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9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6/1195

  “元首,我是军人,对政治上的事情不感兴趣。”裴承毅知道,必须尽快表明立场,不然钓着顾卫民的胃口,最终肯定会玩火自焚。“来的路上,李局长跟我谈了几个小时,介绍了当前的国际局势。唯一没有谈到的,就是我们的基本政策。”
  “这就是我要跟你谈的。”顾卫民笑了笑,抽完手上的烟,灭掉烟头才开口说道,“虽然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块古老的大陆上,我们与美国争夺非洲国家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迟早会演变成战争,但是真正牵动着我们两国神经的却不是非洲,而是中东地区与小亚细亚。既然李局长跟你谈过,你应该知道,围绕着库尔德人问题,我们与美国正在伊朗与土耳其暗中斗法。这次去开普敦,名为商讨与非洲发展相关的事宜,实际上,我们将与美国当局深入讨论中东局势,重点讨论库尔德人问题。虽然达成一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我们不能当破坏者,事实上美国当局也不会当破坏者。”
  “也就是说,会达成一份没有约束力的秘密协议。”
  顾卫民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必然结果,又是最不应该出现的结果。虽然库尔德人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几千万库尔德人的生死也改变不了整个局势,在非洲大陆上,还有几亿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呢。说得不客气一点,有帮助吃饱了撑的库尔德人追求民主自由的那点精力,还不如拯救五千万遭到疟疾、霍乱、鼠疫与艾滋病威胁的非洲儿童。问题是,库尔德人问题关系到了伊朗,而伊朗又关系到了我们的中东战略,所以我们只能把用来拯救五千万非洲儿童的精力与金钱用来解决库尔德人问题。”
  “也许,这连零头都不够。”
  “你说得没错,对库尔德人问题来说,几十亿只是毛毛雨。”顾卫民笑了笑,说道,“关键不是花多少钱,而是花了钱,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好处。”
  裴承毅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元首的意思。
  “话又说回来,能否顺利解决库尔德人问题,关键不是钱,而是方式方法。”顾卫民长出口气,说道,“实不相瞒,在让李局长把你接来之前,我询问过好多人,还专门就此事召开了几次军政首脑会议。大家的分歧很大,意见没有得到统一。林啸雷代表的军人主张采取强硬立场,先帮助伊朗解决库尔德人问题,再借库尔德人问题对付土耳其,从而迫使美国在中东地区做出让步。颜靖宇代表的官员则主张通过外交解决问题,即在帮助伊朗稳住国内局势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问题向美国施压,最终迫使美国在中东地区做出让步。”
  顾卫民故意停下来的时候,裴承毅没有急着开口。
  显然,林啸雷与颜靖宇的立场并不让人感到惊讶。作为货真价实的职业军人,林啸雷不会有第二种立场。在他看来,能用炮弹解决的问题,就不应该进行谈判。颜靖宇则是个与王元庆类似的政治家,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肯定是不流血的方法,只有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会让军队登场。
  问题是,顾卫民的态度如何?
  元首停下来的时候,裴承毅就知道,顾卫民给他出了一个难题。
  毫无疑问,如果裴承毅直来直去,询问元首的态度,顾卫民肯定会显得非常为难,并且说林啸雷与颜靖宇的立场都有道理,从而把皮球踢给裴承毅,让裴承毅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
  想到了这一点,裴承毅就没有问出来。
  “虽然我对局势的了解并不全面,但是库尔德人问题牵扯到好几个国家,而且都是有影响力的地区强国。扯得更远一点,甚至能把俄罗斯卷进来,使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我们必须使问题变得更简单。”裴承毅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林总是纯粹的军人作风,过于强硬直接,就算我们能让伊朗与伊拉克在前面冲锋陷阵,甚至能让叙利亚拼死向前,也得面对美国。当然,美国不可能像支持以色列那样支持土耳其。事实上,美国在支持土耳其的时候肯定会有所保留,不会与我们正面交火。如此一来,库尔德人问题最多只能引发一场由数个国家参与的地区战争。因为参战方太多,介入势力太多,所以战局必定错综复杂,谁也无法准确猜出结局,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也就是说,直来直去,只会使问题复杂化,从而不利于解决问题。就算存心制造麻烦的不是美国,走出这一步之前,我们仍然得三思,必须考虑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战争爆发之后,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相对妥当的方式结束战争?”
  顾卫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认同了裴承毅的观点。
  “当然,颜副元首的立场我不好评价,毕竟我不是政治家。”
  “这么说来,你不赞成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不是不赞成,而是不支持把军事行动当成主要手段。”
  顾卫民笑了笑,说道:“这么说来,你也认为会爆发一场战争?”
