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1021

  “你……”
  “不跟你废话。”周渝生笑了笑,说道,“到了新浦,你的任务是盯住这些人,重点保护四十二名导弹专家。需要人手的话,去找吴建军。如果人手不够,给我打电话,我想办法从其他部队调人。”
  “两栖特种部队总共也就几百人,肯定不够。”
  周渝生点了点头,说道:“你有一天了解情况,完成前期部署。除此之外,你还有一个特别任务。”
  “什么任务?”
  “保护好她的安全,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得把她带回来。”
  “这……”
  “这是黄司令亲自安排的,而且点名让你负责。”
  “可是……”
  “少校,没什么可是,这是上面下达的命令。”
  牧浩洋长出口气,点头答应了下来。
  “放轻松点,这次行动几乎没有挑战性。”周渝生笑了笑,说道,“一切顺利的话,三天后你就能回来了。”
  “老周,这是战争,不是演习。”
  “行了,你什么时候过去?”
  “马上。”牧浩洋站了起来,说道,“我先给吴建军司令打个电话,把两栖特种部队派过来。”
  “还需要多少人手?”
  “越多越好。”
  周渝生也笑了笑,说道:“大部分特种部队有任务,还得留下一些营救飞行员,我可不能把所有特种部队都派过去。”
  “至少得增加一倍的兵力。”
  “一支特种大队?”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等我到了新浦,了解了情况再给你打电话,到时候决定需要增派多少人手。”
  “行,我帮你安排车辆。”
  “对了,庞跃龙回来后,让他去新浦找我。”
  “没问题,还有别的事吗?”
  “暂时没了,有事电话联系。”
  牧浩洋没再耽搁,回到办公室给吴建军打了电话,随后就启程前往新浦。
  因为联军扩大了空优区域,所以牧浩洋只能乘车前往新浦。
  海洋岛上,吴建军接到电话后,立即把曹安国叫了过来,让他带队前往新浦,与牧浩洋会合。牧浩洋留在志愿军司令部,负责特种作战行动,让吴建军着实高兴了一把。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人在司令部,什么事都好说,两栖特种部队不再坐冷板凳,自然再好不过。
  此时,日本南面的太平洋上,六艘潜艇分成两路,两艘继续北上,前往宗谷海峡,四艘转向西北。
  这四艘潜艇中,打头的是一艘041型,既“海蛇”号的姊妹艇“海龙”号。
  几个小时前,“海龙”号的艇长萨非墨还在睡大觉。两天后才到达宗谷海峡,没有必要那么紧张。海军司令部发来的命令,让他睡意全无。“海龙”号不去宗谷海峡,而是走濑户内海,从关门海峡进入日本海。
  任何一名潜艇艇长都知道,这条航道有多么危险。
第九十三章
铤而走险
  在日本语中,“濑户”是“狭窄海峡”的意思。
  濑户内海由本周、九州与四国环抱,东西长四百四十公里,南北宽五到五十五公里,面积九千五百公里;多港湾,沿岸有广岛、吴、下关、冈山、松山与高松等港口城市;分布着淡路、小豆与江田等五百多座岛屿。
  自古以来,濑户内海的航运就非常发达,是关系地区与亚洲大陆航线上的文化中心,曾经是主要产盐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沿岸新兴工业区以钢铁、化学、汽车、造船、石油与石化为主,被称为日本的“产业运河”。
  现在,濑户内海是世界上航线最密集、航道最繁忙的海域之一。
  每天都有数百艘船只在这片海域里航行,且以大型远洋货轮为主。
  对潜艇来说,这些货轮提供了很好的掩护。只要跟在货轮后面,就能避开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系统。
  问题是,跟在货轮后面并不见得安全。
  除了淡路岛与四国岛之间的鸣门海峡水深超过两百米之外,其他海域的最大水深均不超过四十米,大部分航道的平均水深只有二十米。在濑户内海西端的丰后水道与周防滩,部分航道的水深还不到十五米。
