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8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7/1021

  当时,美俄联军已成强弩之末,如果中国陆军提前一周把第十三集团军派过来,美俄联军很有可能遭受惨败。
  至于继续在伊朗战场上做文章,可行性已经不是很大了。
  除了美俄联军人困马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已经晋升为陆军中将的蒋博文被派往伊朗,担任中伊军团司令官。
  从某种意义上讲,蒋博文是在这场大战中,最先展露头角的年轻陆军将领。
  在中东战场上,他有极为出色的表现,特别是在德拉会战以及德拉-霍姆斯会战中,他表现出来的指挥才能、以及对战局的判断能力,已经超过了虞世辉将军,并且得到了戚凯威的承认。
  要不然,戚凯威不会让他去坐镇伊朗。
  当然,蒋博文的能力,也得到了美军的承认。当时,美以联军司令官罗林森甚至认为他是美以联军最大的敌人。在得知第十三集团军被派往伊朗,蒋博文也被派过去担任中伊军团司令官之后,罗林森高兴得半天合不拢嘴,并且让美以联军狂攻了好几天,只是没能收到明显战果。
  按照马歇尔上将的判断,除非向伊朗增兵二十万,不然美俄联军就得转攻为守。
  显然,在二零五三年,美国不可能向伊朗增兵。按照美国陆军的动员速度,最快也要到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才有可能向伊朗增兵。还得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在此之前,其他战场上的局势没有恶化。
  问题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中东战火再次点燃之前,也就是六月中旬,中国联合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与尼泊尔,发起了攻打吉布提的作战行动。在此,中国只动用了一个陆战师,其他国家贡献了十万地面部队。
  攻打吉布提的作战行动是由陆战队策划的,与海军基本上没有关系。
  当时,海军只为陆战队提供了一支以巡洋舰为核心的支援舰队,而且该舰队的所有战舰都是从护航舰队里抽调的,且全部是在战前建造的老式战舰,准确的说,主要来自南海区舰队。
  在海军中,南海区舰队只剩下了一个番号。
  战争爆发后,南海区舰队就只有一个任务:为商船队护航。
  也正是如此,当时没有能力伴随“泰山”级航母作战的老式战舰,几乎全部编入了南海区舰队,然后混合编成了十多支护航舰队。南海区舰队也因此得了一个外号:老式战舰收容中心。
  中国军队攻打吉布提,主要就是为了打通进入红海的航线。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中国舰队能够进入红海,到达埃及的港口,那么中国就能在中东开辟一条新的战线。
  毫无疑问,对美以联军来说,这绝对是一场恶梦。
  所幸的是,中国军队到这个时候,也到了强弩之末,根本没有多余的部队来发动这场进攻战役,不然也不会邀集盟国。
  问题是,美国在吉布提的兵力也极为有限。
  更重要的是,离吉布提最近的美以联军在西奈半岛上,而且美以联军部署在红海里的船只并不多。
  也就是说,吉布提基本上就是一座孤悬在亚丁湾西部的飞地。
  如果中国投入一支足够强大的力量,哪怕只是一支拥有一艘航母的舰队,美军也别想守住吉布提。
  当时,中国军队只能依靠部署在迪戈加西亚的岸基航空兵。
  事实上,必须承认中国军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攻打吉布提的时候,部署在沙特与阿联酋的中国空军就没有提供帮助。主要原因就是,这是由陆战队单独策划的进攻行动,与空军没有多大关系。
  在检讨吉布提战役的时候,牧浩洋就明确提到,中国军队的内部矛盾,极大的削弱了作战能力。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中国空军提供一些支援,陆战队能在八月份攻占吉布提。
  可惜的是,没有空军的支援,这场原本没有什么难度的战役,变成了一场持久战。到八月初,“东方盟军”还在北索马里的荒漠里蹒跚前进,离吉布提有一百多公里,而且已经为此付出了上万人伤亡的代价。
  只是,美军的日子也不好过。
  从六月底开始,美国就集中战略空运力量,向吉布提运送兵力与物资,并且一直持续到八月初。一个多月内,美军向吉布提增派了两个师,大约三万名官兵,还运送了一百多万吨作战物资。
  可以说,美军为了守住吉布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问题是,美军必须守住吉布提,不然就得输掉中东战争。
  只是,最大的威胁不在非洲之角,而是在大陆战场上。
  虽然直到弗伦奇回到华盛顿,大陆战场上也非常平静,中国陆军仍然努力打通远东与西伯利亚的交通线,进驻中亚的中国军队没有动静,但是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中国陆军正在为一次决定性的战略进攻做准备。别的不说,从五月到七月的三个月里,中国至少向哈萨克斯坦输送了数千万吨的作战物资,其中只有百分之四十由铁路运输,剩下的百分之六十为空运。
  如果没有发动战略进攻的准备,中国陆军绝对不会动用如此多的空运力量。
  根据CIA提供的情报,当时中国部署在大陆战场上的运输机超过了两千架,而且几乎都是大型电动运输机。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按照马歇尔上将的判断,即便不做战前准备,中国的战略空运力量也足以支持十个集团军发动进攻。
  当时,马歇尔上将还推断,中国陆军不会因为天气问题而放弃进攻,很有可能在冬季的时候发动进攻,且主要攻占由俄罗斯控制的乌拉尔河流域,把战线推进到伏尔加河,为来年开春进军俄罗斯打下基础。
  可以说,马歇尔上将的判断非常准确,几乎与戚凯威的战略计划完全一致。
  事实上,当时中国陆军在哈萨克斯坦囤积作战物资,不是在为冬季的进攻做准备,而是在为明年春天的进攻做准备。即便以空运为主,把物资从哈萨克斯坦运到前线,也要比从国内运到前线容易得多。
  现在的问题就是:中国陆军将在什么时候发动进攻?
