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578

  “刚收到的消息,下午就为上校以及其他阵亡军官举行海葬。”阮文彪的语气低沉了很多。“听说,王常新上校很有可能成为祖寿清将军的参谋长。他在上次大战时担任驱逐舰舰长,荣获了好几枚勋章,是公认的战斗英雄。没想到,竟然倒在了这里,而且听说,出发之前,他告诉怀孕三个月的妻子,这次出航不会有危险。另外,他还答应三岁的儿子,返航后,带儿子去海洋公园。没想到,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这么去了。”
  白佑彬放下了勺子,神色也黯淡了下来。
  舰队离开高雄港的时候,谁会想到战争这么快就爆发了?即便想到了,王常新也不会想到,他将在第一次战斗中牺牲。
  “还好,至少我们活了下来!”阮文彪淡淡一笑,“而且我们已经替上校报了仇,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将一直战斗下去!”
  白佑彬靠在了椅背上。
  他并不认同阮文彪的观点,因为在他看来,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与个人恩怨没有任何关系。王常新是帝国海军的军人,那些阵亡的日本官兵也是军人。军人不是为个人恩怨战斗,而是为国家战斗。
  “吃好了吗?”
  白佑彬推开了面前的盘子,现在他确实没有多少胃口了。
  这时候,外面传来了喧哗声,就连正在整理餐具的炊事兵都放下了手上的活,朝舱门外看去。
  白佑彬与阮文彪立即冲出了餐厅,首先看到的,就是聚集在露天甲板上的官兵。
  “发生什么事了?”白佑彬一把抓住了刚从舷梯冲上来的闵瑞生。
  “我们与主力战斗群会合了。”
  这有什么好激动的?白佑彬微微皱了下眉头。
  “快去看旗舰上挂的信号旗!”
  又是一愣,白佑彬送开了手。与阮文彪看了一眼后,两人迅速去了司令舰桥。
  舰桥内,罗清远、余沈兵、戴秉国与苏鼎昌正在一边笑着,一边低声聊着什么。在他们前面的舷窗外,就是快速战斗群旗舰“太宗”号战列舰。
  看到“太宗”号主桅杆上悬挂的三面红色信号旗后,白佑彬与阮文彪同时明白了过来。
  那三面信号旗的含义是:“避让”。
  战斗中,这有“紧急避让”的意思,即命令处于交叉航线上的战舰转向,避免发生碰撞。在平常,“避让”就是让附近的战舰避开,并且至少保持五链的距离。
  显然,只有旗舰才有资格悬挂这样的信号旗!
  而此时,主力战斗群的旗舰,即“黄河”号战列舰正从“太宗”号战列舰右侧方向驶来。按理说,“黄河”号才是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太宗”号是太平洋舰队快速战斗群的旗舰,应该是“黄河”号悬挂“避让”信号旗,让“太宗”号避让。现在“太宗”号抢先悬挂了“避让”信号旗,摆明了就是不给“黄河”号面子。
  说直接点,就是祖寿清不给李玉民面子。
  考虑到两人的身份,以及两人之前的阵营,当“太宗”号在“黄河”号面前悬挂出“避让”信号旗的时候,“太祖”号战列舰上,原本隶属于帝国海军南洋舰队的官兵不兴奋才是怪事呢。
  “真是自找麻烦。”罗清远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这趟回去后,麻烦少不了啊!”
  “有天大的麻烦,也是祖寿清将军的事,与我们有多大的关系?”余沈兵也笑了起来。“不过,祖寿清将军这么做了之后,不但李玉民面子上挂不住,连江洪波将军都很难做人。看来,‘白李逵’这个外号真不是白来的。”
  听到这,白佑彬也在暗暗发笑。
  “白李逵”是南洋舰队司令部一些低级参谋给祖寿清取的绰号,主要是祖寿清的皮肤在海军官兵中算得上白皙,而且做事雷厉风行,在关键问题上欠缺妥善处理能力,很有《水浒传》中李逵的风格。
  “再头痛,也是元帅的事。”阮文彪走了过去,“闹得再大,到最后都是派系之争。元帅被夹在中间,才真正难做人。”
  罗清远微微点了点头,同时暗暗叹了口气。
  如果白佑彬这些年轻军官不太了解祖寿清的话,罗清远就不一样了。
  在上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祖寿清就是驱逐舰编队的上校指挥官。当时,他还是帝国海军中最年轻的几个上校军官之一,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前途无量,甚至很有可能超过江洪波,成为帝国海军最年轻的舰队司令官。
  只是,在随后的十多年里,祖寿清的军衔只升了两级,而且只当上了舰队参谋长。
  虽然这一成就,在与他同龄的海军军官中已算得上是非常优秀了。但是,在那十年中,很多军官都升了三级,甚至四级。江洪波就从海军上校一路晋升为海军上将,并且出任南洋舰队司令官!
