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6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1021

  黎平寇的答复非常简单:这场战争已经与核问题没有直接关系了。
  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虽然名义上,中日战争由日本核问题引发,但是在日本两次扩大交战规模,特别是在未经警告的情况下袭击中国船只,已经构成了新的战争理由,即日本已经在战争中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这个理由,足以让中国在彻底击败日本之前拒绝停战。
  黎平寇说得也很直接:如果美国处在中国的位置上,比如在针对某个试图秘密制造核武器的国家发动战争时,美国商船的自由航行权受到威胁,美国会不会因为该国在核问题上做出让步而结束战争?
  显然,答案非常简单。
  为了给美国总统面子,黎平寇没有把话说绝,而是提出,只要日本在放弃核武器之后肯接受中国的全面与长期的监督,中国就答应结束军事行动,而所谓的“全面与长期监督”必须获得有力保证。
  对政治家来说,黎平寇的意思非常明确,即战争结束后,中国将向日本派遣军队。
  这个条件,别说日本,连美国都无法接受。
  如果中国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就能控制日本,把日本纳入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共同体。
  对美国来说,与其把日本拱手让给中国,还不如让中国把日本炸成废墟。
  也许,日本最终仍然会被中国占领,但是总能让中国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变成废墟的日本在未来几十年之内,都不可能发挥重大作用,而且中国还得出钱出力,帮助日本渡过战后难关。
  正是如此,美国的第一次调停行动以失败告终。
  似乎为了表明决心,黎平寇在当天签署了一份元首令,让空军把战略轰炸范围扩大到军事工业领域。
  当然,即便不在七月十日签署这道命令,黎平寇也会在几天后做出同样的决定。
  七月十一日,对日战略轰炸升级。
  当天上午,中国空军出动四十架H-20A,对大阪附近的军事工业区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轰炸。
  随后,特遣舰队也加入了轰炸行列。
  按照牧浩洋的任务分派,舰队主要打击日本的造船工业设施,特别是造船厂与具有军事价值的大型港口。
  这一天,最重大的事情与战争无关。
  根据日本当局公布的消息,日本首相在去大阪视察的时候,车队行驶到离大阪约八十公里时遭到轰炸,首相、以及随行的数名官员与十多名安保人员遇害身亡,随后赶往事发地点的救援队伍再次遭到轰炸,导致数十人伤亡。
  牧浩洋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事发后两个小时了。
  “已经确认了,确实是空军干的。”马明涛直接去了司令官住舱。“当时,四架J-22在大阪附近巡逻,预警机发现了车队之后,立即分派了任务,两架J-22率先投弹,随后另外两架轰炸了救援队伍。”
  “投弹之前,知道是日本首先车队吗?”
  马明涛摇了摇头,说道:“只能确定,车队里有日本陆军的装甲车。”
  牧浩洋的眉头跳了几下,有点不大明白的看着马明涛。
  “显然,这不是一起意外事件。”
  “什么意思?”
  “开战之后,日本首相一直在几处战略防御基地活动,平均每两天转移一次,以前都没有军车随行。”
  “也就是说,不能排除有人想让首相完蛋的可能性?”
  马明涛点了点头,说道:“首相有单独的安保人员,而且从安全上讲,完全没有必要安排军车护送。”
  “那么,是谁要让首相完蛋呢?”
  马明涛摇了摇头,说道:“我给老李打了电话,但是他也不大清楚。不过老李说了,谁住进首相府,谁就是罪魁祸首。”
  牧浩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想到了其他问题。
  “当然,这绝对是一个变数。”马明涛掏出香烟,说道,“从各方面讲,日本首相的表现不算差,特别是在战争问题上,一直非常强硬。现在有人让他完蛋,表明他的立场仍然不够坚强。”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另外一方让他死呢?”
  “另外一方?”
  “有主战的,也就有主和的。”
  马明涛一愣,笑着说道:“二十年前有这种可能,现在肯定没有。别的不说,接替者绝对不可能是主和份子。”
  “也就是说,肯定是由主战派上台。”
  “绝对如此,而且是一个更加强硬的,说不定有军方背景的政治家。”
  “谁最有可能?”
  “中岛康次。”
  “谁?”
  “中岛俊夫的儿子,前陆上自卫队上将,现在是日本政界强硬派的领军人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
  “与他老子一样?”
  “差不多吧,而且他继承了中岛俊夫的选区。”
  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看样子,日本不但没有打算向我们投降,还很有可能借此扩大战争规模。”
  “老李也是这么说的。”
  牧浩洋看了马明涛一眼,说道:“你的看法呢?”
  马明涛笑了笑,说道:“只要中岛康次上台,日本肯定会更加积极主动,而我们也将因此获得更加充足的理由。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不是坏事,至少我们不用再畏首畏尾,能够放手作为了。”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没有急着表态。
  虽然牧浩洋也有同样的看法,即只要日本再次扩大战争规模,中国就有更多的理由加强军事打击力度,但是情况肯定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是一次早有预谋的行动,策划者绝对不会让首相之死变得毫无价值。
  如果仅仅为了夺取政权的话,根本没有必要弄死首相。
  那么,幕后的本因是什么呢?
  牧浩洋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黎平寇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而且看得更透彻。
  事发后不久,黎平寇就把李明阳叫到元首府,当面询问了情报头头,并且让李明阳提高警惕。
  随后,黎平寇在元首府召开紧急会议。
  死掉一个首相不算什么,关键是产生的后继影响。
第十五章
轰炸任务
  因为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所以中国还没反应过来,日本就采取了行动。
  事发后四个小时,在百分之八十下议员的支持下,中岛康次出任战时内阁首相,随即向天皇宣誓就职。
  中岛康次坐上首相位置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谴责中国的战争行为。
  此时,黎平寇召开的高层会议还没结束。
  虽然争论很激烈,比如易援朝提出,应该接受美国的调停行动,尽快结束战争,但是所有参会者都相信,日本首相被炸死之后,战局肯定会受到影响。得知中岛康次出任战时首相后,更加没有悬念了。
  傍晚,高层会议结束,黎平寇的提议获得通过。
  只要日本不肯投降,战争就不会结束,在必要的时候将进行初步战争动员,即招募退役军人。
  这个时候,中岛康次签署了第一道战时命令:反击中国。
  承担反击任务的,正是日本空军。
  东京时间六点三十分左右,高木良孝少校接到了由防卫省直接下达的命令,随即赶往航空作战中心。
  五分钟内,另外三名飞行员陆续到达。
  作为守卫东京的F-22J战斗机飞行员,高木良孝少校平均每天升空三次,在三十八次出动中,十七次遭遇中国战斗机,取得了四个战果。他也被击落过一次,所幸的是在本土上空跳伞,当天就再次驾驶战斗机升空。
  接到命令前,高木良孝少校已经完成了当天的第二次巡逻任务。
  作为一线官兵,高木良孝非常清楚战场情况。
  打到这个时候,日本空军已是疲于奔命,不但缺乏有效的指挥体系,连通信联络都成问题。唯一不缺的,恐怕就是高木良孝这样的飞行员了。不是日本空军的飞行员比例更高,而是战斗机的补充速度太慢。
  与大部分国家一样,日本空军飞行员与战斗机的比例在一点四左右,即平均每架战斗机有一点四个飞行机组。如果是单坐战斗机,就是一点四名飞行员,如果是双坐,就是二点八名飞行员。
  这个比例不算低,因为肯定有部分飞行员的素质不过关。
  十多天下来,日本空军损失了八百多架战斗机,伤亡的飞行员却不到四百人,因此飞行员与战斗机的比例已经提高到了一点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