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578

  按照这个思路反向推导,很容易得出大明帝国战胜日本的必要条件。
  那就是突然袭击,争取在一次到两次决定性的海战中歼灭联合舰队,夺取制海权,在美英参战之前迫使日本投降。
  为了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大明帝国必然会采用一切手段麻痹日本。
  显然,高野五十六的判断相当准确。
  也就在萧鼎昆的新闻发言人宣布帝国首辅将择日访问日本的第二天,高野五十六签发了一道命令:“比睿”号战列巡洋舰的改进工作必须在月底前完工,然后与另外三艘已经完成改进工作的金刚级快速战列舰编为第一快速战列舰群,开赴达沃军港。
  按照原计划,“比睿”号的改进工作将持续到七十二年(公元1940年)初。即便船厂加班加点也难以提前四个月完成所有的改进工作。也就是说,“比睿”号只能以“半成品”的身份投入战争。
  另外,从高野五十六的调防安排上来看,他已经做好了在年内与帝国海军开战的准备。
  到时候,以达沃港为基地的第一快速战列舰群足以牵制住帝国南洋舰队,由六艘战列舰组成的联合舰队以本土港口为基地,足以应付帝国东洋舰队。至少,能够牵制住帝国东洋舰队,为美英参战争取到时间。
  这个计划非常有野心,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
  那就是,要想实现该计划,日本联合舰队就不能被动防御,必须主动进攻,掌握海战的主动权,才有可能牵制住帝国海军三大舰队。
  不说别的,如果算上北洋舰队的三艘主力舰,即便不考虑南洋舰队,帝国海军也能在西太平洋上投入至少十三艘主力舰,日本联合舰队却只有六艘主力舰,在二比一的实力对比下,日本联合舰队有何胜算?
  如此一来,高野五十六必须冒险进攻。
  最理想的结果是:打掉势单力孤的北洋舰队,然后利用联合舰队的速度优势,迅速回师本土,与东洋舰队决战。
  地常驻海参崴的北洋舰队,日本联合舰队不是没有下手的机会,而是没有下手的理由。
  如果由日本挑起战争,大明帝国有十万个理由让日本灭国亡种,美英也没有充足的理由参战。相反,如果让大明帝国先动手,联合舰队就将错过对付北洋舰队的最佳时机。
  不管对高野五十六来说,还是对日本海军的其他将领来说,这都是一个超难选择题。
  要么主动挑起战争,要么坐以待毙,两者都是有利有弊,且难以照顾周全。毫无疑问,只要大明帝国决心发动战争,并且决心消灭日本,联合舰队取胜的机会极其渺茫。
  即便高野五十六坚信能够消灭北洋舰队,然后挡住东洋舰队的进攻,并且坚持到美英参战。可是,开战权不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的手上。到底要不要主动进攻,不是由高野五十六说了算的。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
  在陈锦宽亲自主导下,帝国海军总参谋部扩编,由卫延年全权负责除大西洋舰队之外,所有战舰的调遣工作。另外,在东洋舰队司令部的基础上,由南洋舰队与北洋舰队各派人员加入,成立了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
  与此同时,三大舰队的数十艘战舰正在按照海军司令部的命令前往新的驻泊地。
  按照新的编制体系,三大舰队的十六艘主力舰全部编入太平洋舰队。其中“太祖”号、“太宗”号战列舰与“果敢”号战列巡洋舰编为快速战斗群,以高雄为母港,主要应付南面的威胁;另外十三艘战列舰变为主力战斗群,以那霸为母港。随后,完成训练的“仁宗”号战列舰也编入了快速战斗群,并且前往高雄港“报道”。
  如此一来,帝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上集中了十七艘主力舰。
  人事方面,李玉民担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前东洋舰队参谋长柴晋亨担任太平洋舰队总参谋长,同时晋升为海军中将;郭怀安担任主力战斗群司令官,前北洋舰队参谋长施良平担任主力战斗群参谋长;祖寿清担任快速战斗群司令官,兼参谋长。
  九月底,各项人事调动全部到位,太平洋舰队正式宣布成立。
  出人意料的,陈锦宽没有参加在那霸港举行的太平洋舰队成立典礼,只是派卫延年代表帝国海军司令部前去主持活动。
  另外,祖寿清率领的快速战斗群也没有前往那霸港,而是直接去了高雄港。
第十八章
打与不打
  当两艘“皇帝”级战列舰并靠在横向码头上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其强大的压迫感。
  因为在设计建造的时候,“太祖”号与“太宗”号都划给了东洋舰队,“太祖”号是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建造的,而“太宗”号则是按照支舰队期间的标准建造的,所以两艘战舰在细节上有些差别。
  比如:“太祖”号的司令舰桥比“太宗”号多了一层,明显显得高大一点。另外,“太祖”号上有全套舰队指挥设备,“太宗”号上只有支舰队指挥设备,所以“太祖”号的天线数量比“太宗”号多得多。
  当然,作为快速战斗群旗舰,“太宗”号完全有能力胜任。
  只是,很多人都想不通,祖寿清为什么不选择条件更好的“太祖”号为旗舰,而是选择了条件稍差的“太宗”号。
  大概,祖寿清想在原本属于东洋舰队的“太宗”号上过一把司令官的瘾吧。
  到达高雄港的第二天,“太祖”号与“太宗”号一起出港,继续进行训练。与以往不一样,祖寿清决定让两艘新服役的战列舰一同训练。大概,他想让东洋舰队的官兵见识见识南洋舰队官兵的能力。
