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9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8/1195

  裴承毅猛的一愣,说道:“这是元首的安排?”
  “你说呢?”
  听到李存勋这句模棱两可的回答,裴承毅猛的明白了过来。
  毫无疑问,这绝对不是顾卫民的安排。
  谁都知道,顾卫民是赵润东提拔起来的,而赵润东在出任国家元首前,就是共和国的国防部长,顾卫民登上共和国的政治舞台时,也是国防部长。由此可以看出,国防部是“赵系”官员的根据地。正是如此,王元庆上台后,一面安排顾卫民出任国务院总理,一面让叶致胜去国防部,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拔除这个根据地。问题是,王元庆做得不够彻底,或者说没有办法做彻底。主要就是在其执政期间,共和国打了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导致总参谋部过于强势,从而使国防部变得无足轻重。也正是如此,叶致胜才会在王元庆的第二届任期中以常务副总理的身份兼任国防部长。顾卫民上台之后,通过安排跟随他多年的帅永康(在顾卫民担任国防部长的时候,他就担任国防部预算处长,顾卫民出任国务院总理的时候,他担任国务院办公厅主任,顾卫民去全体代表大会当委员长的时候,他以代表身份担任国防军事委员会主席,由此可见,帅永康是顾卫民最得力的部下)出任国防部长,使国防部再次成为“赵系”官员的根据地。实事求是的讲,帅永康担任国防部长这4年干得非常不错,不但积极推动第三次军事改革,还通过执掌军费提高了国防部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帅永康很有当年顾卫民的样子。
  由此可见,顾卫民没有任何理由让裴承毅去国防部。
  更重要的是,顾卫民在扶持帅永康的时候,还在设法拉拢林啸雷。可以说,帅永康在国防部长的位置上积极推动第三次军事改革,就是在向林啸雷示好,因为第三次军事改革的主导者是总参谋部,而不是国防部。
  如此一来,顾卫民更没有理由让裴承毅成为国防部长了。
  也就是说,想让裴承毅进入国防部的肯定是颜靖宇。
  稍微细想一下,裴承毅就肯定了这个猜测。
  虽然裴承毅算不上王元庆安排的“顾命大臣”,严格说来,只有李存勋才是王元庆特别安排的,但是裴承毅肯定属于由李存勋领导的,支持颜靖宇的军政集团。也就是说,在基本政治立场上,裴承毅没有别的选择。说直接点,就算裴承毅鼠目寸光,李存勋也能在一夜之间让他身败名裂。毋庸置疑,这就是政治斗争的真实面目。万幸的是,裴承毅不但不是鼠目寸光,也不是一般的军人。
  毫无疑问,李存勋与颜靖宇都知道,裴承毅很有政治头脑。
  对颜靖宇来说,把裴承毅推上国防部长的位置有很多好处。一是让裴承毅去攻占“赵系”官员的根据地,甚至将国防部发展成颜靖宇的地盘。二是通过当国防部长的裴承毅牵制林啸雷,让林啸雷不至于走得太远。三是为颜靖宇在2047年顺利接班打下基础,也就是打消顾卫民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
  仅此三点,就足以让颜靖宇与李存勋做出最大程度的努力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裴承毅也相信,颜靖宇不会在明年急着上台。当然,主要原因不是每位元首连续执政两届的不成文规矩,而是当前的局势不利于颜靖宇上台,准确地说,是颜靖宇没有必要急着上去给收拾残局。
  冷静下来后,裴承毅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
  在与顾卫民交谈的时候,顾卫民也暗示过裴承毅,只要他好好表现,就有机会当上国防部长。当时,裴承毅没有把顾卫民的暗示当回事,认为这只是顾卫民在试探他。现在搞清楚了原委,裴承毅不得不相信,顾卫民是个很懂得耍手腕的政治家。如果不是李存勋点破了真相,恐怕在裴承毅当上国防部长的那一天,会对顾卫民感恩戴德。当然,顾卫民很有可能早就料到李存勋会向裴承毅摊牌,所以仅暗示了裴承毅,而没有把出任国防部长这件事情作为政治筹码。也就是说,这并不表明顾卫民有多么高尚,而是表明在某些关键问题上,顾卫民仍然缺乏统帅的气度。在裴承毅看来,如果是王元庆的话,肯定会大笔一挥,先把这件事情确定下来,而不是用其笼络人心。
