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1021

  “是吗?”这次,轮到陆雯装傻了。
  “不可否认,我提出的发展方式具有很大的进攻性,或者说是侵略性,因为每一项军事科研成果都需要经历战火考验,只有在战争中得到应用,才能证明我们的军事科研方向是否正确。”
  “然后呢?”
  “毫无疑问,这会对国家的整体战略产生影响,让我们在对外政策上更有进攻性。”
  陆雯笑了笑,让牧浩洋说下去。
  “问题是,我们还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吗?”
  “什么第二条路?”
  “这两次战争之后,美国对我们的战略封锁将更加严密,肯定会增强针对我们的战略包围圈。即便不考虑其他战略方向,在与日本签署停战协议的时候,就为下一场大规模战争埋下了祸根。”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通过和平手段获得了全球霸主的地位。西班牙不例外、英国不例外、美国不例外,我们也无法例外。我们要么迎接挑战,要么心甘情愿的退居二线。如果我们只是一个仅有几百万人、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第二种选择并不差,至少能够确保我们的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我们是一个用有十几亿人、国土面积全球第三的大国,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美国的盟友,更不可能在此情况下让所有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以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们会重复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也许,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可是结果只会更加糟糕,我们肯定会在美国制订的游戏规则下输得一干二净。”
  “上校,你考虑得非常长远。”
  “我觉得,每一个热爱着这个国家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陆雯笑了笑,又恢复了沉默。
  “不管怎么样,我们只有奋起抗争,才能获得理应获得的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民族不再堕入轮回的深渊。”
  “这么说,你很有信心?”
  “信心?”
  “黄总与元首采纳你的提议。”
  牧浩洋愣了一下,说道:“陆工,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事实上,我也考虑过,只是不愿意承认。”陆雯叹了口气,说道,“我一直认为,如果能够通过和平获得应有的利益,战争就没有必要。”
  “我也这么认为。”
  “可惜的是,决定战争与和平的,似乎不是我们。”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目前如此,并不表示将来也如此。等我们足够强大了,自然能够用我们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只是在此之前,我们必须面对挑战,也就必须做一些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你打算怎么跟元首说?”
  牧浩洋一愣,说道:“关元首什么事?”
  “要是你们提交的报告得到黄总认同,他肯定会让你们出面,向元首说明军方的科研发展规划。”
  “这……”
  “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陆雯的判断没错,一周之后,黄峙博拿到了由戚凯威提交的报告之后,就叫上牧浩洋等人去了元首府。
  此时,中日谈判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在几个原则性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谈完细节问题之后,就将在夏威夷签署停战协议。
  停战已成定局,可是未来却说不准。
  到了元首府,牧浩洋等人没有立即见到傅秀波,而是跟秘书去了茶厅。
  元首书房内,傅秀波正在与赶回来的文廷贵,以及易援朝、黎平寇、黄瀚林、陆风烈与黄峙博商讨停战的事情。
  “基本上,日本做了全面让步,承认我们拥有钓鱼岛的主权与行政管辖权,也答应在争议海域的专属经济权等问题上进入深入谈判,只是得在签署停战协议之后,以双边谈判的方式进行。”
  “军事限制呢?”
  这是傅秀波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未来的主要问题。
  “进展不大,喜田多一郎没有做出任何承诺。”文廷贵叹了口气,说道,“我跟帕克斯谈论过这件事,希望美国能够为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遭到拒绝,帕克斯称美国没有理由干预日本内政。”
  “现在就没有理由了?”黎平寇笑了起来。
  “这只是说辞,美国根本不会限制日本的军事力量。”
  “看来,李国强提供的情报没有错。”
  文廷贵愣了一下,朝傅秀波看了过去。
  “你回来之前,李国强送来消息,说美国为了弥补日本在停战谈判中做出的让步,已经做出承诺,将在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外,不再限制日本的军事力量。不出所料的话,几个月之内,自卫队就将改组成国防军,喜田多一郎也将在完成这个历史性使命之后辞职,下任首相将重点整合军工企业。”
  “这么说来,日本将全力扩充军备?”
  傅秀波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只知道,之前代替喜田多一郎出访华盛顿的中岛俊夫将复出,出任海上自卫队司令,兼任防卫大臣。成立国防军之后,中岛俊夫肯定会提出一套完整的军事建设规划。”
  “规模有多大?”
