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387

  “那边将建造一条跑道,还有飞机测试中心、发动机测试厂。”黄龙飞又朝转过了身来,朝正在施工的工地指了一下,“这边是飞机制造厂,包括了十多个零部件制造厂与一个总装厂。当然,不是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在这里制造的,很多零部件都要分包给不同的飞机制造公司,按照标准制造好之后,再送过来进行最后的总装,而这边只负责制造最重要的,以及一些运输困难的零部件。”
  “这应该是国家的发展计划吧?”凌天翔这时候也想到了,几年前,共和国政府启动了大飞机的研制计划,应该是4年前吧。
  “对,确实是由国家统一负责的,不过,经过了初期论证之后,大部分专家都认为,如果我们制造的飞机要卖到全世界去的话,那么就应该减少国家干预。”黄龙飞继续朝着那栋厂房走去,“虽然我们的初期目标是制造出一种可以顶替B737,以及A320这类的直线客机,并且主要占领国内市场,但是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我们肯定要设法将飞机卖到世界各地去,而不仅仅只局限于国内市场。”
  凌天翔等人也加快了脚步。
  “虽然现在波音与空客两家公司连续几年都严重亏损,但是实际上,这两家公司给美国与欧洲带来的好坏是极为巨大的,不然的话,美国与欧洲各国政府也不会给这两家公司那么多的政策优惠了。以前,我们卖几亿条体恤衫才能换回一架客机,这就是客机的价值。”黄龙飞的步伐并不快,大概是想后面的人都跟上来,“制造大型飞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而大型飞机本身就是高附加值产品。另外,飞机制造业给相关产业带来的好处更是难以估计。美国政府自己公布的,波音每卖掉一架737,就可以给美国的2000多家公司带来数千万美元的收入。欧洲那边也差不多,空客每卖掉一架380,就可以为3000多家公司带来上亿欧元的收入,并且在半年之内为2万个工人提供就业岗位。而这产生的社会价值是难以估量的。换句话说,波音在亏,空客也在亏,可是其他的下游公司都在赚钱,而且创造了那么多的附加产值,提供了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其意义远远超过了飞机制造公司的亏损。”
  “可是,现在世界市场已经被两家公司给占据了,我们现在搞的话,有多大的机会?”
  “这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黄龙飞停下了脚步,“首先,现在波音与空客的竞争已经不像以往那么激烈了。随着空客力推A380以及刚刚投产的A350,今后将主攻大型客机市场,并且尽量在中型客机市场保有一定的份额。而波音的B787与B797分别面向中型客机市场与直线客机市场。也就是说,这两家公司的定位并不完全一样,除了在中型客机市场上还有一定的竞争之外,其他两个领域是没有竞争的。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两家公司垄断市场的局面。谁都知道,垄断对制造商有好处,而对购买者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另外,从国内,以及国际各大咨询公司的调研结果来看,世界客机市场至少需要三家公司竞争,如果能够有四家公司,并且有人肯承担亏损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是,这样一来,大家都得赔钱。”袁德良跟着就问了一句。
  黄龙飞笑着摇了摇头。“赔钱是肯定的,就算是只有空客与波音,他们还是得赔钱。而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来看,如果真有四家客机制造公司进行竞争的话,那么大家的亏损都将非常严重,就算是只有三家,要想做到盈利,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盈利的话,也都非常困难。不过,赔钱也不是一定的。”
  凌天翔与袁德良相互看了一眼,没有弄明白。
  “现在,我们是世界上第二大航空市场,而且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远超过了美国,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潜力很大。实际上,只要我们在经济实力上超过了美国,那我们就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航空市场。”黄龙飞拿出了雪茄,一名保镖立即替他点上了。“而我们与美国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国内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实际上都是国营的,或者是由国家控股的,真正私营的航空公司就只有两三家而已。以往,我们订购飞机都是由政府统一去下订单,在十几年前,这甚至被政府当作了政治牌来打。你们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够造出直线客机,就算在技术上没有波音与空客那么先进,只要我们把成本控制住,并且在一些可以节约运营商成本的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占领国内市场。只要我们占领了国内市场,那我们的飞机制造公司就不会亏本!”
