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9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9/1195

  当时,杜奇威就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回到国内后,杜奇威花了几天时间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汇报他在开普敦与裴承毅会面的情况。
  在他把这份报告交给白宫后不久,他就接到了兰德斯的电话。
  兰德斯的安排没有让他觉得意外,因为他早就料到,总统要他当挡箭牌,首先就得赋予他足够大的权力。让杜奇威有点不舒服的是,他对洛布林夫人的判断得到了印证,正是这个权势滔天的女人安排了一切,因为在兰德斯提到让他去土耳其的时候,洛布林夫人亲口保证会让他一雪前耻。
  如果在20年前,杜奇威肯定会动心,并且心甘情愿的充当马前卒。
  问题是,杜奇威已经不是20年前的那个陆战队指挥官了。
  洛布林夫人的这个保证让杜奇威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个女人不简单。
  当然,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在提到让杜奇威去土耳其担任联军最高指挥官的时候,兰德斯与洛布林夫人都有意无意的提到,这就是让杜奇威回到决策圈的原因。虽然兰德斯与洛布林夫人认为这样能够激起杜奇威的斗志,但是杜奇威想到的完全不一样,因为当初给他做思想工作的不是共和党的政客,而是他非常信任的布兰迪诺。也就是说,作为前任民主党总统,布兰迪诺与现在执政的共和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出任联军司令摆明了是吃苦不讨好的事情,既然早就做了这个安排,布兰迪诺就没有理由推荐杜奇威。换句话说,正是布兰迪诺让杜奇威不得不面对万分凶险的未来。
  正是如此,离开白宫的时候,杜奇威的心情很沉重,步伐也很沉重。
  被共和党利用,杜奇威没什么话好说,他本来就不是共和党人,而且也从来没有为共和党服务过。被民主党出卖,杜奇威就非常想不通了,不管怎么说,他前后为两位民主党总统工作了16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虽然杜奇威早就知道,政治场上没有信义可讲,但是被布兰迪诺出卖,仍然让他感到心灰意冷。
  直到当天晚上,搭上飞往伊斯坦布尔的专机,杜奇威的心情才稍微平静了一点。
  军人的性格让他永远不会向敌人低头,也永远不会回避挑战。更重要的是,杜奇威早就认识到,不久的将来,一场剧变将影响整个世界,也将影响到他的祖国与家人。作为一名在18岁就宣誓捍卫美国利益的老兵,杜奇威不会退缩,也不能退缩。在他眼里,不管是国境线外的敌人,还是国境线内的敌人,只要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就是美国的敌人,就是他的敌人。
  事实上,杜奇威早就采取了行动。
  虽然在他的回忆录中,并没承认在开普敦暗示过裴承毅,但是根据后来军情局解禁的相关资料,裴承毅在中东战争中的很多决策都与杜奇威的暗示有关。
  当然,杜奇威有没有暗示裴承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恢复了军人身份。
  按照兰德斯的安排,杜奇威将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将(杜奇威退役的时候是陆战队中将,也就是说,兰德斯破例给他升了一级军衔)的身份出任第四集团军司令,而部署在土耳其的第四集团军又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立的地区性联合作战部队,也就是说,按照美国与土耳其的同盟条约,该集团军司令也是美土联军司令。
  显然,这个联军司令不好当。
  虽然在美苏冷战初期,在红色苏联的威胁下,土耳其必须把安全寄托在美国身上,因此在军事指挥机构上向美国做出了重大让步,包括由联军司令部指挥土耳其国防军,但是在苏联解体之后,土耳其想方设法的收回了大部分军事指挥权,联军司令部已经名存实亡。土耳其的这一做法,与当初的韩国非常相似。也就是说,杜奇威要想成为真正的联军司令,还得驯服土耳其。
  事实上,杜奇威并不担心土耳其当局。
  土耳其军队早就不是那支让欧洲国家闻风丧胆的突厥大军了。作为一支盘踞在小亚细亚山区里的军事力量,土耳其军队对付库尔德人的武装组织尚且吃力,更别说与其他国家的正规军作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前苏联没有像沙俄那样越过黑海,与土耳其的国防力量几乎没有关系,完全是惧怕美国的战略威胁。
  在即将到来的战争面前,只要土耳其当局有点头脑,就不会把杜奇威挡在门外。
  真正让杜奇威头痛的是以色列,因为按照兰德斯的安排,他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在美土联军与以军的基础上成立美土以联军,并且掌握该部队的指挥权。虽然犹太人的历史不够光彩,但是过去的100年之内,以色列军队打遍中东地区无敌手,会听从一个已经退役的美国将军的指挥吗?
