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9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6/1195

  事实上,这也正是共和国与前苏联最大的不同之处,这也是“道义”的重要性。
  当然,反应最强烈的肯定是以色列。
  要知道,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世界就兴起过一次统一浪潮,而当时迫使阿拉伯世界谋求统一的根本原因就是由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对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构成了威胁,迫使阿拉伯国家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战。虽然数十年过去了,以色列并没消灭哪个阿拉伯国家,但是当中东地区成为大国斗争的舞台,阿拉伯世界高举统一旗帜,首先倒霉的肯定是以色列,而不是另外一边的伊朗。
  正是如此,阎尚隆刚刚回国就接见了以色列驻华大使。
  虽然阎尚隆保证共和国的中东政策并不针对以色列,更不会针对犹太人,但是这种保证基本上没有实际意义。
  6月10日,以色列总理就飞到华盛顿,开始向美国求援。
  问题是,现在全世界关注的不是巴以问题,而是库尔德人问题,美国的重点也在土耳其,所以以色列总理不可能在华盛顿有太大的收获。
  当然,以色列总理此行,从根本上决定了中东局势的发展方向。
  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希望以色列总理前往华盛顿的肯定是美国总统。
  对于密切关注中东局势的人来说,6月10日绝对是一个值得记住的重要日子,因为在这天晚上,美国总统兰德斯不但向以色列总理做出承诺,任何时候与任何情况下,美国都会为了以色列的利益而战。也就在这个晚上,远在大西洋的另外一边,土耳其总统正式向美国助理国务卿做出承诺,将在1个月内取缔国内所有极端组织,并且按照相关协议积极推动民族自治政策。
  到此,中东战争已无悬念。
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享
  6月11日,裴承毅动身返回北京。
  因为在出发前接到了刘晓宾的电话,所以在回国途中,裴承毅利用军情局的保密通信线路与刘晓宾聊了几个小时。
  “情报非常准确,是我们安排在摩萨得的内线谍报人员发回来的。”刘晓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在此之前,这位卧底间谍没有参与任何谍报活动,这是他潜伏近二十年参加的第一次行动,而且也是最后一次行动。”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收到情报后,我们就与他失去了联系。”刘晓宾长出了口气,说道,“通过在CIA等情报机构的内线谍报人员,我们已经证实了这份情报的可靠性。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本月月底,以色列与土耳其就会与美国签署一份三方协议,正式缔结战争条约。”
  “这么说来,战争会在下个月爆发。”
  “最快下个月,最迟今年年底。”刘晓宾拿起香烟,点上抽了两口,说道,“这次让你回去,除了汇报联合司令部的情况、介绍战争计划之外,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搞清楚有没有能力在本月发动战争。”
  “由我们发起战争?”
  刘晓宾点了点头,说道:“谁打第一枪并不重要,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有办法让对手打第一枪,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
  裴承毅略微沉思了一下,说道:“除了能不能提前开战之外,还有提前开战对我们有没有好处。”
  “正是如此,你最好准备一下。”
  裴承毅笑了笑,表示明白刘晓宾的意思。
  既然是军事会议,肯定少不了总参谋长的份。不管怎么说,总参谋长是共和国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是代表元首指挥军队作战的最高军事统帅。虽然在李存勋的帮助下,裴承毅不用直接面对林啸雷,也不用请示林啸雷,但是战争爆发后,不管李存勋有多大的能耐,裴承毅都会面对林啸雷。无法回避,就不用回避。为了避免在战争期间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裴承毅有必要与林啸雷好好接触一下。战前会议无疑是最好的机会,而且作为总参谋长,拥有过问军事行动的权利。
  显然,刘晓宾担心裴承毅会遇到麻烦。
  接到回国消息的时候,裴承毅也有这个担忧,反而是接到刘晓宾的电话之后,他觉得没有好担心的。即便不是顾卫民直接授权裴承毅指挥这场战争,因为林啸雷是海军上将,就算参加过几场战争,也没有指挥过地面部队作战,所以不大可能干预前线指挥,也没有理由与裴承毅争夺指挥权。
  相对而言,裴承毅需要担心的是顾卫民。
  自从上次与李存勋谈过之后,裴承毅就有种不太好的预感,即他面对的是一场怎么也打不赢的战争。果真如此的话,顾卫民肯定对最终结局有所了解,而他刻意安排裴承毅来指挥这场战争,就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了。事实上,李存勋的某些安排从侧面证明了裴承毅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别的不说,在南线指挥部的人事安排上,李存勋暗示裴承毅重用苏劲辉就很有可能与顾卫民有关,或者说与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有关。不管怎么说,李存勋没有理由打压裴承毅,而顾卫民在这个时候没有理由重用裴承毅。如此一来,在回国面对顾卫民的时候,裴承毅肯定有所担忧。
  见到裴承毅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刘晓宾沉默了好一阵,等到裴承毅长出口气的时候他才开口说道:“如果需要相关的帮助,尽管说出来,趁你还没有回到北京,我好尽快做好安排。”
  “你觉得苏劲辉这个人怎么样?”
