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1021

  这种雷达的主要用途,就是让机群出其不意的发动进攻。
  在舰队防空作战中,被动工作模式基本上没有用处,因为敌人已经找到了舰队,就不会在乎舰队上空的预警机了。此外,被动工作模式下,雷达的探测精度、目标捕获能力等重要性能指标都不够理想,只能引导战斗机进行空战,无法提供更多的支援,比如为战斗机提供火控数据。只有在主动工作模式下,预警机的效能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成为左右空战胜负的关键因素。
  只有在进攻中,被动工作模式才能派上用场。
  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机群以保持无线电静默,悄悄逼近目标。如果执行攻击任务的是隐身战斗机,效果更加力量。即便是非隐身战斗机,也可以采用超低空突防的方式,在预警机的引导下,避开敌人的防空雷达。
  利用ZJ-1的这个能力,杨禹方精心安排了攻击战术。
  J-25到达布莱尔港附近后,如果空中没有敌机,或者敌机没有构成威胁,就不用急着夺取制空权。J-15B机群将在离布莱尔港三百五十公里的地方发射反舰导弹,只需要ZJ-1提前五分钟启动雷达,获取战术信息。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只需要十分钟就能到达,因此联合舰队最多有十五分钟的防空准备时间,而二十架J-25有足够的能力在这十五分钟之内,阻止敌机升空。仅仅依靠战舰上的防空系统、以及布莱尔港的防空部队,肯定无法拦截四十架战斗机发射的一百六十枚重型反舰导弹。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即布莱尔港上空到处都是敌机。
  遇到这种情况,J-25机群将减速,在J-15B机群发射导弹前十五分钟才在ZJ-1的指挥下前去争夺制空权,在J-15B发射了导弹之后,立即撤出战斗,避免在激烈空战中遭受太大损失。
  要知道,如果J-25与J-15B在布莱尔港附近被击落,飞行员就算跳伞逃生,要么成为战俘,要么成为鲨鱼的早点。
  在安排这套战术的时候,杨禹方不得不赌把运气。
  联合舰队里没有舰载预警机,最多只有几架预警直升机,而且很有可能是印度海军的预警直升机,因为日本海军没有装备预警直升机。显然,预警直升机的有限探测能力,根本发现不了J-25。
  最大的威胁,来自印度空军的“费尔康”预警机。
  所幸的是,印度空军只有四架“费尔康”,而且只能部署在本土空军基地。即便这四架预警机全部参战,也无法保证随时让一架在布莱尔港上空巡逻。因为还要为印日联合舰队提供支持,所以印度空军不一定会把“费尔康”派往布莱尔港。按照杨禹方的判断,印度空军的预警机很有可能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跟随“维拉特”号航母战斗群活动,最多在巡逻的时候,往北飞一点,探测区域覆盖到布莱尔港。显然,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费尔康”不可能发现三百公里外的J-25,也不可能发现超低空飞行的J-15B,根本探测不到来袭机群。
  如果杨禹方的判断没有错,那么J-25机群就会采用第一套作战方案。
  没有预警机支持,仅靠地面防空雷达或者是预警直升机,印度与日本出动再多的防空战斗机也没用。
  最好的结果就是,在ZJ-1让雷达以主动模式工作,开始获取战术信息时,联合舰队才发现逼近的危险。如果两艘小型航母正在补充燃油,搭载的F-35B又没有转移到邻近的印度空军基地,J-25就没有必要参战,J-15B机群将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发射导弹,然后转向返航。
  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而现实与理想肯定存在差距。
  在中国舰队出动的攻击机群进入印度洋上空时,今井利村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因为他没有收到中国舰队进入马六甲海峡、或者是巽他海峡的消息,情报本部的侦察卫星也连续三次没有找到中国舰队了。
  虽然不能排除中国舰队减速的可能性,但是今井利村有理由相信,中国舰队只要还在向马六甲海峡或者巽他海峡前进,就不会减速,因为战争已经爆发,中国海军再不积极,就将错过进军印度洋的机会。
  中国舰队肯定在某个地方,说不定正在准备攻击联合舰队。
  问题是,中国舰队到底在哪里?