  杜奇威没有多少把握,但是也得硬着头皮上。
  也就在他离开华盛顿的时候,兰德斯派出的另外一支人马已经到达北京。
  按照双方在开普敦达成的秘密协议,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之内,共和国与美国的代表将先后在北京与华盛顿商讨解决库尔德人问题的办法。
  也许,这算得上是避免战争的外交努力吧。
第二十八章
硝烟升起
  4月15日,中美双方针对库尔德人问题的第一轮秘密谈判在北京举行。
  因为美国当局只派了一名助理国务卿以总统特使的身份前来参加谈判,所以共和国当局也只安排了一名国务院办公厅副主任以元首特使的身份与美国代表会商。
  毫无疑问,这样的谈判不会有任何结果。
  当天稍微晚一些的时候,德黑兰的下午,裴承毅赢得了赌注,伊朗总统内贾德与最高精神领袖哈什先后打来电话,请他与蔺慕勋晚上前去商讨要事。
  可惜的是,裴承毅没有能够享受到赢来的赌注。
  当天晚上,他与蔺慕勋走马灯式的拜访了内贾德与哈什之后,就接到了李存勋从国内打来的电话,要他把其他事情留给蔺慕勋与外交部派来的官员,立即搭乘军情局派来的飞机回国。
  登上回国的专机,裴承毅才知道事情非同一般,因为来接他的是刘晓宾。
  “不用感谢,我不是专程来接你的。”刘晓宾抢先开口,也不管裴承毅有没有要感谢他的意思。“几天前我就过来了,是老李给我打的电话,让我等你几个小时。”
  “那我还是得感谢你。”裴承毅还是客气了一番。
  “不想知道我过来做什么?”
  “我可不会找未来的军情局长打听消息。”
  刘晓宾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还不是为了你们的事。老李把你猜得死死的,说你到了这边,绝对不会按照我们的安排行动,让我过来准备一下。没想到,你还真向内贾德透露了那么多消息,幸亏我来得早,不然就穿帮了。”
  “有什么好穿帮的?我说的都是实话。”
  “可是很多时候,能让人相信的往往不是事实。”
  裴承毅没有跟刘晓宾争论,不管怎么说,再过一年,刘晓宾就将成为军情局长。
  “知道你把最后期限透露给内贾德的后果吗?”刘晓宾掏出香烟,在裴承毅倒茶的时候点上了烟。“昨天晚上,内贾德就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如果不是我们提前给部分伊朗官员打了预防针,恐怕今天天亮前伊朗就会发生政治地震。这还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如果内贾德不肯认输,伊朗甚至会爆发内战。”
  “内战?”裴承毅非常重视这个词。
  “那是当然,你认为我在开玩笑?”刘晓宾叹了口气,说道,“知道三个月的最后期限意味着什么吗?就算内贾德能力惊人,而且没有内部阻力,伊朗也不大可能在三个月内完成战争准备。虽然我们的帮助能够起到一些积极作用,但是考虑到伊朗的内部矛盾,在三个月内做好战争准备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也就是说,我们得为伊朗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刘晓宾笑着摇了摇头,接着开始的话说道:“作为伊朗总统,内贾德首先考虑的不是伊朗能否答应中东战争,而是伊朗要不要加入中东战争。换句话说,他必须在做出决策之前衡量自己的实力。你想想,连内贾德都没有多少把握,那些伊朗官员会有多少信心?不怕你笑话,为了让伊朗内阁成员恢复信心,我把什么办法都用上了,就差没有给他们一张去共和国的单程机票了。”
  “这么说来,问题已经解决了?”
  “最多只解决了一半。”
  “什么意思?”裴承毅呵呵一笑,没有半点紧张的样子。
  “决定伊朗命运的不仅仅是内贾德,我们在哈什那边的眼线不是很多。”刘晓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老李让我接你回去,一是节省点旅行开支,二是让我找你询问情况,你跟哈什说了些什么?”
