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1021

  庞跃龙勉强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嫂子是哪里人?”
  “护士。”庞跃龙有点答非所问。
  “哪里的护士?”
  “第三军医大的,在朝鲜认识,后来见过几次面,觉得谈得来,就走到了一起。前年怀上后,就扯了证。”
  “先上车,后补票?不错嘛,你终于转变了。”
  “为了这事,我还差点挨处分。”
  “没这么严重吧。”
  “老丈人是军医大的副校长。”
  牧浩洋一愣,说道:“副校长,最多大校,不比你高。”
  “不是这么回事,她家里人并不赞成。”
  “过日子是你们两口子的事,跟她家人有什么关系?”
  “话是这么说,可是结婚后,毕竟是一家人,总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吧。”庞跃龙叹了口气,说道,“还好,曹大队与吴司令很看得起我,结婚后就把给我安排调职,几次晋升都是他们跑的关系。”
  “为什么不来找我?”
  “找你有用?”庞跃龙看了牧浩洋一眼,说道,“当时你还在学校里面,而且跟我一样没有背景,总不能找你抱头痛哭吧。”
  牧浩洋叹了口气,没多说什么。
  “还好,曹大队与吴司令对我们不薄,吴司令还经常提到你,说要是你不走的话,早就是少将了。”
  “这可不好说。”牧浩洋勉强笑了笑,转口说道,“你来大连干嘛?”
  “专门来找你。”
  “找我?”
  “一是还钱。”庞跃龙拿出一张存折单,“这是还给你的,加上了这几年的利息,密码是你军号的后六位。”
  牧浩洋一愣,这才想起曾经借了一笔钱给庞跃龙,只不过那笔钱不是他的。
  “其次,是想请你帮个忙。”
  “帮什么忙?”牧浩洋收起了存折单。要是能见到李小明,他得把这笔钱还了。
  “你在总参负责海军装备建设吧?”
  “差不多,不过不是主要负责人,我只负责审核。”
  “能不能考虑一下陆战队?”
  牧浩洋没有立即表态,毕竟这不是个人的事情。
  “老吴现在是陆战队司令,曹大队接了班。年初的时候,老吴就提交了一份建造两栖战舰的报告,却被海军司令部压了下来。”
  “老吴让你来的?”
  庞跃龙笑了笑,说道:“怎么说,我两兄弟好说话一些。”
  “这事我可以帮你考虑,但是不会做出任何保证。”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你也知道,我只负责审核,到底批不批,得看腾耀辉与黄峙博,最后还得交给国防部。建造什么战舰我做不了主,不然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你。”
  “行,你考虑一下。”
  牧浩洋点了点头,他也只能做出这样的承诺。
  “有时间,还是回去看看。翻年后,我把同年的兄弟都叫来,开个联谊会。长期不往来的话,关系都生疏了。”
  牧浩洋笑了笑,觉得庞跃龙变了很多。
  没什么好奇怪的,人随时都在变化,牧浩洋也变了很多。
  第二天一早,庞跃龙就离开了大连。
  到补习班报到后,牧浩洋在大连呆了两天,上了六节补习课,主要就是学习海军的基本战术。
  九月一日晚上,他回到了北京。
  第二天一早,牧浩洋草拟了一份与建造两栖战舰有关的文件。他没去找腾耀辉,而是直接找到了黄峙博。
  “东西写得不错,战术应用分析很到位,也很及时。”
  牧浩洋愣了一下,觉得这件事有眉目了。
  “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黄峙博合上文件,朝牧浩洋看了过去。
  “什么消息?”
  “没有获得消息,给我这份文件干嘛?”黄峙博敲了敲放在桌上的文件,顺手拿起了香烟。
  “这……”
  “别说你是心血来潮,觉得两栖战舰很有用。”
  “黄总,不怕你笑话,我在大连遇到了庞跃龙。”
  “两栖突击部队的搭档?”
  “他现在是特种部队教官,吴建军让他来找我的。”
  “这个吴建军,给我打电话没有用,就在你身上想办法了?”黄峙博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时机把握得很好。”
  “什么时机?”
  “元首已经回来了,而且带回来了一份厚礼。”
  牧浩洋皱起眉头,等着黄峙博说下去。
  “巴基斯坦总统已经在原则上答应,从二零二四年开始,把瓜达尔港交给我们管理,而我们则需要承担起相应的建设工作,在二零三零年之前,把瓜达尔港建设成巴基斯坦、乃至南亚最大的军港。”
  “这也算厚礼?”
  “当然,能花小钱办大事,肯定是厚礼。”
  “建造军港的费用不少吧?”
  “保守估计需要投入一百二十亿,算上通货膨胀的话,肯定会超过两百亿,不过比起这座军港的价值,这点投入不算什么。”黄峙博敲了敲桌子,说道,“以瓜达尔港为中心,我们可以控制大半个阿拉伯海。如果我们在瓜达尔港部署一支舰队,印度得把海军规模扩大一倍以上。作为战略航线上最重要的支撑点,加上我们与巴基斯坦的地面交通,瓜达尔港将成为海军在印度洋上的主要军事基地。”
  “与陆战队有什么关系?”
  “有了港口,自然得保护港口,元首的意思是派陆战队过去。派陆军过去的话,太招摇过市了。”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此外,瓜达尔港只是战略支撑点,要想建立起完整的战略链条,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支撑点,比如斯里兰卡的某座港口。再往东,还要在安达曼海获得立足之地。如果能够在马六甲海峡站稳脚跟,向西的战略航线就能得到严密保护。当然,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只能一步一步的走。”
  “黄总,你的意思是,即便印度不挑衅,我们也会主动出击?”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我可没有这么说,有需要的时候,自然有人惹麻烦,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
  “以及做好充分准备。”
  “你看得很透彻,就应该知道两栖舰队的价值。”
  “只是这样的话,就得砍掉更多的海军项目。”
  “某些项目,必须暂缓。元首亲自下了指示,在我们不得不进军印度洋的时候,必须有一支两栖舰队。”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得有一个充足的理由。”
  “理由早就存在,台海问题。”
  “这……”
  “这份文件写得不错,但是缺乏主旨,拿回去修改。”黄峙博把文件抛给了牧浩洋,说道,“必须明确打造两栖舰队的根本目的,拿来给我看了之后,还要交给国防部,编入年底发布的国防白皮书。”
  “没问题,我重新写。”
  “记住了,明确要点,我们发展两栖力量,不是针对印度,而是为了解决台海问题。”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该怎么做。
  过了黄峙博这一关,不等于万事大吉。
  建造一支两栖舰队,需要巨大的投入,也就不得不砍掉更多的海军项目。在经过反复权衡之后,牧浩洋决定暂缓J-15的改进项目。
  这下,不但得罪了腾耀辉,还惹毛了杨禹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