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1021

  东海冲突爆发前,“黄帝”号刚刚完成整装训练。
  虽然腾耀辉提出过让“黄帝”号参战,但是被黄峙博拒绝了。一是东海战场狭小,没有给航母的活动空间。从长江口到九州岛南端,东海的最大宽度还不到一千二百公里,在岸基战斗机的作战范围之内,航母即便在长江口活动,也容易遭到打击。二是舰载航空兵的主力战斗机是由J-11发展而来的J-15,而且没有像J-11C那样更换电子设备与发动机,战斗力远远比不上J-11C,四十多架的机群规模也很难满足大规模空中作战。三是“黄帝”号在编制上隶属于中央,由总参谋部代为指挥,并不属于任何舰队,而且从未与东海舰队进行过协同作战训练。
  随后的高强度战斗证明了黄峙博的判断。
  相对而言,在广阔的南海,“黄帝”号更有意义,因此在七月初,黄峙博已经向傅秀波提出,把“黄帝”号派往南海舰队,并且充当舰队旗舰。只是傅秀波还没批准,主要是“黄帝”号的战斗力非常有限。
  原因无二,“黄帝”号在恶劣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非常差。
  在六月底的演习中,即在模拟演习阶段,牧浩洋指挥的“蓝军”成功偷袭了“黄帝”号航母战斗群。
  导致“黄帝”号电磁对抗能力差的原因只有一个:大型航母的特殊结构。
  因为采用开放式机库,又有众多垂直通道,所以“黄帝”号很难像其他航母那样,进行全面改造,安装完备的电磁对抗系统。
  可惜的是,短期内,中国造不出能够替代“黄帝”号的大型航母。
  即便能够造出来,“黄帝”号在全面改装后的服役时间也不到十年,远没有达到改造时订下的三十年的最低标准。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也应该对“黄帝”号进行第二次现代化改造,延长服役期。
  问题是,大规模改造的花费非常高,耗时也不会太短。
  如果需要进行船台作业,还会占用建造大型航母的平台。
  八月一日,黄峙博批准了由腾耀辉提交的报告,决定对“黄帝”号进行第二次现代化改造,只是明确要求海军拿出完整的改造方案,并且由总参谋部安排相关人员,海军只负责提出改造要求。
  一周后,腾耀辉提交了完整的改造方案。
  黄峙博也兑现了诺言,安排牧浩洋前往大连造船厂,与厂方就改造的具体工作进行全面协商。
  让牧浩洋没有想到的是,黄峙博亲自送他去机场。
第八章
扩军浪潮
  黄峙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送牧浩洋去机场,肯定不是为了在路上随便聊几句。
  军事变革已经到来,是个不争的事实。
  在中国军队忙着整顿军备,为二十年内的装备发展进行全面规划时,其他强国也推出了类似的军备计划。
  做为全球头号大国,早在七月初,美国对二零一六年初通过的《国防力量远景规划》做了修改与补充,加快了某些军备项目的发展速度,整合了某些军备项目,也推出了一些新的军备项目。
  为了保持全球第一的军事力量,美国的举措非常有力。
  按照新的远景规划,从二零二二年开始,美国将对现有的装备进行更换,在二零三七年之前更换所有武器装备,包括在二零一五年才正式服役的F-35系列战斗机,几乎同期服役的“福特”级航母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以及第一批次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与全部“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还在设计的几种装备,比如CG-X巡洋舰、SSN-X攻击核潜艇与SSBN-X战略核潜艇,以及F-X战斗机、B-X轰炸机与E-X综合电子战平台,都将重新设定性能指标。
  如此大的动作,只有一个目的:适应未来战争。
  第二次朝鲜战争与东海战争已经表现出一些未来战争的特点,比如高强度的兵力应用与恶劣的电磁环境。美韩联军在朝鲜半岛遭到的惨败、以及日本在东海的惨败都证明了同样的问题,即不能适应全新战争方式的军队,将难以在未来战场上立足,更难以在未来战争中取胜。
  军事变革势在必行,而且谁占据了先机,谁就能在未来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其他国家进行的军事改革,无不如此。
  拿俄罗斯来说,东海战争结束后,再次当选总统的普金亲自过问了T-50战斗机等军备项目的进展情况,在远东军区视察的时候,要求俄军随时为战争做好准备,宣称俄罗斯将在二零二五年之前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军事大国。随后,普金还前往北方造船厂,询问了新式航母的建造情况。
  不可否认,普金很卖力。
  同样不可否认,俄罗斯的国力非常有限。
  比如早在二零一一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现任联邦总理的梅德维杰夫就宣称,俄罗斯将在二零二五年之前建造六艘大型航母,为北方舰队与太平洋舰队各配三艘,打造全球第二的海军舰队。可惜的是,直到二零一八年,第一艘航母才动工,预计二零二七年下水、二零三零年服役。至于剩下的五艘,如果不能在二零二四年之前开工建造,恐怕到二零三五年都无法服役。以俄罗斯的国力,在二零二五年建造六艘航母、以及配套的大型水面战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与俄罗斯一样,欧洲强国也在七月份推出了新的军备计划。
  不同的是,欧洲强国更加重视的不是装备,而是整合已有的军事力量,首先就从法国与德国开始。
  法国与德国首先签署,随后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与捷克等七国参与的“欧洲防务联合体”制订的军备整合计划,在二零二五年之前,将实现国防指挥系统全面整合。
  较为引人瞩目的是,在这份计划中,对各国的军备计划做了明确规定。
