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8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8/1195

  裴承毅摇了摇头,相信刘晓宾明白他的意思,也就没有多说。
  “我也不太清楚。”刘晓宾叹了口气,说道,“你也知道国内的局势,虽然没人敢低估元首的能耐,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最好别给元首添麻烦。按照老李的交代,在没有更加明确的指示下,一切都照原定计划行动。”
  “也就是说,仍然为阿根廷提供战争支持?”
  刘晓宾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如此的话,我们必须重新评估整个局势。”
  “这就是老李让我来找你的原因。”
  裴承毅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说道:“你什么时候回去?”
  “过几天,跟康总一起回国。”刘晓宾笑了笑,说道,“只不过,我的身份是华安公司聘请的谈判专家,将全程参与谈判工作,所以我们必须在今天晚上搞定。”
  “这也太突然了吧?”
  刘晓宾笑着灭掉烟头,说道:“算不上突然,而且对裴总来说,这点突然袭击根本算不了什么。”
  裴承毅苦笑了一下,说道:“好吧,我们就抓紧时间。”
  “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一件事情。”
  “我明白。”裴承毅沉思了一阵,说道,“在见到你们之前,根据我的个人判断,阿根廷通过军事行动收复马岛的机会并不小,甚至有很大的把握。如果考虑到开始提到的那些问题,我们就得有所保留。问题是,是否支持阿根廷用武力收复马岛,并不由阿根廷的军事实力决定。如果我没猜错,元首做出决策的时候,也没有过分考虑阿根廷的军事力量。也就是说,不管我们的判断如何,战争仍然会爆发。”
  刘晓宾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裴承毅的分析。
  “既然战争不可避免,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阿根廷获得胜利。”
  “还不能让阿根廷付出太大的代价。”
  裴承毅笑了笑,说道:“毫无疑问,战争规模必须得到控制。虽然交战双方的态度决定了战争规模,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场非常特殊的战争,真正决定战争规模的不是阿根廷、也不是英国,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行动,对交战双方施加影响,努力将战争规模控制在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
  “这事由我亲自负责。”刘晓宾长出了口气,说道,“你也知道,老李这段时间得把精力放在国内,所以涉外工作都由我负责。回到国内后,我会对你提到的事情做出安排,并且及时向你通报重要消息。”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老刘,你这话可不简单啊。”
  “什么意思?”刘晓宾愣了一下。
  “需要我说明吗?”裴承毅看了眼坐在对面的康晓霆。
  “老康是自己人,而且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参加过军情局的行动……”刘晓宾突然停了下来,显然,他意识到开始说漏嘴了。“你是说,战争将很快爆发?”
  “这可不是我说的。”
  “当然,是我说漏嘴了,或者说是我的表达有误。”刘晓宾呵呵一笑,说道,“我们至今没有收到阿根廷即将发动战争的消息,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必须依靠我国支持的情况下,阿根廷当局不会背着我们发起战争。至于老李嘛,他现在忙得不可开交,等到处理完国内的事情,他会关注这边的。”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管怎么样,必须尽量缩小战争规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阿根廷在不付出惨重代价的情况下获得胜利,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英国在遭到迎头痛击之后体面的退出战争。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交战时间。只有速战速决,阿根廷才能真正享受到胜利的果实,塞隆也不会因为惨重的战争损失而垮台。当然,从国际局势上看,速战速决是杜绝外来干预的最佳办法。根据我的判断,如果战争持续三个月,美国肯定会向英国提供军事物资与重要的战略物资;如果战争持续半年,美国就有可能向英国提供武器装备,甚至以租借的方式把美军的武器装备送给英国;如果战争持续一年,美国什么都不用做,战争就会结束。”
  “什么多不做?”康晓霆愣了一下,说道,“不大可能吧,前面……”
  刘晓宾压了压手,说道:“裴总的意思是,如果阿根廷不能在一年之内取胜,塞隆就会被反对派推翻,阿根廷将出现政治动荡。”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帮助阿根廷在三个月内取胜。”
  刘晓宾点上了第三根香烟,说道:“这样的话,对阿军事援助的规模必须扩大,而且大批军事物资必须立即启运。”
  “还有军事顾问团。”
  “这个不是问题,老李交代过了,再过两天,第一批顾问团成员就将到达。”
  裴承毅点了点头,没再纠缠这件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必须注意,而且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那就多了,真要细说的话,恐怕能够谈到天亮。”
  刘晓宾愣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我们先谈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两点,以及与康总有关的第三点。”
  刘晓宾看了眼康晓霆,表示明白裴承毅指的是雇佣军事人员的事情。
  “还有别的吗?”
