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6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1021

  “不要求占领日本本土,但是必须让日本在接受我们的所有要求的前提下投降。”
  牧浩洋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只要后勤保障不拖后腿,在年内结束战争,应该不会有多大问题。”
  “这么说,你有十足的把握?”
  “算不上十足,但是比较有把握。”
  “那么,你得把重点放在战争上。”黎平寇敲了敲桌子,说道,“你得明白,我们在战场上打得越好,说服其他国家的可能性就越大。说得直接一点,这场战争的结局,将影响到接下来的事情。”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黎平寇的意思。
  离开战略指挥中心的时候,牧浩洋的心情已经平静了下来。
  虽然在他看来,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面前,政治家的目光都有点肤浅,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黎平寇说得有道理。
  跟黎平寇谈过之后,牧浩洋最大的认识就是:在政治家眼里,灾难就是机遇。
  不可否认,只要科学家的灾难预言得到证实,哪怕只是在理论上得到了证实,拯救人类文明将成为所有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更加重要的是,这绝对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甚至不是几个国家能够办到的。那么,在这场应对自然灾难的战争中,各个国家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必然成为今后划分国家利益的重要标准,也将成为构筑新的国际秩序,确定国家战略地位的参考标准。
  说得直接一点,应对灾难的国际行动,肯定会重铸国际秩序。
  毫无疑问,在这场行动中,中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必然成为拯救人类文明的主要力量。
  也就是说,中国很有可能在灾难之后超越美国。
  事实上,这也正是黎平寇的目的。
  也许,这么做有点自私,但是站在国家与民族的立场上,又很正常。
  再看看别的国家在灾难面前的表现,牧浩洋不得不承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家有博爱精神。
  如果所有政治家都为人类的共同利益考虑,联合国早就采取行动了。
  回到舟山,牧浩洋只呆了两个小时,就飞往广州,安排受损战舰的维修工作。
  两天后,即八月一日,“重庆”号与“广州”号到达广州,随行的驱逐舰在南海东北海域与第二舰队会合之后,一同经台湾海峡前往舟山。
  虽然“重庆”号与“广州”号的受损情况不太严重,但是肯定无法在几天之内修复。
  八月二日凌晨,牧浩洋飞回了舟山。
  按照腾耀辉的安排,海军将抽调一艘驱逐舰加强第二舰队,而“重庆”号留下的空缺没有得到填补。
  牧浩洋没再等待,当天清晨就率领舰队离开了舟山海军基地。
  虽然总参谋部已经启动了攻打冲绳的作战计划,四个陆战师正在舟山集结,第二登陆舰队也已到达,但是牧浩洋仍然决定率领第二舰队前出西太平洋,与第一舰队会合,然后围剿联合舰队。
  原因很简单,二部已经获得确切情报,联合舰队在七月三十一日就已恢复作战能力。
  二部的情报得到了证实,因为八月一日夜间,海军部署在硫黄岛的反潜巡逻机发现了四艘正在返回本土的日本工程船,随后出动的反潜巡逻机攻击了这四艘工程船。在牧浩洋率领舰队出港的时候,水上飞机打捞起了几名日本船员。根据日本船员交代,联合舰队之前停留在威克岛附近。
  只是,联合舰队去了哪,工程船的船员就不大清楚了。
  他们的任务是负责修复在粒子风暴中受损的战舰,而且在联合舰队起锚前出发,因此不知道联合舰队的行踪。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联合舰队已经完全恢复了作战能力。
  由四艘航母、八艘巡洋舰、十六艘驱逐舰与四艘快速战斗支援舰组成的联合舰队,绝对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如果让联合舰队偷袭得手,第一舰队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万幸的是,粒子风暴还没有结束,双方无法在昼间交战,第一舰队有足够多的机会避开联合舰队。
  问题是,联合舰队不会继续躲藏下去,肯定会主动寻找中国舰队决战。
  对日本来说,这是挽回败局的唯一机会。
  尽快与第一舰队会合,然后围剿联合舰队,是迅速击败日本的重要条件。
  为此,第二舰队出港后,没有南下前往台湾海峡,而是直接驶向冲绳,并且由空军对冲绳群岛的日军基地进行了密集轰炸。
  当然,第二舰队通过冲绳群岛进入西太平洋,肯定不再是秘密。
  对此,牧浩洋并不担心什么。
  如果日本船员老实交代了情况,那么在七月三十一日夜间,联合舰队才离开威克岛,即便全速航行,也不可能在八月二日夜间到达冲绳群岛附近。因为第一舰队一直在硫黄岛附近活动,所以联合舰队也不可能直接向西航行。也就是说,即便日本海军知道第二舰队从冲绳群岛进入西太平洋,也无法立即进行拦截。
  更重要的是,牧浩洋借此发出了挑战信号。
