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1021

  好处依然明显,在鱼雷进入自导阶段,也就是加速航行前,依然没被美军潜艇发现。
  这套攻击战术,确实没人在实战中使用过。
  只是,并非没人想到。
  二战期间,交战双方使用的都是直航鱼雷,不具备转向攻击能力。二战之后,潜艇使用鱼雷攻击水面战舰的机会少之又少,最出名的莫过于在八二年的马岛战争中,英国皇家海军的攻击核潜艇用鱼雷击沉阿根廷海军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此外,在印巴战争中双方的潜艇也攻击过水面战舰。
  严格说来,用线导鱼雷进行折线攻击,算不上多么高明的战术。
  在往年的演习中,中国海军的常规潜艇就采用过这种战术。两年前,航母下水服役进行作战测试时,担任蓝军的萨非墨就指挥一艘常规潜艇,成功偷袭了由攻击核潜艇掩护的航母战斗群。虽然海军没有披露演习结果,但是萨非墨正是凭借这次演习,成为海军名人,并且获得了指挥“海龙”号的机会。
  当时,他采用的正是这种伏击战术,把护航的攻击核潜艇引到了错误方向上,然后趁乱离开了战场。
  故技重演,自然是轻车熟路。
  鱼雷击中“华盛顿”号之前,萨非墨就让“海龙”号下潜到四百五十米,只是没有急着重新装填鱼雷。
  只要没有绝对必要,任何一名潜艇艇长都会在鱼雷发射管里留下一条鱼雷。
  重新装填鱼雷不像为步枪重新装填子弹那么简单,至少需要两分钟,而且会发出非常大的声响。
  如果用光了鱼雷,又遭到突然袭击,潜艇就无法进行反击。
  这次,“海龙”号的鱼雷官兵仍然采用老办法,在“华盛顿”号中雷爆炸时进行再装填作业,用爆炸声掩盖装填时发出的声响。
  随后,萨非墨下令转向,从西南方向撤退。
  如果有可能,“海龙”号还得攻击南面的美军潜艇,掩护友艇撤退。
  也就在“海龙”号转向的时候,侧舷被动声纳有了发现。
  不是“加利福尼亚”号的静音性能不够理想,也不是“海龙”号的声纳非常先进,而是在此之前,“海龙”号将艇首朝向“华盛顿”号,差不多正好朝向“加利福尼亚”号,所以侧舷声纳没有探测到“加利福尼亚”号发出的噪声。随着“海龙”号转向,把侧舷朝向了美军潜艇所在方位,加上两艇的距离只有十多公里,“加利福尼亚”号正以十二节的航速向东航行,所以“海龙”号有了新的发现。
  “加利福尼亚”号没有发现“海龙”号,不是声纳不够先进,而是“海龙”号一直把艇尾朝向南面,以及离航母战斗群更近,战舰发出的巨大噪声掩盖了“海龙”号的声响,让美军潜艇没能先敌发现。
  萨非墨没有迟疑,立即命令停止转向,同时把航速降到两节。
  此时,萨非墨遇到了一个难题。
  因为把航向设为二百一十度,所以“海龙”号做的左转向,而不是右转向。在萨非墨下令停止转向时,右舷对准了“加利福尼亚”号。也就是说,两艘潜艇的航向正好相反,而不是相同。
  难题是,要想咬住“加利福尼亚”号,“海龙”号必须再次转向一百八十度。
  以两节的航速,“海龙”号转向一百八十度,至少需要两分钟。
  虽然在此期间,美军潜艇的航行距离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华盛顿”号舰体变形发出的噪声足以掩盖潜艇发出的声响。
  丢失了目标,谁也无法保证能够再此抓住目标。
  事实上,“海龙”号根本没有机会咬住“加利福尼亚”号。别忘了,“海龙”号只是一艘配备了AIP系统的常规潜艇,而“加利福尼亚”号是一艘最高航速能够达到三十五节的攻击核潜艇。
  完成转向后,“海龙”号就算处于有利位置,也要把航母提高到十二节。
  使用AIP系统,“海龙”号最快能达到八节,而且无法长期航行,只有使用蓄电池,才能跟上美军潜艇。
  进入濑户内海之后,“海龙”号就没有上浮充电,蓄电池里的电能只有正常情况下的百分之八十。因为长期水下航行,“海龙”号的AIP系统也只剩下了不到三成的燃料,仅够完成任务后前往朝鲜东北地区的港口。
  追击美军潜艇,“海龙”号就得在返航的时候上浮充电。
  这里是日本海,不是黄海。在美军反潜巡逻机的监视下浮上海面,与自杀没有区别。
  只是,追击美军潜艇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能够追上那艘美国潜艇,萨非墨不但是二战后第一位击沉航母的潜艇艇长,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常规潜艇击沉核潜艇的艇长。对常规潜艇艇长来说,后者更有吸引力,因为这证明常规潜艇在特定的时候并不比核潜艇差。
  萨非墨心痒痒的时候,一起突然发生的事情引起了他的注意,也帮他做了决定。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了不起的胜利
  海面下的战斗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美军趁此机会在空中战场上扭转了局势。
  随着第三批防空战斗机到达,突击到东朝鲜湾上空的八架J-11B立即遭到围剿。在美军航母战斗群里的战舰被反舰导弹击中之前,八架J-11B没有撤离,而是拼出全身力气,为潜艇争取时间。
  直到美军护航战舰陆续中弹,KJ-2000上的指挥官才向J-11B机群下达了撤退命令。
