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9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2/1195

  少校军官也没多罗嗦,不管怎么说,他比那个少尉军官醒事多了。
  来到战区司令官的办公室外,少校军官停下脚步,敲了敲门,随即推开了房门。
  门还没完全打开,一股训斥声就传了出来。正是袁晨皓的咆哮声,与几年前相比,除了嗓门大一些之外,别的没什么分别。
  “裴将军,请进吧。”少校军官似乎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没有陪裴承毅进去的意思。
  裴承毅也没多想,快步走进了袁晨皓的办公室。
  “……我早就跟你们说过,考虑问题要考虑得全面一点,不要急着做出决定,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现在好了,得从头修改。这是你们几个搞砸的,你们得承担责任。不管用什么办法,明天这个时候,我要见到一份修改好了的计划书。”袁晨皓一口气说完,回头看到裴承毅,稍微愣了一下,朝裴承毅点了点头,才回头对那几个校级参谋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明天傍晚之前把计划书送过来。”
  几个校官立即像逃跑般的离开了袁晨皓的办公室,走在后面的两个在从裴承毅身边路过的时候还忘了敬礼。
  裴承毅故意放慢步伐,等参谋出去,他顺手关上门,才转身对袁晨皓说道:“常说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几年不见,你的脾气可是越来越大了。”
  “哎,没办法,想不发火都难。”袁晨皓苦笑了一下,顺手点上了烟,“你不知道,总参谋部派来的这批参谋个个都是新手,什么都得从头学起。如果在以往,也就算了,不管怎么说,这几年来,南亚战区一直在替总参谋部与西太平洋战区培训参谋,可是现在中东局势热得就快爆炸了,我还专门给林大参谋长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要求分一批能力出众的参谋过来,没想到,来的全是这些货色。老裴,你说我能不生气吗?”
  “谁都是从新手干起的,干久了,就是老手了。”
  “请坐吧,想喝点什么?”袁晨皓做到了放茶叶与咖啡的吧台旁。
  “随便吧,你知道我对饮料没特别喜好。”
  “其实,要怪还得怪你。”袁晨皓替裴承毅冲了杯绿茶,“我专门安排人事部的参谋带你到基地里转转,没想到,你却直接杀了过来,结果撞上了这件事。”
  “我还正想问你这个问题。”裴承毅接住茶杯,说道,“过来的时候,我大概估算了一下,从宾馆到这里,直线距离应该在十千米左右。也就是说,指挥中心已经在瓜达尔港的城区之外了。如果我没有看错,按照火灾逃生图上标示的信息,指挥中心只是整个地下军事基地群中的很小一部分。让我想不明白的是,什么样的建设公司,可以用区区几十亿的投入完成如此庞大的地下建筑群?”
  袁晨皓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你要问的,应该是我们花了多少钱吧?”
  裴承毅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坐吧,反正吃晚饭还有一会,我就详细向你汇报情况。”
  “得,别什么汇报情况了,我只是觉得好奇,想打听点八卦。”
  “只想打听打听?”
  裴承毅笑了笑,知道原车那在开玩笑。
  “那么,你就做好心理准备吧。”袁晨皓呵呵一笑,伸出了两根手指头。
  “两千亿?”裴承毅立即皱起了眉头。
  “你觉得会是两千亿?”袁晨皓晃动了几下伸出来的食指与中指,说道,“是一万一千亿,准确地说,是已经投入了一万一千亿。”
  裴承毅差点跳了起来。
  “别吃惊,我们投入的只有一个零头。”
  “什么意思?”裴承毅长吸了口气,稳住了有点起伏的情绪。
  “你也知道,这套战术指挥系统实际上不是为我们搞的。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正式租借了瓜达尔港,在某种程度上,瓜达尔港属于我国的领土,如果哪个想不通的胆敢轰炸南亚战区司令部,肯定得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再说了,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就算为世界大战做准备,我们也不会把指挥中心设在地下,而是应该设在天上。”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知道袁晨皓在说什么。
  早在数年前,受美国启动一个叫“空中堡垒”的项目影响,共和国也针锋相对的搞了一个叫“大鹏展翅”的计划。实际上,这两个计划的核心思想都一样,即在已经成熟的小型可控聚变反应堆的基础之上,建造永久性空中平台。毋庸置疑,这种空中平台必须是大型空中平台,因为只有足够大,才能容纳永久飞行所需的各中设备与替换设备。因为足够大,所以永久性空中平台被人称为“空中母机”或者“空中母舰”。事实上,美国与共和国首先考虑的不是用其携带几百架战斗机去打仗,毕竟这么大的家伙,就算能够以比航母快得多的速度飞行,也很容易遭到攻击,而且很容易被击落。按照共和国的规划,永久空中平台短期内有两个用途,一是在没有大型军事基地的地区为低强度军事行动提供三级支援,即在远离战场的地区接纳伤员、或者投送执行特种任务的特种部队,另外一个用途就是作为大型指挥中心与战略指挥中心的平台。
  “出钱的不是我们,而是伊朗,准确地说,是那些支持内贾德的伊朗利益集团。”袁晨皓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这件事情一直由军情局在操办,我的工作就是利用伊朗提供的资金完善指挥系统,所以军情局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现在看来,军情局在伊朗的影响力很有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大。上次听刘晓宾说,内贾德幼年的时候还到我国生活了好几年。”
  “这事我也听说过,可是那些支持内贾德的伊朗人不可能都到我国生活过吧?”
