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578

  “看来,昨天晚上睡得不错嘛。”卫延年把咖啡杯递给了白佑彬,“这次招你回来,主要是想通过你了解一些情况。当然,都是战术与技术方面的。以前,你在严国荣将军手下干过,对技术比较了解。这次你又是快速战斗群的作战参谋,全程参与了作战行动。听祖寿清说,你还是他的临时参谋长。当然,你肯定对快速战斗群在战斗中的表现非常清楚。所以,现在我们需要你回来帮助完成一些工作。”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没有急着开口。
  “等下你去找严国荣,我会给他打电话,告诉你已经回来了。”卫延年根本没有坐下,看样子也不打算跟白佑彬谈多久。“海军正在制订新的装备技术标准,其中有很多涉及到了你比较了解的快速战列舰,轻巡洋舰等战舰的技术标准。严国荣一个人搞不过来,而他手下那些军官很多都没有实战经验,对快速战列舰在战斗中的表现并不清楚,所以非常需要一个你这样的人才。”
  “那我现在就去找严国荣将军。”
  卫延年点了点头。“他在办公室,大概正在骂娘。严国荣那边的事情花不了多少时间,你下午下班之后过来找我,我们到时候再好好谈一下。”
  显然,卫延年的工作非常繁忙。白佑彬也不好多耽搁,立即起身告辞。
  刚到严国荣办公室外,一名年轻军官就满脸哭丧的跑了出来。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办不好,参军干嘛,难道海军是难民收容所吗?没那个本事,最好主动辞职,别在这里丢人显眼。出去,都给我出去!”
  听到严国荣的怒骂声,白佑彬很是惊讶。
  在他的印象中,严国荣一直是个脾气温和,而且很喜欢跟下属开玩笑的将军。
  这时,另外几个年轻军官低着头走了出来。
  趁门关上前,白佑彬进了严国荣的办公室。
  “又是什么事,难道每件事都要我给你们擦屁股吗?”骂完,抬头,看到是白佑彬之后,严国荣一愣,随即脸色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白佑彬,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又升级了?”
  “严将军,看来我来的时间不大对。”
  “没事,坐吧,随便坐!”严国荣亲自去给白佑彬泡好了咖啡。“那帮刚来报道的年轻军官一个个都不成才,连点屁大的事情都办不好,不骂骂他们,还以为我严国荣是老好先生,是不会发火的病猫了。”
  接过杯子后,白佑彬坐了下来。
  “想当年,你才来报道的时候,比他们可优秀得多了,”严国荣在白佑彬旁边坐了下来,“基本上不用我多操心。现在这帮年轻军官,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到了军队就想混日子。你说,要是平常也就算了,现在可是战争时期,成天混日子不说,还耽搁了我们的工作进度,这不是自己找骂吗?”
  “很重要吗?”
  “当然,不然听说你要回来,我也不会找总参谋长要人了。”严国荣嘿嘿一笑,“反正,就是那些技术活,你也明白。‘大东海战’之后,首辅很重视海军的建设,并且责成国防部对海军新式装备在海战中的表现做一次全面评估,当然陈嗣海不懂海军,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元帅让我们也做一份相关的评估。这事一直拖到现在,正好你们在南面打了胜仗,有了更多的一手资料。前几天,元帅亲自责成我们尽快拿出评估报告。搞了几天,下面那帮军官连个屁都没有搞出来。”
  听到这,白佑彬心里有数了。
  说白了,海军想用后勤装备处的评估报告争取更多的军费,建造更多的新式战舰。
  “怎么样,没问题吧?”
  “我一个人?”白佑彬朝严国荣看了过去,“严将军,你也太高估我了吧。这么重大的事情,我一个人可办不下来。”
  “当然,我会给你安排人手。”
  “你是说外面那些人?”
