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578

  卫延年看了白佑彬一眼,摇了摇头,说道:“秦宝献没有发回相关的电报。根据我们收到的这些战报来看,也无法判断秦宝献是否会指挥舰队炮击马赛,扩大战果;还是率领舰队返回直布罗陀港,保存实力。”
  听到这,白佑彬皱起了眉头。
  马赛可不比亚历山大港与休达港那类殖民地港口。
  作为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母港,法国在地中海方向上最重要的港口,马赛港有着极为严密的岸防系统。不说别的,岸炮就有上百门之多,其中不乏十二英寸以上口径的重炮。另外,退回马赛港的五艘主力舰不一定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也就是说,如果秦宝献想扩大战果,就得冒很大的风险。
  在一般情况下,除非拥有绝对的制海权,或者绝对的火力优势,或者进行突然袭击,不然舰队不会轻易炮击港口,更不会去炮击有严密岸防系统的海军军港。
  显然,此时这三点条件都不具备。
  首先,大西洋舰队并没有绝对的制海权。法国地中海舰队没有被全歼,意大利态度未明,西班牙海军的地中海舰队还在活动,英国大西洋舰队已经准备开赴地中海战场。在这种情况下,大西洋舰队肯定不应该冒险!
  其次,大西洋舰队也没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四艘主力舰均以受创,就算火力没有损失,也只有不到四十门主炮。除了主力舰外,其他战舰上的火炮很在与岸炮对轰的时候占到便宜。因此,大西洋舰队很难在与岸炮群的对轰中获得优势。
  最后,战斗已经打了几个小时,就算法国海军的素质再不行,其岸防部队都已进入阵位,舰队失去了突袭马赛港的机会。
  考虑到这三方面的因素,秦宝献肯定应该选择撤退。
  问题是,听了开始陈锦宽与几位将军的谈话,白佑彬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再从大西洋舰队这几天的作战行动来看,秦宝献确实是一个喜欢出奇招的将领。谁能保证,他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炮击马赛港呢?
  四天前,大西洋舰队炮击了亚历山大港;三天前,大西洋舰队炮击了塞得港;仅仅过了两天,在所有人都认为大西洋舰队还在东地中海上活动的时候,秦宝献就率领舰队出现在了马赛港的外面,袭击了法国地中海舰队。
  毫无疑问,法国肯定是在英国的请求下派出地中海舰队去对付帝国大西洋舰队。
  秦宝献准确无误的判断出了法国地中海舰队的行动,或者说,在情报部门的帮助下,掌握了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情况。然后,用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方式杀了个回马枪,让掉以轻心、疏于防范的法国地中海舰队在家门口吃到了败仗!
  可以说,大西洋舰队这一系列作战行动,绝对有资格写入海军教科书。
  问题是,奇不能胜正。
  经过这一系列的战斗,不说别的,大西洋舰队的官兵肯定非常疲惫了。
  另外,对大西洋舰队来说,最重要的职责是保卫直布罗陀要塞,掐住英国大西洋舰队进入地中海的咽喉,为帝国海军顺利打下苏伊士运河创造条件。
  在此情况下,大西洋舰队必须保持活动能力。
  也就是说,能否歼灭法国地中海舰队是次要的。经过这场战斗,就算法国地中海舰队还有主力舰能够出港活动,法国海军的斗志已经被打掉了,至少半年,甚至一年之内不敢与帝国大西洋舰队交锋。
  从战略层面上考虑,秦宝献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几艘破损的战舰,拿大西洋舰队去冒险。
  道理谁都明白,可是并不一定会被接受。
  此时,除了白佑彬在暗暗担心之外,陈锦宽等人也有这个担忧。
  说白了,他们更了解秦宝献,更清楚秦宝献的指挥风格。这也是秦宝献最大的缺点,即往往为了战术上的胜利,忽略了战略上的得失。
  要知道,海军的每一场战斗,特别是主力舰队决战,都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年,秦宝献没能成为东洋舰队与南洋舰队的司令官,就是因为缺乏战略目光。可以说,要想超越舰队司令官,在海军中获得更大的成就,绝对少不了战略目光。
  陈锦宽,卫延年,海军司令部与海军总参谋部的这些“大佬”,哪一个没有战略目光?
  “看来,一时半会,秦宝献不会发回新的战报了。”陈锦宽笑着摇了摇头,“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你们都先回去吧。到底打成了什么结果,明天一早就知道了。少校,你没有别的事吧?那我们一起走,正好顺带载你一程。”
  众人纷纷起身告辞,元锦奎还特意多看了白佑彬一眼。至少他现在知道白佑彬在海军司令部与海军总参谋部得到重用,并不仅仅因为他是海军学院第三百七十八届毕业生中的状元了。
  白佑彬也明白陈锦宽的意思,开始有那么多人在,有些话陈锦宽肯定不好说。
第三十六章
前台演员
  作为帝国海军元帅,陈锦宽是数十万海军官兵中唯一能够“享用”豪华轿车的人。
  由帝国北方特种车辆公司生产的“胜利”牌高级豪华轿车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很多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都以该车为座架。即便在帝国内部,也只有五个人能够享受到由政府提供的“胜利”牌防弹轿车。
  这五个人就是帝国首辅,议政院议长,海军、陆军与陆战队司令。
  在别人眼里看来,挂帝国海军头号军牌的“胜利”防弹豪华轿车是海军元帅身份的象征,在陈锦宽眼里,却只是代步的工具。
  回元帅官邸的路上,司机把车开得很快。
  陈锦宽一直没有说话,白佑彬也没有开口。他早就看出,元帅的心情不大好,或者说有点担忧的样子。
  “晚上没什么活动把?”
