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8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3/1195

  联合政府上台之后,虽然英国的国防开支并没降低,但是英国的国防建设方针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怎么说,国防建设为国家战略服务,当国家战略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候,国防建设自然要发生转变。因为重新走上了亲美路线,所以英国完全没有必要保持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军(皇家海军曾提出自研、或者采购、或者联合研制重型舰载制空战斗机,而法国也有同样的设想,双方还进行过秘密接触,而联合政府上台后,直接取消了该计划,甚至将皇家海军要求采购另外3个中队的F-46A战斗机的计划束之高阁;如果不是级攻击潜艇与美国有很大的关系,恐怕连“快速”级攻击潜艇的建造计划都会受到影响)。按照美国的全球行动规划,加入西约集团的英国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协助美军征战全球,从而需要打造一支拥有远程投送能力的军队,即重点采购运输机、远程战斗机、两栖战舰、垂直起降攻击机等用于由海到陆进行打击行动的作战装备。非常可惜的是,在短短几年之内,各个项目还处在研制或者审批阶段,直到马岛冲突爆发,联合政府全力打造的“全球打击力量”连影子都看不到。
  由此可见,联合政府必须为马岛战败负责。
  事实上,几乎所有英国人都认为,需要承担责任的不仅仅是首相。加上在野的保守党趁此机会大做文章,一再宣称政府的错误国防方针与错误的国家战略,是导致马岛冲突与英国战败的直接原因。当几乎所有英国人都被愤怒控制着的时候,提前举行大选,意味着执政的工党与自民党主动交出政权。
  问题是,英国的政治制度不存在“弹劾”首相的问题。
  准确地说,只要执政党或者执政联盟内部高度团结,在7年的任期结束前,除非首相触犯了法律,不然没有任何人能让首相从唐宁街10号搬出来。就算首相出了问题,只要执政党或者执政联盟能够达成一致意见,推举出新首相,在野党也无可奈何。除了7年一届的大选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首相解散下议院,提前举行大选。当然,前提条件都一样,即执政党与执政联盟高度团结,没有议员反水。如果在野党发起弹劾案,而执政党的某些议员投了赞成票,使弹劾案的支持率超过半数,那么不管首相是否愿意接受,都得解散内阁,由下议院的各大政党重新组阁,或者重新组建联合政府。到了这一步,首相肯定会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即宣布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
  也就是说,乔治是个非常关键的角色。
  如果他肯服输,并且做出牺牲,那么要到3年之后,执政的工党与自民党才会面对保守党的挑战。毫无疑问,以英国的国情,3年之后恐怕没有多少选民记得住输掉的第二次马岛战争了。即便选民不会忘记给大英帝国蒙羞的战争,工党与自民党也能在此期间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就算无法击败保守党,也有可能再次联合组阁。
  正是如此,出面“说服”乔治的不是英国的利益集团,而是美国总统。
  接到布兰迪诺的电话,乔治就知道,他的“政治家”生涯已经结束了,而他的“政治”生涯还远没结束。
  当然,辞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因为是“换帅不换马”,所以乔治在离开首相官邸之前,还得向执政联盟推选出来的准首相,也就是自民党党魁萨利弗交代工作。
  从这里也能看出,工党已经被逼到绝路。
  在执政联盟中,工党一直占主导地位,毕竟工党在下议院占了37%的议席,而自民党自航有16%的议席。4年前,组建联合政府的时候自民党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当时自民党不与工党合作,只有三种结局。一是与保守党合作,而保守党是第一大党,能够分给自民党的好处肯定比工党少得多。二是逼迫工党与保守党合作,让自民党成为在野党。三是联合组阁全部宣告失败,按照宪法规定举行第二次大选,而自民党肯定会被选民抛弃。显然,这三种可能出现的机会都不大,自民党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与工党合作,在联合政府中获得不到四分之一的席位。
  如此不出任何意外的话,自民党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下次大选上了。
  现在出了意外情况,自民党发身的机会来了。
  摆在工党面前的现实是,如果不能稳住自民党,别说16%的议员反水,就算只有四分之一的自民党议员,也就是占下议院4%的议员反水,在野的保守党都能发起弹劾案,逼迫首相提前解散议会。
  工党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让出内阁总最重要的位置。
  换句话说,之前是工党邀请自民党组阁,等到萨利弗上台后,就是自民党邀请工党组阁了。虽然自民党不可能彻底压制住工党,肯定呀把大半数部长席位留给工党,但是主从关系的变化,已经决定了工党的命运。
  可以想像,今后几年内,工党的日子会非常难过。
