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578

  收到主力战斗群发出的第五份详细战报时,连祖寿清都显得有点不安了。
  联合舰队加速追击,主力战斗群大角度转向,准备用“蛇形”机动摆脱联合舰队,并且继续保持交战距离。
  当时,主力舰队是向右转向,最终将航向调整为二百一十度,也就是向西南前进。
  按照“蛇形”转向战术,如果联合舰队跟随转向,主力舰队还必须尽快完成一次左转向,将航向指向东南,这样才有可能与联合舰队保持足够的距离,并且通过快速转向来摆脱敌人,避开敌人的炮击。
  问题是,“蛇形”机动有一个先决条件。
  那就是,舰队的速度必须超过敌人,不然敌人伴随转向,将永远不可能摆脱敌人。
  祖寿清与白佑彬等人心里都有数。
  主力舰队中,只有“黄河”号、“东海”号与“渤海”号战列舰的速度勉强与日本战列舰持平,而“库叶岛”号与“海南岛”号战列舰的最大速度只有二十四节,改进后的速度甚至难以达到二十三节,比三级日本战列舰慢得多。
  虽然战报中没有提到,但是祖寿清与白佑彬都相信,在极端情况下,李玉民肯定会抛弃“库叶岛”号与“海南岛”号战列舰,率领另外三艘战列舰逃离战场,还会美其名曰:“保存实力”。
  只要高野不打算松口,“库叶岛”号与“海南岛”号的结局将非常悲惨。
  “将军,海军司令部电报!”
  根本不用看,白佑彬就知道,那是催促快速战斗群尽快到达战斗的电报。
  在此之前,已经收到了六封类似的电报。
  虽然卫延年在电报中没有用质问的口气,但是海军司令部这么频繁的发出电报,明显就是在催促快速战斗群,或者说是在询问快速战斗群到底在干什么。
  “我们距离联合舰队还有多远?”祖寿清一边说着,一边摸出了香烟。
  “如果主力战斗群的战报准确无误,联合舰队应该在我们北面大概二十三海里处。”孙弘明在海图上圈出了一片海域。“按照现在的速度,四十分钟之后,我们就能投入战斗。如果加速……”
  “没必要加速,投入战斗前,我们还要减速!”
  白佑彬朝孙弘明递了个眼色,让他不要提加速的事情。
  也就在收到主力战斗群第五封战报之前,“太宗”号战列舰上的雷达探测到了北面,大概二十海里外的五个大型目标。显然,那正是主力战斗群的五艘战列舰。
  “如果我的判断没有错,十分钟之内,也许五分钟之内,李玉民会命令舰队再次转向。”祖寿清拿起了海图桌上的铅笔,“同时命令后面的‘库叶岛’号与‘海南岛’号战列舰加大转弯角度,缩小转弯半径,以缩短与前面三艘战列舰的距离。这样一来,他们将向东南方向航行。我们不能直接……”
  “将军,主力战斗群转向了!”
  看了眼报告的通信军官,祖寿清冷冷一笑,说道:“现在,高野肯定命令联合舰队伴随转向。也就是说,联合舰队也将向西南方向航行。孙弘明,主力舰队在两次转向之间的航行距离有多远?”
  “不到十海里!”孙弘明标出了海图上那代表主力战斗群的航线。
  “那我们就到这里去!”祖寿清用铅笔在海图上画出了一条竖线。“李玉民很清楚‘蛇形’机动战术,所以第二次转向后,主力战斗群的航行距离不会达到十海里,大概只有八海里左右。高野会用更大的角度切入,争取将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米之内。因此,我们从战场的东面切入,在主力战斗群第三个转向点的东北面等着高野主动送上门来!”
