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578

  雷霄霆点了点头,没有接严国荣的话。
  “这么说来,我们迫使日本尽早投降的难度又大大增加了?”
  “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在明年年中之前击败日本,最好能够提前到今年年底。”没等雷霄霆开口,陈锦宽说道,“前几天,首辅还在考虑什么时候加强对日本的战略封锁,现在美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首辅肯定会立即做出回应。对我们来说,除了尽快击败日本之外,还要做好应付美国突然参战的准备工作。”
  “我会加强情报收集,密切监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一举一动。”
  陈锦宽朝雷霄霆点了点头,又说道:“另外,我们的战役计划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延年,你尽快与方国儒联系,让陆战队调整作战计划。如果可能的话,争取在六月初登陆日本本土。另外,舰队作战方面也要做出调整,我们暂时无力与两支舰队作战,所以要尽快消灭联合舰队。到时候,即便美国参战,我们也能应付自如,而不是首尾难顾。”
  “我尽快调整战役计划。”卫延年也应承了下来。
  “严国荣,你那边也要抓紧一点。”陈锦宽的目光又转向了后勤装备处处长。“第一阶段作战行动比我们预料得顺利得多,物资消耗并不严重,因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物资提前发动第二阶段作战行动。只是,为了尽快击败日本,第二阶段作战行动肯定要做出调整,所需要的作战物资也要比预期的多得多,所以你那边也要做好调配。”
  “物资调运我亲自在负责,只是……”迟疑了一下,严国荣说道,“即便按照最佳情况估计,我们现在准备的作战物资恐怕也不足以保证在年底前击败日本。特别是登陆日本本土之后,战斗将更加激烈,物资的消耗速度肯定会超过我们预先的估计。”
  “你跟厂家联系了吗?”卫延年在旁边问了一句。
  “都联系了,而且几家主要的兵工厂都派驻了海军代表。”严国荣苦笑了一下,说道,“只是,现在还没有事实第二阶段战略动员,即便我们肯提高采购价格,厂家也不见得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弹药物资。另外,青岛与福州那边扩建的弹药生产线最快也要到十月份才能投入生产。”
  “看来,我得跟肖万青打个电话了。”陈锦宽也苦笑了一下,“这事我来处理吧,你只要安排好调运与配送工作。”
  肖万青是帝国陆军元帅,与陈锦宽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如果不是没有别的解决办法,陈锦宽绝不会寻求陆军的帮助。由此可见,此时的情况有多么紧张。说白了,一切都是美国可能在近期参战带来的麻烦。
  “其他方面,我们也要尽快安排妥当。”陈锦宽的目光又转向了卫延年,“可以的话,让祖寿清回来一趟。他对前线的情况比较清楚,对日本联合舰队也了如指掌。能否尽快歼灭联合舰队,就得看他的表现了。”
  卫延年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今天就到此吧。”陈锦宽揉了揉额头,“明天,我会召开高级军官会议,到时候大家再商讨一下,你们几个回去后,要做好相关的工作。”
  几人随即起身跟元帅告辞。
  “白佑彬上校,你先等下。”陈锦宽叫住了走到门边的白佑彬,“你的正式任命书已经下来了,等下我就让小李拿上来。”
  显然,陈锦宽让白佑彬留下,并不是仅仅为了把一份人事任命书交给白佑彬。
  其他几人也听出了这层意思,离开书房的时候,严国荣还朝白佑彬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好像很是羡慕一样。
第二十五章
一发全身
  虽然陈锦宽的气色比上次见面时好了许多,但是白佑彬坐下后仍然有点不安。
  “你在第12舰队的表现非常出色,连首辅都向我询问过相关情况。”陈锦宽一边说着,一边打量了白佑彬一番。“按理说,你有足够的能力担任第12舰队的指挥官,而按照海军现在的体制,分舰队指挥官对应的军衔是海军准将。只是,我没有批准你的晋升令,而是决定让你以‘果敢’号舰长的身份兼任第12舰队的指挥官,知道为什么吗?”
