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578

  也就是说,炮火支援舰队的其他战舰很有可能就在附近。
  为什么出现在登陆场的只有几艘驱逐舰呢?
  难道其他战舰,特别是那几艘主力舰没有完成补给工作?
  近藤信竹有点不敢相信,毕竟在炮火支援中,主力舰与巡洋舰上的火炮口径更大,对陆战队的支援也更有效果。相反,驱逐舰在很大的程度上还算不上是合格的炮火支援战舰。也就是说,如果安排补给,也应该首先让主力舰与巡洋舰补充弹药。
  难道是完成补给后没有返回登陆场?
  近藤信竹更不敢相信这个判断。守岛部队在白天没有发动有威胁的反击,肯定会在夜间组织力量,争取将上岸的陆战队赶下海。如果第一天晚上的反击彻底失败,陆战队将有充足的时间构筑防御阵地,甚至向内地推进,扩大滩头阵地的防御纵深。因此,登陆战役第一个晚上的战斗非常重要,炮火支援舰队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不返回登陆场,不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
  排除了这两种可能之后,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可能。
  一个近藤信竹最不愿意承认,却不得不重视的可能。那就是,第二舰队南下的行踪已经暴露,炮火支援舰队收到了消息,所以才撤出了相对狭窄的登陆场海域,在附近埋伏了下来,等待第二舰队主动送上门来。
  其实,不仅仅是近藤信竹,连栗田健男都不愿意相信第二舰队暴露了行踪。
  鱼雷偷袭非常成功,那艘担任警戒任务的轻巡洋舰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三条鱼雷送到了海底。从鱼雷爆炸到其沉没,仅仅只有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另外,三条鱼雷几乎都命中了巡洋舰左舷舯部,很有可能摧毁了巡洋舰的通信室。也就是说,巡洋舰根本没有机会发出一封完整的电报。
  在选择航线方面,近藤信竹也是非常的小心。
  “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之后,美国情报局向日本海军提供了一份极为重要的情报,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大明帝国海军所装备的雷达的主要性能参数。有了这份雷达,再结合前面几场海战的实际情况,日本海军推断,大明帝国海军装备的雷达最多能探测到三十五公里处的大型战舰,二十五公里到三十公里处的小型战舰。
  显然,这份情报并不准确。
  即便是电眼乙型雷达,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都能发现四十五公里外的大型战舰,或者是三十公里外的小型战舰。只有在浪高超过五米,或者是雷雨天气下,电眼乙型雷达对大型战舰的探测距离才会缩短到三十五公里之内。
  近藤信竹并不清楚,他对雷达也不够了解,更不知道大明帝国海军装备了新的雷达。
  因此,在确定南下航线的时候,近藤信竹将航线设置为距离炮火支援舰队常规巡逻海域西侧边界线三十五公里。当时,第12-1巡洋舰编队正好就在这一巡逻海域的西南端,第二舰队南下的时候,正好进入了“果敢”号与“决心”号的雷达探测范围。
  显然,近藤信竹感觉到了危险,却不知道危险将来自何方。
  如果在第二舰队突围的时候,炮火支援舰队就收到了消息,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炮火支援舰队足以机动到大岛西面与南面的任何一片海域。
  最要命的是,日本海军没有雷达。
  在被夜色笼罩着的茫茫大海上,第二舰队只能依靠了望员的眼睛。即便在夜空晴朗的条件下,目视距离也不会超过十五公里。此时的夜空并不晴朗,目视距离缩短到了十公里之内!
  无奈之下,近藤信竹只能继续前进。
  当然,他不会放弃希望,也没有投入全部的筹码。即便在出发的时候,近藤信竹就做好了与第二舰队共存亡的准备,可是作为一名军人,他不想死得毫无价值。即便前途茫茫,也要在沉入大海之前,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因此,近藤信竹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第2水雷战队与第4水雷战队脱离编队,从利岛南面穿过浅水区,饶到利岛东面海域待命。
  也就是说,杀向登陆场的只有第7战队与第8站队的六艘重巡洋舰。
  与大明帝国的重巡洋舰不同,不管是“最上”级还是“利根”级,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都配备有不少于驱逐舰的鱼雷发射器,其鱼雷战能力相当强大。因此,只要六艘重巡洋舰杀入登陆场,仍然能够用鱼雷攻击登陆舰与运输船。
  只是近藤信竹没有那么乐观。
  在他看来,第二舰队几乎没有机会杀入登陆场。
  留下二支水雷战队,不但是留下一支预备力量,还是为第二舰队留下了一条活路。
  按照近藤信竹的判断,炮火支援舰队肯定在大岛附近海域,而且正在用雷达监视第7战队与第8战队的一举一动,然后在最佳的时机开火,利用主力舰的重炮在一万五千米之外对付六艘重巡洋舰。
  此时,留在后面的水雷战队将发挥关键作用。
  从此可以看出,近藤信竹一点都不“鲁莽”。另外,近藤信竹对这场战斗的信心也不是很足,不然不会留下“后招”。
  说白了,前几次海战,已经让近藤信竹这样的日本海军将领对夜战失去了信心。
  上次大战之后,日本海军一直在加强夜战训练,并且认为夜战是日本海军的强项。其实,大部分国家也认为日本海军最精通夜战,特别是夜间鱼雷战。可是,战争爆发之后,除了“对马海战”之外,日本海军连续败在了夜战之上。在“大东海战”中,日本海军甚至没有机会表现夜间鱼雷战的机会!