  “明年事情,我们明年再讨论。”李存勋把话题拉了回来,说道,“事实上,元首的问题提得很有水平,那就是如何才能实现我们的利益。不管我们做什么、以及大算怎么做,如果不能实现国家利益,都等于白搭。”
  “这也是我在考虑的问题。”
  李存勋笑了笑,说道:“归根结底,要想实现我们的国家利益,就要在中东地区取代美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得利用库尔德人问题。问题是,决定中东局势的不是库尔德人问题,而是阿以矛盾。如果我们不能正面阿以矛盾,并且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恐怕永远都不可能取代美国。”
  “扯上以色列,我们能够选择的手段就非常有限了。”
  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即我们取代美国后,该如何利用中东实现我们的国家利益。我们都知道,美国利用中东的关键就是以色列。虽然我们可以在伊朗身上做文章,利用伊朗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制造冲突,从而制造让我们留下来的理由。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伊朗不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并不突出,而且伊朗的位置也不是非常理想。总体而言,暂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取代以色列。也就是说,如果以色列完蛋,阿拉伯很有可能抱成一团,从而让我们现在做的一切事情变得毫无意义。如此一来,就算我们取代了美国,也要继续利用以色列。毫无疑问,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暂且不是说以色列会不会投靠我们,光是民族问题就足够让我们败下阵来了。”
  “也就是说,我们得制造一个与以色列类似的国家?”
  李存勋苦笑了一下,说道:“有这种可能吗?”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知道开始的话没有多少意义。
  “我们也想这么做,问题是,没有这样的可能。”李存勋叹了口气,说道,“因此,在处理中东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退而求其次。”
  “什么意思?”裴承毅立即追问了一句。
  “如果不能实现我们的利益,我们就要在尽量控制损失的情况下,让对手付出最大的代价。”李存勋冷笑了一下,说道,“虽然在地球村时代,我们要提倡共赢,但是在两个超级大国的斗争中,很多时候,对手的损失就是我们的收获。”
  李存勋的话完全在裴承毅的预料之中,因此并没让裴承毅感到惊讶。
第十五章
表态
  乘务员收拾餐桌的时候,李存勋亲自煮了壶咖啡。
  因为从内罗毕到开普敦要飞行近两个小时,所以李存勋有时间跟裴承毅深入探讨。
  “可以说,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不可替代性,既是我们的麻烦,也是美国的麻烦。”李存勋一边说着,一边给裴承毅倒了杯咖啡,“虽然很多人认为,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力,是美国当局永不抛弃以色列的根本原因,但是谁能否认,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并没因为犹太人遭到迫害而参战,以色列建国之后,美国当局也没有名正言顺的支持以色列。更重要的是,主宰美国的仍然是新英格兰人。由此可见,美国死守以色列与犹太人在美国的社会影响力基本上没有关系,关键是以色列的不可替代性。不得不承认,这个优势不但使美国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处理中东事务时游刃有余,还在与我们的对抗中占据了主动权。如果我们不能积极图变,肯定斗不过美国。”
  裴承毅慢条斯理的往杯子里放了几块方糖,没有急着开口。
  “关键是,如何理解‘图变’这两个字?”