  虽然两人还是有点不相信,但是见到黄龙飞如此有信心,也就不再怀疑了。
  “而且,我跟你父亲都决定入股飞机制造公司。”黄龙飞对袁德良说了一句,又说道,“当然,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股东,另外还有十几个股东。按照我们的估计,只要能够在5年之内研制出第一种直线客机,并且拿到了国家的准航证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在接下来5年之内实现盈利,并且在10年之内收回投资成本。最重要的是,除了一些关键部件,比如发动机,以及飞机的大梁,制造飞机机翼与机身蒙皮的复合材料之外,很多零部件都是下包给了我们的工厂进行生产的。到时候,就算飞机制造公司亏了本,我们在别的地方仍然能够赚到钱,这绝对是一笔只赚不赔的买卖。”
  “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制造出大飞机的话,其意义就绝不是民用那么简单了。”
  袁德良这么一说,黄龙飞立即就笑了起来。“正是如此,大飞机本身绝不仅仅是民用那么简单。虽然军用大飞机的技术要求更高,但是与民用客机的基础是一样的,在某些方面,民用客机的技术指标甚至更高,比如世界上能够制造民用客机的公司几乎都能够造出军用大飞机,相反,能够造军用大飞机的却不一定能够造出民用客机来。所以,只要我们在民用客机上取得了突破,那么今后的军用大型运输机、大型预警机、大型反潜巡逻机、大型加油机等等,都会跟着出来。”
  “我想,这才是你们投资飞机厂的主要原因吧?”凌天翔也听出了点苗头来。
  “当然不是,虽然我不否认大飞机在军事领域的重要作用,但是其对国家经济产生的影响更为巨大。”黄龙飞立即就否认了,“可以说,研制大飞机直接关系到了共和国未来十年,甚至是数十年经济发展的走向。别看一架重量100吨,载150人的飞机就那么点大,可这架飞机里包含的东西却太多了,动力系统、电子系统、材料学等等,这些都要相当厚实的基础。另外,研制大飞机对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意义非常明显,我们总不可能一直搞劳动力密集型,而附加产值又不高的基础产品吧,我们卖了几十年的衬衫、体恤,难道准备一直卖下去?其次,这对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也至关重要,随着一些新兴经济区的出现,我们依靠低劳动成本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了,而今后要想确保共和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那我们的对手就不是越南、马来西亚,乃至非洲的那些贫穷国家,而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这些发达国家。如果能够成功地将我们制造出来的大飞机卖到世界各地去,这就将是‘共和国制造’带来巨大的广告效应,从而让全世界都改变对‘共和国制造’的印象。”
  当黄龙飞把制造大飞机提高到这个高度之后,凌天翔也不敢等闲视之了,其实,仅从军事意义还是民用意义上讲,共和国都有必要研制大飞机。接下来,他们又参观了那栋厂房,虽然工厂还在兴建之中,但是凌天翔他们已经能够感觉到,这次搞大飞机,不仅仅是共和国政府的决心,更凝聚了共和国数代人,以及大量如同黄龙飞这样的爱国商人的心血与汗水。
第四十一节
经济论坛
  凌天翔在上海参加的最后一项“集体活动”是当月底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经济论坛。凌天翔是以“砺刃”安保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参加的,而袁德良则直接找了个借口没有去,只有连豫泯以公司总经理的身份陪同凌天翔去参加了这次由上万名共和国的企业与商业界精英参加的盛大活动。为了尽量不让别人将他们与黄龙飞、袁鸿业等人联系起来,凌天翔没有在大会期间去找黄龙飞他们。
  大会期间,各行各业的精英都举行了行业内部的会议。因为安保行业在共和国还属于新兴行业,在“砺刃”安保公司成立之前,共和国只有一家由国家经营的,主要为银行提供现金押送业务的安保公司。所以,凌天翔没有参加行业内会议,也没有人邀请他们去参加别的行业会议。凌天翔与连豫泯这次就是来看热闹的。
  五天的行业活动结束,周末,各行各业的代表参加了最后的年度经济总结大会。原本凌天翔是没有资格去参加最后这次会议的,因为有资格拿到入场券的都是各行各业中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者是总经理,其身家,或者是企业资产都在百亿以上,而凌天翔的“砺刃”安保公司的资产还不到20亿。同样,安保行业确实没有几个代表,结果凌天翔被邀请参加了最后的会议。至于是不是黄龙飞或者是袁鸿业在暗中帮了他一把,凌天翔就不得而知了。
  可以容纳2000多人的会堂里面座无虚席,甚至有一部分人站在了后面的走廊上。凌天翔的位置比较靠后,这样的会议本身也是按“资”排位的。黄龙飞、袁鸿业、朱世宏与方兴国都在主席台上,他们是共和国最有钱的四个商人,而且是今年大会的承办者,同时又是某一个,甚至某几个行业的龙头老大,自然应该在主席台上了。
  与往年的安排一样,会议开始后,首先是由各行业的代表上台对本行业今年的发展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前进做了介绍。因为那家国营的安保公司总经理不愿意上台做演讲,而凌天翔也不想过于引人瞩目,所以在轮到安保行业的代表上台做报告的时候,凌天翔把连豫泯给推了上去,谁叫他是总经理呢?