  因为在前期训练中,“太祖”号的主炮身管已经过了“半寿期”,为了避免过早返回船厂更换炮管,所以在与“太宗”号的协同训练中,“太祖”号主要进行副炮射击,以及机动规避训练。“太宗”号在训练场上唱起了主角,只是其主炮射击的成绩非常糟糕。
  十月三日,“太祖”号离开高雄港的第四天。
  两艘新式战列舰完成了头四天的基础训练,正在进行最高航速下的规避训练时,远在上千公里之外的德之岛南面海域,一件大事发生了。
  当日上午十点过,帝国海军的巡逻炮舰在数次警告无效之后,击沉了“日之丸”号渔船。
  毫无疑问,那是一艘悬挂日本国旗的渔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将琉球群岛的大岛划归给日本,并且在《巴黎停战条约》上明确规定:大岛,以及附近岛屿为永久中立区,日本只能履行行政管理权,不得在此设立军事基地。
  问题是,《巴黎停战条约》只明确了大岛的归属权,没有明确其他岛屿的归属权。
  大岛南面的德之岛就成为了帝国与日本的争议地带。
  按照日本的说法,德之岛为奄美群岛(北琉球群岛)的一部分,应该根据《巴黎停战条约》的规定,交由日本管辖。
  帝国则坚持认为,德之岛是琉球群岛的一部分,应该归帝国所有。
  当然,战后帝国在德之岛上部署了一支几百人的军队,并且建有一座小型军港,派遣了数艘炮艇在此维持帝国的统治。
  二十年来,双方围绕着德之岛的归属问题没有少发生冲突。
  问题是,没有哪一次冲突比得上现在这次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被帝国巡逻炮艇击沉的“日之丸”号并非渔船,只是伪装成渔船的间谍船,其主要任务就是监视德之岛上的帝国军队,并且搜集帝国海军巡逻舰队的活动规律。
  在被炮艇击沉之前,“日之丸”号已经在德之岛附近海域活动了好几个月!
  显然,如果帝国海军看这艘间谍船不顺眼的话,早就下手了,不会等到现在才动手。也就是说,这绝不是单独事件,更不是偶发事件。
  消息传回帝国与日本国内后,两国民众尽皆哗然。
  白佑彬是在当天晚上,随同“太祖”号返回高雄港的时候才知道了白天发生的事情。
  似乎预感到会发生重大事情一样,匆匆吃过晚饭后,白佑彬就回到了战舰上。与他一样,戴秉国、苏鼎昌等主要军官都回到了战舰上。
  “长官好!”
  在众军官的目光中,罗清远快步走进了作战中心。
  “都请坐吧,看来你们都已知道白天发生的事情了。”罗清远首先坐了下来,“祖寿清将军才下达命令,各舰务必在十二点之前进入战备状态。现在,我们还有多少人没有回来,有多少人能够联系上?”
  “大部分军官都回来了,其他官兵随时都能联系上。”
  发言的是大副余沈兵上校,他也是罗清远的老部下,算得上是罗清远的“嫡系”。
  “立即派人去联系所有官兵,让他们立即返回战舰。”停顿了一下,罗清远又说道,“另外,联系港口司令部,需要补充的弹药物资必须在明天上午之前到位。如果白天发生的事情是战争爆发的信号,我们不能在此耽搁得太久。”
  “我这就去安排!”
  这次说话的是二副阮文彪中校,他与余沈兵一样,是罗清远的老部下。
  朝两位副官点了点头后,罗清远说道:“那么,现在我们先看看帝国首辅的反应吧。”
  负责通信的樊晓明上尉立即将电台调到了广播频道,并且调大了音量。一阵杂音之后,喇叭里传来了“帝国中央广播电台”在“晚间新闻”前播放的歌曲,接着就传出了女主持人的清丽嗓音。
  当天晚上,帝国首辅萧鼎昆通过“帝国中央广播电台”发表了正式声明,一方面严厉谴责日本在德之岛附近海域的间谍活动,另外一方面也表示该事件不会影响到正在走向正常化的明日关系,也不会影响到已经确定的出访安排。
  当然,萧鼎昆绝非一昧的“倡导”和平。
  通过轻重有别的措词,白佑彬等军官都听了出来,如果日本不能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并且在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中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大明帝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范可能受到的战争威胁。
  换句话说,帝国会用战争来对付战争威胁!
  同一天晚上,日本首相也通过“东京之声”广播电台,发表了正式声明。
  似乎为了做一个对比,“帝国中央广播电台”对日本首相的声明做了全程转播,而且还翻译成了汉语。
  与萧鼎昆的声明一样,日本首相一方面谴责大明帝国的巡逻炮艇不顾国际公约,击沉日本渔船的暴力行动,另外一方面也表示该事件不会影响到明日关系,并且表示,在萧鼎昆出访日本之后,他将择日回访大明帝国,促进双方邦交正常化。
  相对而言,日本首相的声明温和得多。
  首先,日本没有提出赔偿要求。其次,没有提到德之岛的归属问题。最后,根本没有提到任何与“战争”,以及“威胁”有关的字眼。
  可正是这种温和,让白佑彬等人如坐针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曾经数次提出加入同盟国的要求,结果却临阵倒戈,加入了协约国集团,并且朝帝国的背心捅了一刀。
  有了如此教训,帝国军民,特别是帝国海军官兵没人相信日本是“正人君子”。
  日本首相的表态越温和,就越证明日本正在策划惊天阴谋,说不定正在准备发动战争。
  樊晓明关上电台的时候,作战中心内已是烟雾缭绕,除了两三个不抽烟的军官之外,其他人都在吞云吐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