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9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9/1195

  不管是在半岛战争中,还是在印度战争期间,裴承毅从来不对盟军抱太大的指望,甚至不会过分高估共和国军队的战斗力,总是在策划作战行动的时候做好最坏的打算。这种极端谨慎的战术思想与积极主动的战略谋划结合在一起,就是裴承毅的精华所在。虽然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少,但是真正能够将其实施的人却不多。归根结底,决定战争胜负的往往不是军人,而是战场外的政治家。如果政治家订下了不切实际的目的,即便有再厉害的军人也不可能打赢战争。第二次英阿马岛战争就是个反面教材,如果不是阿根廷当局积极调整战争目的,不把彻底击败英国当成目标,就算让裴承毅来指挥阿军作战,也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从这个角度看,确实不是杜奇威的错。
  从一开始,美国当局就订下了一个错误的战争目的,即在小亚细亚的崇山峻岭中击败全球头号陆军,而不是背靠东地中海,在中东的沙漠中挑战对手。如果从一开始,美国当局就选择在北面进行战略防御,在南面发起战略进攻的话,恐怕局面就不会这么被动,杜奇威也不会如此为难了。
  不管怎么说,杜奇威不得不在这个关键时刻做出最不情愿的选择。
  联系了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之后,杜奇威与土耳其总理、土耳其国民军总参谋长等土方高层召开了网络视频会议,介绍了前线情况,并且对即将发生的战斗做了大胆预测与大致分析,在保证2个美军师将在7日之前投入战斗,并且担负起主要防御职责之后,杜奇威明确要求土军必须在南线坚持到美军到达,哪怕因此拼光全部精锐部队。为了引起土方高层的重视,杜奇威还直言不讳的提到,如果不能挡住共和国军队的这轮进攻,沦陷的将不仅仅是土耳其南部的山区,安卡拉肯定会受到威胁。
  在杜奇威把话挑明的情况下,土耳其总理当场下达了最高动员令。
  当然,杜奇威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根本靠不住的土军身上。
  视频会议结束之后,杜奇威与洛布林夫人再次通了电话。这次,杜奇威只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那就是让美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执行几轮常规轰炸任务,帮助前线作战部队缓解压力。
  因为共和国空军已经动用了战略航空兵,所以洛布林夫人答应得非常爽快。
  得到国务卿的支持,杜奇威直接联系了欧洲盟军总司令,美国空军上将多诺万,让他立即按照联军司令部提供的打击目标清单安排轰炸行动。杜奇威没有忘记提醒多诺万,这轮轰炸行动将关系到欧洲军团的生死存亡。
  没有杜奇威的提醒,多诺万也不会掉以轻心。
  在战术航空兵与海军航空兵均被牵制,而且无法立即向前线部署更多的战斗机的情况下,出动战略航空兵成为了美军唯一的选择!
第一百零四章
速度竞赛
  7月5日夜间,美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执行了第一轮轰炸任务。
  按照杜奇威的要求,美国空军出动了大约80架B-7C型战略轰炸机。因为B-7C是用来取代早已老旧不堪的B-52与B-1系列的“廉价轰炸机”,虽然性能比共和国空军的H-9S好一些,也新得多,但是同样不具备战略突防能力,所以与共和国空军的做法一样,美国轰炸机使用的也是射程接近2000千米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攻击来得很突然,也很猛烈。
  总共82架B-7C投射了接近1000枚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攻击了叙利亚北部地区的上百个目标,平均每9枚导弹攻击1个目标。在现代化的防空体系面前,这样的攻击效率已经非常出色了。
  面对高价值战略目标,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不但需要突破敌方的战略防御系统,还要躲过战区防空反导系统,在击中目标之前,还得突破末段拦截系统的封锁。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突防过程一点也不为不过。因为巡航导弹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弹道来避开敌人的防空系统,或者从防空系统的缝隙中穿过去,较快的速度能够缩短导弹暴露在防空系统内的时间,提高了突防率,所以在整个突防过程中,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主要敌人不是那些远程防空系统,而是守在目标近旁的末段拦截系统。随着高能激光、粒子束武器等等能量武器问世,末段拦截系统几乎成了所有打击弹药的克星。别说块头硕大的巡航导弹,就连小得多的炮弹都能被拦截下来。