  相对于其他行业代表所做的报告,连豫泯更加强调了安保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前进,而没有过多的介绍之前的发展情况。他也只是个挂名的总经理,每年魏大明都只需要向他提交安保公司的财务报告,而他本人对安保公司在国内的经营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其次,“砺刃”安保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幌子,其主要的业务是在国内招募雇佣兵,连豫泯总不能介绍今年招了多少雇佣兵吧。而在发展报告方面,连豫泯也避重就轻,主要介绍的是在国外的安保业务,这差点让其他人把“砺刃”安保公司当作了一家外贸公司。
  等到连豫泯走下讲台的时候,他已经是满头大汗了,这是连豫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做报告。更让他感到很不爽的是,他只有2天的时间做准备,几乎什么都没有准备好就被推上了讲台。如果不是他当了好几年的间谍,而且在张口说瞎话的时候完全达到了面不改色的境界,恐怕他开始就要直接晕倒在讲台上。
  一共有100多个行业,而在这其中,黄龙飞代表化工、袁鸿业代表的汽车制造业所做的报告是最为引人瞩目的,这并不是因为这两个行业有特别好的前景,或者说是今年的发展情况多么好,这主要是他们两人的影响力太大了。在凌天翔看来,黄龙飞也是满篇大论,结果没有多少落到实质上。袁鸿业的报告也差不多,虽然汽车产业在共和国正处于发展壮大的阶段,但是在全球范围来看,汽车产业也快与冶金业一样,成为夕阳产业了。
  各行各业的代表做完了短暂的演讲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吃过午饭,大会继续进行,而下午的主要活动就是由大会组织委员会邀请来的全国知名的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对国内,以及全世界未来的经济发展情况做预测报告。
  报告主要就分成了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经济发展前景,而是国际经济发展前进。而这两个方面的报告却截然不同。
  介绍国内经济发展前景的几个专家都一致认为,在未来10年之内,共和国的经济仍然将以相对较高的速度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只是,这几个经济学家做出的详细预测并不完全一样,持乐观态度的认为,在未来10年之内,共和国的经济将保持每年8%的速度增长,而且很有可能延续20年。持相对悲观态度的认为,在未来10年之内,共和国的经济将保持每年6%的速度增长,而且在未来10年到20年之间,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放缓到5%,甚至是5%以下。
  不管是乐观,还是悲观的估计,这都要比那些专门针对国际经济走向的报告好得多。大会一共邀请了9名国际经济与社会学专家对全球未来10年的经济走向做了预测报告,其中只有2人持乐观态度,而且还是谨慎的乐观态度,而另外7人则持悲观态度,真正的悲观态度。
  两名持谨慎乐观态度的经济学家也只是认为,全球经济在未来10年内总体上不会萎缩,只会放缓,并且在前几年会有所倒退,但是随着经济形势走好,特别是在共和国的经济走强之后,对世界经济必然产生巨大的带动力。按照这两人的分析,只要共和国在未来10年之内保持年均7%的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就可以为全球贡献近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同时,以共和国为核心的东亚与东南亚经济圈成型之后,共和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必然会带动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对全球经济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同样的,这两位专家的谨慎乐观态度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就是,共和国的经济要在未来10年之内继续走强,不然的话,他们的乐观估计就不成立。
  七名持悲观态度的学家则认为,在未来10年之内,全球经济将进入萎缩与衰退期,他们的论点有三个。
  一是共和国的经济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所占比例过小,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低端产业与共和国进行了激烈的竞争,从而导致共和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继续减小。未来,共和国要想在经济上取得成果,就必须要立足国内市场,并且扩大国内消费能力,由国内市场带动经济发展,而不是依靠国际市场。也就是说,共和国要在此期间由外向型经济转为内需型经济,这样共和国的发展才有保障。而在此情况下,共和国对全球经济所做出的贡献就相当有限,同时共和国对全球经济所起到的拉动作用也就更加不明显了。
