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2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4/1021

  这两条消息把黄峙博吓了一跳。
  虽然第六十五集团军在随后发来的消息中明确提到,韩军没有攻打束草,而是绕过了束草直接向元通里挺进,意味着韩军很有可能丢下了补给车队,而且没有考虑后勤补给,径直杀向元通里,但是黄峙博首先想到的是,美军主力部队就在韩军后面,而且将在韩军猛攻元通里之后攻打束草。
  受此影响,黄峙博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第六十五集团军注意南面的情况。
  可以说,只要第六十五集团军守住了束草,就算韩军打下了元通里,也无法取得纵深突破。第六十五集团军要做的,首先得守住束草,然后调集后方的预备队,阻止韩军从元通里北上,或者向西突击。
  只是,韩军的意图很明显,绝对是奔着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去的。
  如果韩军打下了元通里,而且不顾一切的北上越过三八线,就能对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实现合围。
  为此,黄峙博又给第十三集团军下了一道命令,即注意东面的情况。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博茨曼的战术已经成功了一半。
  如果第十三集团军调整了防御部署,那么在美军攻打铁原的时候,就无法及时派遣增援部队。
  以当时的情况,最多能调动第五十四集团军的战役预备队。
  因为第五十四集团军驻扎在三八线北面,最近的部队离铁原大概有三十公里,而且仅有两个营,所以很难赶在美军打下铁原之前赶到,就算赶了过去,也不见得是整个第二步兵师的对手。
  只是,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产生了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影响。
  在黄峙博下达命令之前,也就是大约七点左右,第二步兵师的突击部队就到达了铁原南面大约十公里处。
  按照计划,美军开始进行全面电磁战,切断了志愿军的通信指挥系统。
  因为驻守铁原的是第十三集团军的三个步兵营,所以在进行电磁打击时,美军重点对付第十三集团军。
  结果就是,黄峙博下达的命令,没能及时送到第十三集团军手上。
  当时,牧浩洋只能让第五十四集团军派遣通信兵前往第十三集团军,而通信兵跑得再快也要在九点左右才能赶到。
  此时,美军已经开始攻打铁原了。
  电磁打击摧毁志愿军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却对付不了有线电话,而驻守铁原的志愿军正是用有线电话向军部汇报了情况。
  铁原受到攻击,绝非小事。
  要知道,这里是第十三集团军的防区,而元通里是第六十五集团军的防区。
  如果让美军打下了铁原,第十三集团军的侧翼防线将受到直接威胁,而攻占元通里的韩军至少还得越过三八线,突破第六十五集团军的防线,才能绕到第十三集团军后方,而且还得在那边遭遇第二十四集团军。
  谁轻谁重,一目了然。
  结果就是,在黄峙博下达的命令送到前,第十三集团军已经向铁原派遣了一个旅的增援部队,搞清楚了攻打铁原的不是一支普通部队,而是美军第二步兵师,而且很有可能是整个第二步兵师。
  大概十点半,黄峙博收到了第五十四集团军用长波电台发来的消息。
  美军正在猛攻铁原,而且投入了一个师的主力部队。
  只是,这个时候再调整部署已经来不及了。
  万幸的是,第十三集团军及时采取行动,在美军打下铁原之前,从平康南下的部队就已到达,而且至少有一千五百名官兵突破了美军的包围圈,把铁原的防御兵力由三个营增强到了六个营。
  黄峙博能做的,就是让第五十四集团军立即进行反击。
  不管怎么样,绝对不能让美军打下铁原,不然前沿防线将全面崩溃。
  十二月五日下午三点左右,志愿军与美军在铁原附近的装甲会战全面爆发,交战对手是第五十四集团军的一个装甲师与一个装甲旅、以及第二步兵师的三个旅。
  可以说,这是第二次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装甲会战。
  占据优势地位的不是志愿军,而是美军。
  早在六十多年前的第一次朝鲜战争中,这里就发生过一场大规模战役,而且就以铁原命名。
  在那场战役中,装备简陋的志愿军依靠坚固的防御阵地与崎岖不平的地形,顶住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这次,处于防御地位的不是志愿军,而是美军。
  五日的战斗中,第五十四集团军打得非常被动。主要是参与突击的装甲部队只能沿着公路线推进,而公路两侧的地形过于陡峭,根本无法让装甲部队展开,美军则可以依托地形进行层层阻击。
  更重要的是,聚集在公路两侧的装甲部队,很容易成为轰炸目标。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第五十四集团军及时投入战斗,粉碎了美军迅速攻占铁原的战役企图,也挡住了美军向平康突击的通道。
  就算在五日夜间,第五十四集团军投入反击的部队全部被美军击溃,损失了近五百辆坦克与三百多辆步兵战车,因为跟进的步兵及时在后方建立了防线,控制住了公路两侧的制高点,所以美军在取胜之后,仍然得首先攻打铁原,而不能利用这个机会向北突击,夺取更加重要的平康。