  如何突破最后一道防线,成了提高巡航导弹作战效率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将,巡航导弹的飞行速度从亚音速提高到超音速,再提高到高超音速(6马赫以上),就是为了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如果面对的是速射机关炮、滚转导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与德国联合研制的“拉姆”防空导弹)等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的末端拦截系统,别说高超音速,只要速度超过3马赫,导弹的突防概率就将高得惊人。事实上,共和国与美国花巨资研制能量拦截系统,就是因为传统的末段拦截系统已经落后,无法对付速度越来越快的导弹。
  由此可见,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与能量拦截系统几乎是同时诞生的。
  研制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时候,工程师首先就得考虑如何对付能量拦截系统。因为在21世纪20年代,真正具备实战部署能力的只有高能激光器,其他的能量武器,包括速射电磁炮都在理论研究阶段或者工程测试阶段,所以导弹工程师首先要应付的就是高能激光器的威胁。
  与战略防御系统中的高能激光器不同,末段拦截系统的高能激光器有自己的特色。
  不管怎么说,拦截即将杀到跟前的巡航导弹与拦截几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外的弹道导弹肯定有很大的区别。别的不说,巡航导弹往往会“集群攻击”,即数枚、甚至数十枚导弹同时攻击同一个目标(这样的情况在海战中最常见),所以末段拦截系统所使用的高能激光器必须具备在极短的时间内拦截多个目标的能力。除了需要更加先进的火控系统外,对高能激光器的工作方式也有要求,即攻击任何一个目标的时间必须以毫秒计算,不可能持续照射一个目标。
  由此可见,末段拦截系统里的高能激光器,都应该是脉冲激光武器。
  说简单点,就是在瞬间输出足以摧毁目标的能量。
  与之相比,因为作战距离太远,激光束会在传递过程中衰减,所以战略防御系统所用的激光器都是连续波,或者连续脉冲,需要持续照射目标数秒、甚至10多秒,才能烧穿目标的外壳,摧毁目标。
  针对这一情况,导弹工程师想了很多办法。
  首先是提高导弹弹道高度,让导弹在大气层顶端或者电离层内飞行,以“过顶”方式发起攻击,避免过早进入末段拦截系统的作战范围。其次是采用末段助推火箭发动机,将导弹的俯冲攻击速度由巡航时的6到10马赫提高到20马赫以上,达到弹道导弹的水平,最大限度的缩短暴露在末段拦截系统作战范围内的时间。三是采用预塑爆炸单体,在弹头攻击目标的时候引爆弹体制造假目标,干扰拦截系统的观瞄设备,加大拦截系统的反映时间,提高弹头的突防率。最后就是采用弹道导的热护罩,即在弹头外表面涂敷一层受热后会蒸发汽化的涂料,带着受到能量武器攻击后产生的巨大热量,避免弹头因为过热变形而导致偏离原先弹道。
  实际使用中,这些办法往往会同时采用。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让弹头旋转,增加能量武器的照射面积,从而分散照射时产生的热量。因为激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脉冲激光器的一个照射脉冲在数毫秒到数十毫秒之间,所以用脉冲激光器照射导弹,如同用手枪射击芭蕾舞演员,在子弹面前,演员转得再快也没有丝毫意义。
  事实上,早在20年代末,共和国研制出了第一台输出功率达到1000兆瓦的高能激光器的时候,就在西北的某空军靶场做过一次试验,用该激光器在0.064秒内发出的10个脉冲拦截1枚155毫米榴弹,结果证明,炮弹的自旋运动并没对脉冲激光产生太大的影响,只要激光器的输出能量够大,肯定能够烧毁弹壳,让炮弹的气动外形发生变化,使炮弹偏离目标。按照理论计算,对付155毫米榴弹,激光器的输出功率需要达到10吉瓦(即10000兆瓦)以上,并且在50毫秒内输出至少20个脉冲。
  30年代中叶,共和国与美国就制造出输出功率超过20吉瓦的激光器,30年代末,输出功率为50吉瓦的激光器也已投入实用。按照共和国物理实验中心的激光实验室制订的研制计划,肯定能在2042年底之前拿出输出功率为100吉瓦的激光器,在2045年底之前研制出输出功率为250吉瓦的激光器,并且让100吉瓦激光器具备实战部署能力。
  根据物理实验中心做的秘密测试,只要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达到100吉瓦,现役的所有弹药都将失去价值。当然,要想推动这样的激光器,首先就得拥有一座输出功率为其十分之一的小型可控聚变反应堆,以及一套能够储存大约10吉焦(相当于2778千瓦时)电能的蓄电池。
  事实上,就算在已经大规模部署的20吉瓦级激光器的面前,很多导弹都成了摆设。
  在前面提到的4种导弹突防技术中,最重要的是后两者。
  攻击的时候让弹头与弹体分离,一是可以通过引爆弹体来制造假目标,其次就是缩小弹头的体积,避免因为弹体被激光击中而燃烧变形,从而影响弹头的飞行轨迹。问题是,为了加快突防速度,弹头上往往会安装末级助推火箭发动机,而且随着对突防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台原本只用来调整弹道的火箭发动机也就越做越大。比如在2030年研制成功的HS-29型巡航导弹上,助推发动机的质量只占弹头质量的20%,而在2037年研制成功的HS-35型巡航导弹上,这个比例已经达到40%,预计下一代导弹上,还会提高到60%。为了确保导弹的攻击威力,弹头的有效载荷是不能低到哪里去的。如此一来,只能提高弹头的总体质量,从而使巡航导弹的质量越来越大。增加点成本还是次要问题,随着弹头增大,突防效率自然会急剧降低!