  今井利村首先想到了被牧浩洋否决的战术,即动用大型加油机,延长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让舰队呆在安全海域。
  只是,情报本部已经证明,中国空军与海军的大型加油机都在机场,没有升空。
  是不是中国军队耍鬼把戏,拿民航客机冒充大型加油机。
  要知道,中国军队的大型加油机就是由国产大型客机改装的,在外形上没有区别,重新涂装后就能欺骗侦察卫星。
  只是,这个推断也被否决了,因为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那些大型加油机都没升空。
  如果中国军队耍鬼把戏,就得让加油机在空中盘旋二十四小时,这显然不可能。
  越是想不通,今井利村越是担忧。这让他想起了东海战争,想起了中国军队创造的那些难以让人相信的奇迹。
第二十八章
力所不及
  面对琢磨不透的战场形势,今井利村只能格外小心谨慎,一切以安全为主。
  联合舰队在二十六日凌晨进入布莱尔港之后,今井利村亲自给港口司令打了电话,要求在四个小时之内完成补给,而不是之前计划的五个小时,更不是六个小时。虽然这只能保证为每艘战舰加注三分之一的燃油,但是能让联合舰队以最快的速度前往维沙卡帕特南,或者与“维拉特”号航母战斗群会合,等待远道而来的支援舰队,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部海域进行海上补给。
  按照这个速度,联合舰队将在五点整起锚,最快能在五点三十分出港。
  对此,今井利村仍然不够放心。
  即便以最高打击强度计算,从战斗机从航母上起飞算起到发射反舰导弹,整个打击行动最多耗时两个小时。算上情报搜集、战术部署等需要在发起攻击前完成的步骤,也就三个小时左右。
  如果中国舰队正确掌握了联合舰队进入布莱尔港的时间,那么在联合舰队离开前,中国海军的战斗机就将到来。
  必须进行防空部署。
  今井利村无法指望印度空军,因为印度空军正在准备迎接F-35C机群,五架大型加油机正在赶来,随行的还有一架预警机与十二架Su-30MKI。因为在安达曼海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所以这些加油机必须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降落,完成护航任务的Su-30MKI也将在群岛上的机场降落,不会返回印度本土。如此一来,无法在群岛上的空军基地部署更多的战斗机。
  在今井利村提出加强防空要求之后,印度空军只出动了十二架Mig-29。
  虽然这批Mig-29都进行了改进,性能有所提升,但是依然落后,别说跟J-25相提并论,比J-15B都差了很大一截。最严重的是,Mig-29的续航力非常有限,在离基地一百五十公里处的最大巡逻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因为印度空军没有安排额外的加油机,所以这些战斗机在凌晨四点前就得返航。再次升空执行巡逻任务,至少也要到六点左右,也就是天亮前。
  在凌晨四点到六点间,存在两个小时的防空空白。
  今井利村非常清楚,这段时间最容易遭到打击,因为中国舰队在收到消息后,要花一些时间进行部署,还要花时间让战斗机做好攻击准备,所以机群将在两点到三点之间升空,在四点之后到达。
  为此,今井利村不得不安排联合舰队的战斗机升空巡逻。
  进入布莱尔港之前,今井利村就让两艘航母各出动八架F-35B,携带对空弹药飞往布莱尔港附近的印度空军基地。
  按照他的安排,印度空军的Mig-29返航之后,这些F-35B升空巡逻。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今井利村肯定后悔派的战斗机太少了。
  虽然联合舰队的两艘小型航母上总共只有三十架F-35B,而且只有二十八架处于随时都能升空的战备状态,另外两架是备用战斗机,但是今井利村只派遣了十六架战斗机,把另外十二架留在航母上。
  二十六日凌晨,联合舰队进入布莱尔港之前,今井利村觉得十六架战斗机已经够了。
  按照他的判断,中国海军的两艘中型航母在一个攻击波次中,最多各出动二十四架战斗机,以一比三的比例计算,只有十二架护航战斗机。因为还会出动预警机,所以为攻击机群护航的战斗机只有八架。虽然J-25的性能很不错,但是与F-35B没有代差。依靠二比一的兵力优势,十六架战斗机就能保住制空权。
  显然,今井利村太低估对手了。
  此外,在让F-35B起飞的时候,联合舰队已经到达布莱尔港外面,两艘航母均按照标准战术给航空兵安排任务,即每艘航母上只有八架F-35B做好了起飞准备,其他的战斗机全在机库里面。如果要出动更多的战斗机,联合舰队就得在布莱尔港外面多呆一阵,从而推迟补给作业。两天前,今井利村就收到消息,中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已经进入印度洋,让舰队在港外停留,风险非常大。
  除了无法立即出动更多的战斗机,印度空军基地也无法支持F-35B作战。
  虽然印度采购了一批由F-35A发展而来的F-35I,但是没有采购F-35B,也就没有支持F-35B作战的后勤保障系统。按照今井利村的安排,F-35B只是临时进驻印度空军基地,完成任务后将直接返回联合舰队。为此,十六架F-35B不但各携带了四枚AIM-120D与两枚AIM-9Y,还装满了燃油。到达印度空军基地后,这些战斗机将处于待命状态,接到命令后就能升空作战。
  做这个安排,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补给时,航母不能进行航空作业。
  也就是说,在凌晨五点之前,两艘“翔鹤”级航母没有出动能力,即便中国战斗机在此期间发动攻击,航母上的战斗机也无法升空。
  十六架F-35B足够了吗?
