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1021


第一百二十章
用我们的方式
  技术军官出来唱主角,着实让很多人觉得意外。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认为陆雯提出的办法能够解决问题。
  “从技术上讲,为远程火箭弹安装电磁战斗部的难度不比改装弹道导弹大,而且我们的技术人员更加了解我军的武器弹药,改装的难度还要小一些。至于改装老实战斗机与巡航导弹,难度更小。在研制电磁战斗部的时候,我们就考虑过类似的问题,有现成的技术储备与改装方案。真正的麻烦在改装火炮系统上,特别是大口径榴弹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战争中使用大口径火炮发射电磁炮弹的机会并不大,如果实在有必要,也可以由其他作战部队顶替。”
  “陆工,你的意思是,用电磁弹药对付联军完全可行?”
  陆雯朝提问的空军作战参谋母祁铁大校点了点头。在参加会议前,她给二炮、空军与陆军的几名同行打了电话,询问为现有弹药安装电磁战斗部的可行性,得到了肯定答复。在使用方式上,杨禹方与志愿军陆军作战参谋戚凯威大校也给出了肯定答复,认为全面电磁攻击是打击联军最有效的手段。
  “那么,我想知道,在双方都丧失制电磁权,或者说双方的电子设备都会遭到无差别攻击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我军顺利完成作战任务?”
  陆雯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她回答不了。
  “不可否认,全面使用电磁弹药,能够给联军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至少能在局部战场上削弱联军的制电磁权。问题是,我们不能打击联军的大后方,也就无法把电磁攻击的效果延续下去。”母祁铁扫了眼参会人员,起身说道,“论持续作战能力,我们比不上联军。即便我们能在局部战场上夺得制电磁权,也只是短暂的,不可能阻止联军发起反击,也就不可能扭转战局。更加重要的是,只要联军掌握了我们的攻击节奏,就能进行规避,在适当的时候发起进攻。”
  “电磁打击范围只在朝鲜境内,我军的战场监视系统不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能够掌握联军的动向,预测联军的进攻方式。”杨禹方没有让陆雯难堪,主动出面与母祁铁讨论战术问题。
  “事实上,这正是我们最需要担心的问题。”
  杨禹方锁紧眉头,在搞清楚母祁铁的意思前,他保持了沉默。
  “到目前为止,我军掌握战场态势的手段只有三种,一是空中预警平台,二是地面远程探测系统,三是海军的潜艇。在地面与空中战场上,只有前两者能够发挥作用。因为地面部队还没有入朝,所以我军的预警机与远程警戒雷达均部署在本土,为作战力量提供一百五十公里到三百公里的探测区域。可是随着地面部队入朝作战,我们的远程探测系统必然会深入战场,不能继续部署在本土,也就很有可能成为联军的打击对象。我们用电磁弹药攻击联军的信息平台,难道联军不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反击?”
  “双方都丧失了制信息权,肯定对我们有利。”
  戚凯威稍微迟疑了一下,抢在母祁铁开口前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背靠本土,即便受到攻击,部署在本土的预警系统也能正常工作。”
  “能不能正常工作,还得看联军是否手下留情。”
  “母参谋,你的意思是,联军会攻击我国本土?”
  “不,但是联军有办法在我国本土之外打击我国本土上的电子系统。”母祁铁把目光转向陆雯,说道,“陆工,你是技术专家,应该知道我说得没错吧?”
  陆雯长出口气,说道:“从理论上讲,联军确实可以用电磁武器攻击我国本土上的预警平台。只要把电磁发生器的功率做得足够大,其破坏范围能达到数百公里。如果美国开发出了定向发射系统,还能对指定目标进行打击。”
  “定向系统?”黄峙博终于开口了。
  “通过一种特殊的发射装置,像雷达一样,把电磁波集中到某个方向上,打击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电子设备。”
  “你的意思是,联军可以在不损坏自身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破坏我们的电子设备?”