  不管怎么说,日子再艰难,也不没有日子过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对美国来说,自民党肯定是比保守党更好的选择。
  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当局也没有别的办法。如果不能尽快拉拢自民党,保守党就会采取行动,通过联合部分自民党议员,逼迫乔治解散下议院。即便乔治死扛到底,即在不解散下议院的情况下重新组阁,因为工党没在乔治辞职的问题上给予自民党足够的好处,自民党也会倒向保守党。而保守党为了争取到组阁的机会,肯定会给自民党开出更高的价码。也就是说,最终仍然由保守党上台组建联合政府。真要走到这一步,英国的政治局势就非常复杂了。别说英国选民会无所适从,连最优秀的政治家都无法准确预测英国的政治走向。别的不说,如果保守党党魁有点头脑,肯定会首先争取自民党的支持,在组阁的时候让出更多的位置,等到组阁之后再与自民党翻脸,然后解散下议院,提前举行大选。只要保守党能够在年底之前完成这一系列的举措,肯定能在大选中获得半数以上,甚至大部分选票,获得单独组阁的权力。
  保守党再次上台,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布兰迪诺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保守党是因为在大萧条时期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政策,在倒向欧洲大陆的时候过于积极,才输掉了大选。毫无疑问,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至少在20到30年之内,不可能再次爆发大萧条,甚至不会闹出全球金融危机。只要保守党上台,别说会不会在7年后再次赢得大选,7年之内就能使英国融入欧盟。更重要的是,大萧条已经过去,欧洲大陆国家正在加快扩张步伐,只要英国的政治局势发送动摇,法德意就会趁机采取行动,把英国拉入欧洲大家庭。
  事实上,在马岛冲突爆发之前,法德意等国就开始行动了。
  特遣舰队遭到伏击后,欧洲大陆的新闻媒体先是集体沉默,随后就铺天盖地般的报道相关消息,并且不失时机的点到美国,以及第四舰队与阿根廷潜艇交战的事情,以此暗示所有观众,美国必须为马岛冲突负责,为英国战败负责。
  欧洲新闻媒体的意图,就是欧洲大陆国家政府的意图。
  不得不说,法德意这次做得很露骨。
  即便不懂政治的人都能从欧洲大陆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看出法德意等国政府的意图,即尽量让全世界都知道,美国是制造马岛冲突的元凶,不但激发了冲突,还暗中支持英国采取军事行动,所以美国必须为英国战败负责,也就是帮助英国夺回马岛。只要绝大部分观众相信了这个观点,那么美国当局就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出兵吧,别说得罪拉美国家,不与所有拉美国家翻脸就是好是了。不出兵吧,就是出卖英国,等于将英国民众推到了大西洋东岸的欧洲国家怀抱之中。
  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结果就是让事态渐渐平静下去,让民众淡忘这些事情。
  为此,美国没有宣扬第四舰队遭到潜艇攻击,“杰弗逊”号航母被鱼雷击伤的消息,更不可能提到采取任何反击行动。当然,美国政府不可能什么也不做。除了让负责拉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出访9个主要拉美国家之外,美国国务院还向各拉美国家递交了照会,白宫则派遣总统特使去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也就是说,美国当局采取的全是外交措施,而这也是美国处理该事件的主要手段。
  更重要的是,美国必须稳住英国的局势。
  正是如此,布兰迪诺给乔治打了电话,让英国首相做出对英国、对工党、也是对美国最有利的选择。当然,这也是对他最为有利的选择。
  20多年后,乔治向传记作家提到这件事情就的时候说道,当时布兰迪诺明确暗示,只要能让英国留在由美国主导的西约集团,就会给他安排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让他在英国政坛上继续发挥影响力。
  不管布兰迪诺有没有做过这样的暗示,从乔治随后的经历就能看出,他没有撒谎。
  当然,布兰迪诺不会忽视法德意等国的影响力。
  说简单点,真把法德意等国逼急了,在英国点上几把火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5月24日,布兰迪诺就让国务卿去了柏林,对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丹麦、西班牙、葡萄牙等十二个欧盟主要成员国进行寻访。
  毫无疑问,这个访问安排就表明了美国当局的用意。
  国务卿首先去了德国,而不是法国,摆明了要激化法德矛盾,因为在欧盟,只有德国有能力挑战法国的主导地位。如果能够使德法不和,欧盟的威胁就低得多了。只不过,美国当局此举也太露骨了,运送国务卿的专机还没有到达柏林国际机场,法德意三国外长就在布鲁塞尔的欧盟外长峰会上宣布,欧盟高度关注发生在南大西洋上的冲突,希望涉事方尽快采取适当的行动,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冲突的原因。
  这份外交声明,让美国当局的企图彻底流产了。
  当然,欧盟要想拧成一股绳,还需要更多的向心力,一份外交声明起不了多少作用。