  如果到来的是八架J-25,也许问题还不大。只要战术安排合理,还能分出一部分战斗机去拦截J-15B机群。
  显然,这点战斗机肯定不够。
  关键不是战斗机数量,而是没有有效的指挥与情报系统提供支持。
  虽然印度空军按照今井利村的要求,出动了一架“费尔康”预警机,但是这架预警机的任务是去迎接F-35C机群,让F-35C机群飞往“维拉特”号航母。意识到危险后,今井利村调整了预警机的作战部署,让“费尔康”留在布莱尔港附近。问题是,“费尔康”无法直接指挥F-35B作战。
  为了照顾作为主力的Su-30MKI,“费尔康”预警机配备的是俄制体系的数据链,暂时还没安装西方的数据链,因此在指挥F-35B机群的时候,得通过地面指挥中心中转,再转发给联合舰队,由联合舰队指挥防空作战。
  经过两次中转,指挥效率可想而知。
  此外,“费尔康”对J-25的最大探测距离不会超过两百公里,而J-25上的被动探测装置能在数百公里外发现“费尔康”。如果得到ZY-1支持,J-25能够轻松避开“费尔康”,甚至偷袭预警机。
  印度空军的预警机靠不住,联合舰队的预警直升机更加靠不住。
  更重要的是,只有在与“维拉特”号航母战斗群会合后,联合舰队的两艘小型航母才能获得印度海军的预警直升机。
  这下,今井利村只有指望布莱尔港的防空系统了。
  显然,在预警机都派不上用场的情况下,地面防空雷达更不可能发挥作用。只要携带射程在一百公里以上的弹药,J-25能在被防空雷达锁定之前发起攻击,而防空系统连进行防御准备的时间都没有。
  没有指挥与情报系统支持,今井利村派出所有F-35B都没用。
  进港口,今井利村在忐忑不安中过了三个小时。
  四点整,印度空军的Mig-29机群从布莱尔港东面一百五十公里的巡逻区域返航。
  五分钟后,第一架F-35B从印度空军基地升空。
  一切顺利的话,F-35B机群在四点二十分到达巡逻区域。这个时候,印度空军的加油机已经到达。
  如此一来,除了“费尔康”预警机之外,今井利村还能获得十二架Su-30MKI。
  只是,这十二架印度空军的远程战斗机只会在布莱尔港上空徘徊半个小时,然后将伴随加油机飞往东南,迎接F-35C机群。
  显然,十二架Su-30MKI的作战任务肯定会发生变化。
  四点二十分,前出的J-25机群离布莱尔港不到一百公里了。
  半个小时前,即三点五十分左右,ZY-1发现了“费尔康”,立即调整了战术安排,没有继续飞往安达曼群岛,而是让四架J-25留下来掩护预警机,十六架前出,其中四架负责攻击“费尔康”。
  这是杨禹方安排的“B计划”。
  在这套作战计划中,如果遭到印度空军的防空战斗机,护航战斗机的主要任务将是夺取制空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