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1021

  “什么意思?”傅秀波立即朝黄峙博看了过去。
  “联军信任司令官是博茨曼。”
  傅秀波皱起眉头,有点不大明白。
  “博茨曼原先是美军的中央战区司令官,刚刚到达韩国。”陆风烈叹了口气,说道,“在美军中,他是坚信美国必然会与某个大国发生冲突的少数将领之一,也是坚持美国应该重点发展常规作战能力的将军之一。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非常精通进攻战术,也非常擅长打进攻战的指挥官。”
  “老陆,你的意思是,联军会反守为攻?”
  “有这种可能,不过联军到底会怎么打,得看战场形势。”说完,陆风烈朝黄峙博点了点头。
  “如果开城在联军手里,联军就能用少数兵力牵制我军的主力部队,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在其他方向,比如朝鲜东部地区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迫使我们整体撤退。”黄峙博一句话说完,故意停顿了一阵,等傅秀波反应过来,才接着说道,“以我个人判断,美国当局任命博茨曼为联军总司令,而且同时增派两个装甲师,肯定不是为了守住战线,而是想在更加有利的局面下与我们签署停战协议。”
  “两个师,能有多大的作用?”
  “那得看怎么打,以及由谁来指挥。”
  傅秀波笑了笑,让黄峙博说下去。
  “虽然志愿军连战连捷,两次战役都打得不错,而且取得了让人难以相信的战果,相继歼灭六个美军师,仅俘虏的美军官兵就有七万多人。但是我们不能以此忽视现实问题,志愿军能在第一次战役中取胜,主要是联军轻敌冒进,打了联军一个措手不及。第二次战役,志愿军能打赢,关键是及时增补了三个集团军,而且二十四军及时入朝作战。此外,我们的大规模电磁战也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瘫痪了联军的通信指挥系统,还有效遏制了联军的空中力量。没有这些因素,志愿军肯定打了不胜仗。”
  傅秀波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一好遮百丑,胜利掩盖了志愿军存在的问题,而且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什么问题?”
  “到目前为止,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依然非常困难。”黄峙博叹了口气,说道,“虽然我也不大愿意承认,但是以目前的后勤保障手段,志愿军最多推进到首尔附近,再向南的话,后勤补给线过于漫长,无法支撑前线部队作战。更重要的是,前线部队所需的物资到目前都没有送上去。以现在的运送速度,大概要到十一月中旬,才能组织起第三次战役,而联军很有可能在十一月上旬就能获得进攻能力。再往后,随着严冬到来,不管是我们,还是联军都很难发动有规模的进攻。”
  “黄将军,你的意思是……”
  “如果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我们将不得不在战线上渡过严冬,最快也要到明年开春之后才有机会攻占开城。”
  傅秀波长出口气,没再提出问题。
  显然,拖上几个月,不见得是好事。只要战局僵持下来,就会由运动战变成消耗战。虽然美军更加打不起消耗战,但是志愿军也好不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中美双方很有可能在冬季过去之前相互妥协,签署让双方都无法接受的停战协议,而志愿军也就不得不在没有完成全部目标的情况下从朝鲜撤军。
  这个结果,能够接受吗?
  考虑了好一阵,傅秀波才说道:“如果现在攻打开城,有多大的把握打下汉城?”
  “汉城?”黄峙博愣了一下,似乎有点不大适应。
  韩国在几年前就把汉城更名为首尔,主要就是与中国划清界线,不让人把韩国的首都与中国联系起来。
  傅秀波在这个时候改变称呼,肯定有原因。
  “你们过来前,我刚刚送做朴俊哲,他提出要我们帮助收复汉城。”
  “这……”黄峙博迟疑了。
  “元首,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陆风烈赶紧说道,“我们没向韩国宣战,没有理由入侵韩国。”
  “入朝作战的是志愿军。”
  “可是……”
  傅秀波压了压手,对黄峙博说道:“怎么样,有把握拿下汉城吗?”
  “老实说,没有。”
  傅秀波一愣,随即笑了起来,黄峙博还真够老实的。
  “再给我一个月,打下汉城不是问题,可是第二次战役刚刚结束,不但后勤补给没有跟上,前线作战部队也没有得到及时补充。现在发动进攻,压力会非常大。打韩军,问题还不大,可是打美军……”
  “你不是说了,美军要到下个月才能投入战斗吗?”
  “这……”
  “不管怎么说,你还有大概十来天的时间,在这期间发动一场战役,应该没问题吧?”
  黄峙博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元首,能够动员四个集团军已经是极限了,总不能让前线官兵饿着肚子打仗吧。再说了,从组织到动员、再到部署,至少需要一周,算上后勤补给需要大概十天。等我们做好准备,美军已经上场了。”
  “那么,你就得顶着困难上了。”
  黄峙博愣了一下,知道傅秀波已经做出决定。
  “我可以批准志愿军进入韩国作战,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不做不说,要做了就得做彻底一点。怎么打,由你决定,但是只要打起来,就得打下汉城。我不要求志愿军攻占整个韩国,但是必须打下、并且守住汉城。”傅秀波一口气说完,看了黄峙博一眼,说道,“怎么样,有信心吗?”
