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1021

  因为F-35C要做转场飞行,所以在部署预警机的时候,今井利村决定让预警机与战斗机一同转场。E-3G的最大飞行距离超过九千五百公里,不需要空中加油,全程都能得到战斗机掩护。
  如果在飞行途中遭到中国战斗机拦截,E-3G还能支持F-35C作战。
  方案确定下来后,双方着手安排加油机。
  为了支持六十架F-35C,按照一架K-767携带一百二十吨燃油,为八架F-35C补充燃油为准,至少需要动用八架K-767。这正好是日本空军加油机的总量,再多几架F-35C,就得另做安排了。因为第二次空中加油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东面不远处,离机群的目的地只有两千公里,所以印度空军只需要动用五架大型加油机,而印度空军有六架大型加油机,足以满足需要。
  如此周密的计划,自然需要更加周密的时间安排。
  考虑到印度陆军将在日本舰队到达之后发动进攻,所以今井利村把机群出动的时间安排在舰队离开马六甲海峡、进入安达曼海之后。如此一来,在机群到达的时候,两国舰队已经会合。
  当然,今井利村没有把计划定死,因为还得考虑中国海军的行动。
  也就在今井利村忙着调整作战计划的时候,一条与中国海军有关的消息,让他看到了报仇雪耻的机会。
  中国海军的两艘快速支援舰返回广州。
  随后,情报本部送来消息,这两艘战舰将在广州补充燃油与弹药,最快只能在七月二十五日之后才能出港。
  作为海军将领,今井利村不可能不知道快速战斗支援舰的重要性。
  因为“赤城”号的续航力非常有限,所以日本海军更加依赖快速战斗支援舰,也就更加了解这种支援舰船的价值。
  中国海军要想远征印度洋,绝对离不开快速战斗支援舰。
  因为“长江”级航母的持续作战能力非常有限,航母战斗群里还有大批采用常规动力的护航战舰,所以在远程的时候,中国海军还要为航母战斗群配备快速油船与弹药船。没有这些舰船,中国舰队根本没法远征。
  由此,今井利村做出判断,中国舰队很有可能在七月二十六日出发。
  如果两艘“翔鹤”级在七月二十一日完成改装,随即出港与护航战舰会合,然后以最快速度南下,就能赶在中国舰队之前进入印度洋。拖延几天的话,等到中国海军先行到达,局势就不妙了。
  今井利村没有别的选择,必须马上行动。
第十四章
鬼子出动
  在战术策划上,今井利村很有一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突出,能把别人办不到的事情变成现实。
  必须承认,日本人确实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民族。
  只是,在策划战术的时候,今井利村忽视了一个基本原则,即越是复杂的战术,越容易出现意外情况。
  这是一个普适原则,即越复杂的系统,越容易出问题。
  任何一名参谋军官在当学员的时候,都要明白这个道理,即在制订战术计划时,越简洁越好。
  违背这个原则,只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历史上,日本吃过这方面的亏,今井利村却没有吸取教训。
  最典型的战例,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即中途岛战役。日本联合舰队在这场战役中完败,不是兵力不如对手、也不是装备性能不如对手、更不是官兵素质不如对手。中途岛战役时,日本联合舰队处于鼎盛时期,在各方面都超过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结果却输掉了绝对不应该输的战役。仅从战役策划的角度上看,导致日本联合舰队惨败的主因就是作战计划过于复杂。如果当时日本联合舰队没有采用分步骤的进攻方案,而是把主力舰队编入航母战斗群,让战列舰与巡洋舰去掩护航母,而不是在后面打酱油,遭到惨败的很有可能是美国太平洋舰队。
  这次,今井利村制订的战术计划也过于复杂。
  要想达到战役目的,必须所有行动都按照计划完成,哪怕只有部分拖延,整个战役规划都将成为泡影。
  在变化莫测的战场上,谁能保证所有部队都如期完成作战计划?
  七月十九日上午,牧浩洋回到了榆林港。
  舰队已经完成战备工作,所有舰队官兵都已登舰,十多艘战舰也完成了起航前的所有准备工作。航空兵的动员工作还在进行,按照计划,舰队到达中沙群岛附近后,舰载航空兵才会赶来。
  这是很正常的安排,部署在机场上,航空兵才能进行训练。
  只有在出征时,舰载航空兵才会部署到航母上。
  只是,远征行动已经在当天开始了。
  按照牧浩洋的安排,伴随航母战斗群来到南海的两艘095级攻击核潜艇在当天凌晨转向南下。
  一切顺利的话,这两艘潜艇将在四天之后,也就是七月二十三日进入印度洋。
  它们的任务不是去干掉印度舰队,而是监视印度舰队,为舰队进入印度洋作战提供战术情报。
  因为是秘密行动,所以牧浩洋没有为这两艘潜艇安排掩护兵力。
  只要进入南沙海盆,攻击核潜艇就能摆脱所有追踪者。就算印度与日本的常规潜艇进入了南海,也不可能在茫茫大海上咬住两艘攻击核潜艇。至于跟随核潜艇前往印度洋,更加办不到。
  两天后,马明涛送来了最新情报。
  “翔鹤”号与“瑞鹤”号的改装工作已经完成,在东京时间十点出港,与“赤城”号航母战斗群的护航战舰会合,组成联合舰队。在二部收到消息的时候,舰队已经离开情报人员监视范围,预计正在南下。
  日本海军终于开始行动了。
  只是,牧浩洋没有急着下达出动命令。
  下午四点左右,二部发来新的情报。
  联合舰队中,除了两艘小型航母之外,还有两艘防空巡洋舰、两艘防空驱逐舰与四艘多用途驱逐舰。因为“赤城”号航母战斗群里的“千日丸”号快速战斗支援舰在上午十一点左右离开横须贺,所以这艘战舰也应该编入了联合舰队。此外部署在冲绳那霸的两艘支援型战舰在下午离港,预计也将编入联合舰队。
  这是日本海军出动的所有兵力吗?