  裴承毅刚刚拿起勺子,迟疑了一下,他朝李存勋看了过去。
  “我敢打赌,包括你、九成九的人错误理解了这两个字的含义。”
  听到李存勋的话,裴承毅苦笑了起来。
  “实不相瞒,几年前,我也属于这九成九中的一员。”李存勋笑了笑,说道,“潘老去世前,我陪了他三个月。在这期间,我不但知道了很多与我父母有关的事情,也从潘老那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许你不会相信,三个月内,潘老提得最多的就是中东局势,最关心的就是我们如何对待以色列。”
  这下,裴承毅立即集中了精神。
  要知道,在共和国,潘云生绝对算得上是“传奇人物”。
  “以色列的存在,证明了一句话,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李存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现在除了巴勒斯坦人之外,包括大部分阿拉伯人在内、全世界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以色列的存在是合理合法的,毕竟犹太人的故土就在中东地区,而且以色列的成立也是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的。事实上,这只是西方国家宣传的结果。从一开始,以色列的存在就是西方国家为了控制中东地区而设的阴谋。回顾历史,现在以色列与千年前的耶路撒冷王国有什么区别呢?再对比一下,现在美国借以色列问题拉拢西方国家,与千年前的教廷借耶路撒冷王国问题控制欧洲各国又有什么区别呢?虽然我们不否认中东地区是犹太人的故居,但是总不能为了犹太人而让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吧?西方国家一再标榜天赋人权、一再宣扬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可是在处理中东问题的时候,却采取了双重原则。毫无疑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书写了一段属于胜利者的历史。只不过,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常胜国,真相迟早会大白于天下。”
  “问题是,我们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确实如此,但是我们必须认清几个问题。”李存勋淡淡一笑,说道,“首先,我们不是卫道者,我们不用充当真理战士。美国为利益而战,我们也为利益而战。说直接点,我们不可能为了几百万犹太人与几百万巴勒斯坦人、乃至几千万阿拉伯人,牺牲中华民族与十亿同胞的利益。其次,我们也会书写一段历史,而且用的也是胜利者的笔。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能用胜利者的笔书写一段由我们编撰的历史,那么我们就没有资格挑战美国,也就没有资格指责美国。最后,戳穿谎言不见得要用真理。很多时候,谎言才是战胜谎言的最有力武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点点耐心,并且编撰一个更加动听的故事。”
  听李存勋说完,裴承毅都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有时间的话,仔细考虑一下,等你搞清楚这些话的深刻含义后,你就不再是一名懂政治的军人。”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不怕你笑话,我也是在搞清楚这几句话的含义之后,才知道如何才能成为军情局的灵魂人物。”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这是潘老说的?”
  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潘老在去世前最关心的就是中东问题,一再告诫我,能否处理好中东问题,关系到共和国的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当时我还不大理解,甚至认为潘老在犯糊涂。直到几年前,我才明白了过来。潘老不但看得远,还看得准。非常可惜的是,我没能就这个问题征求元首的看法,但是从现在的局势来看,元首在离任前就已经考虑到了中东问题对我们的影响,并且做了针对性的部署,不然不会让你去物理实验中心过几年隐居生活,也不会力排众议,让袁晨皓出任南亚战区司令官。”
  “所以你在这个时候把我拉了进来?”
  李存勋笑了笑,说道:“就算我不出手,颜副元首也会出手。说实话,最初我并不赞成让你淌这潭浑水,因为结果很清楚,我们不可能妥善解决以色列问题,不管是谁,都不可能从中获得政治利益,对今后的发展没有多少帮助。在此情况下,让你进来,等于让你替某些人背黑锅。”
  “会不会背黑锅,还得看局势发展。”
  “你有信心就再好不过了,事实上,我们也不是没有机会。”李存勋一口气喝掉了整杯咖啡,说道,“如果不能跳出这个圈子,我们面对的是一盘死棋,别说你我,就算让纪老来也是一样。当然,跳出了圈子,我们的处境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犹太人问题、巴勒斯坦人问题、戈兰高地问题、哈马斯问题、黎巴嫩真主党问题、乃至伊朗的政治问题,只要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将面临一招失误、满盘皆输的局面,到时候就算再有信心,这黑锅也背定了。”
  “这么说,你是要我考虑清楚?”