  只是,铁原绝对不能丢失。
  如果让美军占领了铁原,金华就会受到威胁,而金华是第十三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也是第十三集团军防线上的主要支撑点。此外,要想从美军手里夺回铁原,肯定比死守铁原困难得多。
  当天晚上,黄峙博不得不动用第二十四集团军。
  也就是说,他把两个集团军用在了铁原,而对手仅仅是美军第二步兵师。
  此外,第十三集团军也在当天晚上采取行动,派遣了相当于一个旅的步兵从山路向铁原进发,增强铁原的防御力量。
  如此一来,第十三集团军剩下的兵力,只有一个半师。
  也许,对第十三集团军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
  可是对顶在最前沿的第四十七集团军来说,这却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别想得到支援了。
  此外,在东线战场上,第六十五集团军也只能孤军奋战。
  到六日天亮前,最大的转折点不在铁原,而是在元通里。
  经过一夜苦战,在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之后,第九装甲师打下了元通里。如果束草不在志愿军手中,那么到这个时候,第九装甲师肯定会继续北上。可惜的是,在攻打元通里消耗了太多物资,第九装甲师只能留在元通里。
  万幸的是,随着第二十四集团军到达,志愿军终于稳住了战线。
  对黄峙博来说,接下来要做的,除了拼尽全力守住铁原之外,还得设法歼灭攻占了元通里的第九装甲师。
  只是,他手里可以调动的,只有第十六集团军了,而且只有该集团军的一个师。
  当时,为了给第二步兵师加大压力,作为西线战场预备队的第十六集团军在东豆川方向上发起了进攻,迫使美军第二装甲师不敢轻举妄动。虽然第三十九集团军派遣了一个装甲旅支援第十六集团军,而且也在临川江战线上发起进攻,阻止第一装甲师增援第二步兵师,但是第十六集团军本来就是一支轻型装甲部队,没有多少装甲力量。在正面战场上消耗了太多兵力之后,最多能调动一个师开赴东线战场。
  这个师,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力量。
  就在黄峙博组织预备队的时候,博茨曼也开始调兵遣将。
  虽然第二步兵师作战不利,没能按照计划打下铁原,但是韩军第九装甲师却出人意料的在夜间打下了元通里,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博茨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驻守东线的国民警卫队师攻打束草。
第二百四十章
不算圆满
  第九装甲师能打下元通里,不是韩军表现神勇,而是志愿军的战术问题。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元通里受到攻击时,第六十五集团军只派遣一个营去支援,把主力留在束草,而且向南派遣了大批侦察兵。结果就是,支援元通里的部队没有及时赶到,也就没能守住元通里。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第六十五集团军果断向元通里增兵,肯定能守住元通里。
  只是这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到了六日上午,随着美军国民警卫队师打到束草附近,第六十五集团军的防御部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即便美军动用了一个师,要想打下由第六十五集团军主力守卫的束草,也不大容易。
  更重要的是,第六十五集团军已经做好防御准备,而且及时发现了美军,有足够的时间进入防御阵地。
  束草防御战,算得上是志愿军在春川反击战中打得最漂亮的一场战斗了。
  虽然从一开始,美军的进攻就非常猛烈,而且还在进攻的时候,派遣一支突击部队给元通里的第九装甲师送去了作战物资,但是从六日上午打到七日上午,美军都没能突破第六十五集团军设是束草南面的防线。
  七日下午,第六十五集团军调整作战部署,并且在当天晚上发起反击。
  与此同时,赶到东线战场的第十六集团军的步兵师也对元通里发起了进攻,还得到了第六十五集团军部署在三八线北面的一个装甲旅的支援。
  当时,志愿军把重点放在了元通里。
  虽然在部署战役的时候,博茨曼没有考虑让第九装甲师与第二步兵师协同作战,但是按照黄峙博的判断,只要歼灭了元通里的第九装甲师,联军就会停止反击行动,因为到时候志愿军能够集中足够多的兵力,围歼铁原的第二步兵师,或者围歼束草的国民警卫队师,一举扭转战局。
  黄峙博的这个判断非常准确。
  攻打元通里的时候,志愿军不但动用了将近一万的地面部队,还在进攻初期投入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航空兵。
  当天晚上,志愿军的六十架轰炸机轮番出动,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空袭。
  与轰炸机一同参战的,还有补充给志愿军的一百多架战斗机。
  到八日清晨,志愿军的作战飞机至少向元通里投下了三千吨炸弹,把这座人口不到五千的城镇夷为平地。
  在轰炸间隙,志愿军的远程炮兵也没闲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4/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