  白佑彬摇了摇头,没有多问。
  其实他也明白,在海军窜升得太快,并没有多大的好处。
  有句俗话说得好,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除了预备军官之外,海军军官的军衔与职务基本上是对等的,而职务又与责任是对等的。因此,军衔越高,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如此一来,在经验与资力不足的情况下,爬得越高,就越容易犯错误,也就越有可能承担重大过失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远的不说,李玉民就是个反面典型。
  作为舰长,白佑彬的责任只是负责指挥“果敢”号作战。即便兼任了分舰队指挥官,其主要责任仍然由舰队司令官、战区司令官以及海军司令承担。也就是说,陈锦宽此时不让白佑彬晋升,是在替白佑彬分担责任。
  这可以看成是陈锦宽对白佑彬提供的保护伞。
  同样的,这也可以看成是陈锦宽在减轻白佑彬的压力,让他能够更加放松的参加战斗,更加自如的指挥舰队作战。
  “看来,你心里比较清楚,那我就不多说了。”陈锦宽观察别人内心活动的能力非常强,“其实,这次美国的战略布局并不仅仅是在暗中帮助日本,为日本打气。更让我担心的,还是大西洋那边的情况。”
  “大西洋?”白佑彬抬起了头来。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你对欧洲战场的情况不太了解吧?就在我们对付日本的时候,陆军在西北战场上牵制住了俄罗斯的主力,德国趁机横扫了波兰与东南欧地区,打通了与土耳其的地面交通线。现在,英国本土舰队已经全面出动,封锁德国在北海的港口,以及波罗的海的出口。另外,英国还向西欧派遣了大概四十万远征军,帮助法国守卫马其诺防线。看样子,要不了多久,德国就将把重点转移到西线上去,争取迅速打垮法国,然后再与我们联手对付俄罗斯。”
  “为什么不先攻打俄罗斯?”白佑彬对陆战不是很了解,可是在他看来,德国怎么也应该首先与帝国联手打垮俄罗斯。
  陈锦宽微微摇了摇头,说道:“知道我们为什么输掉了上次世界大战吗?就是因为我们在俄罗斯消耗的力量太大了。不管对帝国陆军,还是德国陆军来说,俄罗斯战场上最大的敌人不是俄罗斯军队,而是其恶劣的气候。当初,如果我们能够迅速击败俄罗斯,德国与奥匈帝国就能将重点转移到西线战场上去,我们就不大可能输掉战争。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德国这次肯定会首先西进,横扫西欧大陆,然后再把重点放到西面来。”
  白佑彬还是有点不太明白,说白了,法国也不是好对付的敌人。
  “这个消息是首辅透露给我的。按照我们与德国的联合作战计划,在德国将战略重点转移到西欧战场上的时候,我们将在西北战场上发动战略进攻,牵制住俄罗斯的主力,为德国创造机会。同时,土耳其也将在高加索战场上发动进攻。当然,这些与我们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在西面,海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打下苏伊士运河,打通与德国的海上联系,从而向德国输血。”
  “输血?”白佑彬又是暗暗一惊。
  “就是提供德国紧缺的战略资源,比如重油,以及橡胶。”陈锦宽微微一笑,“现在通过陆上交通线,我们能够为德国提供的帮助相当有限。如果我们的船只能够到达伊斯兰堡,就能为德国提供更多的物资。”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这一点他还是很清楚的。
  相对而言,德国本土的资源在欧洲国家中算是比较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电力都很充足,但是德国却严重缺乏重油、天然气与橡胶这些直接关系到了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战略资源。
  德国要想战胜欧洲大陆上的几个主要敌国,肯定离不开帝国的战略支援。同样的,帝国需要德国牵制住英法,必须向德国提供战略支援。
  “知道这其中最大的变数在哪吗?”
  听到陈锦宽的问题,白佑彬迟疑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
  “就在大西洋战场上。”陈锦宽微微一笑,说道,“英国的大西洋舰队被我们用水雷挡在了地中海之外,恐怕这是英国人怎么也没有料到的。如果年底前,英国舰队还没有进入地中海,而我们又打下了苏伊士运河,意大利很有可能以同盟国成员的身份参战,到时候英国舰队进不进地中海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因此,英国肯定会设法改变这一局面。就我现在掌握的情况,英国海军在直布罗陀海峡的扫雷行动并不顺利,至少有三艘扫雷舰被炸沉,或者被我们的岸防炮击沉。如果不能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英国会用什么办法来牵制我们呢?”
