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1021

  这还没有包括那些非金属碎片。
  如果全部算上,全球数十亿人要不吃不喝的劳作近二十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如果把全球十分之一的生产力用来清理太空垃圾,则需要两百年才能完成,而且前提是人类的生产能力不会受自然灾难影响而降低。
  毫无疑问,这基本上没有操作价值。
  要知道,就算不闻不问,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也将在未来两到三百年之内陆续坠入大气层烧毁。
  说得简单一些,人类掌握的宇航技术非常落后。
  在二月十日的会议上,四方军方代表都承认,以目前的宇航技术,人类很难清理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最有效、最正确的措施就是暂时停止一切清理行动,在宇航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之后,再进行研究。
  这里所说的“宇航技术”,主要就是动力技术。
  当时,不管是固体火箭发动机、还是液体火箭发动机,都是化学能动力装置,能源利用效率低得惊人。虽然几个主要航天大国都在开发新的航天手段,比如用电磁轨道炮把人造物体送入太空,但是主要的航天活动仍然需要依赖化学能。至于其他宇航推进工具,绝大部分都处于理论阶段,或者说存在于科幻小说之中。
  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中美欧俄应该联合起来。
  可惜的是,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对人类的生存没有直接影响,最多不过把人类迈向宇宙的脚步放慢几百年,所以在是否联合研制新的宇航推进手段的问题上,中美欧俄存在严重分歧。
  欧盟与俄罗斯都主张联合研制,因为这是加快研制进度的最有效的办法。
  美国与中国则坚决反对,认为暂时没有这个必要,而且宇航能力是在核武器成为历史之后,最主要的国家安全支柱。
  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就是四方在宇航技术上的差距。
  不可否认,欧盟与俄罗斯都是宇航大国,但是其重点是开发已有技术,即以制造化学能火箭为主。在更加前沿的领域,欧盟与俄罗斯的差距非常大,而中国与美国的领先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比如,美国最先提出利用电磁加速进行宇航发射。早在十二年前,美国的科学家就用电磁线圈炮将一根重二十克的金属棒送入近地轨道,而美国原本计划在二零四零年,用同样的方式发射一颗二百五十克重的微型卫星。
  与美国相比,中国在宇航领域的研究更加前沿。
  当然,也更加神秘。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在二零三零年之前,中国已经对“场能”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且把“场能”作为未来宇航活动的主要推进手段。这里说的“场能”,主要指的就是重力场。
  在基础理论上,重力场是能量场,蕴涵有非常庞大的能量。
  宇宙科学家早就提出,宇宙中的可见物质仅占宇宙总质量的百分之二,百分之九十八都是所谓的“暗物质”。可惜的是,科学家没有对“暗物质”给出明确定义,即谁也不知道暗物质是什么东西。
  如果暗物质是无处不在的重力场的话,那么宇宙就不是那么空洞了。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能够利用重力场的能量,人类的宇航能力将得到实质性提高,也就有能力进入更加广袤的宇宙空间,甚至有望从基础上推翻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前往其他星系。
  在二零三二年左右,就有中国科学家发表了相关的论文,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问题是,几乎所有西方科学家都对此嗤之以鼻。
  西方科学家并不认为场能无法利用,而是认为在基础理论取得重大突破之前,根本不可能利用场能。
  可以说,西方科学家的认识也没有错。
  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已经锁死了现代物理学,要想取得突破,不但要推翻广义相对论,还要提出新的基础理论。可惜的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绝对不是靠钱就能砸出来的,甚至靠时间也办不到,因为这是最纯粹的脑力劳动,甚至无法以书面公式的方式表达出来。在人类的总体智力水平限制下,基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更加不受人的意志左右。
  在无法保证取得基础理论突破的情况下,进行相关应用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得直接一点,在相对论发表之前,谁知道该如何制造原子弹?