  虽然这个深度对货轮来说足够了,但是对潜艇来说却非常局促。
  拿041型潜艇来说,从潜望镜顶端到艇底的垂直高度为十一米,测深声纳的灵敏度为两米,保持潜航的最小深度为十三米。因为海水是半透明的,所以实际操作中,很少进入水深低于十五米的海域。
  在夜色掩护下,进入濑户内海不是问题。
  可是跟在货轮后面,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这简直是送死。”大副闻向勇比萨非墨还要激动。“虽然老徐进过濑户内海,但那是和平时期,而且差点出不来。现在让我们走濑户内海,从关门海峡进入日本海,简直就是让我们自投罗网。”
  “不管怎么说,日本没有参战。”
  “但是日本是美国的盟国。”
  萨非墨笑了笑,说道:“激动也没用,命令很明确,让我们从濑户内海进入日本海,务必在两天之后赶到。”
  “可是……”
  “与其抱怨,还不如想想该怎么做。”
  闻向勇叹了口气,说道:“如果全速航行,我们能够绕过九州岛,从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
  “这样的话,得每天上浮四次,用通气管给蓄电池充电。”萨非墨看了眼搭档,“联军在朝鲜海峡布下天罗地网,走对马海峡才是自投罗网。”
  “即便如此,濑户内海也不见得畅通无阻。”
  萨非墨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虽然日本没有参战,但是作为盟国,肯定在暗中协助联军。”
  “只要在丰后水道部署几艘拖网渔船,就能让我们无处可去。”
  “我们能想到,上面想不到吗?”
  闻向勇锁紧眉头,没再抱怨什么。
  “为了引开日本的注意力,肯定会派几艘潜艇去宗谷海峡,然后安排几艘货轮从丰后水道进入濑户内海。”
  “那我们怎么办?”
  “耐心等待。”萨非墨翻出海图,说道,“到丰后水道南面找个地方藏起来,等待下一步指示。”
  “果真如此的话,就应该在命令中提到,可是……”
  “如果没有掩护,就只能靠运气了。”
  萨非墨也很担心,但是没有表现出来。
  闻向勇重新设定航线后,“海龙”号以六节的最大巡航速度朝丰后水道南面驶去。因为出港不到十天,六天前在远离陆地的菲律宾海为蓄电池充了电,所以“海龙”号能以这个速度潜航一千五百海里,十天之内不用上浮充电。
  能否顺利到达日本海,关键不是“海龙”号有多安静,而是能否顺利进入濑户内海。
  此时,一艘在松山港卸下三十万吨原油的大型油轮正缓缓离开码头,启程返回沙特阿拉伯的拉斯坦努拉。
  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进口国,日本每年从海外购买三亿吨原油,其中百分之八十来自中东地区。在日本到中东的航线上,有上百艘油轮,其中三十多艘是载货量超过三十万吨的超级油轮。
  几年前,这些油轮在返航时不会运载货物。
  这几年,因为全球经济不景气,航运业非常惨淡,所以油轮在返航时会尽量运载一些液体货物,比如石化产品。
  因为日本是主要的石化产品消费国,而非出口国,所以从日本返回中东的油轮,不是每次都能拉到货物。
  这次,“日之丸”号就是空载返航。
  按计划,到了新加坡,“日之丸”号才会装上几万吨液态货物,中途还会在印度的孟买港停留两天。
  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日之丸”号的主要任务不是运载货物。
  离港后,“日之丸”号以十二节的最佳经济航速航行,将在四个小时后到达丰后水道北端,然后在日本巡逻艇陪同下通过丰后水道,进入菲律宾海。一切顺利的话,油轮将在六个小时后离开日本领海。
  这是特殊安排,平常货轮进出丰后水道都不需要巡逻艇陪同。
  原因很简单,日本海上自卫队在丰后水道设置了三道反潜隔离网,其中最外围的反潜巡逻网由五艘拖网渔船组成。
  潜艇能够探测到渔船,却很难发现渔船后面的拖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