  “按照我们现在的航速,刚好能够到达这一海域。”
  祖寿清微微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早就算好了。“少校,给各舰分派任务吧。我们首先敲掉跑在最前面的那两艘日本战列舰,如果我的判断没有错,跑在最前面的肯定是相对较弱的‘扶桑’级或者‘伊势’级战列舰。只要我们将交战距离保持在一万米之外,就不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如果一切顺利,到时候就算李玉民做了缩头乌龟,我们也能用重炮将高野那龟儿子打得找不着北!”
  “将军,在痛打落水狗方面,李玉民比谁都积极!”
  听到孙弘明的玩笑话,祖寿清与白佑彬都笑了起来。显然,以李玉民的性格,被日本联合舰队压着打了这么久,随着援军到达,他肯定不会放过抢夺战功的机会。
  “将军,新战报!”
  这次的战报不是从主力战斗群发来的,而是从雷达操作室送来的。
  主力战斗群最后面的两艘战列舰突然减速,而且转向到了一百八十度。也就是说,这两艘战列舰肯定遭到了重创,正在设法脱离战斗。
  这下,祖寿清与白佑彬都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
  “高野会不会放弃追逐李玉民,转而去对付两艘受伤的战列舰?”孙弘明说出了两人心头的担忧。
  情况很清楚,一时半会,日本联合舰队根本追不上速度不相上下的三艘战列舰。
  如果高野选择扩大战果,并且稳操胜券的话,就会放弃追逐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尽快干掉两艘“瘸腿”的战列舰。这样一来,即便李玉民不甘服输,也很难用三艘战列舰挽回败局。再说了,李玉民有决死的胆量吗?
  “不,不会!”白佑彬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祖寿清一眼。“从联合舰队与主力战斗群交战的情况来看,高野的首要目的肯定不是支援达沃港的守军,而是歼灭主力战斗群。另外,如果高野要扩大战果,之前就不会放过撤出战斗的那四艘战列舰。再从这场海战的意义来看,如果高野能够全歼,至少是重创主力战斗群的所有主力舰,在未来一年到两年之内,帝国海军将失去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也就难以战胜日本。相反,如果让三艘战列舰完好无损的溜掉,随着三艘‘五岳’级战列舰重新服役,日本海军仍然没有获得战略优势。如果我是高野,肯定会穷追猛打。”
  祖寿清微微点了点头,表明赞同白佑彬的分析。
  说白了,只要高野有点战略眼光,就知道争取一到两年的战略优势要比击沉两艘战列舰重要得多。到时候,只要美国参战,即便联合舰队全军覆没,日本也不会立即战败,反而能够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渡过难关。
  “将军,主力战斗群战报!”
  这么快就发来了新的战报!
  “看看吧,这就是李玉民!”
  说完,祖寿清把电文给了白佑彬,同时露出了轻蔑的嘲笑神态。
  “撤退!?”看到电文内容,白佑彬也是一惊,随即又仔细的看了一遍。
  李玉民竟然准备撤退!而且,他提出的撤退理由竟然是快速战斗群没有按时返回战场,未能协助主力战斗群围歼日本联合舰队。
  撤退并没有错,在实力不如敌人的情况下,撤出战斗保存战斗力是理智的选择。
  问题是,为什么要把责任推卸到快速战斗群的身上?
  要知道,按照海军司令部的规定,快速战斗群只要在十日之内返回战场都算完成了任务,而现在才过去了九天多,而不是十天。显然,李玉民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而他发出这封电报,就是想为后面的调查做铺垫!
  “将军,需要回电吗?”通信参谋在旁边问了一句。
  二十分钟后,快速战斗群就能投入战斗,即便此时打破无线电静默,也没有多大的影响了。毕竟,日本的情报系统效率再高,也不可能在二十分钟内将快速战斗群出现的消息发给高野五十六。
  另外,祖寿清在这个时候发出电报,还能证明快速战斗群及时返回了战场。
  “小人,永远都是小人!”
  “将军!”白佑彬也有点急了,“他不仁,我们不能不义。我们是帝国海军官兵,而不是李玉民的死对头,不管李玉民做了什么,我们都要以帝国利益为重,以海军利益为重,而不能……”
  祖寿清压了压手,看了白佑彬一眼,说道:“少校,看来你还很清醒嘛!”
