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7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0/1021

  电文内容不是很详细,但是没有遗漏最为关键的信息,比如在遭到攻击之前,截获了印度战机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判断为印度海军反潜巡逻机上的对海搜索雷达,而且攻击快速战斗支援舰的是主要装备反潜巡逻机的反舰导弹,而不是舰载战斗机、或者是空军战斗机常用的反舰导弹。
  这两条信息,足以断定攻击快速战斗支援舰的是印度海军的反潜巡逻机。
  也就是说,印度舰队与这场战斗没有直接关系。
  那么,印度海军为什么要攻击这艘快速战斗支援舰呢?
  当然,攻击中国战舰不需要理由。可关键问题是,在明知道特遣舰队已经进入印度洋的情况下,印度海军仍然派遣原本应该执行侦察搜索任务的反潜巡逻机去攻击没有多少威胁的快速战斗支援舰,肯定有目的。
  “战斗地点在哪?”
  章玉廷在海图上标出了快速战斗支援舰遇袭地点。从时间上看,快速战斗支援舰是在转向之后大约五个小时遭到攻击的,因此已经向北航行了一百多海里,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大约一千三百公里。
  “也许,是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反潜巡逻机发起的攻击。”
  “可能吗?”牧浩洋看了章玉廷一眼,说道,“攻击来得非常迅速,而反潜巡逻机在执行对海搜寻任务的时候,不会携带反舰导弹。很明显,印度海军通过快速支援舰发出的电报确定其大概位置,然后出动反潜巡逻机将其击沉。关键问题就是,印度海军为什么要击沉这艘战舰?”
  “这……”
  “也许,它挡在了印度舰队前方。”
  章玉廷一愣,随即锁紧了眉头。
  “如果在遭到我们的潜艇伏击之后,印度舰队全速向东航行,那么在昨天中午,就已经绕过了斯里兰卡,到达了孟加拉湾南面,而且正好在我们的快速战斗支援舰北面。”牧浩洋在海图上标出了一条航线。“快速战斗支援舰向北转向后,很有可能与印度舰队遭遇,所以印度海军才立即出动反潜巡逻机将其击沉,防止印度舰队暴露行踪。可惜的是,这些情报仍然不足以判断出印度舰队的行踪。”
  “关键就是,印度舰队有没有转向南下。”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的判断没有错,我觉得印度舰队在昨天中午转向南下的可能性非常大。”
  “有没有收到空军与海军发来的消息?”
  “暂时还没有。”
  “行,那我们就耐心等待吧,谜底很快就会揭晓。”
  在与东印度洋舰队司令部联系的时候,快速战斗支援舰还按照牧浩洋的命令,向空军与海军司令部发了电报,准确的说是通过东印度洋舰队司令部转发,即利用孟加拉国与缅甸的军事基地,海军出动反潜巡逻机,空军则直接从本土派遣战略轰炸机,严密搜索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以南海域,搜索范围为一千五百公里。
  如此一来,特遣舰队就不用在这片海域内安排侦察机了。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即便只需要监视南部海域,而且主要集中在西南方向上,以大尼科巴岛为中心,半径一千五百公里的九十度扇形区域的总面积也有一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除掉靠近斯里兰卡的海域,需要重点搜索的海域的面积也在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左右。在不使用对海搜索雷达的情况下,一架反潜巡逻机在六个小时内的搜索范围不会超过十万平方公里,按照两架反潜巡逻机组成一个搜索小组为准,每次至少需要出动三十架反潜巡逻机。受搜索海域的形状不标准影响,实际需要出动四十架。因为到达搜索区域,需要三到四个小时,一架反潜巡逻机的总任务时间在十二个小时到十四个小时之间,一天只能出动一次,所以为了保证每天执行四轮搜索行动,总共需要动用一百六十架反潜巡逻机。
  显然,这远远超过了中国海军的能力。
  不是中国海军没有这么多反潜巡逻机,而是缅甸与孟加拉国的军事基地,最多只能容纳一百架反潜巡逻机。
  如此一来,就需要空军帮忙。
  虽然战略轰炸机的速度更快,进出搜索区域所用时间更少,但是在搜索区域活动的时间也更短,所以战略轰炸机在执行对海搜索任务的时候,效率还不如反潜巡逻机。在部署一百架反潜巡逻机之后,至少还需要动用一百架战略轰炸机,才能填补因为反潜巡逻机不足产生的问题。
  可以说,仅仅为了找到印度舰队就动用一百架战略轰炸机,确实太奢侈了。
  如果用这些轰炸机来执行攻击任务的话,足以消灭印度舰队。
  当然,这就得让特遣舰队安排舰载战斗机执行搜索任务,也就有可能使特遣舰队提前暴露行踪。
  显然,牧浩洋不可能冒这么大的风险。
  要知道,在东印度洋舰队全军覆没、西印度洋舰队也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特遣舰队的战略价值远远高于一百架战略轰炸机。
  要不然,牧浩洋也不会让空军出动战略轰炸机执行侦察任务。
  当然,在发现印度舰队之前,空军不会发来任何消息。
  牧浩洋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
  这个时候,辛巴要做的,就不是耐心等待那么简单了。
  收到海军司令部发来的消息后,辛巴非常震惊,因为在他看来,攻击东印度洋舰队的快速战斗支援舰,等于欲盖弥彰。
  虽然这还不至于暴露印度舰队的行踪,但是等于明确无误的告诉对手,印度舰队就在附近,而且不想暴露行踪。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牧浩洋肯定会怀疑印度舰队的决心,即印度舰队是否会前去决战。
  只要有了这个怀疑,牧浩洋就会调整作战部署。
  也就是说,特遣舰队很有可能不会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而会离得更远一些,避免进入印度岸基战机的打击范围。
  要知道,印度海军有一百多架反潜巡逻机,如果这些巡逻机全部满载起飞,能一次投射一千多枚反舰导弹。就算特遣舰队的防空反导能力特别强大,在拦截了一千多枚反舰导弹之后,作战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别的不说,护航战舰上的防空反导导弹将消耗一空,很难抵御第二次打击,特遣舰队就得进行弹药补给,而在此期间极易遭到印度舰队打击,因此特遣舰队会尽量避免遭到印度反潜巡逻机的攻击。
  如此一来,特遣舰队的唯一选择就是向南规避。
  显然,这不是辛巴想要的结果,因为印度舰队也在向南航行,如果特遣舰队同步向南航行,其侦察机就很有可能发现印度舰队,而辛巴派出的侦察机,恐怕根本无法及时发现特遣舰队。
  结果就是,印度舰队很有可能首先遭到打击。
  对辛巴来说,这恐怕是最糟糕的结果了。
  问题是,就算印度海军没有攻击那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情况又会有所好转吗?