  虽然日本海军希望利用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分开行动的机会,用两次都有兵力优势的海战击败中国海军,但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日本海军仍然会出动联合舰队,与中国海军决战。
  只是在决策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麻烦,比如决战时间与地点。
  要是联合舰队在作战行动中有所迟疑,牧浩洋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机会,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与之决战。
  当然,这些都是牧浩洋的判断,能否实现,还得看日本舰队如何行动。
第四十一章
反击
  联合舰队恢复战斗力之后,日本海军确实在寻找决战机会。
  七月三十一日夜间,完成维修工作后,东乡祖望就率领联合舰队离开锚泊地,从威克岛向西南方向航行。
  因为有可能突然遭遇中国舰队,所以东乡祖望对舰队部署做了重新安排。
  由樱井康茂中将指挥的第一舰队在前方,福原纯生中将指挥的第二舰队则在后面大概五十海里处跟进。按照东乡祖望的判断,如果突然遭遇,中国舰队肯定会集中兵力攻击第一舰队,不会立即发现第二舰队。这样一来,樱井康茂就能全力组织舰队防空,福原纯生则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发起反击。
  此外,如此部署,还有一个目的:避免遭到中国潜艇伏击。
  当时,东乡祖望最担心的不是中国舰队,而是那些在大洋深处游弋的攻击核潜艇。
  在七月十四日之后,中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袭击了两百多艘日本商船,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未经警告的情况下将商船击沉,而且这些潜艇的活动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太平洋。比如在七月二十一日,一艘中国潜艇在阿留申群岛南面伏击了一支由八艘商船组成的船队,第二天又有一艘中国潜艇在中途岛北面大概五百公里处袭击了日本商船,七月二十七日,一艘中国潜艇在吉尔伯特群岛西南伏击了日本商船。
  因为威克岛远离国际航道,所以不在中国潜艇的伏击范围之内。
  问题是,谁也不能保证,联合舰队不会遇到中国潜艇。
  如果在夜间,问题还不是很严重,毕竟联合舰队有强大的反潜力量。如果在白天,因为所有反潜直升机都无法在白天出动,连反潜战舰也无法在白天正常活动,舰队的反潜力量严重降低。
  正是如此,在选择航线的时候,东乡祖望尽可能的避开了国际航道。
  这样一来,联合舰队就不可能直接奔往硫黄岛。即便东乡祖望知道,中国海军的一支舰队、而且很有可能是以两艘“昆仑山”级航母为核心的第一舰队就在硫黄岛附近,他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硫黄岛离美国到东南亚的国际航道非常近,是中国潜艇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而且第一舰队肯定得到了潜艇掩护。
  事实上,东乡祖望的猜测早已得到证实。
  在过去十多天里,日本海军派往硫黄岛附近的四艘潜艇全部石沉大海,没有一艘再次与海军司令部联系。
  按照东乡祖望的判断,硫黄岛附近肯定有大批中国潜艇。
  问题是,不去硫黄岛,联合舰队还能做什么?
  至少在七月三十一日夜间,东乡祖望依然相信,之前伏击了“赤城”号航母战斗群的第二舰队还在西南太平洋上,而且很有可能直接北上,与第一舰队会合,然后寻找联合舰队决战。
  正是如此,联合舰队离开威克岛之后,直接向西南航行。
  按照东乡祖望的判断,如果行动迅速的话,联合舰队很有可能在密克罗尼西亚与第二舰队遭遇。如果第一舰队没有南下接应第二舰队,而是留在了硫黄岛附近,就有机会一举消灭第二舰队。
  只是,这个美好的愿望很快就破灭了。
  八月一日夜间,东乡祖望收到消息,第二舰队里的两艘战舰已经回到广州,而且立即被送入干船坞进行维修。
  几个小时之后,海军司令部发来最新消息,第二舰队回到舟山。
  没等东乡祖望明白是怎么回事,海军司令部又在八月二日清晨与八月三日清晨各发来了最新情报,第二舰队已经离开舟山,在八月二日深夜从冲绳岛南面进入西太平洋,正以三十节以上的速度向东航行。
  此时,联合舰队还在马绍尔群岛西南。
  显然,第二舰队没有直接北上,而是以全速返回舟山,再从舟山出发进入西太平洋与第一舰队会合。
  问题是,第二舰队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个圈子?
  如果只是为了与第一舰队会合,即便有两艘大型战舰受损,也没有理由返回本土,毕竟在第二舰队离开舟山的时候,那两艘战舰没有修复,而且有情报表明,中国海军没有向第二舰队增派巡洋舰。
  也就是说,第二舰队的实力没有得到实质性增长。
  这样一来,返回舟山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显然,第二舰队返回舟山,不是为了补充受损战舰,而是有别的目的。
  东乡祖望首先想到,中国海军即将攻打冲绳群岛。只有攻打冲绳群岛,才有理由让第二舰队返回舟山。那么第二舰队不会前往硫黄岛,而是留在冲绳附近,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支援陆战队登陆。
  从战略上讲,中国海军在攻占了硫黄岛之后,已经建立起了战略屏障。
  也就是说,下一步就是攻打冲绳群岛,为登陆日本本土做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