  “二部还没获得确切情报,但是肯定不会小到哪里去。”
  “这么说来,我们签署的只是一份为期十年的停战条约。”
  “也许是二十年。”傅秀波笑了笑,说道,“日本是否对我们构成了威胁,关键得看能否打造出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海军的建设周期极为漫长,即便日本有基础,没有二十年也无法打造出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
  “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得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即便没有日本,我们也得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傅秀波笑了笑,说道,“要想打赢下一场战争,我们得进行全方位的准备,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还有经济、外交等领域,而当前最为迫切的,就是在科技上取得重大突破。只有科学技术上去了,我们才能为军队提供更加先进的武器准备。也只有科学技术上去了,我们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关键动力。”
  文廷贵没有多说什么,反正在他去夏威夷的时候,由黎平寇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
  没有特殊原因的话,傅秀波不会改变这个安排。
  “当然,我们所处的环境有所不同,外来威胁远大于内在需求,所以我们首先得考虑科技在军事领域的用途。”傅秀波笑了笑,又说道,“不可否认,即便如此,我们在科技上的投入也能推动经济建设。别的不说,现在在生产与生活中常见的各类高技术产品,没有一种不在来自军事领域。微型芯片、互联网、基因工程技术、核能等等,最初都是以军事需求为主的科研项目。”
  傅秀波说到这的时候,其他人都朝黄峙博看了过去。
  “既然大家都在这里,我们不妨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见到时机成熟,傅秀波朝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黄将军,你的人都来了吧?”
  “就在外面。”
  “请他们进来吧。”
  黄峙博没多罗嗦,亲自出去把牧浩洋等人叫了进来。
  见到这么多领导人在场,牧浩洋等人都有点惊讶。只是没人表现出来,毕竟大家都有心理准备。
  虽然主要观点是牧浩洋提出来的,但是在做报告的时候,戚凯威成了主角。
  没什么好奇怪的,戚凯威的地位本来就比牧浩洋高得多,让陆军少将去说,也更有说服力。
  随后,母祁铁、牧浩洋与章玉廷分别介绍了与各自军兵种有关的科研问题。
  最后由陆雯出面,对四个军兵种的科研工作做了总结。
  因为向最高领导人汇报,而傅秀波他们又没几个真正懂得科研,所以在介绍时,没有提到太多的技术问题,而是强调了科研项目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军事建设的帮助,以及科研的难度。
  做完介绍,牧浩洋他们就被秘书请了出去。
  他们只负责介绍情况,决策是领导人的事情。
  当然,只要高层领导做出决策,接下来的工作还得由他们负责。
  与陆雯预料的一样,在科研、特别是基础科研与应用科研领域,傅秀波等人产生了严重分歧。原因与陆雯说的一样,如果把科研重点放在军事领域,而且高度重视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就得对国家基本战略进行调整,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处理外部事务,从而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表现得更有进攻性。
  这绝对不是科研的问题,而关系到国家的总体战略。
第六章
定论
  讨论进行了几个小时,除了陆风烈与黄峙博,其他人都发表了意见。
  最高领导人中,仍然旗帜鲜明的分成了三派。以傅秀波为主的支持军方的意见,即重点发展军事科研项目,然后用这些项目的红利来支持其他科研项目,特别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科研工作。以易援朝为主的则明显反对把重点放在军事科研项目上,更加强调面向经济的科研项目的重要性。以文廷贵为主的保持中立,不过着重强调了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应该得到更高的重视。
  “我赞同老文的观点,基础科学至关重要,没有扎实的功底,我们在应用科学领域做出的努力不会有决定性的回报。”傅秀波非常清楚,文廷贵偏向于军方,只是为了维护领导集体的团结,没有明确表态,而是借基础科学让傅秀波获得反击的理由。“但是俗话说,有多大的力量办多大的事。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需要非常大的投入、也需要足够的资金,更需要来自政府的支持。除了少数公益基金之外,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把成百上千亿的利润用来搞基础研究。因为关系到各行各业、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所以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应该由政府牵头、政府资助。可惜的是,以现在的科技发展模式,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持大范围的基础科研工作。即便改变科技发展模式,政府资源主要用于基础科学研究,也需要数十年才能追上美国。显然,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美国也不会给我们这么多时间。在我们取得成果之前,就会被美国绞杀。”
  文廷贵叹了口气,易援朝没有急着发表意见。
  “显而易见,新一轮军事革命即将到来,而且很有可能打破现有的战略平衡。”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各位都知道,我们投巨资建立了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取得的科研成果已经预示了新的科技革命即将到来。在未来二十到三十年之内,科技革命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毫无疑问,只要国家还存在、只要民族还存在,任何科研成果都会首先应用到军事领域。我们能够等到基础科研取得突破之后,再加强军备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五年之内,我们被迫卷入两场战争。在未来五年、十年之内,谁能保证我们不会再次被美国推入新的战争?”
  这下,易援朝更加无言以对。
  二部提供的情报已经证明,东海冲突并没让美国收手,除了武装日本,以及帮助签署了同盟条约的菲律宾加强武装,美国正在积极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等国展开军事合作。
  只要时机成熟,美国随时可以利用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矛盾,制造一场战争。
  “如果我们不能避免卷入下一场战争,就得尽快做好战争准备,就得让科研工作为军事服务。”傅秀波长出口气,说道,“这不是战略选择上的问题,而是必然的发展之路。除非美国肯向我们妥协,承认我们的崛起不可避免,心甘情愿的与我们分享利益,不然就没有第二种办法来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不可否认,和平发展什么我们追求的目标,可是和平与否不由我们决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