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1021

  中日在经济领域的关系,用一两句话肯定无法说清楚。
  客观的讲,维系中日关系的,正是经贸关系与民间往来。
  二十世纪七零年代末,动荡时期结束,中国走上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发展道路,首先进入中国的,就是日本企业。
  随后十年,可以说是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
  虽然前苏联解体后,中国受到西方世界封锁与禁运,中日关系出现倒退,特别是因为日本领导人不正视历史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参拜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影响了两国间的高层往来,但是在经济与民间层面上,中日两国的交往从未断绝,而且日本依旧向中国提供了很多援助,比如日元贷款。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随着民主党上太执政,中日关系曾经有所改善。
  只是在短短两年之后,因为新任首相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出现倒退,高层互访中断数年之久。
  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后,中日关系曾经出现了短暂的复苏。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回光返照。因为中国刚刚在朝鲜击败了美国,而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效果还没显现出来,日本出于自身利益,不得不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面临再次被世界孤立的危险,也需要同周边国家改善关系。所以双方的往来更加密切,出现了短暂的蜜月期。但是随着美国完成全球战略调整,赋予日本极大的政策自主权,通过从日本本土撤军、出售先进武器、增强贸易往来等等手段,让日本获得足够多的利益,中日关系再次冷却了下来。
  问题是,在经济层面上,日本能与中国划清关系吗?
  根据日本民间机构做的统计,到二零一八年,在华有业务的日本企业超过五万家,总投资已超过三万亿美元,年净利润高达三千三百亿美元。这还是金融危机刚刚过去的结果,在二十一世纪初,日本企业在华的年净利润在四千亿美元以上。包括三菱、丰田、本田、索尼与松下在内的众多日本大型企业,中国都是其全球第一大销售与服务市场,甚至是全球利润最高的市场。
  可以说,没有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很多日本企业已经破产倒闭了。
  比如在二十世纪末,三菱汽车公司一度濒临倒闭,正是在华销售与服务业务的利润帮助渡过了最为困难的时期。
  与日本需要中国一样,中国也需要日本。
  改革开放的最初时期,正是日本企业带来了资金、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让中国人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日本产品随处可见。
  从汽车到家电、从衣服到奶粉、从电灯到五金工具,都能见到日本品牌,或者日本企业的影响力。
  只是,这种关系,正在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的经济政策发生改变。
  虽然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主要集中解决“国与民”的问题,即重点打破国有企业在高利润行业的垄断地位,逐步扩大开放范围,让民营企业参与竞争,以形成更加完善、合理与公平的市场竞争体制,并没涉及到外资企业,但是有远见的人都知道,随着更有活力的民营企业逐步主导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中国肯定会大力扶持民族产业,逐步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这么做了。
  二零一六一年一月一日,中国政府以市场过饱和、产能大于市场消费水平为由,取消了所有外资汽车厂与合资汽车厂享受的税收、土地使用与能源供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随后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公用车必须低于十五万元,且为采购国产汽车提供补贴等政策,极大限度的限制了外资与合资车厂的在华业务,为羽翼渐丰的国产车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比如在二零一七年底,第一架国产直线民航客机下线,中国政府出台补贴政策,为所有采购国产飞机的民航公司提供财政补贴,随后包括国航、南航、上航在内的十多家国营航空公司取消了从波音与空客订购的客机。虽然随后美国与欧盟就在世贸组织提起起诉,认为中国的财政补贴政策,违背了公平贸易的原则,要求中国取消补贴,不然将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但是这场官司很难打,因为中国政府可以不提供补贴,却能以其他方式做同样的事情,比如通过国营企业的上级主管单位、即国资委向国营企业注资,或者减免国营企业的上缴利润。
  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排他性政策,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日本。
  从二零一六年开始,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与铃木等五大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开始急剧下降,到二零一八年,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不到一百万辆,仅为二零一五的三成。虽然同期欧美车企的销售业绩也大幅度下滑,比如大众公司在二零一八年的销量仅为二零一五年的五成,通用公司也降低了五成,但是相对而言,日本车企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
  原因无二:从二零一六年开始,国内成品油市场全部放开,油价回落到合理区间。
  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影响下,国际油价一路攀升到每桶两百五十美元以上,巅峰时期曾经达到每桶二百九十七美元的天价,但是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油价一路下行,在二零一五年底回落到每桶一百二十美元。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当时中国从朝鲜进口的石油,每桶不到七十美元。
  二零一六年,中国企业在东朝鲜湾发现超大规模海上油气田后,国际油价应声下跌,回落到每桶一百美元以下。二零一六年七月,中国又先后跟伊朗、委内瑞拉签署了原油长期进口协议。
