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6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1021

  此外,J-25M护航战斗机后面就是执行攻击任务的机群,因此必须战胜对手,不能让日本战斗机威胁到攻击机群。
  这个时候,支持F-35CJ作战的E-2F也探测到了攻击机群。
  虽然六架E-2F都没有好下场,全部在F-35CJ机群被击溃之后,遭到J-25M攻击,没有一架逃脱,但是这些预警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及时汇报了空中情况,为联合舰队提供了额外的十分钟预警时间。
  零点五十五分,东乡祖望命令停在飞行甲板上的战斗机紧急升空。
  因为舰队上空只有两架E-2F,而且J-25M的性能明显优于F-35CJ,所以东乡祖望还命令完成了侦察任务的F-35CJ升空。
  这个时候,联合舰队的优势体现了出来。
  不管怎么说,四艘航母在紧急情况下的出动效率都比两艘航母高得多。
  十分钟之内,总共有五十六架F-35CJ升空,加上一直在舰队上空巡逻的二十四架,联合舰队的防空战斗机数量达到了八十架!
  如此多的战斗机,显然不可能完全由E-2F引导。
  按照东乡祖望的安排,只有八架F-35CJ前出,在预警机的引导下,拦截来自的中国战斗机,剩下的全部留在舰队附近,由防空战舰指挥。
  八架F-35CJ没能拦截攻击机群,而是首先遭遇了前出的护航战斗机。
  只是,仍然能够掩护攻击机群的J-25M只有七架,无法对付更多的防空战斗机。
  这个时候,防空战斗机的数量决定一切。
  一点过八分,第一批三十二架J-25M在距离联合舰队四百公里处发射了反舰导弹。
  这些战斗机没有撤离战场,而是继续逼近联合舰队,迎战起来拦截的防空战斗机,掩护后方的第二批攻击机群。
  必须承认,在空中战术安排上,杨禹方比东乡祖望厉害得多。
  按照他的安排,六十四架J-25M分成了两个机群,第一支机群的三十二架J-25M各携带两枚反舰导弹、两枚中程空对空导弹与两枚格斗导弹,在发射了反舰导弹之后,将转为执行护航任务。第二批J-25M各携带两枚一千公斤级“战舰杀手”与两枚格斗导弹,对联合舰队进行近距离轰炸。
  只要攻击得手,联合舰队肯定会遭到重创。
  问题是,杨禹方忽视了一个问题:联合舰队有四艘航母,舰载战斗机的数量比第一舰队多得多。
  如果不能突破外围防空网,“战舰杀手”再厉害,也派不上用场。
  实战情况正是如此。
  在第一批J-25M参加空战的时候,只牵制住了大约四十架F-35CJ,还有三十多架防空战斗机没有投入战斗。结果就是,在第二批J-25M到达的时候,联合舰队上空仍然有足够多的防空战斗机。
  在这场战斗中,只有少数J-25M继续向联合舰队突击。
  遭遇防空战斗机之后,绝大部分J-25M的飞行员被迫抛掉炸弹,放弃攻击行动,转而与防空战斗机空战。
  根据杨禹方提交的战报,当时只有六架J-25M在联合舰队上空投下了炸弹。
  因为联合舰队已经处于防空状态,所以这六架J-25M没能逼近航母,而是轰炸了位于外围的防空战舰。
  遭到攻击的是“苍龙”号航母战斗群里的一艘巡洋舰与一艘驱逐舰。
  这两艘战舰都遭到重创,因为担心落到中国海军手里,在天亮前被日本战舰击沉,而这点损失,根本算不上重创。
  如果以打击联合舰队为目的,杨禹方的这次反击没有多大意义。
  换个角度来看,这次反击却改变了联合舰队的命运,因为在惨烈的空中战斗中,联合舰损失了七十八架战斗机。虽然第一舰队也损失了四十七架战斗机,但是返回西太平洋,就能获得补给,联合舰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在联合舰队遭到打击的时候,第一舰队也遭到了攻击。
  一点过十分,东乡祖望派遣的第二批攻击机群到达第一舰队南面大约四百公里处,四批F-35CJ陆续发射了反舰导弹,随后最先到达的两批四十架F-35CJ继续向第一舰队逼近,另外两批F-35CJ则转向返航。
  继续向第一舰队逼近的四十架F-35CJ只携带了两枚反舰导弹,因此有能力携带四枚中程空对空导弹与两枚格斗导弹,也就能在反射反舰导弹之后,与防空战斗机交战,而另外四十二架F-35CJ各携带了四枚反舰导弹,没有携带中程空对空导弹,也就不具备与防空战斗机交战的能力。
  东乡祖望这么安排,主要是担心遭到防空战斗机拦截。
  在他看来,如果遭到拦截,至少有半数F-35CJ能够掩护其他的战斗机,确保半数战斗机能够发射反舰导弹。
  只是,F-35CJ机群没有遭到拦截。
  这样一来,四十架F-35CJ有机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十章
重创
  对于以空战为主要任务的战斗机来说,就没有必要超低空突防了。
  在空战中,高度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制空战斗机都会尽量争取高度优势,绝对不会可疑降低飞行高度。
  正是如此,两个批次的四十架F-35CJ爬升的时候,才被第一舰队上空的预警机发现。
  突然出现在南面的日本战斗机,把杨禹方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此时在舰队上空巡逻的战斗机正在返航,最先升空的三十二架J-32已经全部返回航母,空中只剩下了二十架J-25M,而且只有十二架还有中程空对空导弹,剩下八架中还有两架用光了导弹。
  可以说,第一舰队正处于防空力量最薄弱的时候。
  情急之下,杨禹方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一面命令防空战斗机前去拦截,一面命令航母上的战斗机紧急起飞。
  只是,紧急起飞也不是易事,因为飞行甲板上全是刚刚降落的J-32。
  问题是,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
  一点十四分,两架率先转移到舰队南面的ZY-1D几乎同时发现了逼近的反舰导弹,而且离舰队已经不到一百公里了!