  裴承毅微微迟疑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
  “其实,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的就是会不会爆发战争。”顾卫民叹了口气,说道,“接着应该搞清楚的,就是这场战争的规模。”
  “那得看我们与美国如何对待这场战争。”
  顾卫民点了点头,示意裴承毅继续说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将,围绕库尔德人问题的战争是叙以战争的延续,或者说是我们与美国争夺中东霸权的直接后果。”裴承毅停顿了一下,说道,“因此我们必须相信,只要我们或者美国不肯让步,这场战争就无法避免。至于要打到什么程度,那就得看我们与美国有没有做好在中东地区决一雌雄的准备。叙以战争草草结束,在很大的程度上说明,三年前,我们还没有能力在中东地区向美国叫板。正是如此,叙以战争让我们拥有了这个资格。以目前的中东局势来看,爆发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的条件已经成熟。也就是说,如果北面开打,南面不会平静。按照我的判断,只要打起来,就不仅仅是库尔德人问题。”
  “你是说,以色列会有所行动?”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可以低估任何一个对手的智慧,甚至不用过分顾虑白宫主人,但是我们不能低估犹太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惊人的智慧,以色列在九十多年前就完蛋了。建国之后,以色列能够越大越强,与其从未犯过严重错误的对外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以色列一直积极增进我们的双边关系,甚至多次与我们秘密合作,但是事到如今,以色列当局不可能不明白,只要其基本对外政策没有改变,就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盟国。毋庸置疑,在与我们结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情况下,再加上犹太人在美国的强大影响力,以色列不可能改变立场。叙以战争,实际上就是我们发出的警告,而且是针对以色列的警告。当我们在库尔德人问题上做文章的时候,以色列当局不可能不明白,决战所需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在此情况下,以色列没有别的选择,必须趁我们收拾土耳其的时候,集中力量打垮周边的所有阿拉伯国家,不给我们任何机会。”
  “打不打,还得看美国的态度。”
  “关键就在这里,美国的处境比以色列还要尴尬。”裴承毅停顿了一阵,等到元首把注意力转移过来,才接着说道,“如果我的猜测没有错,早在几年前,还是布兰迪诺住在白宫的时候,美国当局就断定土耳其在劫难逃。从其这几年的政策上就能看得出来,在牵制欧盟都显得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围剿俄罗斯自然无从谈起,土耳其的战略价值大打折扣。如果不是土耳其还能在中东局势上发挥作用,恐怕早就被美国抛弃了。如同我开始所说,突厥人在美国没什么影响力,美国不可能像帮助以色列那样帮助土耳其。至少有一点可以保证,即美国当局不会为土耳其出兵。如此一来,美国就得好好衡量一下,能不能通过一场代言人战争打败我们。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美国将别无选择,必须让以色列有所作为。”
  “问题是,很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在这种可能,可是这是从我们的角度看到的结果。”裴承毅呵呵一笑,说道,“听说,共和党总统也很重视杜奇威。”
  顾卫民微微皱了下眉头。
  “如果杜奇威仍然受到重用,而且在军事决策上很有发言权的话,我就能够大致上猜出美国的军事策略。”裴承毅摸了摸下巴,说道,“对美国来说,在土耳其很有可能战败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美国的国家利益,除了积极支持土耳其之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分散集中到土耳其身上的压力,也就是开辟第二战线。毋庸置疑,以色列是最佳选择。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杜奇威的如意算盘是让以色列拖住我们的主力,让我们不得不救叙利亚、甚至得拯救埃及。只要我们分心,土耳其就能有所作为。到时候,土耳其与以色列双管齐下,我们将输得血本无归。”
  “显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局。”
  “准确地说,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出现这样的结局。”
  顾卫民迟疑了一下,说道:“你是说……”
  “美国这次是有备而来,就算我们也准备充分,甚至积极主动,也不见得能够在整场战争中掌握主动权。更何况,我们也不会派兵参战,那几个盟国的军事实力如何,我们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照你的话,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
  裴承毅点了点头,态度非常明确。
  顾卫民长出了口气,似乎裴承毅的话证明了他的某个想法。
第十三章
深入探讨
  因为顾卫民意犹未尽,所以裴承毅不得不倾肠倒腹,把想到的都说了出来。
  库尔德人问题由来已久,之前没有哪个大国为几千万库尔德人的生存、自由与权利奔走呐喊:一是库尔德人问题牵扯到了太多的国家与利益攸关方,导致局势错综复杂,没有哪个大国愿意淌这潭浑水;二是库尔德人问题很难给大国带来实质性利益,即帮助库尔德人建立独立国家对任何一个大国来说都没有好处。这两个因素中,后者的作用更加突出,是库尔德人问题久拖未决的关键原因。