  很明显,继续提高导弹的飞行速度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
  要想突破由高能激光器组成的最后防线,只能在被动防护上做文章。说直接点,就是在弹头上涂抹一层足够好的涂料。事实上,这种涂料并不神秘,就是用在返回式卫星、宇航飞船与航天飞机上的隔热涂料。准确地说,这种涂料是通过受热汽化来带走热量,而不是隔绝热量。从HS-29开始,几乎所有采用了高抛弹道,以垂直俯冲的方式发起末段攻击的巡航导弹上都使用了这样的涂料。
  当然,再好的涂料,也有个极限性能。
  说简单一点,随着激光器的输出能量越来越高,而且在攻击的时候发出多个脉冲,所以要想彻底抵消掉激光带来的能量,就得涂上足够厚的涂料。事实上,导弹的弹头是非常有限的,涂料的厚度也是非常有限的。激光器的能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而导弹的涂料厚度是不可能以这个速度递增的。
  不得已,导弹工程师不得不寻觅更好的解决办法。
  从理论上讲,“电离散射干扰”最有发展前途。该干扰方法也不复杂,就像“电磁干扰系统”一样,通过释放一些电离物资来改变周围空气的折射率与散射率,让激光束在击中目标前发生折射或者散射,从而分散激光束的能量。当然,这么做的难度也不小,毕竟电离物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小小的弹头里根本塞不进多少东西。
  当然,也有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那就是采用“锐利外形”。
  说直接一点,就是把导弹的弹头设计得由长又尖,就如同放大了的钢针一样。虽然这么做会大大降低弹头的有效载荷,并且增加了导弹的设计难度,但是在对抗高能激光器的时候却有得天独厚的好处,那就是激光束很难直接攻击某一点。打个比方,激光束迎面照射弹头的时候,除了弹头尖端之外,照射在弹头侧表面上的激光束如同冬天的阳光,根本谈不上“毒辣”。这种设计有一个更加明显的好处,那就是非常适合过顶攻击,即导弹从目标的天顶方向上发起攻击。
  事实上,HS-35就采用了这种弹头。
  开战的时候,H-9S机群使用的远程巡航导弹中,除了小部分是HS-29之外,绝大部分都是HS-35。
  美国方面也不甘落后,在2038年就开始大批量采购AGM-1A型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这是一种与HS-35非常相似的巡航导弹,由于采用了大长径比的弹头,所以弹头贯穿整个弹提,3台采用保型设计的火箭/冲压一体式发动机“捆绑”在弹头外面。发射后,导弹首先在尾部的火箭助推发动机的推动下,加速到2马赫,然后冲压发动机开始工作,将导弹的飞行速度提高到10马赫左右,并且将飞行高度提高到40千米。如果攻击距离超过2000千米,导弹将采用“乘波弹道”,即利用大气层的张力,像打水飘一样,在大气层顶部以波浪形的弹道飞行。如果攻击距离在2000千米以内,导弹则一直在电离层内飞行,以免过早被敌人的探测系统发现。导弹目标上空前,导弹的发动机转为火箭工作模式,即利用携带的氧化剂提高燃烧效率,将导弹的飞行速度由10马赫提高到20马赫,并且通过姿态控制火箭发动机改变导弹弹道,使导弹进入俯冲攻击阶段。重新进入平流层之后,导弹的3具发动机与弹头分离。因为在这个时候,发动机与弹头的速度相当,所以3具发动机起到了诱饵弹的作用。进入对流层之后,3具发动机上的自毁装置才会启动,将其炸成碎片,为已经冲到前面的弹头提供掩护。因为弹头采用了大长径比的外形,所以在冲刺末段,最大飞行速度将接近30马赫,飞完10千米,仅仅需要1秒钟!