  二是美国的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复苏。虽然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最迟都将在民主党总统任期的第四年开始好转,如果民主党总统能够坚持其施政方针,迅速结束伊拉克战争,将重点转移到国内经济建设上,并且获得连任的话,那么美国经济将在其第二届任期内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可是,这几名专家却认为,美国经济很难快速复苏。首先是美国难以从伊拉克迅速撤军,而且就算美国能够按计划从伊拉克撤军,这对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都是相当有限的。其次,美国经济的问题不仅仅是战争带来的高额军费开支,以及国内的经济发展结构不平衡所导致的,而是这么多年来,美国社会矛盾积累的总结果,包括过高的房价、失业率、军费开支等等。最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降低了很多,因此起到的火车头作用明显减少,同样的美国的市场地位也受到了包括共和国、欧洲、俄罗斯等国的挑战,因此很难像以往那样,依靠其庞大的国内市场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霸主地位,从而吸引大量的投资,获得比其他国家更多的发展动力。
  三是日本经济崩溃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这是7位专家最重要的论据。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其经济崩溃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绝对是灾难性的。虽然共和国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掉了日本经济崩溃的影响,并且一直与日本保持贸易逆差,而不是顺差,因此日本经济崩溃对共和国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其他国家则不尽然。首先是美国难以承受日本经济崩溃的负面影响,另外欧洲经济也必然受到巨大的影响,甚至连俄罗斯的经济都会受到影响,因为日本是俄罗斯能源的第三大进口国。因此,世界经济必然受到日本经济崩溃的拖累,而日本经济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在10年之内复苏,所以世界经济也就很难在10年之内走出困境。
  可以说,这9位专家的分析都有自己的道理,而且论点都很充足。本来经济学就是社会学,而不是可以通过实验与观察来获得证明的科学。因此,对于经济学专家得出的结论,不能够简单的将其定义为对错,不说是在事实发生之前,就算是在事实之后,也很难判断其对错。
  这9名专家的演讲结束,大会进入了自由发言阶段。也就是说,想要发言,并且获得了组委会批准的参会人员,都可以到讲台上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凌天翔早就将自己定位为了听众,而有了一次经历的连豫泯也早就决定只听不说。不过,其他的参会者还是挺积极的。
  大部分人发言的要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的时候,怎么才能够确保共和国的经济保持发展势头。各行各业的人士都有自己的见解,也就自己的理由。虽然这次经济年会之是一次民间会议,但是其重要性早就受到了政府的关注,另外,其讨论的结果必然会被送到政府官员,甚至是首相的手里,作为共和国政府在制订相关的经济政策时的重要依据。
  共和国并没有美国兰德公司那样的智囊团,因此经济年会的意义就更为重要与明显。最主要的是,有资格来参加会议的都是共和国最知名、最杰出的工商界代表,除了他们本身拥有的巨额资产之外,其独到的目光,以及对经济形势的把握也是远超过常人的。这也就是经济年会重要性的根本原因。
  因为需要发言的人太多,结果大会结束时间从五点半延迟到了六点半,最后又延迟到了七点半,直到很多人都感到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最后两位发言的代表才缩短了自己的讲稿,草草结束了。晚上,所有人都参加了由黄龙飞、袁鸿业、朱世宏与方兴国举办的宴会,这也算是给来自共和国各地的工商界代表的饯行宴,与最后的庆功宴。
  凌天翔与连豫泯也参加了宴会,只是他们并不那么抢眼,大部分时候都在花园的角落里,听附近那些商人的议论。
  在下午的时候,凌天翔与连豫泯都听出了一点苗头。虽然那些自由发言的工商界代表的论点,观点五花八门,但是其中有一点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的,那就是共和国要想在未来10年之内保证经济高速发展,除了抓住国内市场不放,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之外,还必须要保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工业原料的来源,并且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市场,以在过渡期能够继续保持出口盈利。最重要的是,共和国应该着手与周边国家建立经济共同体。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为明确的信号,一个意义重大的信号。
第四十二节
共同经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地区经济共同体并不是背道而驰,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步骤。从贡献的角度来看,在大国之间矛盾严重激化的时代,地区经济共同体在化解大国矛盾,并且推进全球经济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