  “就算不都是,也有一大部分是。你想想,伊朗战争结束多少年了?如果考虑到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与我国的关系就不是很糟糕,恐怕现在在伊朗呼风唤雨的那批人大都与我国有过亲密接触。”
  裴承毅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就算如此,他们也不会无偿援助我们吧?”
  “那是当然,要知道,这里可是伊朗的大后方。就算内贾德不考虑外部的敌人,也得考虑内部的敌人。”
  “你是说……”
  “我可什么都没说。”
  “得了,跟你说正经的。你开始提到的,有多少把握?”
  “把握谈不上,本来就是事实。”袁晨皓笑了笑,说道,“当上战区司令后,我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针对伊朗可能出现的重大变故制订作战计划。这才几年?锁在那个保险柜里的这类作战计划就有几十份之多。”
  一边说着,袁晨皓一边朝挂在对面墙上的油画看了一眼。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表示明白袁晨皓的意思。
  “听刘晓宾说,你刚去过德黑兰,见过内贾德与哈什,应该知道他们两人的关系。”袁晨皓看了裴承毅一眼,说道,“按我这几年来的认识,内贾德的头号敌人绝对不是住在白宫里的美国总统,而是近在咫尺的最高精神领袖。与改革有关的问题,足以让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大人物拼个你死我活。说直接点,如果不是因为两人的初衷相同,而且外界敌人虎视眈眈的盯着伊朗,恐怕我们早就披挂上阵了。”
  “如此说来,中东局势也与伊朗国内局势有关。”
  “肯定有关,不然我们没有理由如此积极。”
  裴承毅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袁晨皓的观点。
  “不管怎么说,内贾德、以及那些身价逾亿的伊朗富豪想为自己留条后路,而我们也趁机占了点便宜。当然,我们必须为之做出一些微不足道的保证,比如在必要的时候,派遣特种部队把他们接到这里来。”
  “问题是,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你也不会这么做。”
  袁晨皓笑了笑,说道:“要不要派遣特种部队进入伊朗,那可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再说了,现在看来,基本上不存在这种可能了。”
  “真要派支特种部队就能解决问题,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听到裴承毅这句话,袁晨皓的眉头跳了跳,起身说道:“派多少军队,那是上面说了算的事情,我们现在操心也没用。晚上我替你接风,现在还有点时间,我带你去看看按照你的风格部署的办公室,吃晚饭的时候,我们再谈正事。”
  “也好,等下早点吃饭,一路过来,我还没有吃过东西呢。”
  “怎么不早说?”
  “刚见面,你就对我抱怨,我有机会说吗?”
  袁晨皓愣了一下,随即拿起电话,让秘书去找厨师,早点开晚饭。
  安排好一切,两人去了隔壁的办公室。按照安排,从这个时候开始,裴承毅将以联合司令官的身份接管战区司令部。虽然袁晨皓仍然是战区司令官,但是按照规定,他必须服从裴承毅的指挥。
第三十二章
考察
  所谓的“具有俾路支风味的晚宴”,就是几份加了当地特有调料的烤肉。
  因为整个白天都没吃到多少东西,所以裴承毅建议边吃边聊,免得让那些外焦里嫩的美味佳肴变了味。袁晨皓也是这么安排的,所以等到特别请来的大厨把最后一道菜肴送上来之后,支走了其他人员。
  “你的伊朗之行有什么收获?”