  导致祖寿清仕途平平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脾气,以及高傲的性格。
  说白了,现在他让李玉民下不了台,就等于让陈锦宽元帅,让卫延年总参谋长下不了台,结果对他有什么好处?
  逞一时之痛快,结果却毫无收获,这样的事情,有几个海军军官会做?
  甚至有很多人在暗中评价,祖寿清应该去陆军服役,而不是在海军服役。按照他的脾气,在陆军可能还更有前途!
  当然,在帝国海军中,祖寿清这样的人绝对是少数。
  两支舰队会合后,“黄河”号并没有超到“太宗”号的前面,而是“主动”让出了旗舰的位置,并且打出了向“太宗”号致敬的信号旗。
  当然,这道旗语也可以理解为,主力战斗群恭贺快速战斗群取得的重大胜利。
  此时,“太祖”号露天甲板上的官兵也纷纷散去了。
  罗清远摇了摇头,转过了身来。“没事的,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吧。所有高级军官跟我到作战中心,余沈兵,你去准备一下文件。”
  离开司令舰桥的时候,白佑彬还朝远处的“黄河”号战列舰看了一眼。
  虽然没有人提到李玉民的为人,也没有人对“黄河”号主动“谦让”的行为做评价,但是白佑彬完全能够从这件小事上感觉到李玉民绝对不是那种爽快,直性子的将领。再联想到江洪波与李玉民的矛盾,白佑彬甚至相信,在海军的众多将领中,李玉民的性格属于另外一个极端。
  “在想什么?”阮文彪故意放慢了脚步。
  白佑彬一惊,试探性的说道:“看来,李玉民将军是个比较容易相处的人。”
  “是吗?”阮文彪立即摇了摇头,压低了声音说道,“你要这么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看来,你还不了解李玉民,不过我奉劝你,今后没有特别原因的话,千万别去招惹他。别说你这个小小的海军少校,就连……咳……咳……”
  话没说完,阮文彪朝前面的罗清远准将看了一眼,然后干咳了两下。
  这下,白佑彬也听出了阮文彪这番话的意思。
第二十章
联名推荐
  战斗结束后,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蒙头睡大觉。
  在白佑彬去休息的时候,战舰上最忙的就是罗清远、余沈兵与阮文彪三人。除了确定战舰的损伤情况,各重要设备(特别是动力设备)的运转情况之外,他们还要及时统计伤亡情况,并且评定各班组的战斗表现等等。最后,罗清远还要及时将战斗报告递交给舰队司令官,并且向舰队司令官汇报本舰的基本情况。
  在看到相关的统计报告时,白佑彬才知道,“太祖”号在战斗中挨了不少的炮弹!
  在初步统计中,“太祖”号一共被五枚十四英寸穿甲弹,三十八枚六英寸穿甲弹,以及上百枚五英寸穿甲弹击中。回到港口后,在经过全面检查后,最终确认,“太祖”号一共被五英寸,即其以上口径的穿甲弹击中一百八十七次!
  只是,“太祖”号的损伤并不严重。
  五英寸与六英寸穿甲弹都没有打穿战舰,以及炮塔的装甲,没有对战舰造成多大损伤。
  击中战舰的八枚十四英寸穿甲弹中,有五枚打在了主装甲带上,而且都被主装甲带挡了下来,回去后,只需要更换相应的装甲板。二枚打在了炮塔的正面装甲上,也没能穿透装甲,其中一枚甚至被装甲弹开,没有在战舰上发生爆炸。最有威胁的那枚穿甲弹打在了舰桥下面的水平甲板上,并且从舰桥与水平装甲的焊接处进入舰内,最终钻入了军官活动中心。万幸的是,当时所有军官都在战斗岗位上,活动中心没有人员。另外,那枚穿甲弹竟然奇迹般的没有爆炸!
