一种。
  当时,日本还设计了一种“回天”快艇。
  这种装有一吨烈性炸药的快艇用燃气机驱动,其航速超过了五十节,只是航行距离不到五海里。战斗时,又二名人员操作,利用其极快的速度冲向敌人的战舰,然后与敌人的战舰同归于尽。
  只是,以当时日本的工业生产力,已经无力将其制造出来了。
  即便是回天鱼雷,也只制造了不到五百条,而且当时投入使用的都是“半成品”,即人员舱没有进行密封。另外,日本海军也没有培养出足够数量的操作人员。所以在攻击第12舰队的时候,只能在操作舱前面焊上一块挡水的钢板,操作回天鱼雷的人员将上半身暴露在海面上。因此,回天鱼雷的最大航速降低到了二十节左右,而不是设计的三十五节。
  远远的看去,确实有点像“海怪”。
  当然,这种毫无人道可言的极端武器的威力是不可小看的。
  其头部装载的一吨烈性炸药足以重创包括战列舰在内的大型战舰。只是其糟糕的机动性,过慢的速度,以及暴露在海面上的操作人员使其失去了可用价值。
  另外,当时袭击第12舰队的回天鱼雷不到五十条。
  如果数量增加一倍,恐怕白佑彬就将吃不了兜着走了。
  震耳欲聋的炮击声中,一条条回天鱼雷真正的“回天”了。因为密集的炮弹还引爆了四周的水雷,所以爆炸非常频繁。加上夜色的掩护,战舰上的官兵根本无法判断是水雷发生了爆炸,还是那种在海面上游动的“怪物”发生了爆炸。
  一时之间,各艘战舰上的官兵都感到了透心般的恐惧。
  炮击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仅仅四艘主力舰就各消耗了数百枚主炮弹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