  马歇尔上将给出的答案是:十月份,最迟十月底。
  理由很简单,到了十月底,戚凯威至少能在中亚投入八个全部装备了地面战平台的集团军。
  这样一来,美军就得立即采取行动,在其他战场上吸引中国军队的注意力。
  显然,这个“其他战场”,只能是太平洋战场,因为在别的战场上,美军根本不可能在十月底之前发动进攻。
  问题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就能发动进攻吗?
第一百三十六章
错失良机
  面对总统与参联会主席的提问,弗伦奇给出了极为肯定的答复,即在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之前,美军没有能力在太平洋上发动进攻,甚至得继续收缩防线,以避免过早与中国海军决战。
  毫无疑问,这样的答复,肯定无法让卢卡斯与马歇尔满意。
  只是,马歇尔没有否认弗伦奇提到的实际情况,并且极力稳住了总统,随后向弗伦奇抛出了一个建议:是否能够把中国军队引到所罗门群岛,利用该地的坚固防线,打一场对美军有利的战斗。
  显然,弗伦奇觉得马歇尔的说法有点搞笑,因为打不打所罗门群岛是中国军队的事。
  只是,弗伦奇很快就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马歇尔拿出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中国陆战队已经动员了不低于四个陆战师的兵力,而且至少有三支登陆舰队已经在扶桑待命,随时有可能开赴战场。
  动用如此多的陆战队,显然不是为了攻占波纳佩岛。
  此外,弗伦奇早就断定,中国海军不会冒险攻打夏威夷群岛,甚至不会去占领位于群岛最西端的中途岛。
  那么,剩下的可能就只有一个:中国海军会不惜代价的攻打所罗门群岛。
  这个判断,也正好符合中国在过去几个月内的政治行动,即向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盟国做出承诺,将尽快消除受到的安全威胁。
  再从整体战略上看,这也说得过去。
  原因就是,在中国陆军发动冬季攻势之前,中国海军也有必要在太平洋战场上发动一次有影响力的战略进攻,达到牵制美军的目的。要知道,如果中国陆军渡过了伏尔加河,美国出兵俄罗斯就将变成事实。为了降低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进攻难度,中国海军有足够的理由让美军把兵力派往别的战场。因为除了非洲之角,其他几个战场都以陆军为主,所以中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上发力的可能性最大。
  也就是说,中国海军大张旗鼓,就是为了攻打所罗门群岛。
  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出来了:美军能在所罗门群岛坚持多久?
  弗伦奇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不低于半年。
  准确的说,不管打得如何,美军都得在所罗门群岛坚持到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为舰队反击争取时间。
  按照弗伦奇的判断,只要拖到二零五四年之后,美国海军就有望在所罗门群岛扭转战场局势,在遏制住中国海军的进攻势头之后,以所罗门群岛为根据地发动反击,说不定还能夺回马里亚纳群岛。
  当然,这只是最乐观的预测。
  谈到这,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美军必须守住所罗门群岛,而且得为明年的反击打下基础。
  卢卡斯当即就给弗伦奇授权,让他全权调动太平洋战区的部队,并且命令马歇尔上将全力支持。
  离开白宫后,弗伦奇在前往机场的途中,与马歇尔商量了一番。
  马歇尔没有给出明确建议,毕竟他是陆军上将,不大懂得海上作战,只是给了弗伦奇一个建议,即充分利用手里的所有资源,以空间换时间,而不是一开始就把全部希望放在所罗门群岛。
  显然,马歇尔等于什么都没说。
  弗伦奇不可能不知道,如果直接退守所罗门群岛,美军将失去战略转圜余地,而且会沉重打击士气。
  事实上,当时美军的士气已经成问题了。
  从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开始,到密克罗尼西亚海战大败,美军不但赔光了开战初期赢得的所有赌本,还倒贴了不少,甚至丢掉了迪戈加西亚与马里亚纳群岛,基本上退出了印度洋,在西太平洋上也退却了数千公里。虽然美国当局非常重视宣传,而且把每次战斗都宣扬成了伟大的胜利,甚至宣称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中歼灭了中国海军,但是这种宣传,只能欺骗老百姓。对于战场上的军人来说,总能从各种渠道了解到隐藏在迷雾后的真相,也就能够看清现实。
  不战而退,显然不能提升士气。
  就算战了再退,也不能提升士气。
  弗伦奇要做的,首先就是提升士气,因此他就得在战场上采取行动,取得一次胜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胜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7/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