  比如,法国将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核大国的身份,为所有参与防务联合体的国家提供核保护伞,承诺其他国家享有与法国本土同等的战略安全级别,如果其他国家遭到战略打击,法国将进行反击。
  常规军力方面,也做了类似的安排。
  比如由法国、德国、意大利与荷兰牵头,组建“欧洲舰队”,法国将再建造两艘中型航母,其他三国则提供配套战舰。
  只是,欧洲的军备计划存在一个致命缺陷:没有统一的国防部。
  可以说,“欧洲防务联合体”仍然是国家间合作,由各成员国协调行动,而不是由一个国防部统一部署。
  政令多出,结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冷战时期,面对强大的苏联红军,还有美国统一指挥,欧洲都没能实现防务联合,更别说在没有直接威胁的时代了。
  也许欧洲军团将得到扩充,但是在实现政治统一之前,欧洲很难实现军事统一。
  对欧洲来说,加入由美国与中国牵头的军备竞赛,只是不落后于时代,并且通过军事上的联合加快政治一体化进程。
  在整顿与扩充军备的行动中,日本的表现最为抢眼。
  因为到二零一九年十二月,日本国会众议院才通过了由喜田多一郎提交的法案,自卫队正式更名为国防军,喜田多一郎在二零二零年一月初宣布解散国会,提前举行大选,所以直到二零二零年,日本的防卫扩充计划才浮出水面。
  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扩军行动不仅规模大,范围也非常广泛。
  硬件方面,日本将在二零二五年之前打造四支各拥有十二艘大型战舰的护卫群,在二零三零年之前获得第一艘自建的大型航母。在没有公布的秘密军备计划中,日本还准备在二零三五年之前完成第一艘攻击核潜艇的建造工作。陆军方面,兵力规模将扩充到五十万,主战装备相应增加。空军方面,二零三零年之前,作战飞机将增加到一千八百架,其中包括一百架轰炸机。此外,日本还将组建一支兵力规模不低于三万、司令部设在冲绳那霸的海军陆战队。
  毋庸置疑,日本的军事野心非常大。
  如果按照计划完成扩军行动,装备主要在国内建造与制造,日本将花费五万亿美元,相当于在二零二零年到二零二九年的十年间,年均投入五千亿美元,扣除通货膨胀等因素,大约是二零一零年国防开支的八倍。
  软件方面,日本在二零二零年正式出台了《兵役法》。
  按照这部法律,所有年满十八岁的男性公民、无特殊情况,均要服役两年到五年,逃避兵役将遭到严惩。
  以日本的人口规模,足以支持百万军力。
  为了支撑如此规模的军事力量,日本还出台了相应的经济整顿规划,在二零二零年到二零三零年间对金融、工业、商业、农业等国民经济命脉进行调整,增强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控制力。
  如果说其他国家的军备计划只是在增强军事力量,那么日本的军备计划就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只是,在二零二零之前,没人知道日本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
  没人知道,不等于没有人意识到。
  东海惨败,日本扩军是必然的事,而且扩军就是为战争做准备。
  “你觉得,和平能维持多久?”
  “和平?”牧浩洋有点不大明白的看了黄峙博一眼。
  “我们与日本的和平。”
  “这……”牧浩洋稍微思考了一下,说道,“十年,也许二十年吧。”
  “最多二十年,也许没有那么久。”黄峙博长出口气,说道,“有句俗话说得好,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我们打痛了日本,却没有打死日本。受惨败刺激,日本会不顾一切的增强军事力量。要不了多久,日本就会废除和平宪法,成立正规军,为扩军扫清障碍。”
  “即便没有东海冲突,日本也会走上这条道路。”
  “不过不是现在,而是今后的某一天。”黄峙博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我们再次与日本爆发战争,而且由你来指挥,你会怎么打?”
  “黄总……”
  “二十年后,我肯定退役了。你们现在年轻,不等于二十年后还年轻。”黄峙博看了牧浩洋一眼,说道,“我送你去机场,就是想跟你聊一聊,听听你的想法。要知道,二十年后指挥我军作战的,肯定是你们这一代人。”
  “那得看当时的情况。”牧浩洋没再推委。“主要是综合国力与军事力量,有多大的力量办多大的事。”
  “你觉得,中间会有变数?”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以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我们与日本的差距只会拉大、不会缩小,别说再过二十年,即便再过五十年,日本也不是我们的对手。此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即美国肯不肯完全松绑。没有战略威胁能力,日本的军事实力再强大,也与我们差了一个数量级。”
  “你的意思是,美国会给日本松绑?”
  “没有意外,美国绝对不会给日本松绑,因为这意味着,日本完全失去控制,美国也会受到威胁。”
  黄峙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等着牧浩洋说下去。
  “问题是,不管谁住进首相府,都明白这个道理。日本要想战胜我们,首先就得在战略力量上做文章。只有获得了与我们同等的战略威胁能力,至少是能够让我们投鼠忌器的战略打击能力,日本才有资格挑战我们。”
  “然后呢?”
  “然后?”牧浩洋愣了一下,说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日本当局肯定会想方设法打破美国设下的禁咒。”
  “怎么打破?”
  “让日本变得举足轻重,没有日本,美国不但会丢掉西太平洋的霸权,还将失去世界霸主的宝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