  裴承毅摇了摇头,说道:“主要问题就这三个,其他的算不上主要,但是都不能轻视。”
  “你把想到的问题总结一下,过几天我派人来找你。”刘晓宾看了眼手表,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们也不耽搁你的休息。当然,遇到紧急事件,随时与我、或者与老李联系,我们会为你提供全力支援。”
  裴承毅没多罗嗦,立即起身送客。
  送走刘晓宾与康晓霆之后,裴承毅没有回卧室休息。
  虽然两个不速之客并不受欢迎,但是两人带来的信息让裴承毅非常震惊。刘晓宾肯定不会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开玩笑,也就是说,阿根廷并没为战争做好准备。不管裴承毅在刘晓宾面前表现得多么信誓旦旦,他也不得不考虑最糟糕的结果。如果阿根廷输掉战争,结果会如何?
  一整夜,裴承毅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因为他不是圣人,所以在考虑国家得失的同时,也考虑了个人得失。
  天亮前,裴承毅把东方闻叫了过来,让助手去找军情局派来的协助人员,从军情局的秘密资料库中调取了几份资料。
  当天上午,华安公司与阿根廷当局进行秘密谈判的时候,裴承毅却在做另外一件事。
  不管为了个人利益,还是为了国家利益,裴承毅必须对即将爆发的战争做一次全面彻底的评估。如果在国内,裴承毅可以借助总参谋部的超级计算机,对军情局提供的各种情报数据加以分析,然后做一次大规模兵棋推演。因为条件有限,没有强大的硬件支持,所以裴承毅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
  接下来的几天内,裴承毅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件事情上。
  这几天中,外面的局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月28日,华安公司与阿根廷政府签署了第一份委托雇佣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由华安公司出面雇佣共和国的退役军人,组建一支规模在500人左右的突击部队,为该部队提供驻扎营地与训练场地;然后由阿根廷军队根据军事行动的需求,从华安公司购买该部队的作战使用权;为了确保华安公司的利益,阿根廷政府将支付成立该部队所需资金的50%,然后根据作战行动的规模与具体行动会同的约定支付行动费用。
  毫无疑问,对华安公司来说,这是一笔保赚不赔的买卖。
  因为作为谈判依据的很多资料是由军情局提供的,而军情局早就做了手脚,所以就算阿根廷只需要支付成立突击部队所需费用的50%,只要将经费的估算额度提高一倍,就能让华安公司收回本钱。更重要的是,战争爆发后,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华安公司的手中,阿军根本没有谈判的筹码,到底需要支付多少行动费用由华安公司决定。也就是说,华安公司需要考虑的不是会不会赔钱,而是做长线、还是做短线,即一口气赚个盆满钵满,还是放长线钓大鱼。
  也就在这一天,共和国的“修宪运动”取得重大收获。
  经过2天辩论与审议,由王元庆提交的《选举法(修正案)》在小范围修改之后,最终在表决中获得通过。与以往的任何一部法案一样,当天傍晚,顾卫民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新的《选举法》将从2037年4月1日开始施行。虽然这一安排并没打破惯例,按照不成文的规矩,任何一部法案将在获得通过之后的30到60天内正式生效,而且生效日期一般订在月初的第一天。留出30到60天“缓冲”时间的原因很简单,新法案在生效之前,需要印制成文,更需要进行宣传推广,不可能在获得表决通过之后立即开始实施,总得给民众一个恰当的适应期。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选举法(修正案)》并不是“修宪运动”的关键法案,最多只算得上是“修宪运动”的基础性法案,但是考虑到共和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共和国的政治氛围,就不能嘀咕这部法案在表决中获得通过的重大意义。
  说得简单一点,通过《选举法(修正案)》,绝大部分代表已经选择了政治立场。
  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某个西方发达国家,结局如何还说不清楚。只不过,在共和国的政治大背景下,当“骑墙派”做出选择之后,结果如何,就连普通人都能猜到,也就没有任何悬念可言了。
  当然,用某些人的话也能说明这天发生的事情的重要性。