  地区经济共同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美国与苏联在进行全面军事对抗的时候,加强了各自联盟体系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不管是北约,还是华约,在承担军事同盟,以及共同安全的大前提下,也是成员国范围内大力推广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在以苏联为主导的华约体系内,经济一体化甚至达到了各国分工的程度。当然,从总体方面来看,华约模式是失败的,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只是灾难,而不是共同繁荣。
  真正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并且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就是欧盟。最早提出欧盟思想的是英国的前首相丘吉尔,而真正推进第一步的还是法国前外长舒曼提出的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即舒曼计划。虽然该计划的初衷是要约束德国,但是在法、意、德(联邦)、荷、比、卢六国成立之后,该共同体的原则迅速推广到了煤钢以外的市场,并且以建立共同市场为主要目的。随后正式转变为欧洲共同体,并且在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之后,正式转型为欧洲联盟。该联盟是一个集政治实体与经济实体于一身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欧盟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政治一体化,即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欧洲国家,而不是由数十个欧洲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体。不过,欧盟距离政治一体化仍然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而且在追求政治一体化的道路上,欧盟采取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办法,即从社会的基层开始。
  经济一体化是欧盟最先完成的工作,而在走出这一步的时候,欧盟各成员国先后完成签署了多项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条约。比如,实现了各成员国过关免签证,增强了欧盟体制内的人员流动,为经济一体化打下了基础。推行欧元,用统一货币代替各成员国的货币,从而为经济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施共同的贸易政策,在贸易中采取共同标准等等。这些,都是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性工作。
  可以说,从成果来看,欧洲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现在正在迈出军事一体化的步伐,而这也是政治一体化之前的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而欧洲在走向一体化的时候,经济一体化就成为了军事与政治一体化的基础。可以说,欧洲人已经很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当各成员国的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且不可分割的情况下,才拥有了军事与政治一体化的可能。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果是极为显著的。首先,形成了一个拥有5亿人口,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巨大经济实体,而且拥有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市场。其次,诞生了欧元,而这几年欧元大有取代美元,成为全球流通货币的趋势。最后,经济一体化为欧洲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实现大欧洲计划,即吸纳东欧地区的前华约组织成员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可以说,欧洲经济一体化是全球众多区域经济中最显眼,最成功的一个范例。
  除了欧洲之外,全球其他地区的经济共同体也不少。比如,以美国为主导的,包含了加拿大、墨西哥,以及部分中美洲国家与加勒比海国家的北美经济共同体;以巴西为主导的,包含了几个南美洲国家的南美经济共同体;由南非牵头,包括了尼日利亚等非洲大国在内的南部非洲经济共同体;以俄罗斯为首,包括了白俄罗斯,以及独联体成员过在内的独联体;由共和国、日本、韩国牵头的东亚经济圈;由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组成的东盟;以及由澳大利亚牵头的大洋洲经济共同体等。