  严国荣迟疑了一下。“没办法啊,其他有经验的军官都被分配到了别的工作上去。不说其他的,这次主力战斗群受损战舰的维修与改进工作就够让我头大的了。你们也是,‘宣宗’号才服役多久?这么快就返厂大修,广州造船厂那边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了,说工序安排不过来。昨天,我才派了两名高级参谋过去,要他们一定把这件事情解决好。这么着吧,你要是觉得还有其他合适人选,你就去安排,到时候给我名单就行了。”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正好借此机会让谢昶伦参与总参谋部的核心工作。
  “对了,你知道这份评估报告应该怎么写吗?”
  “这还用说吗?”白佑彬笑了起来,“当然,我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尽量从客观的角度阐述新式战舰在现代海战中起到的重大作用。而且,我写的肯定不是最终报告。到时候有你帮忙润润色,修改修改,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
  严国荣立即就笑了起来。“你这小子,比外面那帮兔崽子好不到哪里去,就知道给我添麻烦。好了,办公室下午就会给你安排好,其他的事,你自己去找人处理。争取尽快把报告给我,不然我就直接递上去,出了什么问题,由你负责。”
  吃午饭前,白佑彬找到了谢昶伦。
  临时调动的事情,白佑彬根本不用操心。按照他的估计,江洪波肯定不会反对谢昶伦到总参谋部工作。另外,到时候找严国荣开一份借调申请书,就算江洪波有什么意见,也不好跟严国荣对着干吧。
  吃午饭的时候,白佑彬大概交代了一下工作内容。
  如同他所顾虑的一样,谢昶伦对协助白佑彬写这份报告有点信心不足。实际上,在白佑彬的几个好友中,谢昶伦是最缺乏信心的一个。当然,白佑彬也管不了那么多。借这次机会让谢昶伦参加海军总参谋部的核心工作,主要就是让谢昶伦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至于谢昶伦能够帮上多大的忙,白佑彬还真没有考虑过。
  当天下午,在严国荣派过来的三名年轻军官的帮助下,白佑彬就开始了新的工作。
  说白了,就是以海军的角度阐述新式战舰,特别是快速战列舰在现代海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战争中起到的重要价值。相对而言,这是一份技术要求比较高,同时还得结合实际战例的评估报告。
  如此一来,除了祖寿清之外,恐怕还真没有人比白佑彬更适合撰写这份报告。
  当然,要让这份报告有说服力,必须得有实际证据。
  当天下午,白佑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调阅文件档案上,特别是“大东海战”、“萨兰加尼海战”与“巴西兰海战”的战斗报告上。
  结果,白佑彬在这里遇到了另外一个老熟人。
  “中校,又回来了?”
  听到夏紫瑶的声音,白佑彬真有点头大。他还以为夏紫瑶今天论休,不会见到她呢。
  “怎么,见到我不高兴吗?”夏紫瑶在白佑彬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还是升了中校,看不起我了?”
  “紫瑶……”白佑彬抬起了头来,“怎么可能,我开始还在问你的情况呢。”
  “是吗?”夏紫瑶轻轻哼了一声,“你怎么不给我回信?”
  “信?什么信?”白佑彬这下真有点摸不着北了。
  “我给你写的信啊!”夏紫瑶有点来火了,“这段时间,我给你写了五封信,你一封都没有回。”
  “可是……”白佑彬挠了挠头皮,“我一封都没有收到。”
  “没有收到?”夏紫瑶微微皱了下眉头,并且上下打量了白佑彬一番,觉得白佑彬不像在说谎。
  “难道我敢骗你吗?你也知道,上次任务很关键,而且我们连电报都不能发,怎么可能收到信呢?”白佑彬叹了口气,“战斗结束后,我就被调了回来。你看,气都没有缓过来,又被安排了新的工作。”
  “那你为什么不主动来找我?”夏紫瑶还真有点不依不饶的劲头。
  “姑奶奶,你也看到了!”白佑彬拍了拍面前的文件,“昨天晚上才到,今天一大早就被叫了过去,吃午饭的时候都在工作。如果昨天晚上去找你的话,恐怕……”
  “哼,算你能说!”夏紫瑶看来没有生气,“就算你说得都有道理,那今天晚上陪我吃饭,算是补偿。”
  “这……”
  “怎么,不给面子?”