  此时,空中只剩下了三架J-11B,联军的防空战斗机超过了二十架,其中还有几架韩国空军的F-15K。
  最终,只有一架J-11B成功撤走,两架J-11B在撤退时被美军战斗机发射的导弹击落。
  十一架J-11B中,有三架是双座型,总共十四名飞行员,除了撤走的一架,其余共有一名飞行员被俘,十二名飞行员阵亡。
  他们的牺牲不是没有价值,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付出,“海龙”号不可能偷袭得手。
  J-11B机群撤退时,“华盛顿”号已被鱼雷击中。
  因为离得太远,KJ-2000没有探测到航母中雷的场景。只是没过多久,电子侦察机就发现联军的通信频率大增,随后KJ-2000探测到了从韩国北部空军基地起飞,进入日本海上空的搜救飞机。
  不难判断,美军航母战斗群遭到伏击,而且已有战舰沉没。
  既然潜艇已经出手,就没有必要让战斗机冒险了。
  打到这个时候,志愿军空军已经全力以赴,别说去东朝鲜湾上空作战,能否守住鸭绿江与图们江防线都是个问题。
  肃清空域后,美军立即让反潜巡逻机返回郁陵岛上空。
  此时,三艘南下的“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都施放了通信浮标,汇报作战情况,并且请求支援。
  与潜艇相比,反潜巡逻机的速度快得多。
  在第一架反潜巡逻机投下声纳浮标前,位于后面的两艘美军攻击核潜艇就咬住了离“海龙”号最近的那艘040型常规潜艇。
  只是距离实在太远,美军潜艇没有发起攻击。
  随着反潜巡逻机到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反潜巡逻机的支持下,一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主动减速,增强被动声纳的探测能力,然后用通信浮标发送目标信息,由反潜巡逻机转发给最前面的攻击核潜艇,支持友艇作战。另外一艘“洛杉矶”级没有减速,而是按照收到的作战信息,用主动攻击声纳照射攻击目标。这样一来,跑在最前面的那艘“洛杉矶”级不但可以关闭主动攻击声纳,还可以把速度降下来,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发起突然袭击。
  美军的战术非常完美,只是这其中绝对少不了反潜巡逻机的功劳。
  没有反潜巡逻机,三艘潜艇不可能如此密切的协同作战。
  当然,反潜巡逻机的功劳不仅于此。
  因为美军潜艇发现了三艘中国潜艇,所以除了负责通信中继的那架之外,剩下的五架反潜巡逻机均按照潜艇提供的数据,在中国潜艇发射导弹的地点附近投下声纳浮标,进行更大范围的反潜搜索。
  不到二十分钟,两艘正以二十节的最高航速向南逃逸的039型也被发现了。
  如果不是“海龙”号用鱼雷攻击了“华盛顿”号,美军潜艇与反潜巡逻机肯定会立即发起攻击。
  “华盛顿”号被鱼雷击中,立即惊醒了三艘“洛杉矶”级的艇长。
  战场上不止三艘中国潜艇,附近肯定还有中国潜艇,而且有可能是性能不比“洛杉矶”级差多少的攻击核潜艇。
  如果此时攻击那三艘常规潜艇,只会让三艘“洛杉矶”级遭到反击。
  对付攻击核潜艇,比对付常规潜艇困难得多。
  虽然绝大部分攻击核潜艇都没有对空手段,无法对反潜巡逻机构成威胁,但是在与反潜巡逻机对抗时,攻击核潜艇的生还概率高得多。
  对付攻击核潜艇的最佳武器是一艘更加先进的攻击核潜艇。
  美军立即调整战术,三艘“洛杉矶”级首先减速转向,把攻击三艘常规潜艇的任务留给了反潜巡逻机。
  因为“海龙”号已经转向,没有把侧舷对准南面,所以没有及时发现三艘“洛杉矶”级正在减速。
  直到美军反潜巡逻机投下的反潜鱼雷击中了最先暴露行踪的040型潜艇,萨非墨才猛然发现,美军已经增强了反潜力量。
  随着反潜巡逻机到达,别说伏击“弗吉尼亚”级,能够自保就算万幸了。
  萨非墨没再强求获得第二个桂冠,立即让“海龙”号转向东南,把航速提高到六节,争取在美军重组反潜网之前,离开反潜巡逻机的主要搜索区域。对于最高航速只有二十节,而且只能以这个速度航行四个小时的常规潜艇来说,只要被反潜巡逻机发现,被击沉的概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十多分钟后,“海龙”号再次截获了两个爆炸噪声。
  因为两次爆炸传来的方向不一样,所以萨非墨不得不相信,两艘039型没能幸免,也被美军的反潜巡逻机击沉了。
  在只剩下“海龙”号的情况下,自保成了唯一选择。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萨非墨的运气特别好。
  三艘“洛杉矶”级转向后,美军搞清楚了“华盛顿”号的中雷情况,确认鱼雷是从东面与东北方向射来的,所以三艘“洛杉矶”级全部转向东面,与“加利福尼亚”号一道,向东展开搜索。
  半个小时后,第二批反潜巡逻机赶到。
  虽然在反潜力量增强后,美军扩大了搜索范围,以攻击核潜艇最快三十节的航速,沿搜索中线向两侧扩展,确定了一个扇形搜索区域,但是“海龙”号不在“华盛顿”号东边,也就没在美军的反潜搜索区域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