  要知道,除了“赤城”号航母战斗群,日本海军还有两支地方舰队,拥有驱逐舰以上的大型战舰二十二艘。
  晚上,牧浩洋的担忧得到了证实。
  部署在长崎的第2护卫群已经出港,预计将跟联合舰队会合。
  虽然只是十艘驱逐舰,但是绝对不能小觑。
  得到这十艘驱逐舰,联合舰队的防空、反潜与制海作战能力将大幅度提高,甚至能对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构成威胁。
  日本海军不惜血本,战争意图极为明显。
  怎么打,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日本海军出动了二十艘战舰,其中两艘是小型航母,加上印度海军三支航母战斗群总共二十二艘战舰,印日联合舰队总共拥有四十二艘战舰,其中五艘是航母,而中国海军只能动用两支航母战斗群,战舰总量仅为二十四艘。不管是航母数量、还是战舰总量,都只有敌人的一半。
  当然,这不能证明兵力差距。
  在以航母为核心的海战中,舰载航空兵的规模更加重要。
  只是,双方在这方面的差距也非常明显。
  “长江”号与“黄河”号按照最大作战标准,总共只能搭载一百二十架战斗机,其中负责制空的J-25四十架,负责打击的J-15B八十架。印日联合舰队,总共拥有五个舰载航空兵联队,至少拥有各类战斗机一百五十架。
  几个小时后,牧浩洋的担心得到证实。
  日本海军航空兵正在进行集结,已经有三十架F-35B离开海军航空站,“赤城”号的六十架F-35C全部到达嘉手纳空军基地,此外日本空军出动了八架K-767与四架E-3G,预计将远征印度洋。
  牧浩洋之前的判断没有错,日本海军将用“赤城”号的舰载航空兵联队充实印度的“维拉特”号航母战斗群。
  如此一来,印日联合舰队中,至少有六十架F-35C、三十架F-35B、四十架Mig-29M与二十架LCA战斗机。按照牧浩洋的判断,Mig-29M与部分F-35C以制空为主,其他的战斗机则用来执行攻击任务。
  从航空兵规模上讲,印日联合舰队的优势依然明显。
  只是,质量上,肯定是中国海军占优。
  论制空作战能力,J-25比F-35C略好。如果日本海军的F-35C没有做制空优化,则比不上J-25。至于Mig-29M,虽然俄罗斯一直宣称是4++代战斗机,空战性能足以跟F-35匹敌,但是实际性能非常糟糕,而且最大作战半径只有八百公里,实际应用在,在离航母四百五十公里处的空战余油只有五分钟。在印日联合舰队搭载的战斗机中,没有一种能跟J-25媲美。
  打击能力方面,J-15B是重型战斗机,而印日的都是轻型与中型战斗机。
  拿被印度寄予厚望的LCA轻型战斗机来说,在只携带两枚反舰导弹的情况下,作战半径仅有七百公里。如果在机身中心挂架上携带一枚反舰导弹,用机翼内侧重挂点携带两具大型副油箱,作战半径也只有八百五十公里。这个距离,根本不足以让印度航母在安全海域发起攻击。
  更重要的是,中国航母上有固定翼预警机,而印度与日本的航母都没有。
  只要合理应用战术,就能依靠技术优势抵消兵力差距。
  真正需要考虑的,正是日本海军派遣的大批护航战舰,为航母战斗群提供的超强的防空能力。
  这属于作战时的战术问题,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作战行动。
  七月二十二日上午,牧浩洋登上了“黄河”号航母。
  虽然杨禹方与章玉廷建议让“长江”号担当旗舰,但是牧浩洋选择了“黄河”号。
  一是“黄河”号隶属于南海舰队,而此次远征的主要战舰都来自南海舰队,后勤保障与后方协调也由南海舰队承担。二是牧浩洋不大了解扈存新,与晏鹰搏的关系更好一些,在航空作战方面更便于协调。
  下午,“黄河”号领队驶出了榆林港。
  按照计划,舰队将在海南岛东部海域徘徊两天,等到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通过台湾海峡之后,再转向南下。
  最重要的,还是等待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归队。
  如果舰队先行南下,牧浩洋就得留下几艘护卫舰为快速战斗支援舰护航,而航母战斗群里的护航战舰并不充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