  事实上,直到现在,这两个问题仍然很突出。
  用裴承毅的话来说:中东局势已经够复杂了,没有必要增加一个库尔德人国家。美国不可能帮助库尔德人建国,共和国也不应该帮助库尔德人建国。原因很简单,库尔德人问题牵扯到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与亚美尼亚,不管是美国、还是共和国,只要帮助库尔德人建国,就算能够得到一个新的盟国,也抵偿不了失去原来的盟国、乃至得罪俄罗斯所产生的损失。
  问题是,在零合游戏中,有的时候必须盯住对手的损失。
  毫无疑问,美国当局盯住的就是共和国的损失。
  在与库尔德人问题有关的5个国家中,3个是共和国的盟国与准盟国(伊拉克没有与共和国缔结盟约,只能算是准盟国),而在关系最密切的3个国家中,2个是共和国的盟国与准盟国。换句话说,只要美国舍得牺牲土耳其,就能干掉共和国的3个盟国。如果考虑到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产生的效果,美国甚至有理由相信,土耳其不会因为库尔德人问题与老东家翻脸。再算上对美国越来越不利的中东局势,在共和国轮起大棒砸向以色列之前,美国当局更得充分利用库尔德人问题。
  为了说得更透彻,裴承毅做了详细分析。
  首先就是库尔德人问题的当事方。
  虽然半数以上的库尔德人分布在土耳其境内,而且分布在从阿塔利亚湾到凡湖的广大地区,约占土耳其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但是仍然有接近一半的库尔德人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与亚美尼亚。受前苏联时期民族政策的影响,亚美尼亚境内的库尔德人并不多,且没有形成聚居区,所以亚美尼亚与库尔德人问题的关系不是很大。关键就是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特别是“两伊”。
  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主要集中摩苏尔、基尔库克与埃尔比勒为中心的北部地区,约占伊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苏格拉底河河谷地区还是伊拉克少有的农业区。伊朗境内的库尔德人主要分布在伊拉姆省、洛雷斯坦省、克尔曼沙省、哈马丹省、库尔德斯坦省、西阿塞拜疆省与东阿塞拜疆省,虽然伊朗当局针对库尔德人问题,采取了所谓的“聚散政策”,即除了库尔德斯坦省之外,其他各省均不设库尔德人聚居区,而且想方设法的将库尔德人分散到各地,但是仅仅一个库尔德斯坦省就足够伊朗受的了,因为该省不但拥有丰富的资源(伊朗3处稀有金属矿藏中的2除就在该省)、紧邻伊拉克,而且东面不远处就是德黑兰。
  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人不到100万,库尔德人问题并不严峻。问题是,叙利亚境内库尔德人聚居的阿勒颇省是面向土耳其的军事要地,且全省人口也就只有100多万,库尔德人占了70%。也就是说,如果库尔德人问题爆发,叙利亚的日子也不好过。由此可见,虽然库尔德人问题会给土耳其带来灾难,但是也能给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带来灾难。如果库尔德人问题爆发,肯定会使共和国在中东地区的势力大受影响。
  其次是美国与土耳其的关系。
  美苏冷战时期,因为围剿苏联的战略需要、以及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所以土耳其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拥有很重要的地位,曾被称为“北约的南大门”,甚至可以说,美国能在中东地区称王称霸,与土耳其挡住了前苏联南下的步伐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土耳其起到的屏障作用,美国不可能随心所欲的主宰中东事务。
  正是如此,土耳其在美国同盟体系中的地位,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长期萎靡不振而一落千丈。美苏冷战结束后,准确的说是海湾战争之后,因为美国一再用库尔德人问题对付萨达姆政权,推翻萨达姆政权后,美国又在伊拉克扶持了一个库尔德人总统,所以美土关系大受影响,比如伊拉克战争中,土耳其就没向美国开放军事基地。直到伊朗战争,因为担心美国再次在库尔德人问题上做文章,所以土耳其一直没有给予积极配合。事实上,当时美国确实有利用库尔德人对付伊朗当局的想法。按照在战后公布的相关资料,美军占领了伊朗南部的胡齐斯坦省之后,因为北上受到扎格罗斯山脉阻挡,很难深入伊朗腹地,所以美军一度想借助土耳其的军事基地,在伊朗西部开辟第二战场,武装聚集在伊朗西部地区的阿塞拜疆人与库尔德人,用“以伊制伊”的战略对付伊朗。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土耳其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均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土耳其一再拒绝履行盟国义务的情况下,美国仍然没有与这个突厥后裔建立的国家翻脸,很大的程度上是在为以色列考虑,因为土耳其是唯一与以色列保持密切关系的伊斯兰国家,还是所有中东国家的劲敌。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土耳其的存在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以色列的压力。别的不说,叙利亚就得把三分之的兵力放在北部边境地区,伊朗也得把近三成的兵力摆在西部边境地区,就连最近20年才开始扩充军事实力的伊拉克都得把重点放在北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了土耳其,或者说土耳其不是美国的盟国,以色列的日子将难过得多。
