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1021

  看着PL-11从F-22A的机身下方飞过,晏鹰搏咬紧牙关,再次把右手大拇指压在开火按钮上。
  过载已经超过八G,还在继续上升。
  达到九G时,晏鹰搏最多能坚持五秒,随后会因为血液无法流入大脑,产生黑视、眩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昏厥。
  让F-22A拉开距离,无异于自杀。
  既然是“自杀”,还不如放手一搏,把剩下的那枚PL-11射出去,说不定导弹能自行锁定目标。
  视野变暗的时候,晏鹰搏摁下了按钮。
  PL-11呼啸而出,朝F-22A飞去。
  此时,晏鹰搏什么都顾不上,也什么都管不了。
  罗伯特的情况不比晏鹰搏好多少,F-22A的性能比J-11B好,并不意味着飞行员承受过载的能力更胜一筹。
  因为处于被攻击位置,所以F-22A提前数秒钟达到九G的最高过载。
  导弹告警机响起时,罗伯特把手伸到控制面板上,准备发射干扰弹与拖拽式诱饵。
  格斗导弹采用红外被动导引头,得用红外干扰弹。因为一些较为先进的格斗导弹采用了红外与紫外双模式阵列导引头,所以干扰弹不见得能够欺骗导弹,必须用上能够模仿战斗机辐射信号的拖拽式诱饵。
  与J-11B的外挂拖拽式诱饵不同,F-22A的拖拽式诱饵放在尾撑中,拖放距离超过五十米,足以让确保导弹爆炸产生的碎片不会击中战斗机。
  导弹告警机到底响了几次,罗伯特根本搞不清楚。
  高过载下,流入大脑的血液大幅度减少,产生黑视前,会使飞行员的反应速度变慢,还会对飞行员的感官与思维造成严重影响。说得形象一点,就是使飞行员变得笨拙、迟钝与弱智。
  罗伯特能做的,就是摁下发射开关。
  能否避开导弹,只能听天由命。
  只能说,上帝在这个时候显灵,护佑了这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罗伯特摁下发射开关,投放干扰弹与拖拽式诱饵之前,第一枚PL-11已经与F-22A擦肩而过。因为没有锁定目标,所以导弹的引信没有通电,没在距离足够近的时候引爆。等到干扰弹在战斗机后方散开,拖拽式诱饵完全放出,第二枚PL-11射来,而且锁定了目标。只是,锁定的不是F-22A,而是战斗机后面的诱饵。
  要是看到这一幕,晏鹰搏肯定会气得吐血。
  还好,他没有看到这一幕。
  视野完全变黑,意识变得模糊的时候,晏鹰搏凭本能压下操纵杆,左右踏板差动,把战斗机从高过载中改了出来。
  飞“钟摆”机动的时候,晏鹰搏遇到过类似的险情。按照贾定康教的办法,他成功改了出来。那次的情形非常惊险,如果他没有记住贾定康的话,或者反应慢一点,战斗机就会坠毁,他也活不了。
  这次的情况稍微好一些,至少飞行高度在七千米以上,他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
  视力恢复的时候,F-22A已经不见踪影,J-11B正以飞快的速度冲向地面。
  “头……头……快拉起来……”
  听到四号僚机的呼叫声,晏鹰搏立即回过神来。
  肯定是爬升时损失了太多速度,改出时的动作过猛,飞行速度低于最低空速,战斗机进入了螺旋。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不尽快改出螺旋,战斗机肯定会坠毁。
  神智清醒过来后,晏鹰搏迅速扫了眼高度表与空速表。
  高度跌落了将近四千米,空速超过每小时六百公里,只是战斗机在飞速旋转,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根本不受控制。
  晏鹰搏没有惊慌失措,离地面还有三千多米呢。
  把油门杆推到底后,晏鹰搏首先放下全部襟翼与副翼,再把操纵杆推到底,让战斗机在加速的同时稳定下来。
  努力立即收到效果,操纵杆上的震动表明,战斗机正在摆脱失控状态。
  只是情况并没好转,晏鹰搏这时候才注意到左侧的一号发动机已经停车。因为J-11B的两台发动机间隔较远,所以右侧的二号发动机全加力运转,产生的偏心力矩不但没让战斗机稳定下来,反而加快了旋转速度。
  重新启动一号发动机,还是首先改出螺旋?