  陈锦宽突然开口,白佑彬被微微惊了一下,接着就赶紧摇了摇头。
  “陪我这个老头子到书房坐一会,没问题吧?”
  “元帅……”
  没等白佑彬把话说出来,小李已经把车开进了元帅官邸。当然,白佑彬也没有选择权,元帅都给他面子了,他能不给元帅面子吗?
  书房内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看样子,元帅的另外一名副官早就回来了。
  “随便坐吧,想喝点什么?”
  “元帅,我自己来就行。”白佑彬哪敢让陈锦宽帮他倒饮料。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随便点,就当在自己家里。”
  白佑彬也没有什么随便不随便的感觉。在他看来,陈锦宽一是累了,只是不太想休息,所以想找个人聊聊天。二是长期独居,没有与爱人生活在一起,在海军司令部又是高高在上,很难找人谈心,所以才会将自己叫来。
  “听说,这段时间你跟郑恩博的关系有点火啊?”
  听到这话,白佑彬差点把刚泡好的咖啡洒在地上。
  “我只是随便说说。”陈锦宽微微一笑,“你觉得,郑恩博这个人怎么样?”
  “元帅,这……”白佑彬有点忐忑不安的坐了下来,“其实,上校挺有才能的,是我见过的比较出众的军官。”
  “是吗?”陈锦宽笑着摇了摇头,“这未必是你的真心话吧?”
  白佑彬尴尬的笑了起来。陈锦宽问得隐晦,他自然答得隐晦。只是在元帅面前,他这个小鬼算得了什么呢?
  “其实,郑恩博确实有才能,只是太显耀了一点。”陈锦宽又微微摇了摇头,“作为一名军官,他在军校时的表现就非常惹人瞩目,仿佛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谁一样。当然,像他那样的军官,没有不是他那个样子。其实,当年我也一样。”
  听到这,白佑彬会意的笑了起来。
  陈锦宽也是海军世家出身,而且比起陈嗣海的那个“陈家”,陈锦宽这个“陈家”在海军中的地位更为显赫。相比,元帅年轻的时候也是非常“惹人瞩目”。
  “当然,作为海军军官,特别是资历不深,又没有什么背景的年轻军官,还是稳重一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会,陈锦宽又说道,“‘果敢’号的维修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现在我已经收到了几封推荐信,其中就有罗清远的。”
  白佑彬低下了头,直到现在,他都没有考虑好。
  “怎么,没有兴趣?”
  “元帅,我不是这个意思。”白佑彬抬起了头来,“只是……”
  “只是还没有想好?”陈锦宽似乎看穿了白佑彬的心思。“其实,你的想法也很正常。而且这证明了你与那些浮躁的军官不一样,看到机会之后,就不管一切的去争取,而不是先问问自己的能力。”
  白佑彬长吸了口气,陈锦宽的话正好说在了重点上。
  “当然,对于出任舰长来说,能力很关键。可是对年轻军官来说,不但要有能力,还要有其他各方面的素质,才有可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海军将领。想必,你也不想仅仅成为一名舰长吧?”
  听到这,白佑彬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接着就抬头朝陈锦宽看了过去。
  “这事,我跟卫延年也讨论了好多次。”陈锦宽拿起了放在茶几上的香烟。“从各方面来讲,郑恩博更适合出任‘果敢’号的舰长,只是我并不太看好他,知道为什么吗?”
  白佑彬微微皱了下眉头,现在可不是发表“高见”的时候。
  “当然,我对郑恩博的为人没有什么好指责的,毕竟我以前也跟他差不多,而且随着时间,随着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挫折,他迟早会有所改变。只是……”陈锦宽竖起了一根手指头,“因为一个原因,我不会同意由他出任‘果敢’号的舰长。”
  听到这,白佑彬心里有数了。
  陈锦宽说的这一个原因,就是郑恩博作为东洋系军官的身份!
  最初的时候,东洋系与南洋系的主要矛盾在帝国海军战略重点的选择上。即东洋系军官认为,帝国海军应该以控制太平洋的制海权为主。南洋系军官则认为,帝国海军应该以维持帝国在南亚与非洲大陆的殖民地为主要任务,并且兼顾向南太平洋方向扩张,从而巩固帝国在印度洋与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因为按照东洋系军官的观点,帝国海军必须集中兵力,在太平洋上与美国海军角逐,所以该观点又被称为“大海军主义”。相反,按照南洋系军官的观点,帝国海军将四处出击,难以集中在某一个方向上,加上跟东洋系观点的对立性质,所以该观点又被称为“小海军主义”。
  随着几十年的发展,东洋系军官逐渐由拥有家族背景的豪门子弟所控制。
  相反,平民出身的军官将领则逐渐成为了南洋系军官的主体。
  到这时,双方的矛盾已不再是海军战略方向,而是两种出身截然不同的军官之间的斗争,很多时候,这种斗争甚至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毫无疑问,这对海军没有任何好处。
  说白了,不管是“大海军”还是“小海军”,都是从根本上为帝国,为帝国海军的利益着想,不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相反,按照出身来划分阵营,这就是赤裸裸的利益斗争,是危害极大的内部冲突!
  陈锦宽的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缓和了两大派系之间的矛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