  最先进的高能激光拦截系统也只能在1秒内进行2次拦截,而为了确保摧毁目标,一般会对同一个目标进行2次拦截。因为1套地面拦截系统一般只有4到6组高能激光器,所以最多只能同时拦截4到6枚巡航导弹。也就是说,用9枚导弹攻击1个目标的话,至少能保证3枚导弹击中目标。
  事实上,高能激光器在对付HS-35与AGM-1A这类导弹时,几乎没有效果。
  共和国与美国的能量武器专家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在高能激光器刚刚进入鼎盛时期的时候,加大了粒子束武器与电磁炮的研究力度。不管怎么说,激光武器的作战介质是没有质量的光子,只能通过传递能量的方式,摧毁目标的内部结构,而不能对目标造成直接毁伤,拦截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要想提高拦截效果,就得使用有质量的介质。粒子束武器的介质就是有质量的粒子(包括电磁、中子、质子、原子核、分子等等),而电磁炮的戒指更是宏观物质。
  早在30年代初,共和国与美国就先后开始研制粒子束武器。
  当然,从现实情况来看,速射电磁炮的应用前景更加乐观。按照共和国物理实验中心的理论,只要能够在螺旋电磁炮方面取得足够的进展,就有可能研制出炮口速度超过每秒20千米的电磁炮(轨道电磁炮的极限炮口速度为每秒10千米,实际最多只能达到每秒8千米)。因为储能设备、脉冲放电器等关键设备已经在研制高能激光器的时候得到解决,而且螺旋电磁炮的炮弹不与炮管接触,不会摩擦生热,也就不用考虑射速过高产生的热量,所以速射电磁炮的射速能够超过每分钟20000发。如果摧毁1个目标至少需要用10发炮弹形成一道弹幕的话,那么只需要30毫秒的开火时间,100吉瓦级激光器一个开火周期在20毫秒左右。按照计算机模拟分析得出的结论,如果电磁炮的炮口速度能够提高到每秒40千米以上,射速提高到每分钟50000发以上,速射电磁炮的拦截效率就将超过高能激光器与粒子束武器,成为首选末段拦截系统。
  不管怎么说,导弹与拦截系统之间的斗争就是速度的竞争。
  谁更快,谁就更有希望取胜。
  当然,在实战应用中,没有哪个指挥官去考虑这些技术上的问题。
  对任何一名指挥官来说,只用考虑需要花费多少导弹才能击毁目标,而要达到战役目的需要摧毁多少目标,以及哪些目标。
  因为杜奇威早就有所准备,所以美国空军没有浪费昂贵的巡航导弹。
  在这波突然而至的攻击中,处于防御的一方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毕竟还没有任何一种地面防空系统能够有效对付大约2000千米外的战略轰炸机。因为打击来得太突然,所以防御一方甚至来不及做出反应。
  对裴承毅来说,这也许算得上是开战以后,最大的一个“意外”吧。
第一百零五章
果断调整
  损失还未统计出来,裴承毅就联系上了王学平中将。
  虽然当时还无法确定美军有没有轰炸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省以外的地区,但是部署在苏丹北部、努比亚沙漠里的战略警戒雷达准确的探测到了在西地中海上空发射导弹的B-7C机群,由此可以大致推断,美军没有打算轰炸伊拉克。
  收到阿勒颇遭到导弹轰炸的消息时,裴承毅就知道,这是杜奇威有意为之。
  虽然裴承毅没有杜奇威想像的那么神奇,但是肯定能够看穿杜奇威的战役企图,知道杜奇威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事实上,裴承毅的处境也不是很理想。
  第八战斗单位的主力部队已经离开了阿勒颇,留在后面的支援部队也在收到轰炸警报之后进行了疏散,人员伤亡与装备损失都不是很大。问题是,到达前沿进攻阵地的第八战斗单位的战斗旅只携带了大约5天的作战物资,而其他的物资由支援旅运送。按照王学平的报告,美军不但重点轰炸了阿勒颇的军事物资仓库,还轰炸了阿勒颇北面的桥梁隧道,摆明了不想让第八战斗单位顺利发起进攻。在只有5天作战物资的情况下,第八战斗单位不是不能发起进攻,而是需要更多的支援保障力量。
  裴承毅没有急于给出答复,只是让王学平尽量收集作战物资。
  可以说,美军的轰炸重点非常直接的表明了杜奇威的意图。
  对裴承毅来说,在调整部署之前,必须搞清楚到底损失了多少物资,以及到底损失了哪些物资。
  在他与王学平通电话的时候,东方闻就在组织参谋进行全面调查。
  轰炸结束后2个小时,裴承毅收到了第一份物资损失报告。虽然不是详细报告,而且大部分数据来自前方单位的损伤评估结果,还有一些是对无人侦察机拍下的照片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所以不会十分准确,但是裴承毅也不需要十分准确的报告,他只需要搞清楚一件事情,即剩下的物资有没有办法让第八战斗单位顺利发动进攻。
  结论让他很失望,损失太惨重了!
  在前后不到10分钟的轰炸中,位于阿勒颇省的数十处军事设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而位于邻近的伊德利卜省、哈马省与拉卡省内的数十处军事目标也遭到了沉重打击,被摧毁的军事设施在100处以上。显而易见,轰炸围绕阿勒颇省展开,只要有利于共和国陆军发动进攻的目标都遭到了轰炸。
  当然,轰炸进行得并不彻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9/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