  在双方的战斗机遭遇之前,舰队的防空反导作战就已打响。
  为了保护战舰,十二架J-25M把剩下的中程防空导弹全部射向了反舰导弹,然后才迎战F-35CJ。
  只是,在二百四十多枚反舰导弹面前,十二架J-25M发射的三十多枚中程空对空导弹简直是杯水车薪。
  万幸的是,第一舰队早已做好防空准备。
  当时,杨禹方已经下令转向南下,“昆仑山”号航母战斗群在前,“天山”号在后。因为联合舰队在东面,所以在安排防空部署的时候,“昆仑山”号航母战斗群里的两艘巡洋舰分别在前方与左侧,“天山”号航母战斗群里的两艘巡洋舰则在后方与左侧,每艘巡洋舰与两艘驱逐舰配合,组成单独的防空编队。这样一来,如果日本机群从东面进入,四个防空编队里的十二艘战舰都能投入战斗。
  问题是,日本机群是从南面杀来的。
  如此一来,只有“昆仑山”号航母战斗群里的两个防空编队能够接敌。因为发现导弹群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所有六艘防空战舰都来不及转向,只能利用舰首方向上的雷达引导防空导弹,舰尾方向上的雷达无法使用。
  可以说,舰队的处境非常不利。
  不管是巡洋舰,还是驱逐舰,对侧面来袭的空中目标的拦截能力最强,而对迎面来袭的空中目标的拦截能力最弱。原因很简单,巡洋舰与驱逐舰的主炮都在舰首,然后是舰桥,没有足够的甲板空间安放防空武器。
  为了提高防空作战效率,两支防空编队都进行了紧急转向。
  因为航母在右侧,所以防空编队是朝左转向,也就是朝东面转向。
  这下,问题出来了。
  遭到攻击的时候,“昆仑山”号的飞行甲板上停满了战斗机,而且部分战斗机在补充燃油与弹药后将立即起飞,地勤人员没有做固定处理。结果就是,在防空编队紧急转向时,航母无法跟上。
  如果当时航母也进行紧急转向,肯定会严重侧倾。
  丢掉几架战斗机不算什么,如果让已经装上了燃油、挂上了弹药的战斗机撞上舰岛,后果将不堪设想。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战斗机撞上舰岛的可能性非常大。
  原因很简单,航母在向左紧急转向的时候,舰体将向右倾斜,而航母上的舰岛就在飞行甲板右侧。也就是说,那些没有固定的战斗机肯定会向右滑动,也就极有可能撞上舰岛,导致燃油与弹药爆炸。
  受此影响,“昆仑山”号没有紧急转向。
  结果就是,在反舰导弹逼近的时候,原本应该在“昆仑山”号前方掩护的“台湾”号巡洋舰、“台北”号驱逐舰与“南京”号驱逐舰到了航母左前方,“昆仑山”号一览无余的暴露在了反舰导弹的攻击航线上。
  对于飞行速度高达四马赫的反舰导弹来说,飞行一百公里,只需要一分多钟。
  在一分钟的外围反导拦截中,六艘防空战舰使出浑身数解,也只击落了不到一百六十枚反舰导弹。
  因为距离实在太近,所以六艘防空战舰根本来不及进行中程拦截。
  在此之前,J-25M发射的中程空对空导弹还击落了近三十枚反舰导弹。
  剩下的四十多枚反舰导弹没有对付紧急转向的防空战舰,而是直接扑向“昆仑山”号航母。
  “昆仑山”号没有配备远程防空导弹,反舰导弹进入中程防空导弹的拦截区域时,受前方战舰阻挡,“昆仑山”号上的中程防空导弹没能发挥作用。结果就是,面对汹涌而来的反舰导弹,“昆仑山”号只能用末段拦截系统进行自卫。
  万幸的是,在这一分钟内,“昆仑山”号的航向已经转变了六十度。
  末段拦截系统启动的时候,“昆仑山”号右舷上的四套电磁速射炮全部进入射界,也全部开火。
  在生死攸关的最后五秒钟内,四套电磁速射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每零点五秒钟交战一轮的速度,四套电磁速射炮在五秒钟内,在四十枚反舰导弹的飞行线路上布下了弹幕。
  只是,这仍然不足以拦截所有反舰导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