  陆雯点了点头,说道:“从理论上讲,完全有这种可能,只是我并不知道,美国的工程师是否已经开发出了这种设备。”
  黄峙博没再多问,把通信参谋叫来,低声吩咐了一番。
  “即便退一万步,美国没有开发出陆工所说的定向系统,我们的电子系统也很容易遭到打击。”母祁铁没有放过机会,说道,“如果我们的防空系统遭到打击,我们不但会丧失制空权,还会丧失防空能力。如果我军的通信系统遭到打击,就无法指挥作战行动。如果我们的电子……”
  “大校,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黄峙博打住了母祁铁的话。
  空军作战参谋点了点头,老老实实的坐了下来。
  “问题很明确,如果我们扩大电磁战规模,联军肯定会跟进,而且会用同样的方式发起反击。”黄峙博敲了敲桌子,说道,“可是我们同样得搞清楚,如果不能抵消联军在制信息权上的优势,战场只对联军透明。以我军的能力,能够打赢这种战争吗?只有战场变得对双方都不透明,我们才有取胜的希望。”
  母祁铁的眉头跳了几下,朝廖文纲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老黄,我觉得这事最好考虑清楚。”廖文纲叹了口气,说道,“我承认,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没有机会取胜。可是就算我们拿起了电磁战的大棒,也不见得能够取胜。空军受到影响不用多说,连陆军也不例外。要知道,现在已经不是小米加步枪的时代了,陆军也有很多电子设备,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等等现代化作战平台上都有电子设备,而且现代化陆军高度依赖电子设备。”
  “老廖,你这话的意思是,陆军也害怕损失?”
  廖文纲愣了一下,没再多说什么。
  “确实如此,现代化陆军高度依赖现代化指挥与控制系统,可是与美韩联军相比,谁的现代化程度更高?如果大家都回到小米加步枪的时代,我相信,首先受不了的绝对不是志愿军与人民军。”
  “可是,这个代价太大了。”
  “没有鱼死网破的决心,如何能够战胜敌人?”黄峙博敲了敲桌子,说道,“不管是几十年前的机械化战争,还是在海湾战争后刮起的空地一体战热潮,以及最近产生的信息化战争理论,做得最好的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敌人。跟着敌人的步伐前进,我们永远也别想取胜。只有打破敌人订下的规矩,用我们选择的方式方法来打,才有机会击败敌人。打到这个时候,我们做出了这么多努力,还打了几场胜仗,可是仍然没能扭转战局,甚至没有能够夺回主动权。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一直把自己局限在敌人设置的框架内,没有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不管你们有没有想明白,我算是想明白了。如果我们不能夺得制信息权的制高点,那我们就得打破制信息权的条条框框,重新定义现代战争的首要因素,让我们的方法主导战场。”
  “黄司令说得没错,我们必须跳出来,才能解决问题。”徐褶涛开口了,“如果按照美军总结的方式方法打,我们永远也别想取胜。”
  廖文纲叹了口气,知道没办法改变什么了。
  “如果我们怕这怕哪,就不应该参加这场战争,而是应该躲在家里,看着美韩联军占领整个朝鲜。既然我们站到了舞台上,就应该抛下一切顾虑,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用我们的办法击败敌人。”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倒退几十年,与联军打一场没有电子设备的机械化战争。我相信,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志愿军绝对不比联军差。”
  “这样的话,我们得尽快做出调整。”廖文纲非常理智的改变了立场。
  “地面部队暂缓入朝的决定暂时不变,在此期间对武器装备进行全面改装,以适应即将到来的战争模式。”黄峙博把目光转向戚凯威,说道,“戚参谋,这件事你全权负责,时间不是很充足,但是要求非常高。”
  “我会尽力而为。”
  黄峙博点了点头,又对杨禹方说道:“海军受到的影响不大,只是陆总答应考虑安排航母战斗群参战,所以你得有所准备。别指望一艘航母能改变什么,这只是我们的态度,也是练兵的大好时机。”
  杨禹方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母参谋,空军的事情你得抓紧。补充的作战飞机不到五十架,所以你得充分利用我军现有的作战飞机。”
  “我会尽快安排进行改造。”
  “不可否认,带来希望的不是我们这些拿枪的军人,而是陆工这种拿笔的军人。”黄峙博朝陆雯笑了笑,说道,“非常不幸的是,成立志愿军司令部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到技术军人的重要性,只是现在也不算太迟。陆工,技术上的事情就拜托你了。我会尽快为你找到足够的技术人员。”
  陆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其他的,我不想多说,司令部的各个参谋机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请大家记住我开始说的话,如果我们不能夺取制信息权的制高点,那就改写战场规则,用我们的方式与敌人作战,而不是用敌人的方式作战!”