  经验告诉晏鹰搏,必须首先改出螺旋,才有机会重启一号发动机。
  在螺旋状态下,进入发动机的气流很不稳定,强行启动发动机,可能导致低压压气机损坏,甚至会因共振使风扇叶片脱落,打烂发动机。
  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而是经常发生。
  引进Su-27SK后,至少有一起事故就是因为飞行员在螺旋状态下强行启动发动机,导致低压压气机损坏。俄罗斯空军在使用Su-27SK的时候,出现过低压风扇共振,叶片脱落打穿发动机护罩的恶性事故。
  凭经验,晏鹰搏没有多想,立即收起左侧的襟翼与副翼,用右侧襟翼与副翼产生的阻力抵消偏心力矩。
  这个操作,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J-11B的旋转速度迅速降低,飞行速度也保持在最低空速之上。
  天旋地转的感觉消失后,晏鹰搏又看了眼高度表。
  高度已经跌到三千米以下,不算太低,有足够的把握重启一号发动机。
  战斗机在空中启动发动机,绝对不是汽车发动机点火那么简单。
  起飞前,战斗机都是由电瓶车供电,赋予发动机初始转速,然后才往燃烧室喷油,由燃烧产生的压力驱动涡轮。因为战斗机减重一公斤都非常困难、也很重要,所以绝对不会把笨重的电瓶装到战斗机上。
  在空中启动发动机,只能用进入发动机的气流带动涡轮。
  这就要求战斗机有一定的速度,以及较为平直的航线,让气流有足够的速度、也足够平顺。
  做小角度直线俯冲,是重启发动机的最佳选择。
  因为放下了右侧襟翼与副翼,所以J-11B的中心轴线与航向存在大约十度的仰角,让晏鹰搏看不到地面参照物,只能全神贯注的盯住高度表、空速表与方位表,忽略了正在逼近的危险。
  J-11B的航向终于稳定下来,在他准备俯冲的时候,导弹告警机响了起来。
  那架F-22A杀回来了!?
  晏鹰搏一惊,立即回头看去。经验告诉他,如果那架F-22A杀了回来,肯定会从后方进入。
  经验没有错,F-22A确实从后方进入。
  只是他没有看到敌机,而是看到了被导弹击中的四号僚机。
  导弹的近炸引信没有启动,直接撞击四号僚机,由碰炸引信引爆了战斗部。
  虽然AIM-9X的战斗部只有十一公斤,装药量不到一公斤,但是烈性炸药释放的能量足以将J-11B炸得粉身碎骨。
  爆炸产生的火球迅速消散,四号僚机从进气口处断成两截,包含座舱在内的前机身坠向地面的时候,晏鹰搏看到了朝他射来的AIM-9X,以及大约五公里外,正在加速逼近的美军战斗机。
  还能做什么?
  理智迅速占据上风,肯定无法避开导弹,唯一选择就是弹射逃生。
  最后关头,晏鹰搏抓住了大腿中间的弹射手柄。
  他没有立即拉起来,因为在导弹爆炸前弹出座舱,只会被横飞的弹片与战斗机碎片打成马蜂窝。
  只要导弹没有打在座舱附近,他就有机会逃生。
  为此,就得把屁股朝向导弹,而不是把宽大的背部朝向导弹。
  晏鹰搏把操纵杆推了出去,让机头朝下,机尾朝上。感觉到机身剧烈震动,看到火焰从座舱外席卷而过,他才拽起弹射手柄。
  爆炸索炸飞了座舱盖,弹射座椅的火箭发动机随即点火。
  在一个陌生国家上空,晏鹰搏离开了这架伴随他三年、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他所有亲人的战斗机。
第三十九章
救援行动
  中国空军入朝第一战,算不上成功,也谈不上失败。
  虽然空战中,四架J-11B被击落,随后到达的八架FBC-1C遭到两架F-22A拦截,当场被击落六架,剩余两架立即抛掉弹药,以两马赫的速度撤出战斗,轰炸行动彻底失败,但是美军的一架F-22A被J-11B用SD-10击落,开创了这场战争的先河,也打破了F-22A的神话。
  从空战交换比来看,美军吹的牛皮已经被扎破了。
  F-22A服役初期,美军放出豪言,F-22A与第三代战斗机对抗,空战交换比在一比一百以上。
  现实是,即便把人民军损失的Mig-29与Mig-21、以及六架FBC-1C算上,F-22A在空战中的交换比也不到一比二十。如果以这场空战为准,F-22A与J-11B的空战交换比为一比四。
  用一架F-22A交换四架J-11B,吃亏的肯定是美国空军。
  从价值上看,F-22A的单价超过两亿美元,除掉开发成本也有一亿多美元,J-11B的单价仅为一千五百万美元,大概十架J-11B顶得上一架F-22A。算上飞行员培训费用,F-22A与J-11B的交换比在一比七以上,美军才能占到便宜。
  战争,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
  这场空战,暴露出了中国空军的问题,也充分证明了美军的优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