  “南下进入印度洋?”说出来后,白佑彬就瞪大了眼睛。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这是英国海军能够采取的唯一办法。如果有一支舰队南下进入印度洋,我们在印度洋上的部署将被彻底打乱。到时候,不但江洪波的第二舰队要分出一批主力舰去支援第六舰队,从而使进攻苏伊士运河的行动减缓。另外,郭怀平的第三舰队也必须得到加强,以应付澳洲方面的威胁,从而使第一舰队的实力受到削弱。如果这个时候美国突然参战,我们就将面对至少两个敌人,甚至三个敌人。”
  郭怀平原为南洋舰队南洋支舰队司令官,在南洋舰队改编为印度洋舰队之后,他顶替祖寿清成为了印度洋舰队参谋长,随后在进行战区改制后,他成为了南方战区第三舰队司令官。
  听到这,白佑彬也沉思了起来。
  陈锦宽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从美国在这个时候做出的举动来看,恐怕早与英国商量好了下一步行动。也就是说,在美国正式参战之前,英国将采取行动分散帝国海军的兵力,使帝国海军在西太平洋战场上出现漏洞。只要机会成熟,美国随时可以参战,并且用太平洋舰队重创帝国海军。
  显然,美英也吸取了上次世界大战的经验。
  当时,美英因为没能统一步骤,所以未能及时杀入西太平洋,结果帝国海军先在“与论岛海战”中击败了日本联合舰队,然后集中几乎全部精锐力量,与协约国联合舰队在“爪哇海战”中打了个平手。
  “爪哇海战”的结果不但让美英瓦解帝国本土防线的希望破灭,还让帝国海军军心大振,并且燃烧起了新的斗志。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战争持续下去,协约国获胜的机会只有百分之五十。虽然最终帝国会因为沉重的战争负担濒临崩溃,但是美英也别想在战后获得任何好处。
  现在,美国在参战前就与英国协调步伐,明显是要集中力量出拳。
  “元帅,我们该怎么办?”
  “最好是将敌人阻挡在印度洋外面。”陈锦宽微微一笑,“当然,这个问题还不严重,至少现在没有任何情报表明,英国海军准备南下印度洋。如果我们不能挡住英国舰队,就只能收缩防线,甚至放弃南部非洲的据点。最坏的结果是,英国舰队到达澳大利亚,然后与美国太平洋舰队一同进军西太平洋。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恐怕我们离战败也不会太远了。”
  “可是……”
  “这些都是我现在的推测。”陈锦宽压了压手,“具体会是个什么情况,现在还不清楚。为了尽快腾出手来,我才决定要尽快击败日本。到时候不管是对付南下的英国舰队,还是西进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我们都有足够的把握。”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
  陈锦宽的分析非常清楚,日本战败的速度将是决定这场战争结局的关键。
  另外,陈锦宽能够分析出这一局势,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也同样能够分析出这一局势。也就是说,美国在向战争的门槛迈出了第一步之后,英国也会很快做出相应的回应。这不单单是在相应美国的“号召”,也不单单是在振奋日本的“斗志”,更是对帝国实实在在的威胁,是对帝国海军的挑战。
  海军能够赢得这场挑战,或者说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做好更坏的打算呢?
  想到这,白佑彬的心情也很沉重。显然,帝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上的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面临的严峻威胁。要想改变被动的局面,帝国海军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必须用更大的胜利来回应敌人的挑战。
第二十六章
大戏上演
  五月二十日,帝国首辅萧鼎昆宣布了新的对日禁运政策。
  虽然萧鼎昆并没有将粮食与药品列为禁运物品,但是对输入日本的粮食与药品总类与总量实施了极为严格的限制。
  战争爆发前,日本政府最后一次公布的总人口数量为五千三百万,当年日本的粮食产量为八百五十万吨,同年消耗粮食为二千四百七十万吨,进口粮食一千七百九十三万吨。按照这一标准,萧鼎昆将每月输入日本的粮食总量限制为二十五万吨。
  如此一来,即便战争爆发时日本有大概四百万吨的战略储备粮,七十一年(39年)获得大丰收,七十二年(40年)也获得丰收,算上每月进口二十五万吨的粮食,日本的粮食储备最多坚持到年底。
  为了加强封锁,萧鼎昆还向所有中立国发出照会,任何运载粮食前往日本的商船都要到帝国外交机关登记,并且申报货轮的载重吨。如果没有登记,帝国海军将在不发出任何警告的情况下予以击沉。
  除了粮食被“限运”之外,化肥作为战争资源被列为了禁运物资。
  实际上,化肥到底是战争资源,还是民生资源,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是,氮肥可以用作为炸药的制造原料加以利用!
  限制得最为严格的还是药品。
  当时常用的三百多种药品被分成了甲乙丙三大类,甲类为完全禁运药品,主要就是三十多种只能用来治疗创伤的药物;乙类为限运,即可以用来治疗创伤,也可以用来治疗其他伤病的一百多种药物;丙类为非禁运,主要都是不能用来治疗创伤的一百多种药品。
  每月只能有一艘船只向日本运送药品,且必须列明运送清单,并且在到达日本前接受帝国海军舰船的检查,如被查明起运送货物与清单不符,帝国海军有权扣押运送船只,直到战争结束后归还。如拒不接受检查,帝国海军将在警告之后予以击沉。
  新的禁运政策一经宣布之后,立即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