  夜战,有那么好打吗?
  想到这,近藤信竹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为了提高夜战能力,海军甚至给了望员准备了单独的伙食,额外添加了胡萝卜、鱼肝油等保证夜间视力的食物。可是,日本海军却疏忽了新技术,新装备带来的飞跃性进步,没能在雷达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如果说蒸汽机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雷达就改变了海战的战斗方式。
  北面的海天线上,出现了几点微弱的,如同星星发出的闪光。随即,光芒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不,那是橘红色的光芒,而不是银白色的光芒!
  “敌袭……”
  随着了望员的呼喊声,战斗警报响彻了整支舰队。
  舰桥内顿时乱着一片,在栗田健男的咒骂声中,惊慌失措的参谋军官迅速进入了自己的岗位。
  近藤信竹的身躯微微颤抖了一下。该来的,还是来了。
  闪光再次出现,并且照亮了北面的海空。
  炮口闪光,确实是炮口闪光。
  从炮口闪光的分布来看,至少有两艘战舰在开火。只是了望员没有测出敌舰的距离,也没有能够在这转瞬即逝的亮光中辨认出敌舰的型号。
  低沉的炮击声传来时,近藤信竹看了眼航海钟。
  四十五秒,交战距离超过了一万五千米!
  能够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开火,并且有把握打穿重巡洋舰装甲的只能是敌人的主力战舰,至少是重巡洋舰!
  炮声已经传到,炮弹就不会太远了。
第十七章
报仇雪恨
  近藤信竹看航海钟的时候,白佑彬也回过头看了眼航海钟。
  在他回过头来的时候,“果敢”号打出了第三轮齐射。也就是说,一分钟之内,“果敢”号用最快的速度打出了十八枚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这也是四百毫米主炮的最大发射速度。在此情况下,枪炮军官根本来不及调整炮击参数。
  实际上,这并不重要。
  如果在以往的炮战中,在打出第一轮齐射后,要等到了望员观察到了炮弹的弹着点,枪炮长算出瞄准误差之后,才进行第二轮齐射。如果交战距离为一万五千米,前两轮齐射的间隔时间将超过两分钟。
  白佑彬没有采用这种“老套”的炮战战术,在雷达的引导下,根本不需要观察弹着点。
  另外,六艘日本战舰的间隔距离不到十链,“果敢”号瞄准了最前面那艘日本战舰,即便后两轮齐射没有调整炮击参数,也有可能砸中二号目标舰。
  三轮齐射后,“果敢”号暂时停止了炮击。
  此时,必须修正瞄准点,不然后面的炮击将出现更大的误差。因此,就得由了望员提供弹着点的偏差数据。
  仿佛要为在达沃湾战沉的姊妹舰“决断”号复仇,跟在“果断”号后面的“决心”号重巡洋舰并没有停火,仍然以每分钟两轮齐射的速度向着日本舰队“投掷”着二百毫米穿甲弹。
  “决心”号每门主炮备有四百六十枚炮弹,其中穿甲弹至少有二百三十枚,其备弹量是“果断”号的近两倍,因此“决心”号根本不用担心打光了穿甲弹,到最后只能用高爆弹与半穿甲弹对付日本战舰。
  “让‘决心’号别打那么猛!”白佑彬有点看不下去了,“跟随‘果断’号一起齐射,别浪费宝贵的炮弹。”
  毕长胜立即去传达了命令。
  白佑彬没有说出更重要的理由。在“果断”号停止炮击的时候,日本战舰将瞄准“决心”号。相对而言,在这个交战距离上,日本重巡洋舰发射的九一式穿甲弹对“果断”号基本上没有威胁,却有可能砸穿“决心”号的水平装甲。因此,即便要吸引日本战舰的火力,也是“果断”号的任务。
  随着“决心”号停止炮击,海面上再次安静了下来。
  “没有命中?”
  谢昶伦摇了摇头,根本不用回答,因为日本舰队那边没有出现火光。
  重巡洋舰根本承受不起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的打击,如果命中要害部位,比如弹药库,一枚穿甲弹就能将一艘重巡洋舰送到海底。
  “重新瞄准,仍然首先打击一号目标舰。”白佑彬冷冷一笑,“狗日的,我就不信打不中!”
  命令刚刚传达下去,日本舰队就开火还击了。
  “只有三艘开火。”谢昶伦放下了望远镜,“大概是前面的战舰挡住了后面战舰的射界。”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恐怕,狗日的没有想到我们会在这里出现吧。庞晋元,日本舰队有没有转向?”
  在一片刺眼的光芒中,战舰猛的震动了一下,一秒钟之内,“果敢”号三座主炮炮塔内的六门主炮先后完成了齐射。因为“果敢”号是战列巡洋舰,舰体结构不如战列舰结实,所以齐射时,前面两座炮塔的开火时间要错开一秒钟,避免后坐力集中释放出来,对舰体结构产生不必要的损坏。
  “没有,仍然在四十五度航向上。”
  白佑彬微微皱了下眉头,朝海图上看了一眼。
  “仍然朝着登陆场杀去。”于右任指了下那条虚线,“难道日本舰队不想与我们决战,而是拼命去对付登陆舰队?”
  可能吗?如果不转向,六艘日本重巡洋舰都只能用指向前方的主炮还击。
  “庞晋元,有没有发现其他日本战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