  “什么也没说。”
  “不可能吧。”刘晓宾完全不相信裴承毅的话。
  “除了挑明立场,按照安排发出威胁信号之外,确实什么也没说。”裴承毅揉了揉有点胀痛的太阳穴,把他与哈什会面的经过大致讲了一遍。
  刘晓宾听得很认真,好像生怕疏忽了某个关键词一样。
  直到裴承毅说完,刘晓宾还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裴承毅没有打扰他,因为他知道这是刘晓宾思考问题时的标准表情。
  “就这些了?”
  “就这些。”
  刘晓宾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看来,老李确实说得没错,你没当间谍,确实是军情局有史以来最大的损失。”
  “得了,你跟老李简直一模一样。”
  “我比老李差远了,不然也不会好几天寝食不安了。”刘晓宾呵呵一笑,说道,“我们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你在哈什面前说的那些话,足以确保伊朗不会走上第二条路。按照我的判断,就算我们这边没有做安排,只要哈什在战争的问题上下定了决心,哪怕内贾德仍然有所疑虑,他也不会做出其他选择。”
  “这么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没什么好担心的,其实老李一直不担心,只是我有点放心不下,所以我说我比老李差远了。”刘晓宾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伊朗这个战争策源地基本上没有问题了,由于伊拉克与伊朗的特殊关系,所以伊拉克的问题也不是很大。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的人很快就能在叙利亚取得成果。唯一不太肯定的就是埃及,毕竟埃及与美国的关系很特殊,最近又与欧盟走得很近,哪怕埃及当局一直奉行多边务实外交政策,非常重视与我们的关系,也不大可能在战争初期采取行动,所以我们不要抱多大的希望。”
  “既然如此,就得看美国那边的动静了。”
  “知道杜奇威去了土耳其吗?”
  “老李在电话中提到了这件事,就是为此让我回去的吧?”
  “为了这事就让你回去?”刘晓宾呵呵一笑,说道,“真要这样的话,老李早就该退休了。”
  “你是说……”
  “老李跟我谈过,在开普敦与你会面的时候,杜奇威就做出了暗示,所以美国当局派他去土耳其的事情早就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了,而且我们也早就做了安排。如果我们收到的情报没有错的话,杜奇威过几天还要去以色列,美国很有可能联合土耳其与以色列,成立一个涉及到三个国家的联合司令部。”刘晓宾灭掉烟头,接着说道,“根据我们最近才掌握的一些线索,美国当局策划中东战争的时间恐怕比我们预料的早得多。你想想,兰德斯住进白宫才多久?就算他才干过人,而且早就预料到会在党内大选中胜出,并且在大选中击败民主党候选人,他也只有一年多的准备时间。毫无疑问,一场牵涉到好几个国家,而且与两个超级大国都有关联的大规模地区战争,仅用一年多的时间策划准备,明显太仓促了。要知道,日本战争与印度战争的策划准备时间都在三年以上。”
  “也就是说,布兰迪诺就在策划中东战争。”
  “准确地说,是在幕后支持布兰迪诺的美国利益集团。”刘晓宾笑了笑,说道,“利用杜奇威的不是兰德斯,而是布兰迪诺,只是杜奇威直到现在才醒悟过来。当然,这些都是次要问题,不管是民主党策划的、还是共和党策划的,表现形式不会有多大变化。你想想,既然美国当局有好几年的时间来策划中东战争,会孤军应战吗?”
  “你是说……”
  “我们首先要怀疑的就是美国当局的信心。虽然美军的强大全球皆知,美国的军事实力也不是吹出来的,但是半岛战争之后,美军就没有打过大仗了。我们在半岛战争之后打了日本战争与印度战争,而且这两场战争的性质有很大差别,对军队的影响也不一样,所以我军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必然与我军正面交手的情况下,美国当局对美军的战斗力有足够的信心吗?”
  “果真如此的话,布兰迪诺肯定会寻找更多的盟友。”
  “事实上,这也是布兰迪诺为什么没有亲手挑起中东战争的原因。”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等着刘晓宾继续说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9/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