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578

  海军军歌不是用留声机放出来的,而是一个嘶哑的声音唱出来的。
  包括祖寿清在内,舰桥内所有军官都惊呆了。等到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好几个年轻军官偷偷摸掉了眼泪。
  高唱军歌的时候只有两个。
  一是舰队胜利返航,在进入港口的时候,官兵会在甲板上列队,高唱帝国海军军歌。
  另外就是战舰开始下沉,决心与战舰同存亡的官兵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高唱帝国海军军歌。以前,没有人能够听到他们最后的歌声。数百年来,这首军歌跟随着帝国海军远航的战舰,传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将军,雷达发现日本联合舰队!”
  “都给我振作起来。向全舰广播,另外,让其他战列舰也向全舰广播,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兄弟正在流血,我们的兄弟正在牺牲!”祖寿清一巴掌拍在了海图桌上,“白佑彬少校,指挥战斗!”
  白佑彬猛的一震,迅速回过神来。“距离,方位数据!”
  此时,通过舰内广播系统,从“海南岛”号传来的军歌传到了每一位官兵的耳朵里面。
  “距离25800,方位320.35。”
  二万五千八百米,太远了!
  白佑彬迟疑了一下,在他向祖寿清看去的时候,祖寿清也明显迟疑了一下。
  在这个距离上,就算是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都不一定能够击穿日本战列舰的水平装甲。另外,舰队的速度仍然是二十四节,炮击命中率不会高到哪里去。
  “将军,主力战斗群发来电报!”
  “发他妈的头!”祖寿清一下就来火了,“下令,准备开火!”
  “将军!”犹豫了一下,白佑彬还是说道,“太远了,根本打不中!”
  “打不中也要打!”祖寿清捏紧了拳头,“就算我们救不了‘库叶岛’号与‘海南岛’号战列舰,也要尽量挽救两艘战列舰上的海军官兵,必须把日本舰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就在这时,广播里传出的军歌嘎然而止,接着就是一片电流的杂音。
  “打,给我往死里打!”
  十二月二十一日一点三十七分,“海南岛”号战列舰在弹药库的大爆炸中于东经125度05分15秒,北纬5度2分15秒海域战沉,全舰九百八十四名官兵,仅三人幸免,包括舰长曲志刚上校在内,全舰九百八十一名官兵阵亡殉国。
  在此之前约三分钟,“库叶岛”号战列舰舰长下达弃舰命令。最终,该舰在“海南岛”号南面大约二海里处沉没。全舰九百八十四名官兵中,六百七十二人阵亡殉国,仅三百一十二人获救。
  同一时间,航行九天九夜的快速战斗群到达战场,四艘战列舰同时发出了复仇的怒吼。
  此时,“长门”号战列舰上的高野五十六刚刚收到参谋的报告,得知“库叶岛”号发出了明码电报。
  优秀的舰队指挥官绝不会忽视如此重要的反常举动。
  要知道,任何国家的海军都有明文规定,在作战行动中,除非投降,任何战舰都不能用明码发送电报。
  “库叶岛”号没有悬挂白旗,而且没有被打哑的副炮还在开火,也就没有投降。
  为什么发出明码电报?
  别人没有注意到,高野五十六却注意到,这封明码电报根本就不是战报,而是在报告日本联合舰队的重要信息!
  “库叶岛”号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电报!?
  显然,这封电报不是发给主力战斗群的,也不是发给大明帝国海军司令部的。那又是发给谁的呢?
  当然,这个疑惑没有困扰高野太久。
  当了望员发现东南方向出现炮口闪光,而且距离在二万米之外,不可能是正在逃跑的那三艘战列舰发出的之后,高野猛的明白了过来。
  只是,此时已经太晚了!
第十九章
毫厘不差
  虽然四百毫米主炮在最大仰角下全装药发射的重型穿甲弹的射程超过了三万五千米,但是在对海作战中,射程超过二万五千米,就等于浪费炮弹。在真正意义上的火控雷达问世之前,即便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也没有任何一种战列舰的主炮能够准确命中二万五千米外的敌舰!
  第一轮齐射,三十六枚穿甲弹全部落空。
  只不过,这一轮炮击已经足够了。
  “将军,敌舰队转向到一百六十五度!”
  “龟儿子,想逃吗?”祖寿清冷哼了一句,“想逃,没那么容易!传令……”
  “将军,主力战斗群开始转向!”
  “什么!?”
  祖寿清一愣,有点不敢相信的朝负责报告雷达探测结果的通信军官看了过去。
  “主力舰队也转到了一六五航向上,而且正在减速!”
  “我操李玉民他八辈祖宗!”这下,祖寿清终于破口大骂了起来,“溜得时候,比谁都快,拣便宜的时候,比谁都积极!”