  这些经济共同体,以及类经济共同体都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即在经济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国互相减免关税,联合各自经济上的优势获得共同发展的好处。同时,对外采取基本一致的口径,特别是在贸易中注意保护共同体的利益。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共同体都达到了这一程度,比如在东亚经济圈内,共和国与日本的矛盾就非常大,而且采取的贸易政策有着巨大的差别,相互间的竞争也很激烈,根本就没有形成经济共同体。
  从核心利益来讲,经济共同体是在为大国利益服务,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的法德等国,或者是俄罗斯,澳大利亚,甚至包括共和国在内,都将地区经济共同体当作了大国利益的直接体现。可同样的,某些经济共同体的宗旨却是保护小国利益,比如南部非洲经济共同体,以及东盟,都是小国为求生存与发展而建立的。可这些经济共同体都或多或少的沦落为了大国手里的政治与外交工具。比如,东盟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美国、日本、共和国,甚至是澳大利亚斗争的舞台。
  如果世界格局不发生显著变化,地区性经济共同体的最终出路就是相互整合,最终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但现实是现在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的霸主宝座岌岌可危,而且自身问题不断,难以继续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日本经济崩溃,虽然还勉强保持着世界二号经济强国的地位,但是却很难在短期内有所作为。共和国、俄罗斯迅速崛起,欧洲对大国利益的向往,这些都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正是如此,那些众多的地区经济共同体必然会最终沦落为大国手里的工具。
  书房里,黄龙飞、袁鸿业、朱世宏与方兴国都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凌天翔与连豫泯干脆就坐在了角落里面,当起了听众。到最后,四个人的观点得到了统一,那就是,现在共和国正面临着30多年来最严峻的一次挑战,或者说是危机。所谓“危机”,就是危险与机遇并存,如果无法战胜危险,没有抓住机会,那就单纯是危险,如果战胜了危险,并且抓住了机遇,那就是一次发展的好机会。
  四个人对危险的认识是一致的,即现在的国际局势非常混乱,共和国已经走上了前台,就无法避免强大敌人的挑战。美国不会放弃全球霸主的宝座,必然会对任何一个发起挑战的对手进行更有压力的打压。日本也不会甘心放弃亚洲经济老大的地位,必然会垂死挣扎,甚至有可能绝地反扑。如果美国与日本联手,再加上一直对共和国有所警惕的欧洲的话,那么共和国在未来所要面临的挑战是非常艰巨的,同样的,共和国未来道路也将更加艰险,更加崎岖。
  在对机遇的认识上,四个人就不完全一样了。其中,朱世宏与方兴国主张重视国内市场,认为应该首先扩大国内市场,并且消化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并且努力使共和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然后用控制市场的办法来成为世界上头号经济实体。黄龙飞与袁鸿业则认为,在加强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共和国也应该同时加强对海外市场,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市场进行渗透,并且努力建立起一个以共和国为核心的地区性经济共同体,从而达到控制更大的市场,掌握更多资源,获得长期发展动力的目的。
  换句话说,黄龙飞与袁鸿业都认为,在短期内,共和国的重点应该是建立地区性经济共同体,这甚至比拓展国内市场更为重要。两人这一观点的基础是,共和国本身缺乏经济长期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相对而言,共和国对市场的需要是可以通过拓展国内市场来得到满足的,毕竟共和国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且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共和国的内部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了,只要抓住国内市场,那么就不缺乏购买能力。而今后制约共和国发展的不是市场本身,而是原料,特别是能源,以及重要的矿物原料。
  黄龙飞列举了一系列的数字。共和国的能源有7成需要依赖进口,其中石油的进口比例已经达到了80%,在10年之后,有可能达到95%,这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要知道,美国的石油进口比例,就算在在最高点都没有超过75%,一般情况下都维持在60%左右。其次,共和国在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上也严重依赖进口,其中铁矿石的进口比例达到了65%,铜矿石的进口比例超过了70%,橡胶的进口比例超过了80%,木材的进口比例达到了55%,甚至连粮食都有10%需要进口。换句话说,现在共和国最需要的是满足国内各大工厂的原料,以及满足百姓生活需要的物资!