  白佑彬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现在他并不担心快速战斗群承担战败的责任,说白了不管是陈锦宽还是卫延年,都不可能相信李玉民的鬼话。现在白佑彬担心的是,主力战斗群撤走之后,快速战斗群将单独面对日本联合舰队。更重要的是,如果主力战斗群提前向南转向,联合舰队也会提前向南转向。这样一来,联合舰队就不会进入快速战斗群的伏击海域。
  祖寿清的面部肌肉抽搐了两下,说道:“发出电报,就说我舰队将在二十分钟内赶到战场,要求主力战斗群保持现有航线,继续向东南方向航行!”
  通信参谋迟疑了一下,还是让手下的军官发出了电报。
  毫无疑问,祖寿清这封回电的口吻非常强烈,而且俨然以舰队司令官的身份在向李玉民下达命令。大概,只有这样才能让祖寿清觉得舒服一点吧!
第十七章
过度冒险
  海战中,好运气不一定能够带来好的结果。
  追击战中,高野五十六并没有对击中敌舰抱多大的指望,甚至不太希望前面两艘“骁勇善战”的“扶桑”级战列舰击中目标。道理很清楚,追击战中,主炮很难连续命中。如果击伤敌人的一艘或者二艘战列舰,很有可能迫使敌人的指挥官做出撤退的决定。到时候,就没有机会干掉另外三艘战列舰了!
  正是因为这个担心,在连续两次转向中,高野都选择了大角度切入,也缩短距离。
  可是,他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在第二次转向后不久,最前面的“扶桑”号战列舰首立战功,从“啊”炮塔打出的一枚十四英寸穿甲弹准确无误的击中了五号敌舰后舰桥的根部,并且在钻入舰体后发生爆炸。中弹部位下方就是战舰的动力舱!
  紧接着,“山城”号战列舰打出的一轮齐射越过了“扶桑”号的头顶,又从五号敌舰左前方飞过,最后一枚十四英寸穿甲弹击中了四号敌舰的两根烟囱之间,并且在进入舰体后发生爆炸。该部位下面也是动力舱!
  也就是说,两枚“神奇”的穿甲弹损坏了两艘主力舰的部分动力设备。
  很快,这两艘敌舰的速度就掉到了二十节以下,而且还在继续减速。接着,两艘敌舰转向一百八十度方向,准备脱离战斗。
  现在,难题摆在了高野面前。
  那二枚穿甲弹绝对要不了二艘主力舰的“小命”,按照最严重的损伤判断,也只最多损坏了二艘主力舰一半的动力设备(而且绝不是全部损伤)。也就是说,这二艘主力舰脱离战斗之后,能够自行返回港口,而且最多只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就能修复。
  按照大明帝国海军的传统,在维修战舰的同时,肯定会对战舰进行改进。
  如此一来,当二艘战列舰返回舰队的时候,其性能将更加强大!
  此时,高野有三个选择。
  一是追上两艘“瘸腿”的战列舰,将其彻底击沉,以免后患。
  二是继续追逐三艘没有受损的战列舰,争取将那三艘更强大的战列舰击沉。
  三是分兵行动,争取“双赢”。
  毫无疑问,最后一种可能立即就被高野排除了。
  那三艘装备了四百毫米主炮的战列舰绝对不好“欺负”。如果只派两艘“扶桑”级去追赶,很有可能被反咬一口。就算派“扶桑”与“伊势”一同前去追赶,也难以将其“留下来”,因为“扶桑”与“伊势”的速度不比那三艘战列舰快多少。而两艘“长门”的速度够快,可兵力没有优势,火力也没有优势,追上去之后,不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再说了,“长门”级在编队的最后面,距离那三艘战列舰最远,最难以追上!
  更重要的是,敌人的战列舰都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在这个时候分兵绝不是明智之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