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8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5/1021

  当时,只有八十二架美军战斗机执行攻击任务,其中四十多架保持了队列,另外四队战斗机被中程防空导弹打散。
  也就是说,在攻击了四艘大型综合战舰后,美军战斗机的攻击行动就结束了。
  这个时候,佟少云做出了一个改变历史的决定,也是一个让他在一个月后晋升为海军中将,并且一举成为中国海军知名年轻将领的决定:让四艘反潜战舰留下来帮助受损的四艘大型综合战舰,剩下的四艘大型综合战舰在两艘反潜战舰的陪同下,重新组成作战编队,以四十五节向一百三十度方向前进。
  在此之前,也就是六点二十分之前,佟少云已经给派出去的侦察机下达了命令,重点搜索一百三十度方向。
  直觉告诉他,美军第三舰队就在这个方向上,而且距离不是很远。
  当然,肯定有人认为他是疯子,因为就算能够肯定美军第三舰队就在这个方向上,也无法肯定是否在一千二百公里以内。如果超过了一千二百公里,那么第二舰队的行动,无疑于主动送死。
  从某种意义上讲,佟少云是在拿整支舰队进行一场豪赌。
  要知道,美军肯定会在夜间再次发起空中打击。
  有趣的是,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佟少云给龚继飞发了一封电报:一封更像是遗书的作战报告。
  大致内容就是,让第一舰队不要再派防空战斗机了。
  显然,佟少云已经豁出去了。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他赌输了,就算他能够回去,也会被送上军事法庭,而且他很有可能随同旗舰一同殉难。
  不管怎么说,佟少云肯定有这个觉悟。
  所幸的是,在这场豪赌背后,佟少云也不是完全没有把握。至少,他有绝对的理由相信美军第三舰队在一百三十度方向上。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参与协同攻击的美军舰载战斗机本来就迟到了几分钟,因此美军机群没有肯定为了隐藏舰队行踪而刻意改变航向,肯定是径直飞过来的。
第一百四十五章
绝地反击
  “海权论”的提出者马汉曾经说过:运气往往更加眷顾敢于作为的海军将领。
  在承受了惨重损失后,佟少云终于等到了好运降临的一刻。
  六点五十五分,第一架执行侦察任务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发来消息,在离第二舰队大概一千零五十公里的地方,发现了正在向东航行,速度超过了三十节的美军第三舰队,并且确认舰队里面有三艘航母。
  只是,第二舰队没有立即开火。
  原因很简单,这架侦察机是用对海搜索雷达发现了美军第三舰队,而且在发回报告后不久就失去了联系。
  显然,这架极为勇敢的侦察机被美军战斗机击落了。
  确切的说,是被一架提前扔掉了反舰制导炸弹,没有攻击第二舰队的美军战斗机在返航途中击落的。
  只是,这已经足够了,因为有更多的侦察机正在飞过去。
  七点过,三架侦察机几乎同时发回报告,而且有两架侦察机是目视侦察,提供了准确的目标信息。
  佟少云没再迟疑,立即下达了开火命令。
  七点过五分,四艘大型综合战舰几乎同时开火。
  大概十五秒钟后,在后方大约五十公里处的“辽宁”号、“吉林”号与“陕西”号也加入了战斗。
  虽然这三艘战舰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是总共有四门大口径电磁炮还能使用,而且离目标也只一千一百公里左右。只是受指挥协调影响,这三艘战舰炮击的是位于美军第三舰队最后面的“华盛顿”号航母,而佟少云直接指挥的四艘大型战舰炮击的是最前方的“列克星敦”号航母。
  这次,佟少云没有首先打击护航战舰。
  原因很简单,佟少云不知道美军会在什么时候再次发起攻击,更加不清楚他派出的侦察机能够坚持多久。
  大口径电磁炮炮弹飞行一千公里,大概需要两分钟。
  在这两分钟内,四艘大型综合战舰能够进行四次集中炮火打击。
  也就是说,在第一批炮弹击中美军战舰之前,第四批炮弹已经飞了出去。
  对于排水量在十万吨以上的大型航母来说,两分钟内最多只能航行一海里,即便紧急转向也只能规避五百米左右。也就是说,除非美军航母提前转向,不然在第一批炮弹落下之后的规避区域只有一千米左右。
  在开火的时候,大型综合战舰上的枪炮长就把这些因素考虑了进去。
  后面三轮齐射,都是以概率法进行的,即把美军紧急规避区域算进去,然后平均分配炮弹的弹着点,一次齐射,十二门大口径电磁炮能够投掷二百八十八枚炮弹,而且这些炮弹将在十秒钟内全部落下,而美军大型航母的甲板宽度为七十多米,因此机动规避区域相当于十四个甲板宽度。即便美军航母同时进行紧急减速,在两分钟内可能出现的区域面积也只相当于飞行甲板面积的五十倍。也就是说,只要炮弹的撒布范围比较平均,就有五到六枚炮弹能够击中航母。
  对于摧毁航母来说,这显然不够,但是却能重创航母。
  别的不说,增程炮弹肯定能够击穿飞行甲板,也就有可能引燃堆积在机库内的大量易燃物品。
  只要航母起火,接下来就好办得多了。
  当然,如果把后面的三艘大型战舰考虑进去,打击效果更加明显。
  在首轮四次齐射之后,佟少云就命令暂停开火。