  裴承毅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把刘晓宾吓了一跳。
  “我只是随便问问,你要觉得不方便的话,就当我没问。”
  “这是最安全的通信线路,没什么不方便的。”刘晓宾呵呵一笑,说道,“虽然跟老李回到军情局之前,苏劲辉已经是赫赫有名的39军军长了,但是根据军情局掌握的一些绝密资料,这个来自军人世家的将军非常特别。怎么说呢,才能方面,他绝对不比任何一位同龄军人差。算我说得直接一点,就算跟你相比,他也不遑多让。可以说,如果不是前面三任元首都在刻意打压军队里的传统势力,恐怕苏劲辉早就飞黄腾达了。事实上,自从出任39军军长之后,苏劲辉就非常注意形象,很少与那些显赫的亲戚联系,甚至很少回家。虽然在大部分人看来,这是他的叛逆行为,但是站在客观立场上,我们必须承认,一个能够指挥数万名官兵的将军,会如此的不成熟吗?不管怎么说,我一直认为苏劲辉很不简单,在某些方面肯定还有我们不了解的东西。”
  “也就是说,他的城府很深。”
  刘晓宾笑了笑,说道:“半岛战争的时候,就是你让39军上场的,虽然当时你还是陆军上校,但是你应该与苏劲辉有过接触,对他也有所了解。”
  “确实有过接触,只是谈不上了解。”
  刘晓宾笑着摇了摇头,没有与裴承毅争辩。
  “我想搞清楚的是,如果苏劲辉知道面对的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他会怎么办?”
  “无法完成的任务?”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说直接点,就是他指挥的南方战线将以惨败收场,他会怎么做呢?”
  刘晓宾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明白了裴承毅的意思。
  见到军情副局长沉思的样子,裴承毅没有接着说下去。
  思索了一阵,刘晓宾长出口气,说道:“就我所知,当年让39军攻打汉城,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这就是你的看法?”
  刘晓宾点了点头,说道:“作为一名成熟的军人,我相信,挫折只能使其更加坚强。”
  裴承毅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刘晓宾的意思。
  “你决定跟苏劲辉好好谈一下?”
  “不管怎么说,他是前线指挥官,而我是总指挥,总得沟通沟通吧。”
  “问题是……”刘晓宾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个安排本来就不简单,不管你大算跟苏劲辉说什么,我都觉得应该有所保留。”
  “这个我知道。”裴承毅笑了笑,说道,“前面我们谈到能不能提前开战,我觉得,如果由我提出来,肯定会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你是说……”刘晓宾微微皱了下眉头,明白了裴承毅的意思。
  “到底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现在还不好说,毕竟能够当上将军,绝对不是笨蛋。”裴承毅叹了口气,说道,“站在我的立场上,最多只能分析提前开战对我们的利弊。”
  “这也是我找你的原因。”
  裴承毅似乎早就料到,所以故意提醒了刘晓宾。
  “前几天,我跟老李好好谈了一下,觉得问题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刘晓宾点上了第二根香烟,说道,“老李跟你说过,早在好几年前,前任元首执政期间,我们就针对中东地区的大规模战争做了准备。不瞒你说,我们现在获得的很多情报,都是由当时安排下去的谍报人员的功劳。毋庸置疑,军事方面也做了准备。只是出与保密考虑,在此之前,所有军事准备工作都由军情局负责,没有交给总参谋部。”
  裴承毅点了点头,等着刘晓宾继续说下去。
  正是因为一直由军情局在负责与中东地区有关的事情,所以裴承毅在总参谋部工作期间并不知道相关情况。按照裴承毅的理解,项铤辉肯定知情,只是当时裴承毅正好在巴基斯坦当高级军事顾问,随后参与印度战争,再后来为了避免卷入军内纷争离开了总参谋部,随后几年甚至没有回过总参谋部。
  “细节上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等你有空的时候,我们可以好好聊一下。”刘晓宾勉强笑了笑,说道,“不管怎么说,针对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跨越了两届政府,虽然前期工作由军情局负责,导致很多安排不到位,比如没有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战争计划,但是这些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两位元首对共和国的规划并不一样,我们的对外政策也有所变化,所以很难提前制订战争计划。”
  “你的意思是,上面到现在都没有统一意见?”