  最后,布兰迪诺没有忘记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把杜奇威召回去。
  正是如此,在裴承毅离开北京的时候,杜奇威也坐上了白宫派过去的专机,同样低调的离开了伦敦。
第一百零二章
宏伟蓝图
  来到位于大西北的国家物理实验中心,裴承毅即被宏伟的地下建筑群震住了,又对自然环境改造工程惊叹不已。
  20多年来,国家物理实验中心的扩建工程从未停止过。
  在纪佑国与赵润东时期,国家物理实验中心属于最高国家机密,别说具体位置,共和国政府从未承认其存在过,物理实验中心的所有研究成果由联合研究机构,也就是所谓的“XX所”或者“XX实验室”对外公布。军情局还制定了一个“终极计划”,即在物理实验中心受到威胁的时候,引爆安装在实验中心底层的核弹头。虽然到了王元庆时期,军情局并没撤除埋在地底的核弹头,但是国家物理实验中心也不再那么神秘,除了以“实验中心”的名义公布各项科研成果之外,政府也以半官方的态度承认了物理实验中心的存在。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2032年的财政预算,因为在2031年通过的《预算法(修正案)》规定,政府必须向全体代表大会解释每一笔预算的用处与支出情况,每年用在情报、科研、国防等领域的秘密预算,也就是不公布细节开支的预算不得超过预算总额的3%,而2032年的财政预算中,秘密预算超过了总预算的3%,所以在提交全体代表大会审议的时候,数十名委员联名要求中央政府公布秘密预算的细节开支情况。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王元庆亲自公开了一笔与物理实验中心有关的,多达2400亿元的秘密预算。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王元庆公开物理实验中心的秘密预算,主要目的是向美国施压,迫使美国在基础科研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减缓美国的经济复苏步伐。要知道,当时大萧条刚刚过去,全球经济正在强劲复苏,如果能够给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对共和国肯定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当时美国正在积极支持印度,妄图用印度来牵制共和国,使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如果不是这些因素,王元庆大可在预算上打太极拳,比如将部分用在国防与情报上的预算公开,从而将秘密预算控制在总预算的3%以上,不用在全体代表大会上公开秘密预算的详细内容。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王元庆此举,等于变相承认了共和国与美国的冷战关系,因为只有把秘密预算转变成正式预算,才能突破3%的限制,为国家物理实验中心争取到更多的经费,加快基础科学研究。要知道,即便在20世纪的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的科研投入都在中央政府财政预算的3%以上。在新的产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的意义更加明显。说简单点,共和国能够在电力革命中领跑,就是在“材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率先开发出了超导材料。
  对物理实验中心来说,身份曝光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藏着掖着了。
  从2032年开始,除了2035年受战争影响没有获得额外拨款之外,物理实验中心每年都能获得追加拨款,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用来改善周边自然环境。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物理实验中心,在得到王元庆同意之后,物理实验中心除了继续承担与“炎黄计划”有关的重要科研项目之外,还在更多的领域展开研究,其中就有数个与气象有关的科研项目。
  当时,物理实验中心承担的第一个气象科研项目就是“沙漠治理”。
  早在21世纪20年代末,该项目就得到实验中心主任纪小吉教授的高度支持,不但成立了科研组,还获得了国家拨款。问题是,在是否需要对对沙漠进行治理的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不少人认为,沙漠是地球生物圈的组成部分,除了不太适应人类生存之外,却是很多其他生物的家园,没有必要治理沙漠。当然,基本上所有学者都认为,必须对“沙漠化”进行治理,也就是防止沙漠扩大。受此影响,在气象研究上,物理实验中心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遏制沙漠化,而物理实验中心就位于沙漠之中,所以研究工作在物理实验中心的头顶上展开。
  经过数年努力,遏制沙漠化的研究已经初见成效。
  从空中俯瞰,如果不考虑四周的漫漫黄沙,恐怕没有任何人相信,被树丛与草地环抱着的湖泊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更不会有人相信,几年之前,这里还是终年风速都在七级以上的不毛之地。
  进入位于地表以下数十米的实验中心,裴承毅才算开了眼界。