  王元庆在正式宣布辞职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说道:如果没有新的选举法,就不会有新的宪法,也就不会有崭新的民主政治,共和国的政治改革就不可能取得阶段性胜利;正是新选举法赋予了每一个年满16岁的共和国公民最基本的权力,共和国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果要对新选举法的重要性做一个直观的说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直到新选举法获得表决通过的那一刻,国父在127年前立下的夙愿才真正实现,直到这一刻,中华民族才进入自由民主的新时代。
  正是如此,数十年后,这一天,也就是2037年2月28日被定为“民主共和日”。
  如果在几十年后来看发生在2037年2月28日的事情,用任何夸张的词汇来形容新选举法的重要性都不足为过。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新选举法赋予公民的那张选票就是开启新时代的金钥匙。
  只不过,对于远在地球另外一边的裴承毅来说,并没感受到由此带来的喜悦,甚至没有任何感觉,因为眼前的烦恼足够让他忘记其他所有事情。
  对裴承毅来说,没能在国内度过具有创世意义的时刻,是个不大不小的遗憾吧。
第二十七章
战争决心
  按照李存勋的承诺,由军情局安排的32名军事顾问团成员在2月28日夜间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受时差影响,东方闻带着32名军人搭乘大巴离开国际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时间3月1日上午了。
  事实上,顾问团成员与军情局没有多大关系。
  虽然按照王元庆的安排,援阿工作由李存勋领导的军情局负责,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由总参谋部负责,但是涉及到具体人事,仍然得靠总参谋部。再说了,军情局本来就是总参谋部下的军事情报机构,算得上一家人。为了最大限度的为裴承毅提供便利,李存勋派来的顾问团成员都是总参谋部的军官,而且全都跟随裴承毅参加过印度战争,算得上是裴承毅的老部下了。
  既然是老部下,一切就好办得多了。
  因为在印度战争期间,东方闻就替裴承毅处理日常性事务,所以裴承毅把安顿军事顾问团成员的事情交给了东方闻,没有亲自过问。
  3月1日上午,裴承毅把评估报告交给了刘晓宾派来的军情局特工。
  情况确实不容乐观,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如牛毛。着手解决实际问题之前,裴承毅还得搞清楚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阿根廷总统塞隆、以及阿方索、特雷塞斯库等阿军高级将领的战争决心是否足够坚定。裴承毅本来想给李存勋打电话,但是考虑到国内的局势,他还是没有麻烦李存勋,而是通过保密电话联系上了刘晓宾。与裴承毅猜测的一样,刘晓宾没有立即做出答复,表示回国后再联系。
  3月3日,华安公司的谈判团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
  在军情局的撮合下,华安公司在阿根廷获得了数份总价值高达数十亿元的合同,除了替阿根廷军方组建一支突击部队之外,还负责替阿根廷军方物色合适的技术类军人,特别是最近两年退役的飞行员。因为先由华安公司与受雇军人签署聘用合同,再以委派的方式送往阿根廷,所以华安公司实际上是阿根廷军方的雇佣兵代理商。实际上,这也正是华安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与阿根廷当局合作之前,华安公司已经在苏丹、尼日利亚、刚果(金)、塞拉利昂、叙利亚、土库曼斯坦、危地马拉、玻利维亚等数十个国家开展业务,向世界各地输送了成百上千的军事顾问与雇佣兵,其中绝大部分是共和国军队的退役军人。不同的是,与阿根廷当局合作,华安公司并无行动自主权,只是供应作战人员的“第三方”。因为阿根廷当局开出的价码足够高,而且与阿根廷合作相对特殊,所以谈判开始前,军情局就给华安公司打了招呼,不要提出过分的要求。再说了,阿根廷已经聘请裴承毅为最高军事顾问,而且还从共和国聘请了一个军事顾问团,即便没有华安公司参与,共和国也能对阿根廷收复马岛的军事行动产生影响。
  不得不承认,军情局的效率非常惊人。
  当天晚上,裴承毅就收到了刘晓宾发拉来的资料。
  与裴承毅预料的一样,积极将阿根廷推向战争的就是阿根廷总统塞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8/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