  辛巴不得不表示怀疑,因为这样一来,牧浩洋同样有理由相信,印度舰队没有直接向东航行,而是已经转向南下,不然就有可能在航行途中与快速战斗支援舰遭遇,从而被对方首先发现。
  显然,结果也是一样,特遣舰队会转向南下。
  由此可见,那艘快速战斗支援舰肯定是故意发出了电报,或者说故意暴露行踪,而印度海军不管怎么做,都能够为牧浩洋提供可以参考的信息。考虑到这个里的时候,辛巴猛然明白过来,牧浩洋恐怕早就想到印度舰队已经转向南下,而他让快速战斗支援舰暴露行踪的目的不是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而是利用快速战斗支援舰引诱印度舰队上当,即让印度舰队前往他设定的战场。
  想到这,辛巴不得不佩服牧浩洋。
  当然,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即牧浩洋设定的战场到底在哪?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吗?显然不大可能,因为要在那里决战,牧浩洋就没有必要损失一艘快速战斗支援舰。
  在更南面的大洋深处?
  辛巴觉得也不大可能,因为只要牧浩洋准确判断出了印度舰队的行踪,就可以让特遣舰队直接南下,根本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想来想去,辛巴都没有想明白。
  当然,他也不得不承认,牧浩洋确实是一名极为优秀的舰队指挥官,从不给对手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
第七十九章
盲目猜测
  可以说,不是牧浩洋厉害,而是辛巴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
  辛巴对战局做出的判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即牧浩洋已经准确判断出了印度舰队的行踪。
  不可否认,牧浩洋确实怀疑印度舰队在十日中午转向南下。
  问题是,这只是他的怀疑,而没有任何情报能够证明。作为舰队指挥官,牧浩洋不可能凭自己的臆测来断定敌人的行踪,更不可能以此决定舰队的作战行动,不然他早就败给了以前的对手。
  在前提条件都不成立的情况下,辛巴的推断就站不住脚了。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牧浩洋根本没有设定战场,甚至不清楚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与印度舰队遭遇。
  在辛巴猜测牧浩洋的战术企图时,他还在努力寻找印度舰队呢。
  可惜的是,辛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事实上,只要辛巴能够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受对手以往的战绩影响,就不难做出准确判断。只是当局者迷,而且牧浩洋以往取得的胜利,足以让任何一名海军将领感到钦佩。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对辛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让他做出了错误判断。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舰队作战参谋甘德拉上校曾经提到,在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已经暴露行踪的情况下,舰队应该继续南下,即便不能如期找到特遣舰队,也可以在更加广阔的海域内活动,避免被特遣舰队发现。航空作战参谋尼亚也持同样的观点,去更加广阔的海域寻找作战机会。
  可惜的是,辛巴否决了两人的建议。
  虽然没人知道辛巴为什么要坚持己见,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他肯定担心遭遇最坏的情况,即在南下途中与特遣舰队遭遇,不得不在远离本土、即远离岸基战斗机掩护的地方与特遣舰队决战。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大洋深处与特遣舰队决战,印度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很难发挥作用。只有在离本土较近的地方,才能得到岸基航空兵掩护,也才能够利用反潜巡逻机去消耗特遣舰队的防空战斗力。
  说得简单一些,辛巴按照自己做出的判断,选择了最保险的战术。
  在他看来,特遣舰队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牧浩洋会认为印度舰队前往该海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不会重点搜索这片海域,也就没有多大可能及时发现印度舰队。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作战,印度舰队有足够多的战术优势。
  即便特遣舰队已经转向南下,也会向西搜索,而不会直接南下,因此在攻击印度舰队的时候,也会进入反潜巡逻机的打击范围。如果能够把握好时机,比如在夜间缩短距离,就能与岸基航空兵联手攻击特遣舰队。
  对此,辛巴有足够大的把握。
  从某种意义上讲,辛巴的判断没有错,毕竟印度舰队的综合作战能力远远比不上特遣舰队,所以应该避开特遣舰队的锋芒,避免单独与特遣舰队作战。在偷袭特遣舰队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的情况下,联合岸基航空兵作战,是击败特遣舰队、保存印度舰队唯一可行、也是唯一能够成功的作战方案。
  结果就是,十一日天亮前,印度舰队的航向就转到了七十度,即北偏东三十度。
  按照辛巴的判断,如果特遣舰队已经转向南下,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与其遭遇的可能性非常低。大概两到三天之后,在向南搜索无果的情况下,牧浩洋将不得不相信,印度舰队仍然在本土附近,因此特遣舰队将转向北上,进入印度海军反潜巡逻机的搜索范围,首先暴露行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0/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