  也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实验中心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与20年前相比,物理实验中心的最大变化就是增添了一座直径超过15千米的环形回旋粒子加速器。虽然美国已经在数年前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建造一座能够将质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99999991%的环形粒子加速器(物理实验中心的环形粒子加速器只能将质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9999991%),从而在基础物理研究上超越共和国,但是共和国没有针锋相对的提出建造规模更大的环形粒子加速器,而是把目光放在了直线加速器上,计划在物理实验中心西面建设一条长度为127千米,能够将正负电子加速到5500亿电子伏的大型直线对撞机。因为受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所以直线对撞机将建在代表下550米处。裴承毅到达的时候,建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当然,紧张也是相对的。为了确保直线加速隧道的精确度,施工作业都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进行,施工人员的唯一工作就是监视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切换工作方式。对裴承毅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经过施工工地的时候,一列列装满了沙石的自动驾驶货车从旁边驶过,附近除了几个站岗的保安人员之外,见不到一个工人。
  “已经有建筑公司找我们洽谈了,希望我们能够转让自动工程技术。”
  “这些都是你们开发的?”裴承毅朝前来迎接他的试验中心工作人员席朝志看了过去。
  “这里所有自动化设备都是我们开发的,包括整条工程流水线都是我们设计的。”席朝志有点得意,笑着说道,“对我们来说,这种工程设备与工程软件没有多少难度,当初也没有想过要推向市场,不过听市场部的同事说,外面的工程公司对我们的系统很感兴趣,能够用在铁路、机场、隧道等建设领域。”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还有市场部?”
  “当然,现在搞科研,谁能放开市场?”年轻人叹了口气,说道,“现在已经不是三十年前了,听说当年搞科研就是搞科研,几乎没人在乎科研成果能否派上用场,反正所有花费都由国家承担,科研人员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搞就行了。虽然现在国家也承担了大部分科研费用,但是所有科研经费都得通过全体代表大会的科学教育委员会的审批,如果某个项目没有市场前景,又不属于基础研究,肯定会被砍掉,那就意味着该项目的所有研究人员要么进入别的项目组,要么打包回家。不怕你笑话,整个实验中心,除了那些‘动字号’科研小组之外,就是市场部最吃香了。”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并没感到惊讶。
  所谓的“动字号”,实际上就是0开头的几十个科研小组,而这些科研小组无一例外的都是最先成立的,而且都是“炎黄计划”的组成部分,是由国家拨款支持的科研小组,与中心内的其他科研单位有天壤之别。
  “这么说来,能进动字号的都是很厉害的科学家了?”
  “那是当然,能进去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研究员,甚至都是天才级的研究员。”席朝志苦笑了一下,说道,“另外,要想进入动字号科研小组,还得经过严格的政审,如果政审没有通过,连留下来的机会都很渺茫。”
  “为什么要政审?”
  “我也不知道,听说以前出过事情。”
  见到席朝志不想说的样子,裴承毅也就没有继续问下去。
  政审并不奇怪,其实就算在美国,只要进入到核心研究机构,都要接受政审。根据裴承毅的了解,美国科研机构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绝对不要招募华裔、最好不要招募东方人。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恐怕军情局的负责人最清楚。共和国也不例外,要想进入与“炎黄计划”有关的研究单位,都得接受军情局的审核,也就是所谓的政审,只有审查合格的才能进入下一道考核程序。
  “裴将军,到你,纪主任在里面等你。”
  裴承毅看了眼前面的房门,对席朝志说道:“麻烦你了。对了,东方闻到了之后,你帮我招呼一下。”
  “没问题,我会安排好的。”
  等到年轻人走开,裴承毅才走到门边,敲响了房门。
  见到实验中心主任纪小吉的时候,裴承毅的第一反应就是席朝志带错了路,因为站在门后的中年妇女看上去根本不像50多岁的人,更不像常年呆在实验中心的女强人。直到看清她眼角的皱纹、以及脖子上松弛的皮肤,裴承毅才相信,她就是纪小吉。实际上,纪小吉的五官与脸型很像纪佑国,裴承毅不可能认错人。
  “你就是裴承毅将军吧?久闻大名,请进,快请进。”
  “这个……方便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3/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