  事实上,在得到第二份战术情报之前,继续开火的意义并不大,因为第五次齐射时美军战舰已经开始规避,有可能朝任何方向航行,也就无法确保第五批炮弹在射出两分钟后能够命中目标。
  当然,没有准确的战术火控信息,开火没有多大意义。
  首轮打击,已经毁灭了尼克松的所有梦想。
  首先中弹的是“列克星敦”号,这艘航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超过二十枚大口径电磁炮炮弹直接命中。
  紧接着,“华盛顿”号也被接踵而至的十几枚炮弹击中。
  别忘了,“列克星敦”号是美军第三舰队的旗舰。虽然尼克松没有被炸死,但是航母上的通信设备损失惨重。
  结果就是,一时之间,位于中央的“肯尼迪”号并没有进行紧急规避。
  事实上,当时美军舰队里,没一艘战舰在第一时间进行紧急规避,似乎所有舰长都被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击吓傻了。
  这也难怪,因为连尼克松都没想到,打击这么快就落到了美军第三舰队头上。
  当时,尼克松刚刚收到参谋送来的消息,即侦测到了不明无线电活动,初步断定是中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
  这让尼克松非常不解,因为这里离最近的中国海军基地也有三千公里。
  他忘了一点,即倾斜旋转翼飞机也是反潜巡逻机,而且使用的是与反潜巡逻机相同的电台,工作频率也一样。
  也就在这个时候,炮弹砸了下来。
  事实上,就算“肯尼迪”号进行了紧急机动规避,也逃不掉,因为针对该航母的炮击是以概率法进行的。
  可惜的是,针对“华盛顿”号的炮击也是以概率法进行的,而实际上,这艘航母遭到了另外三艘大型综合战舰的打击,因此没有进行机动规避。也就是说,完全可以用打击“列克星敦”号的方式打击“华盛顿”号。如此一来,“华盛顿”号第二次被击中的炮弹数量就不是八枚,而是二十枚以上。
  相对而言,“华盛顿”号的受损情况最重,“肯尼迪”号最轻。
  主要就是,落后的三艘大型综合战舰没有重点打击航母,而是重点炮击了“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即在接下来的三次齐射中,打击的都是“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里的巡洋舰与驱逐舰。
  首轮打击结束,美军第三舰队的三艘航母、三艘巡洋舰与一艘驱逐舰被炮弹击中。
  虽然没有得到司令官的命令,舰队上空的预警机立即让雷达转为主动工作模式,因为被动模式受天气影响太大了,随即就发现了在舰队附近徘徊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并且开始引导战斗机前去拦截。
  只是,返航的美军战斗机离舰队还有三百多公里。
  就算返航的战斗机立即加速冲刺,飞完这段距离至少需要七分钟。更要命的是,美军护航战斗机用光了对空拦截导弹,而攻击机则没有携带对空拦截导弹,因此只能在逼近侦察机后用格斗导弹进行攻击。
  在此期间,第二舰队的侦察机足以提供三份战术信息了。
  对佟少云来说,再进行三次炮击就足够了,因为每次炮击,至少能够打击四个目标,而四次炮击总共能够打击十六个目标。如果把后方的三艘大型综合战舰算上,则能打击三十二个目标。美军第三舰队只有三支航母战斗群,把快速战斗支援舰算上,总共也就只有三十艘战舰。
  显然,只要不再次重复打击一个目标,就能重创所有美军战舰。
  在第二轮开火前,佟少云联系上了后方的三艘大型综合战舰,由预警机进行中转,分配了打击目标。
  可以说,中国海军的炮击战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要知道,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中国海军就尝到了炮击的甜头,并且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对海炮击战术。
  七点十三分,炮击结束。
  根据侦察机发回的最后一份报告,至少有二十八艘美军战舰被炮弹击中,遭到两次以上重复打击的三艘航母的受损情况极为严重。只是,除了几艘驱逐舰之外,其他美军战舰没有沉没的迹象。
  这个时候,佟少云遇到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侦察机拼光了。
  随着美军战斗机返回,到达美军第三舰队附近的侦察机要么被击落,要么很快就会被击落。要知道,倾斜旋转翼飞机根本没有空战能力,甚至没有逃跑的能力,因为这种飞机的最大速度只有每小时八百公里。
  没有侦察机,就没有战术情报,也就无法知道目标的确切情况。
  继续炮击的话,只是浪费弹药,即便能靠运气砸中目标几枚炮弹,也不会受到更加惊人的战果。
  撤,还是打?
  佟少云只犹豫了几秒钟,就下达了新的攻击命令:用舰载反舰导弹攻击美军第三舰队。
  事实上,这已是佟少云能够使用的最后一招了。
  反舰导弹有自寻的能力,只需要大致的目标信息。更重要的是,反舰导弹是所有大型战舰上的标准武器装备,大型综合战舰有十六枚、反潜战舰有八枚,而且都是性能相当不错的重型反舰导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5/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