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1021

  在转投东海舰队之前,“兰州”号以安装舰队旗舰所需设备为名,返回江南造船厂,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全面改进。装上去的,不仅仅有舰队指挥设备,还有中国海军第一套电磁对抗系统。
  事实上,正是为了安装电磁对抗系统,改进工作才持续了半年之久。
  因为052C型驱逐舰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过作为舰队旗舰,所以仅仅安装指挥设备,两个月就足够了。
  此后三年,每次回港维护,“兰州”号都会得到特殊照顾,换上最新的电磁对抗设备。
  若论在恶劣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兰州”号绝对是中国海军中的佼佼者,即便放眼全球也能名列前茅。
  在三月份的演习中,“兰州”号就顶住了最猛烈的电磁打击。
  当然,东海舰队中,接受过类似改装的不止是“兰州”号。在二零一九年初,几乎所有大型战舰都做了改进。只是受排水量限制,其他战舰的改进并不彻底,而“兰州”号得益于高达七千吨的标准排水量,以及较为充裕的改装空间,其电磁对抗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驱逐舰与护卫舰。
  可以说,电磁战的迫切需要,已经对水面战舰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拿中国海军来说,早在二零一四年除,052D型防空驱逐舰的设计工作就已完成,但是随后爆发的第二次朝鲜战争,让中国海军认识到,现有的大型战舰受初始设计限制,再多的改进也不如新设计的战舰,而要想让战舰获得完备的电磁对抗能力,就得提供足够大的内部空间。
  结果就是,052D的设计方案在二零一四年底被推翻重来,连已经铺设完毕的一号舰龙骨也被拆掉。
  因为全新设计一种新式战舰需要好几年,而中国海军有大量服役超过二十五年的驱逐舰需要替换,所以在二零一五年底,海军通过了052D的改进设计方案,通过放大的方式为安装完整的电磁对抗系统提供基础条件。
  根据美国防务杂志的猜测,重新设计的052D型驱逐舰的标准排水量超过九千吨,满载排水量接近一万一千吨,超过了“伯克”级、“爱宕”级等几种大型驱逐舰,仅次于“朱姆沃尔特”级。与增大的排水量相比,052D的实际防空能力并没比052C增强多少,而且并不具备较为完善的全面战斗力,比如仅搭载一架反潜直升机,配备的反舰导弹为八枚,区域防空导弹为四十八枚,远低于同级别驱逐舰。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052D增加的排水量全部用在了电磁对抗系统上。
  果真如此的话,052D绝对超过了同样改进过的“朱姆沃尔特”级,建成后肯定是世界上电磁对抗能力最强大的战舰。
  原因很简单,重新设计后的“朱姆沃尔特”级仅有大约一千吨的排水量用在了电磁对抗系统上,而052D高达二千吨。因为中国在电磁对抗技术领域并不比美国差,所以增加的系统重量足以决定对抗能力。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兰州”号对面,日本海上自卫队没有任何一艘战舰具备完善的电磁对抗手段,即便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后服役的四艘多用途驱逐舰。
  中国海军敢于在这个时候挑战日本海上自卫队,与超群的电磁战能力不无关系。
  在全面电磁战的环境下,战舰的电磁对抗能力足以决定海战的胜负!
第三十六章
舰队司令
  因为在夜间到达,所以牧浩洋没有看清“兰州”号现在的模样。
  直升机降落在飞行甲板上,从舷侧通道前往指挥中心途中,牧浩洋注意到,机库顶部与舰桥顶部两侧各有一套比较怪异的装备。从外观上看,像是炮管被裹住的速射炮。但是按照牧浩洋的了解,“兰州”号最初在舰桥前方安装一门速射炮、机库顶部是一套近程反导拦截系统,改进时把近程反导拦截系统换成了速射炮,仍然安装在机库顶部,两侧的位置没有安放速射炮的空间。在舰桥顶部安装速射炮更加不现实,因为这会与附近的雷达、以及主桅杆上的电子设备冲突。
  不是速射炮,又是什么?
  牧浩洋还没想清楚,见到了前来接他的杨禹方。
  这下,不用想了。
  “那是新式光电通信设备。”杨禹方把牧浩洋让进舷侧通道,顺手拉上了舱门,“去年才搞出来,本来在做验收测试,三月份的撞船事件后,海军提前接受了一批,首先装到东海舰队的主力战舰上。”
  “有什么用吗?”
  “光电通信,不用担心受到电磁干扰了。”
  “效果怎么样?”牧浩洋在大学里主修通信,非常清楚光电通信的前景。
  “非常不错,虽然有一些小问题,但是前期测试都通过了,海军也比较满意,不然不会提前下订单。”
  “这应该与战争有关吧。”
  杨禹方笑了笑,说道:“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些事,恐怕还要等两年,技术完善后才会装备。”
  “小鬼子有这种装备吗?”
  “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日本还没有搞出来,不过美国已经搞出来了,还在几艘战舰上做了测试,只是性能如何就不大好说了。”杨禹方在停下脚步,说道,“前面就是作战指挥中心,腾耀辉司令正在等你。”
  “你不过去?”