  “怎么说呢,有的方面比我们预料的好一些,有的方面却比我们预料的更加糟糕。”裴承毅放下筷子,喝了口葡萄酒,说道,“总体而言,伊朗当局的危机意识非常强烈,内贾德与哈什都对当前的中东局势不抱希望,都认为战争在所难免。不同的是,内贾德的态度更加审慎,哈什的态度就要积极得多了。”
  “这个很好理解,精神领袖本来就是管打仗的,没仗打,日子不好过。”
  裴承毅笑了笑,放下酒杯,说道:“最大的区别还是两人对伊朗未来的认识,或者说对伊朗发展模式的认识。虽然只见过两面,但是在我看来,内贾德更加希望把伊朗建设成正常国家,就算不能消除宗教对政治产生的影响,也要把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建立类似于土耳其的世俗伊斯兰国家。哈什的想法更加传统,不管他是否认识到伊朗已经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了半个多世纪,以及是否相信新的体制能给伊朗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身份的限制下,肯定会坚持现在的发展路线。”
  “这也正是哈什更加积极的原因。”
  裴承毅没有急着发表意见,他也想听听袁晨皓的见解。
  “二十多年前的伊朗战争,让伊朗成为海湾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就算没能迫使海湾南面的阿拉伯国家集体倒戈,也促成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靠石油发家致富的国家由单边政策转为多边政策,积极谋求与美国之外的大国合作。就是从此开始,我们逐步追上并且超过美国,成为了海湾地区的最大军火供应国。”袁晨皓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与国家势力成对比的是伊朗最高精神领袖的影响力,或者说是什叶派穆斯林的影响力。即便不考虑哈什的个人作为,伊朗战争之后,随着伊拉克出现了什叶派政权,伊朗最高精神领袖的威望达到了如日中天的程度。通过随后二十多年的快速扩张与发展,在伊朗与伊拉克两国,以最高精神领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利益集团,而这个利益集团的成员,几乎都在伊朗战争中有所作为。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通过战争发家致富,并且通过战争掌握了社会权力的利益集团。仅从伊朗国内的局势来看,随着内贾德政府不遗余力的推行经济改革,希望借此发起政治改革,从而改变利益集团的结构,只要时机成熟,那些受到威胁的利益集团就会想办法扭转局面,最好的办法无非就是一场战争。”
  “看来,你这个南亚战区司令也很关注政治。”
  “这里距离伊朗不到一百千米,只要那边有点动静,我们这里就能感觉到。”袁晨皓呵呵一笑,说道,“只要穿着军装,就得想到战争。作为战区司令,就算与伊朗的政治局势没有多大关系,只要有可能引发战争,就得提高警惕,并且时刻做好准备。不怕你笑话,这几年中,我明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询问伊朗有没有发生军事政变。”
  袁晨皓这么一说,裴承毅也笑了起来。
  “说实话,真打起来,我还能松口气。”袁晨皓叹了口气,说道,“从战区司令部掌握的情况来看,伊朗的国内矛盾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如果没有让内贾德与哈什都有点投鼠忌器的外来威胁,恐怕早就爆发军事政变了。在我看来,美国在这个时候积极策划中东战争,也与伊朗的国内局势有关。”
  “照你的意思,美国在帮助伊朗解决国内矛盾?”
  “不是解决,而是利用。”袁晨皓拿出香烟,说道,“美国奉行了数十年的‘对手政策’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对手达到目的,因此没有对手就制造一个对手。在此之前,我们的中东政策非常简单,那就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根本不与美国对着干。事实上,我们积极支持的叙利亚也从来没有对美国构成过威胁,甚至没有威胁美国的能力,反而是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伊朗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问题是,俄罗斯会支持伊朗与美国对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俄罗斯最多利用伊朗,而不会支持伊朗。正是如此,此前十多年里,美国一直没有对付伊朗,直到内贾德上台,伊朗才再次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头号强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敌人,美国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敌人。事实上,在美国找到利用伊朗实现利益的具体方法之前,还得想方设法的确保伊朗政局稳定。从过去几年中,美国的中东政策就能看得出来,帮助以色列对付叙利亚时,美国没把矛头对准伊朗,而是宣称我们制造了中东危机。这一政策表明,美国当局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直到最近,美国利用库尔德人问题,才算找到了对付伊朗的办法。”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没有完全搞懂袁晨皓的意思。
  “虽然美国谋求中东地区的绝对统治权是此次危机的主因,但是换个角度看,因为我们不是中东国家、我们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也远不如美国,更没与美国进行正面对抗,伊朗才是美国的首选敌人,所以在伊朗有可能发生军事政变的情况下,美国有理由主动推翻最后一道障碍,提前利用伊朗引爆中东炸药桶。”袁晨皓猛抽了几口烟,说道,“美国要想在中东地区重新洗牌,就得制造一场将几个主要国家卷入其中的大规模地区战争,也就必须让伊朗保持正常状态。设想一下,如果伊朗爆发军事政变,不管谁获胜,在未来几年之内,伊朗当权者首先要对付的都是国内反对派,而不是输出伊斯兰革命,更不可能在中东问题上与美国对着干,到时候美国用什么理由去支持以色列与土耳其称霸中东地区呢?如果考虑到我们的影响,美国当局更加有理由让伊朗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败在美军的手里,而不是在混乱之中落入我们手中。”
  “不管怎么说,战争不可避免。”
  “不可避免!”袁晨皓点了点头,肯定了裴承毅的观点。
  “过来的时候,我在军情局那里拿到了南亚战区的兵力部署情况,以及南亚战区司令部的编制情况。”裴承毅没再罗嗦,代入了正题,“按照老李的安排,在谈判破裂之前,我们必须低调行事,不能公开进行战争准备。也就是说,采用印度战争的模式,首先制订战争计划,预先估计兵力与物资投入情况,分配好后勤保障力量。虽然老李让我负责这件事,但是你也知道,这是秘密行动,而我这次是以元首特别顾问的身份过来考察情况,为一年一度的提拔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最多呆几天,不会留下来负责具体工作。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其他人,我也不放心,所以我想让你负责战争计划。”
  袁晨皓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制订战争计划不算什么,只是出了问题的话,谁来承担责任?”
  “我是总指挥,当然由我承担责任。”
  袁晨皓点了点头,说道:“这样的话,我尽力而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2/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