第一百二十一章
高歌猛进
  战场上,形势并没好转。
  在人心惶惶的人民军面前,美军第一陆战师所向披靡,连几个韩国陆军的预备师都表现出了高强的战斗力。
  决定联军地面进攻速度的不是地面部队有多么厉害,而是支援力量有多么强大。
  第一陆战师从咸兴发起进攻的头十二小时中,主要由部署在韩国的美国空军、以及韩国空军提供火力支援。为了增强打击力量,美军还在地面进攻开始后不久,动用了第二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向第一陆战师进攻路途上的人民军堡垒发射了上百枚“战斧”巡航导弹。随后顶替第72特混舰队的第71特混舰队赶到,开始出动舰载战斗机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护航战舰也用巡航导弹参加了作战行动。
  此时,第71特混舰队是联军在战场上唯一的航母战斗群。
  因为航母战斗群一直承担着高强度的对地支援任务,所以美军把六艘航母编入两只特混舰队,轮番上场。第72特混舰队履行作战任务时,第71特混舰队返回日本的海军基地进行休整。
  第72特混舰队遭到重创时,第71特混舰队已经在新瀉港休整了五天。
  上岸的官兵早已缓过劲来,只是靠港的战舰还在维护。高强度的作战任务,大幅度缩短了航母的维护保养周期,特别是弹射器、阻拦索等关键设备,都需要及时维护。五天时间显然不太充足。
  接到命令,离开新瀉的时候,第71特混舰队的状态并不理想。
  三艘航母,都没能按照要求完成所有维护保养作业。
  问题最严重的正是航母上最关键的设备:蒸汽弹射器。
  在“福特”级建成服役之前,美军航母配备的都是蒸汽弹射器,“尼米兹”级配备的是C-13系列。按照美军的维护保养守则,即便是较为新式的C-13-3型弹射器,也得在使用二千五百次之后进行维护。非战争时期,美军对C-13-3的维护周期为二千次,以确保弹射器处于最佳状态。
  作战行动中,让弹射器使用二千五百次并不是难事。
  一艘“尼米兹”级航母上有四座蒸汽弹射器,在高强度作战行动中,日出动强度肯定超过两百架次。八月十三日,也就是西线集团军推进到黄州川南岸时,第71特混舰队的“林肯”号创造了日出动三百七十八架次的最新纪录。即便在其他时候,美军航母舰载机的日出动量也在两百架次以上。
  理论上,只需要一个半月,航母上的四台弹射器就得进行大修。
  实际情况是,最多一个月,航母的弹射器就经受不住了,因为在开赴战场前,美军航母没有回港维护,弹射器不在最佳状态。
  第71特混舰队撤下来的时候,“林肯”号上的三台弹射器与“布什”号上的两台弹射器均已接近大修期限。“里根”号的四台弹射器的平均使用量也已超过一千二百次,最多只能执行十天的作战任务。
  以第71特混舰队的状态,能够执行一周的高强度作战任务就很不错了。
  联军的进攻计划,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按照阿伦上将的要求,第一陆战师必须在一周内沿东朝鲜湾海岸线推进到城津湾,对朝鲜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清津港构成威胁。此后,第一陆战师将在金策休整,准备迎接志愿军的全面反击。
  打好这一仗,局势将变得对联军非常有利。
  城津湾与清津港的直线距离不到一百公里,在M270远程火箭炮的最大射程之内,因此联军能用地面火力打击与封锁清津港。
  这意味着,中国潜艇无法继续留在清津港了。
  因为朝鲜东北地区,只有清津港有较为完善的军事基础设施,能够支持中国海军的常规潜艇,所以在清津港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之后,进入日本海的中国潜艇将无港可靠,作战能力将大幅度降低。
  虽然从理论上讲,中国潜艇在进入日本海、完成作战任务之后,可以从朝鲜海峡或者宗谷海峡返航,但是在没有前进基地的情况下,常规潜艇在日本海的作战部署时间绝对不会超过五天。
  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战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为了这五天的作战部署时间,潜艇得花三十五天进出日本海,还得在后方休整维护十天,作战效率仅有百分之十。如果能够部署在清津港,常规潜艇在日本海的作战效率能超过百分之七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