  “不,当然不是,只是……”白佑彬又挠了下头皮,“好像参谋长的面子更大一点。”
  “参谋长?参谋长晚上请你吃饭,还是你请参谋长吃饭?”
  “不是这样的,参谋长让我下班后去找他。”白佑彬叹了口气,“肯定又有新的工作交给我。这样吧,明天晚上,如果明天晚上有空,我请你吃饭。”
  “那好,就这么说定了。你慢慢忙,我去工作了。”
  看到夏紫瑶离开,白佑彬才长出了口气。看来,今后不但要忙工作,还得忙感情。
第三十五章
重点技术
  在某些国家,快速战列舰又被称为“超级战列巡洋舰”。
  一般情况下,只有速度达到或者超过二十七节,并且能够防御自身主炮发射的穿甲弹的主力舰才被称为快速战列舰。按照这一标准来看,快速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的最大区别就是防护能力。
  实际上,防护能力一直就是战列巡洋舰的致命缺陷。
  相对于传统战列舰,快速战列舰在火力与防护方面的进步并不大,主要的优势就是速度。这也成为了快速战列舰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主要“法宝”。
  相对而言,“大东海战”还不足以证明快速战列舰的真正价值。
  按照帝国海军的标准,日本海军的四艘“金刚”级只算得上是改进后的战列巡洋舰,其防护能力根本达不到战列舰的标准。
  也就是说,“大东海战”只证明了快速战列舰对战列巡洋舰的优势。
  在整场海战中,特别是在“果敢”号退出战斗之后,三艘快速战列舰凭借着不输于对手的速度,始终掌握着主动权,并且数次迫使敌舰队采取“弃车保帅”的战术,最终击沉了敌三艘主力舰,而三艘“皇帝”级战列舰自身的损失则微乎其微。
  虽然战列巡洋舰并没有在“大东海战”后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正是“大东海战”让各个海军强国都认识到,随着快速战列舰的出现,战列巡洋舰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可以说,此时快速战列舰扮演的是战列巡洋舰“终结者”的角色。
  后来,英国海军正是根据“大东海战”中战列巡洋舰被快速战列舰肆意“屠宰”的结果,放弃了对“胡德”号,以及两艘“声望”级战列巡洋舰的全面改进计划,将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快速战列舰的设计与建造之中。
  也正是如此,“大东海战”之后,帝国高层仍然没有完全认清快速战列舰的真正价值。
  当时,甚至包括陈锦宽在内的众多老一辈海军将领仍然认为,火力与速度是战列舰的两项首要指标,速度慢一点没有什么。当然,他们也没有完全否认快速战列舰的价值,只是将快速战列舰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认为快速战列舰的任务就是顶替战列巡洋舰,对付敌人的战列巡洋舰与快速战列舰。海上决战,仍然得靠皮坚肉厚,剑利刀快的(老式)战列舰。
  结果,拿到特别经费之后,陈锦宽只批准了四艘快速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而不是最初确定的六艘。当时,陈锦宽倾向于采购一级速度在二十七节以下,装备至少十二门主炮,防护能力比“皇帝”级至少提高百分之四十的战列舰,而不是江南造船厂提交的那种速度达到三十节,只装备九门主炮,防护仅比“皇帝”级有限提高的快速战列舰。
  “萨兰加尼海战”彻底的改变了快速战列舰在帝国海军的命运。
  以当时的情况,任何一级老式战列舰都不可能在十天之内从开普敦返回达沃湾,并且在到达的时候仍然具备强悍的战斗力。
  显然,速度在这个时候,已经不仅仅是战术性能,而是“战略性能”。
  设想,如果不是拥有四艘快速战列舰的快速战斗群及时返回,主力战斗群很有可能被联合舰队击溃,到时候不但战沉的不止四艘战列舰,连攻打达沃港的作战行动都将彻底失败。最终,帝国海军不但无法重创联合舰队,还将失去东南亚地区的制海权,从而难以截断日本到澳洲的海上航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