  刘晓宾苦笑了一下,说道:“直接说的话,就是这么回事。”
  裴承毅立即皱起了眉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正好解释了裴承毅一直在怀疑的一件事情,即苏劲辉为什么迟迟不肯去叙利亚。不管怎么说,苏劲辉肯定有办法知道高层的情况,也就知道安排给他的任务并不简单,所以在局势明朗之前,他不会贸然迈最最关键的一步。事实上,只要他一天没有去叙利亚任职,就一天不用为之承担责任。同样的,这也让裴承毅明白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顾卫民为什么要让李存勋全权负责相关事务,而不是借此机会拉拢裴承毅。
  毋庸置疑,顾卫民肯定不看好这场战争。
  从迈入政坛的那一天开始,顾卫民就是“鸽派”的代表人物。在此之前,他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为赵润东与王元庆提供相反的参考意见,让两位铁腕元首没有走上极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顾卫民能够在赵润东与王元庆执政期间得到重用的关键原因。可以说,对两位前元首、特别是以强硬著称的王元庆来说,最不需要的就是那种趋炎附势的手下,而最需要的就是能够与他对着干的朋友。这也正好解释了叶致胜为什么没有得到重用,以及王元庆最终没有选择让颜靖宇接班。
  作为国家元首,顾卫民肯定希望有所作为。
  上台之后,顾卫民除了继续推动政治改革,落实很多具体政策之外,他在国内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青山绿水”计划。用外界的话来说,纪佑国推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王元庆推行的政治改革分别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土壤与雨水,而“青山绿水”计划就是在此基础上的第一个成果。单纯从政治角度来看,就算在10年任期中干好这一件事情,顾卫民都将名留青史,成为共和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元首之一。
  也就是说,顾卫民把重点放在了国内建设上。
  既然如此,顾卫民有一千个理由反对介入中东战争。事实上,站在顾卫民的立场上就能理解,不管中东地区变成什么样子,与建设好华夏民族的大好河山有什么关系?在炎黄子孙的需求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有什么理由去帮助阿拉伯人?再说了,帮助阿拉伯人等于得罪犹太人,这么做对共和国有什么好处?
  如果考虑到最终很有可能战败,顾卫民更会反对。
  问题是,顾卫民不是王元庆,事实上比王元庆差远了。
  因为没有王元庆那样的战略眼光,所以顾卫民不会考虑得那么长远。虽然裴承毅对颜靖宇还不够了解,不清楚颜靖宇有没有那么长远的战略眼光,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王元庆最信任的人之一,颜靖宇肯定会坚持王元庆的发展策略。也就是说,如果中东战争是由王元庆一手策划的,颜靖宇就会坚定不移的将其执行下去。
  如此一来,顾卫民与颜靖宇会有很大的分歧。
  因为王元庆的影响力还没有消散,在中央支持颜靖宇的人并不少,其实不管如何,只要李存勋支持颜靖宇,顾卫民就不可能随心所欲,所以在是否介入中东战争的问题上,中央肯定有分歧,而且是很大的分歧。
  想到这里的时候,裴承毅朝屏幕上的刘晓宾看了过去。
  “不管怎么说,你得在到达北京之前做出选择。”刘晓宾已经点上第三根香烟,“虽然事已至此,我们不可能全身而退,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输得少就算赢。不管怎么说,作为联合司令官,在战争问题上你有很大的发言权,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你的意见、特别是你对结局的看法肯定会对最终决策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得把我的身家性命都押上去。”
  “事实上,现在退的话,你什么也不会输,最多什么也得不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6/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