  “元首都说了,没有也得有。”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有!”
  傅秀波笑着点了点头,黄峙博则暗自叹了口气。
第二百二十章
迎难而上
  离开北京,回到志愿军司令部,黄峙博才感受到了压力。
  当着傅秀波的面答应下来,绝对不是一句戏言。可是对于现在的志愿军来说,攻打汉城等于痴人说梦。
  问题摆在面前,黄峙博根本绕不过去。
  最大的问题,还是后勤保障。
  相对而言,兵员还是小事。
  虽然七个集团军的作战伤亡都不小,特别是第二十四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五十四集团军,减员率分别达到百分之六十八、百分之五十三与百分之四十七。但是通过某些应急手段,能够为这些部队补充一些兵力,比如从第十五空降军抽调部分官兵,让伤愈的轻伤员归队等等。
  按照戚凯威统计的数据,在不从国内调遣兵员的情况下,能在五天之内为前线作战部队补充七千八百名官兵,其中八成为伤愈的轻伤员,而且以第一次战役中的轻伤员为主。此外还能从后勤部队抽调大约一万二千名官兵,只是得在朝鲜做更大范围的动员,来增强后勤保障能力。
  万幸的是,动员朝鲜军民的问题还不大。
  志愿军光复平壤后,朝鲜军民信心大振,不但人民军更加积极,连自发协助志愿军作战的民众也更加踊跃了。
  别的不说,二十六日,第2步兵旅投降的消息传开后,朝鲜各地就有将近一百万民众到征兵站与志愿军驻地报到,要求参军报效国家,这其中还有不少女性。一些上了年纪的朝鲜民众没办法参军,也通过其他方式帮助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结束之后,新义州的市民就向志愿军捐赠了两万套棉服。虽然志愿军并不需要朝鲜人民的棉服,毕竟现在的中国并不缺乏这些基础性战略物资,而且志愿军的标准冬季作战服是用化纤制造的,不但更保暖,还更加轻便,但是朝鲜民众的行动,足以让志愿军官兵相信,他们不是在为陌生的邻居作战,而是在为朋友作战。
  按照戚凯威的估计,如果进行大范围动员的话,至少能调动两百万劳动力。
  这个规模,绝对不小。
  更重要的是,在动员的朝鲜劳动力中,有不少青壮年,即便是女性,也能在后勤保障工作中发挥作用。志愿军要做的,只是尽快让这些朝鲜民众学会如何驾驶车辆,以及如何搬运易损的作战物资。
  这些都是小事,或者说是技能活,不存在难度。
  真正的问题,就在后勤保障上,准确的说是缺乏作战物资。
  第二次战役结束的时候,前线部队几乎用光了弹药。为了运送更多的弹药,还不得不减少粮食等生活物资的运输量。以当时的情况,如果联军没有在二十三日投降,而是拖到二十五日之后,志愿军很有可能无功而返。
  几天下来,志愿军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物资送到前线部队手里。
  黄峙博在二十六日夜间回到志愿军司令部的时候,补给工作正在进行,前线部队获得了最急需的生活物资,以及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准备的冬季作战被服,可是运送到位的作战物资却非常有限。
  按照戚凯威拿到的统计报告,当时黄峙博动员的四个集团军只获得了不足三天的作战物资,特别是装甲部队急需的燃料,储备量非常有限。
  事实上,这也正是按照攻打开城准备的。
  按照黄峙博的预先安排,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后,不会立即向首尔挺进,而会在三八线附近设立防线,以包围的方式,迫使开城守军缴械投降。如此一来,三天的作战物资也足够用了。
  打起来后,后勤保障不会断,前线部队能够获得补给。
  以志愿军的战斗力,在三天内击溃开城外围的韩军,应该不是大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志愿军不但要打下开城,还要在美军完成集结之前攻占首尔,而三天的作战物资,别说攻占首尔,能不能打到首尔都是个问题。
  此外,新的任务,也会对进攻战术造成影响。
  开城是朝鲜南部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据点,也是三八线以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如果不向南挺进,志愿军不用考虑立即攻占开城,反正包围开城就是为了攻占开城。可是要向南进军的话,就得考虑尽快攻占开城,打通交通大动脉,让作战部队获得更加可靠的保障,也让进攻更加持久。
  如此一来,在攻打首尔之前,就得打下开城。
  包围显然行不通,只能强攻。
  部队的战斗力不是问题,关键是强攻开城必然消耗大量作战物资,即便能打下来,也不见得能够向首尔进军。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说什么都等于零。
  “不是我没有信心,这是现实困难。”戚凯威叹了口气,说道,“志愿军再能打,也不能饿着肚皮作战。三天的进攻结束之后,就算打下了开城,也需要一周左右,才能做好攻打首尔的准备。从时间上计算,这个时候美军的两个装甲师已经完成集结了,而我们的作战部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充。如果在大首尔地区与美军的装甲部队作战,不但部队的伤亡与损失会非常巨大,还无法保证打赢。”
  “所以,我们得赶在美军到达前发起进攻。”
  “可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