  更重要的是,在民营企业参与后,国内成品油销售市场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二零一六年初,国内九十三号汽油的批发价格为每吨一万零一百元,到了七月份,已经跌到每吨九千一百元,到十月份仅为每吨八千三百元。二零一七年初,随着朝鲜海州的石油炼化中心投产,民营企业开始在国内主推九十七号以上的高品质汽油,以及完全达到欧盟标准的柴油,国内成品油价再次下跌,九十七号汽油的批发价一路降到每吨七千六百元,九十三号及以下汽油则在年底退出零售市场。
  事实上,当时民营油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
  只是,民营企业不再只从事终端销售,而是建立起了开采、炼化、批发与零售的完整产业链,打破了国营企业的垄断地位。加上一些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开始拓展国内市场,投入巨资完善批发与零售网络,迫使国营企业不得不主动降价。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到二零一九年初,民营企业也只有百分之十。
  就是这百分之十,让国内成品油销售市场供大于求。
  也就是这百分之十,让中国消费者用更低廉的价格买到了更好的燃油。
  燃油价格降低,以省油为卖点、却牺牲了安全性的日本车自然不再受到追捧。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与销售国之后,中国政府开始推行节能政策。虽然从长远来看,电动与混合动力汽车才是理想选择,但是在短期内,柴油车是更好的选择,也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随着民营企业主动提高成品油、特别是柴油标准,柴油车逐渐得到青睐。
  从节油的角度出发,柴油车绝对是最佳选择。同排量、同净重的车辆,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油耗能比汽油发动机降低三分之一,而且柴油发动机的低转速性能更佳,在拥堵的市区内更加节油。
  在柴油机领域,日本车企就没有多少优势了。
  可以说,日本车企不但比不上欧美车企,特别是欧洲的大众、PSA集团,在某些领域甚至比不上一些中国车企。
  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败退,只是日本企业在华业务全面萎缩的冰山一角。
  经济层面的微妙变化,对两国的关系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
  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就有一些日本学者与工商界人士提出,中日双方应该放弃历史成见,本着共同发展的目的,建立一个囊括了东亚与东南亚十多国的自由贸易区,但是这种观点不但没有受到重视,还被一些政治家与外交家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完全不切实际的空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确实是空想。
  只要中国不肯放弃成为全球大国的努力,而日本又不甘心落于人后,中日之间的根本矛盾就无法解决,也就不可能走到一起。
  既然没有合作共赢的基础,对抗就成了唯一选择。
  五月九日,日本官房厅长官宣布,因为国事原因,首相原定在六月十八日对中国的正式访问被迫取消。
  不管理由多么冠冕堂皇,日本首相取消访华安排,都是一个明确无误的外交信号。
  仅仅三天后,日本首相前往冲绳,视察了正在兴建的西表岛空军基地,以及与那国岛的海军码头。
  这下,中日关系想不紧张都不可能了。
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
  五月六日,朝鲜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庆祝伟大的“第二次卫国战争”取胜四周年。
  作为志愿军“老兵”,牧浩洋收到了朝鲜当局的邀请涵,前往平壤观摩阅兵典礼。这是他来到国家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之后,第一次出远门。随行的,还有陆雯等几名参加过朝鲜战争,在志愿军中有正式职务的技术军官。
  平壤之行,牧浩洋没有空手而归。
  除了获得朝鲜人民政府颁发的“抗美援朝国际英雄”荣誉勋章之外,牧浩洋的“人民军荣誉少将”津贴也拿到手了。
  只是,现在的钱很不值钱。
  要知道,在过去四年间,全球货币的平均贬值幅度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新朝鲜元的币值缩水了百分之九十五。这意味着,牧浩洋拿到的八十万朝鲜元,仅能兑换两万人民币,而且仅相当于二零一四年的八千块。
  这点钱,还不够他在平壤为亲朋好友买纪念品呢。
  还好,牧浩洋没有多少亲朋好友,或者说没有几个要他从平壤带礼物回去,因为与他往来密切的战友,大都去了平壤。
  回国后,牧浩洋回了趟海军学院,主要为了办理毕业手续。
  随后,他在实验中心参加了第二篇论文的答辩工作。
  有陆雯帮忙,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即便没有陆雯帮忙,因为在这篇涉及到军事通信的论文中,牧浩洋提出了一些颇为新颖的观点,比如激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涉及到了一些保密技术,所以没有不通过的道理。
  此时,太阳黑子的初步理论研究已经取得进展,只是钱仲泰压着没有拿出来。
  作为科学家,钱仲泰很谨慎。别忘了,在搞天体物理学之前,他是数学家。只要实验结果还存在纰漏与疑问,他就不会发表,更不会当成实验成果上交给总参谋部。要等他解决所有问题,恐怕得有点耐心。
  五月十八日,星球六,牧浩洋与以往一样,吃了早饭就去找到李明阳。
  因为有几次,陆雯主动来找牧浩洋,结果被后赶到的李明阳撞个正着,误认为两人的关系更进了一步,所以牧浩洋改变了习惯,每到周三与周六就主动去找李明阳,再一起去叫上陆雯,免得误会。
  工作的时候,陆雯从不化装打扮。
  只有脱下军装,外出休闲的时候,才会着点淡妆。
  这不是什么坏习惯,女人不爱美才怪了。
  几个月下来,牧浩洋与李明阳早就习惯了,所以会提前半个小时过去,然后耐着性子在陆雯的宿舍外等待。
  还好,两人都非常有耐心。
  “去平壤的感觉怎么样?”李明阳参加了朝鲜战争,而且是志愿军的情报联络员,但是朝鲜政府没有邀请他。
  没什么好奇怪的,他是情报人员,不在志愿军官兵名单之中。
  “比以前好多了,四年多,变化非常大。”牧浩洋笑了笑,掏出一包从平壤带回来的朝鲜香烟。“第一次去平壤,没有什么印象,那时候刚把平壤打下来,到处都是破败不堪的建筑物。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很像我们八零年代的城市,规模不大,没什么高层建筑,但是非常精致,路上也没有多少车辆。这次去,完全变了个样,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工地,路上的车也多了。如果不是语言不同,恐怕很难把平壤与我们的二线大城市区分开来。”
  “这么说,白跑了一趟。”
  “也不是,得了八十万,而且以后每年都有二十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