  不用多说,李玉民肯定是觉得快速战斗群到达,有便宜可拣,才会这么主动。
  别说祖寿清会发火,就连白佑彬心里也是鬼火直冒。
  “将军……”孙弘明打破了沉默。
  “既然李玉民想跟我抢,就看谁的动作快!”祖寿清又是一拳头砸在了海图桌上,“传令,三分之一舵,新航向二七零,全体尾随转向!”
  白佑彬暗暗一惊,接着就命令手下的枪炮军官下令让各舰将炮口转向右舷方向。
  毫无疑问,祖寿清在“玩火”,或者说,在跟李玉民对着干。
  现在,快速战斗群在主力战斗群东面大概三海里处,等快速战斗群完成转向后,将位于主力战斗群的东北面。祖寿清让快速战斗群向正西方向航行,目的不是对付日本联合舰队,而是要插入联合舰队与主力战斗群之间,不给主力战斗群开火的机会。
  虽然祖寿清还没有下达命令,但是白佑彬与孙弘明都猜到,接下来,祖寿清会让舰队转到二五五航向,占领“丁”字头的有利位置。如此一来,联合舰队只有二个选择,要么也转到二五五航向上,与快速战斗群并排前进,进行主力决战;要么转到零七五航向上,与快速战斗群背道而驰,迅速脱离战斗。
  问题是,第二次转向的时机必须把握好。
  如果转得太快,就无法挡住主力战斗群三艘战列舰的射界(准确的说,是雷达的探测方向)。要是转得太慢,与日本联合舰队的距离过于接近,很有可能迫使高野铤而走险,迫近了与快速战斗群打近战。
  “距离?”
  “21000米,如果现在转向,我们与……”
  “我知道,不用你多嘴!”祖寿清此时显然对谁都不会客气。
  看到白佑彬投来的同情目光,孙弘明暗自苦笑了一下。
  “距离?”
  “18500米。”这次,孙弘明没有“画蛇添足”。
  “日舰队航向。”
  “仍然是一六五,没有转向。”
  祖寿清微微皱了下眉头。“日舰队速度有没有变化?”
  “目测为二十节左右,没有太大变化。”当时,多普勒雷达还没有诞生,因此雷达不具备测速能力,只能通过测距仪进行观测。
  “龟儿子,想跟爷爷拼命,没那么容易!”祖寿清这时才转过头来,“传令,左满舵,新航向二五五,航速十八,全部尾随转向,准备齐射。”
  “新交战次序,各舰集中火力炮击一号目标舰。”白佑彬也立即下达了新的交战命令。
  随着四艘战列舰同时完成了全速转向,航速还没有降低到十八节,四艘战列舰上的三十六门四百毫米口径主炮就再才发出了怒吼。
  十八节,是“皇帝”级战列舰在雷达指引炮击时,确保命中率在一成以上的最大航速。前提是,交战距离在二万米之内。转向之后,编队最前方的“太宗”号与一号目标舰的雷达测量距离为一万七千五百米,且正好位于一号目标舰航线的顶点上。“太宗”号与“仁宗”号的间隔距离为十链,“仁宗”号与“太祖”号的间隔为二十链,“太祖”号与“宣宗”号的间隔距离为十链,因此“宣宗”号与一号目标舰的距离大概是一万九千米。
  正好,四艘战列舰与一号目标舰的距离都在二万米之内。
  可见,祖寿清对转向时间的把握相当精确,以舰队的尺寸来衡量,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毫厘不差”。
  在这个距离上,不管是日本海军的十四英寸穿甲弹,还是十六英寸穿甲弹,对四艘“皇帝”级战列舰都没有多大的威胁。相反,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在这个距离上不但可以轻易砸穿“扶桑”级战列舰两层加起来厚度都不超过一百七十毫米的水平装甲,还能轻易的砸穿“长门”级战列舰一百八十五毫米厚的水平装甲。
  更重要的是,战列舰在雷达指引下进行炮击,对炮手几乎没有个人素质要求。
  这一功劳,肯定应该记在白佑彬的头上。
  “大东海战”之后,虽然白佑彬当时还不是快速战斗群的作战参谋,但是作为“太祖”号战列舰的枪炮军官,他也有义务总结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顺理成章的,白佑彬最重视的就是炮战中炮手的表现。
  作为学枪炮专业出身的军官,加上在“秋波”号上近三年的磨练,白佑彬知道,一名真正优秀的炮手不但要有数年的服役经历,还要有充足的训练,以及大量实战的磨练。而这些,在战争初期都是不具备的。
  也就是说,通过提高炮手素质来提高战舰的炮击效率,在当时难以奏效。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炮手素质,又要提高炮战效率,该怎么做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