  毫无疑问,“太祖”号的防护能力经受住了实战的考验!
  设备损坏方面,战舰的所有重要设备都没有受损。最大的损失是后舰桥顶部的备用光学测距仪,以及丙炮塔上的战术光学测距仪。其中备用光学测距仪挨了两枚六英寸穿甲弹与五枚五英寸穿甲弹。大概,当时日本战舰是想打掉后舰桥,结果打中了舰桥顶部的光学测距仪。丙炮塔上的战术光学测距仪是被十四英寸穿甲弹震坏的,回到港口后就能修复。
  整个交战过程中,“太祖”号一共有八名官兵阵亡,二十七人负伤,其中五人伤势较重。
  阵亡的八名官兵都是左舷三号速射炮炮塔内的炮手,该炮塔被一枚六英寸穿甲弹直接命中,结果包括枪炮军官在内的八名炮组成员阵亡,另外还有五人受了重伤。
  负伤的另外二十二人中,有十八个丙炮塔内的炮手,另外五个是甲炮塔的炮手,全是被十四英寸穿甲弹震伤的,伤势都不严重,甚至没有进医院疗养的必要。
  当然,众多高级军官最关心的还是罗清远对他们在战斗中的表现评估。
  按照帝国海军编制,战列舰上的所有官兵一共分成了十八个班组,其中六个轮机班组、六个枪炮班组、两个航海班组、两个勤务班组、一个通信班组与一个指挥班组。每个班组都有对应的军官,以及对应的高级军官。
  这些班组又分成了五个部门,即轮机、枪炮、航海、勤务与指挥。
  一般情况下,舰长兼任指挥部门的最高军官,大副兼任勤务部门的最高军官,另外三个部门则各设一个部门长,即白佑彬这样的枪炮长等等。
  因为战斗的时候,一般只有一半的班组参加作战行动,另外一半的班组处于待命状态,所以各个班组在战斗中的表现,以及立下的功劳是不一样的。当然,罗清远不会去评定每一个班组的表现,只会评定每个部门在战斗中的表现,然后由各部门长去详细评定每个班组,以及每名官兵在战斗中的表现。
  毫无疑问,白佑彬的枪炮部门成为了最大的功臣。
  可同时,枪炮部门在战斗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最多。炮击命中率低,反应迟钝,射速慢,适应战斗能力差等等,全是实打实的问题。
  结果,在罗清远的报告中,“太祖”号枪炮部门的部分被放在了最为显眼的位置上。
  也正是如此,白佑彬在战斗中的表现只能排在余沈兵的后面。
  对这个排位,白佑彬没有多大的意见。他也知道炮手在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枪炮军官在战斗开始阶段的拙劣表现。
  只是,阮文彪与戴秉国、苏鼎昌对此明显感到不慢。
  或者说,他们都在为白佑彬打抱不平。毕竟,枪炮部门立下了最大的战功,而余沈兵作为舰长的直接参谋,在战斗中只起辅助作用,罗清远为什么要给余沈兵那么高的评价?难不成,所有准确决策都是余沈兵做出的,而不是罗清远自己做出的?
  当然,海军不是议政院。
  名义上,罗清远将高级军官召集起来,是要征求大家对战斗报告的意见,实际上,高级军官根本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与权利。也就是说,罗清远只是在正式递交战斗报告之前,给手下吹吹风,让这些年轻的高级军官做好思想准备,免得回到基地后闹出笑话,让其他战舰上的官兵看热闹。
  这一点,所有高级军官心里都有数。所以,当罗清远询问大家是否还有别的意见时,没有任何人开口,也没有任何人反对。
  “如果大家没有意见,战斗报告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罗清远合上了文件,“舰队回到那霸港还需要一天多的时间,在此期间,我希望各位能够管好自己手下的官兵,并且告诉大家,在这场战斗中,他们没有丢帝国海军的脸,没有让我感到失望。当然,你们也要向手下的官兵说清楚,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勋章,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嘉奖。作为帝国海军的军人,我们只有为帝国尽忠,为海军效劳的义务,而没有与海军讨价还价,更没有因为没有拿到勋章与嘉奖而闹情绪的权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