  在黄龙飞的这一观点上,袁鸿业做了一点补充说明,即共和国的经济结构转型问题。
  如果需要以国内市场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话,那么大量产品就要在国内市场上消化掉,能够用于出口的产品相对减少。同时,因为共和国自身无法产出足够的资源,所以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需要进口更多的原材料。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的情况。虽然共和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但是长此以往下去,除非共和国能够成为美国那样的,拥有绝对优势的头号市场,同时共和国的货币超越美元与欧元,成为全球通用货币,不然的话,共和国的发展必然会出现问题。
  要解决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的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也就是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用以购买更多的原材料。这就涉及到了共和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
  在30多年的发展中,共和国出口的主要都是初级,或者是次级加工产品,而且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这类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少,利润率也非常低,而支撑起共和国庞大的出口能力的,是大量的剩余廉价劳动力。随着共和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也在同步提高,同时劳动力也不可能永远都有剩余的。因此,就必须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从而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转型是一个相对来说极为庞大的,也是一个系统问题,而不是单一存在的。同样的,在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时,共和国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往往都是第三世界国家,而共和国的教育水平远高于大部分的第三世界国家,劳动力素质更好,所以产品的竞争力更强。而在产业转型的时候,共和国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就成为了美欧等等发达国家,相对于这些国家,共和国的教育水平远远不够,劳动力素质也差了许多。因此,这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而不是单独的经济问题。
  可以说,这就是共和国的最大挑战。虽然共和国从来没有放弃人才的培养,从来没有减少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但是要想击败西方的发达国家,击败那些已经在工业化道路上发展了数百年的老牌国家,共和国需要走的路还非常长远,10年是远远不够的,也许要用50年,甚至100年的时间。但是,不管这条路多么的漫长,不管这条路多么的坎坷,总需要迈出第一步,总需要去战胜路上的所有坎坷与挑战。
  到最后,四个人的意见也取得了统一,而且都认为,未来10年,将是决定共和国命运的10年。
第四十三节
能源框架
  因为黄龙飞一直把凌天翔留在身边,所以凌天翔也不得不让袁德良与连豫泯回去处理军团的事务,自己则留在了上海。经济年会结束已经快一周了,黄龙飞带着凌天翔离开了上海,乘坐他的商务专机,直飞德黑兰。
  “到了之后,你尽快联系上你们在那边的人。”黄龙飞将一份文件递给了凌天翔,“这次,我需要你们在伊朗政府内部的关系。”
  凌天翔微微皱了下眉毛。“油田那边出了问题?”
  “不是,油田一直在正常运作,这次,我们去伊朗不是为了油田。”黄龙飞靠在了沙发上,“不过,也是为了石油,比那几座油田更重要的石油。你看看文件吧,我先休息一会,你看完了,我们再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