  李存勋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我就说过,你是聪明人。”
  裴承毅勉强笑了一下,听出了李存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实际上,在李存勋提到潘云生的时候,裴承毅就知道问题不简单。虽然按照李存勋的说法,裴承毅的身份是元首的特别助理,而且顾卫民也是这么安排的,但是登上元首专机后发生的事情,让裴承毅觉得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别的不说,见到他之后,顾卫民就直言不讳的请教他对中东局势的建议,明显超出了一个特殊顾问的职权范围。正是如此,在李存勋提到“黑锅”二字的时候,裴承毅就猛然醒悟了过来。或者说,是证实了他的担忧,即顾卫民想通过中东问题来对付裴承毅,从而达到一箭数雕的目的。时间仓促,裴承毅暂时只猜到了顾卫民的几个目的:一是削弱他在军队的影响力,从而为拉拢林啸雷提供条件;二是让裴承毅失去成为国防部长的可能性,守住“赵系”官员的根据地;三是打击以李存勋、颜靖宇为守的“王系”领导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四是扶持帅永康,为安排自己的接班人打下基础。事实上,只需要其中任何一个理由,顾卫民就会把裴承毅推上政治祭坛。说白了,在政治家眼里,再厉害的军人也是算不了什么。
  “当然,主观感受很容易将你导入歧途。”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必须承认,有资格坐下来讨论这些事情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与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大义并无冲突。或者说,在最求个人利益之前,他们都得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
  裴承毅长出口气,很清楚李存勋这句话的意思。
  事实上,顾卫民一直将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上。说白了,如果顾卫民能够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的话,他早就被赶下台了,甚至没有机会掌权执政。在中东危机这件事情上,顾卫民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国家利益,不然不会让李存勋去找裴承毅,而是直接把裴承毅叫来。也就是说,让裴承毅冲锋陷阵,还是为了让国家陷入中东泥潭。虽然共和国不可能像对待马岛冲突那样对待阿以冲突与库尔德人问题,但是在处理中东局势的时候,曾经在马岛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裴承毅肯定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美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不然共和党总统兰德斯不会启用与民主党关系密切的杜奇威。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显得很稳定,没有因为受到利用而感到愤怒。
  见到裴承毅的表现,李存勋似乎明白了他的想法,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还有别的选择,我也不会把你拖进来。事已至此,我们也没有别的选择了,要么用我们的未来赌上一把,要么我等下就安排飞机送你回物理实验中心。”
  “回去?”裴承毅笑了笑,说道,“现在回去,也无法跟老婆孩子吃晚饭了。”
  李存勋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看来,你是不打算回去了。既然如此,我也不再跟你废话。”
  裴承毅没多说什么,已经做出决定,就没必要纠缠不清。
  “到达开普敦之后,你将以元首特别助理的身份参加中美首脑会晤,到时候你将见到你的老对手。”李存勋从旁边柜子上拿起一份文件,递到了裴承毅面前。“这是杜奇威的个人资料,有时间的话就看一下,没时间的话,不看也没问题,你应该非常了解他。按照之前的约定,除了商讨援助非洲贫穷国家的事情之外,主要内容就是库尔德人问题。根据我们截获的情报,美国当局肯定会向我们施压,要求我们在库尔德人问题上有更大的作为。我们的应对措施很简单,只要美国提到库尔德人问题,我们就主动要求土耳其做出表率,然后由你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你想到的那套解决方案。到这个时候,对方很有可能提出具体实施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果是杜奇威提出这个问题,表明美国当局已经看透了我们的企图,并且有所准备。这个时候,你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并且……”
  “等等……”裴承毅打住了李存勋的话,说道,“你是说,由我做出判断?”
  “对,不仅仅是判断,还得由你做出选择。”李存勋呵呵一笑,将第二份文件放到了裴承毅面前,“放心吧,只有在杜奇威出面的情况下,才会由你出面。如果对方派别的人来谈细节问题,我们有别的安排。也就是说,我们已经针对你可能遇到的情况做了准备,文件里面说得很清楚,你仔细看一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给我打电话。”
  “你不参加谈判?”
  “当然,我可不喜欢抛头露面。”
  裴承毅愣了一下,随即觉得开始那个问题问得有点白痴。
  “总而言之,你在开普敦的压力并不大,基本上没有难度可言。”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相关的事情,我们都谈过了,也交换了意见。根据我的判断,你跟杜奇威面对面的机会超过了八成。果真如此的话,将证明我们之前做出的判断没有错,美国当局不但在中东问题上做出了决策,而且打算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引爆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你在开普敦的职责就是传达信息,让美国当局知道,我们不会轻易让步。如果能够起到效果,我们就能争取到几年的和平时光。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意味着我们得准备战争。不管怎么说,等你回到国内,真正的考验才会到来。”
  “也就是说,我只需要当好传话筒就行了。”
  “真要如此的话,我就没有必要跟你说这么多了。”李存勋呵呵一笑,说道,“实话跟你说吧,你将去开普敦的消息早就放出去了。说不定,杜奇威与兰德斯现在就在讨论该如何对付你。”
  裴承毅愣了一下,随即苦笑了起来。
  “我敢肯定,杜奇威肯定很想跟你聊上几句。”
  “得了,这些还是让我去担心吧。”裴承毅打住了李存勋的话,说道,“既然不是当传话筒,那我需要注意些什么?”
  “我前面说过,你的最大作用就是传达某种信息。”
  “总得……”裴承毅苦笑了一下,说道,“总得通过某种方式传达吧,难道让我与杜奇威面对面,就传达了信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8/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