  “我还有事,等下过来找你。”
  牧浩洋没有多说,与杨禹方道别后,进入了旗舰的作战指挥中心。
  这里位于舰体内部、水线以下,而不是常人想像的那样、在舰桥上面。作战指挥中心两侧各有三道水密隔舱,足以确保被反舰导弹或者重型鱼雷击中之后安然无恙;前方是舰队通信中心,后面是司令部军官休息区。一般情况下,舰队司令部官兵在四十人左右。因为东海舰队司令腾耀辉亲自上阵,还带上了杨禹方等兵种指挥官,所以现在旗舰司令部大概有六十人左右。
  一下来了这么多人,让指挥中心有点拥挤。
  还好,“兰州”号是中国海军除航母之外最大的水面战舰,腾耀辉在海军基层部队服役了十几年,对环境没有太大要求。
  牧浩洋是第一次见到腾耀辉,但是听说过很多与他有关的事情。
  作为海军学院七九届的高才生,腾耀辉的运气非常好。在基层服役三年后,他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而且去的是大名鼎鼎的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即与西点军校齐名的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在他留学的四年间,中美正处于冷战末期的蜜月之中,有幸学到了很多现代海军的知识。此时,美国刚刚经历了二战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军思潮变革,即到底是坚持发展大型攻击航母、还是发展小型制海舰。美国坚持发展大型攻击航母,对正在留学深造的腾耀辉产生了很大影响。四年学成后,腾耀辉成为当时中国海军中为数不多的几个航母派年轻军官之一。
  二十世纪八零年代,中国海军确实考虑过引进、或者建造一艘小型航母。
  根据可靠资料,当时中国海军对英国皇家海军在马岛战争中的表现非常关注,一度与英国进行接触,希望购买“无敌”级航母与“海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最终因为英国要价太高,而且不肯转让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没能如愿。
  此后,在要不要航母、以及要什么航母的问题上,中国海军内部发生了严重分歧。
  争议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九零年代初,即前苏联解体之后,中国海军才获得了拥有航母的机会。
  当时,前苏联建造的“库兹涅佐夫”级的二号舰,即1143.6号舰已经在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了百分之七十,舰体基本完工,只是没有安装动力与电子设备。因为俄罗斯只愿支付未完工项目的经费,不肯花全价买下这艘航母,所以乌克兰决定进行拍卖,中国趁机买下了这艘航母。
  虽然参与竞标的是一家澳门的旅游公司,但是背景是中国总参情报三部。
  在购买“瓦良格”号航母的决策中,当时是海军上校的腾耀辉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提交给三部的技术分析报告由他起草,随后从乌克兰购买“瓦良格”号的全套设计图纸,与这份分析报告有很大关系。
  此外,腾耀辉全程参与了“瓦良格”号的返航作业,与这艘航母在茫茫大海上一同度过了两年零七个月。
  在此期间,腾耀辉与一百多名中方技术人员对“瓦良格”号做了第一次全面测绘。
  这些数据,在后来进行改造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为从乌克兰获取航母的设计图纸打下了基础。
  谁都知道,腾耀辉如此积极,就是想成为航母的首任舰长。
  可以说,这几乎是每一个与他同龄的海军高级军官的梦想。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那么顺利了。
  二零零二年,“瓦良格”号到达大连造船厂,完成初期测绘之后,海军着手确定航母的改造计划。虽然购买航母设计图纸的谈判已经取得成果,但是一些至关重要的设备,比如航母用的大功率动力系统仍然没有着落。
  结果就是,“瓦良格”号的改造工作被迫延迟。
  直到二零零五年,动力系统得到确定,“瓦良格”号的改造工作才正式启动,而此时腾耀辉已经回到东海舰队。
  虽然在此之后,腾耀辉多次申请参与航母的改造工作,但是因为年纪偏大,有太多年轻竞争者,他的申请没有获得批准。
  结果就是,航母下水试航,腾耀辉只能以海军少将的身份前去观摩。
  对他来说,这只是个安慰奖。
  随后,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在黄峙博提出让航母参战之后,腾耀辉积极支持,而且主动要求参与作战行动。
  可惜的是,东海舰队参战的只有潜艇,而作为舰队参谋长,他没有获得上场机会。
  战争结束后,大概认为黄峙博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统帅,能够认识到海军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所以腾耀辉全力支持黄峙博的军事改革,也因此在两年后,由黄峙博亲自提拔为舰队司令。
  只是,他仍然与航母无缘,因为航母没有配备给东海舰队。
  有趣的是,成为舰队司令后,腾耀辉没有要求调往北海舰队或者南海舰队,大概他已经认识到,东海最有可能爆发战争。
  这段传奇般的经历,让腾耀辉很有一些“大海军主义”。
  两年间,在他的统帅下,东海舰队不但保持着最高的战备率,而且在训练、演习中更加重视进攻性。
  没什么好奇怪的,海军本来就是进攻性军种。
  历史上,任何一支把防御当成主要任务的海军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只有进攻,才能体现海军的价值,也只有进攻才能发挥海军的战斗力。
  用腾耀辉的话来说:防御是岸上的事,到了海洋上,舰队就得进攻!
  牧浩洋在海军学院呆了好几年,对海军战术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见到腾耀辉的时候,牧浩洋才发现,海军中将并不是他想像中的那种威猛军人。除了皮肤晒得黝黑之外,腾耀辉没有多少出众的地方,相貌很平常、标准的国字脸,有两广地区典型的特征,比如高颧骨、大鼻头与厚嘴唇。身材上,即算不上高大、也算不上魁梧,跟特种兵出身的牧浩洋相比,还显得有点单薄。最醒目的特点,就是格外旺盛的精力,五十多岁的人了,看上去不到四十。
  “将军!”
  “牧上校,你来了?”腾耀辉打量了牧浩洋一眼,说道,“一路上还好吧?”
  “还行。”
  “吃过晚饭了吗?”
  “在飞机上吃了点,还不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