  当然,在相对论发表之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放射性元素,而且通过放射性元素的半衰周期发现质量损失现象。正是这些发现,给了爱因斯坦启发,让他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
  由此可见,对自然现象的客观发现是促成理论突破的关键因素。
  如果没有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发现放射性元素,就算爱因斯坦的智商高得出奇,恐怕他也不会提出狭义相对论。
  西方科学家对中国学者嗤之以鼻,正是因为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还不到位。
  中国科学家敢于超前,也与当初的发现,即强磁场影响重力场的重大发现有关。如果没有这个发现,中国科学家,特别是物理科学家也不会重点研究场能,更不会在基础理论上下那么多功夫。
  正是如此,中国才不愿意与其他国家合作。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中国科学家在场能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就能超越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数十年,率先把场能用在宇航活动上,把人类的宇航能力提到新的高度上,彻底改变人类文明。
  当然,在人类文明大融合之前,任何发现都属于国家。
  只要国家这种政治形体还存在,中国科学家就没有理由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界。更重要的是,如此重大的科研工程,绝对离不开国家力量,也肯定在国家机器的控制之下。即便某位科学家心怀人类文明,也不可能超越国家机器,做出有背于国家利益的事情。
  在联合研制的谈判破裂后,牧浩洋回到国内。
  腾耀辉没有给他安排新的工作,意思是让他好好调整一下,毕竟大半年来,他一天也没有轻松过。只是牧浩洋根本闲不住,正要告诉他,今天什么事情也不用做,恐怕他还真不知道该做什么。
  既然还是负责太空垃圾清理工作,牧浩洋也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宇航技术上。
  当然,这也不是他的主观意愿。
  陆雯已经完成了收集生物基因标本的工作,后期研究由专门的科研人员负责,因此回到了她的本职工作岗位上,继续负责国家基础理论科研工作。也正是通过陆雯,牧浩洋开始关注基础理论研究。
第七十一章
新理论
  战争时期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好处,一是社会运行效率大幅度提高,二是能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调动社会资源。
  对陆雯主管的物理学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来说,这两个好处体现得非常明显。
  对日宣战后,陆雯手下的科研人员暴增了一倍以上,大部分都是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为应对自然灾害进行全面动员后,该部门的职权范围大幅度扩展,几乎覆盖了所有前沿科研领域。
  最重要,也是最受牧浩洋关注的,正是物理学基础理论。
  当时,已经有人针对典誉清的发现,即强磁场干扰重力场的自然现象,提出了一套物理学理论,而且该理论得到了实验证明,只是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对更多的自然现象则无法做出充分解释。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就:万有引力不是物质的基本属性,而是宇宙的基本属性。
  说得简单一点,引力场是无处不在的能量场,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物质只是干扰与阻挡了引力场,而不是产生引力场,干扰与阻挡作用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所以引力场体现出已知的状态,即在距离大型天体越近的地方,引力越强,而在天体的质量中心处引力为零。
  根据这一基本理论,还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理论。
  比如,针对广义相对论,有几位年轻科学家提出,引力场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因此对引力场产生影响的物体的运动速度无法超过光速,而光子只有在静止的时候没有质量,所以完全受引力场影响,光速即为引力场的传播速度。
  根据这一理论,之前在强子加速器中的重大发现有了合理解释。
  早在二零一一年,欧洲的科学家就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即中微子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的飞行速度超过了光速。虽然几年后,美国科学家没有在实验室内得出这一结论,但是在二零三五年初,中国科学家在“中华”加速器的帮助下,确认了欧洲科学家的发现,即中微子的超光速特性。
  正是这个发现,启发了理论物理学家。
  从性质上讲,中微子在任何状态下都没有质量,因此不受引力场约束,如果存在一种传播速度比引力场更快的能量场,而且对中微子产生影响,那么中微子的飞行速度就能超过引力场的传播速度。
  可惜的是,在进行后继研究的时候,科学家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
  比如,谁也不知道那种超越了引力场的能量场是什么,甚至很难想像。
  如果由假设的条件作为基础,那么整套理论就没有可信度。要知道,一套完整的基础理论必须建立在实验与观察之上。
  此外,这套理论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
  在此之前,人类已经发现了一些特殊介质,能把光速降低百分之九十九,而这些介质本身并不符合引力场理论,即没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干扰引力场,影响作用远没有达到降低引力场传播速度的程度。如果引力场完全受质量影响,那么只有质量足够大的天体,才能降低引力场的传播速度。
  争论归争论,至少科学家已经有所发现。
  在支持引力场理论的众多重大发现中,暗物质绝对是最为关键的。
  早就有科学家提出,宇宙中百分之九十八的质量都是没有观察到的暗物质,被人类观察到的明物质仅占百分之二。如果物质跟能量有对等关系,那么占宇宙总质量百分之九十八的暗物质很有可能以能量的形式存在。可是在此之前,人类观察到的能量场,都应属于明物质范畴。
  也就是说,宇宙中存在人类没有观察到的能量场!
  引力场理论,正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即暗物质就是引力场,而且无处不在。只是在宇宙空间中,引力场的作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质,所以在远离天体的地方,引力场受到的影响非常弱,在相互作用抵消之后,表现为零引力。因为只是抵消了各向的相互作用,所以引力场仍然存在。
  说得直接一点,充斥着宇宙空间的引力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
  这个理论,还对宇宙本身的性质做出了解释,即宇宙表现为三维空间,正是引力场的作用方式为三维。
  根据引力场理论,一些年轻科学家提出,应该寻找利用引力场的手段与方法。
  当然,这已经不是理论研究的范畴,而是应用物理学了。
  必须承认,这些理论都有超前性,只是在得到充分证明之前,陆雯禁止任何人发布研究成果。
  这么做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没人知道引力场理论是否能够得到证明。
  如果能够得到证明,那么广义相对论就会遭到怀疑,一个崭新的时代就将到来,人类文明将出现大飞跃。如果不能证明,不过只是在理论探索中的一次失败而已,而人类已经遭遇了多次失败。
  更重要的是,这套理论本身就不够完善。
  当时,一些科学家已经提出,应该通过实验手段加以证明,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足够大的电磁场,确认在电磁场的干扰作用下,引力场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证明电磁场与引力场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特性。
  只是,这个实验仍然不足以证明引力场理论。
  最好的证明,应该来自天文观察。如果某颗超新星爆炸,其对周边天体的影响超过了天体崩塌,即引力场崩溃时产生的影响,就能证明超新星爆炸时产生的电磁场对周边天体产生了影响,也就能够证明电磁场影响了引力场,由广义相对论支持的引力理论是错的,从而证明引力场理论是对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