  关键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头号盟国永远是以色列。
  说直白一点,在以色列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美国肯定会拿土耳其做挡箭牌。
  现实情况正是如此,以色列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虽然以色列在2038年的叙以战争中狠狠教训了最不听话的邻居,再次书写了大卫王(犹太以色列国王,扑克牌中的黑桃K就是他)的传奇,但是这场胜利并没使犹太人的处境变得更安全,反而因为叙利亚在战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使以色列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按照国际社会的普遍认识,叙以战争只是“制造战争的战争”,不出20年,以色列就将面临阿拉伯世界、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挑战,犹太人的生存将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峻的考验。虽然这一评论多半有西方新闻媒体故意造势的嫌疑,但是非常贴切的反映出了以色列的处境,即已经苏醒、正在崛起的阿拉伯国家不会让犹太人独霸中东地区。
  如此一来,美国没有选择,只能牺牲土耳其,为以色列创造一线生机。
  最后就是土耳其会不会因此与美国反目。
  美国一再拿土耳其的国家利益“开玩笑”,土耳其却没有与美国翻脸,最多在美国有需要的时候耍耍小孩子脾气,与土耳其的处境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土耳其曾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作为罗马帝国的终结者,历史上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面积接近两千万平方千米,幅员上万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之一。即便到了近代,土耳其仍然是很强大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就是轴心国的重要成员国。与辉煌历史相对应的,则是惨淡的现实状况。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土耳其迅速衰落,不但被以英法为首的西方列强肢解,还遭到俄罗斯蚕食。到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爆发时,土耳其已经沦落为一个盘踞在小亚细亚的小国,与昔日的辉煌已无任何关系了。
  相对而言,地理位置对土耳其的影响更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土耳其迅速投靠美国,加入北约集团,成为该集团中唯一具有东方性质的国家。可以说,土耳其没有别的选择。在其加入北约集团的时候,除了南面仍然受到英法殖民统治的阿拉伯国家之外,其他几个方向上都被苏联包围,如果不赶紧找到一个可以与苏联抗衡的靠山,土耳其也将变成红色国家。以两国的历史关系,就算不考虑意识形态的影响,土耳其也不会倒向苏联。随后在第三世界爆发的独立浪潮,使土耳其的处境更加艰险。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之后,除了西南的希腊之外,土耳其周边地区就没有一个“友好国家”。事实上,希腊也算不上友好国家,因为两国一直存在领海争端,而且在塞浦路斯问题上的矛盾非常严重。
  总而言之,土耳其没有选择,只能投靠美国。
  即便到了21世纪40年代,当共和国以坚定的步伐迈向中东地区的时候,土耳其更没有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奥斯曼土耳其一切成就都是拜东方的唐帝国所赐,因为这个曾经打得欧洲国家落花流水的大帝国,就是由被唐帝国打得丢盔弃甲、逃到小亚细亚的突厥人建立的,在突厥语中,土耳其就是突厥国家的意思。就算不考虑历史问题与民族感情,土耳其当局也得考虑现实问题,即共和国入主中东地区之后,会不会把土耳其当成跳板,把触手伸入欧洲大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土耳其就得有所防备,在大火烧到自家庭院之前,建好一道挡火的院墙。也就是说,土耳其必须尽力阻止共和国入主中东地区。
  显然,这就是土耳其与美国志同道合的原因。
  问题是,就算美国抛弃了土耳其,土耳其也没有别的选择。
  设想一下,如果美国抛弃了土耳其,那就意味着美国已经无力阻挡共和国在中东地区的扩张势头,也就是土耳其南面与东面的大部分国家都投入了共和国的怀抱,面临着被共和国弧形包抄的威胁。在此情况下,土耳其仍然得仅仅追随美国,竭尽全力帮助美国,也就是帮助以色列。对土耳其当局来说,只要以色列还在,共和国就得把重点放在地中海东海岸那块面积不到3万平方千米的狭长土地上,暂时不会北上,也就不会对土耳其的国家利益构成严重威胁。
  土耳其当局能够想明白这个问题,美国当局自然不会犯迷糊。
  用裴承毅的话来说,这就是最关键的一点。
  只要美国当局相信,不管怎么做,只要美国死保以色列,土耳其就会跟随,就会在必要的时候通过牺牲土耳其的利益来确保以色列安危。
  更重要的是,美国很有可能据此采取积极主动的战略。
  也就是说,美国会主动引爆库尔德人问题。
  虽然这么做会让美国当局惹上很多麻烦,甚至使其外交政策受到影响,但是能够带来一个任何美国的政治家都不能拒绝的好处,那就是在共和国立足未稳、准备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打乱共和国的中东战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6/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